第12章 ☆、說書十二回

吳王很驚訝:“這眼看宮門要下鑰了,怎麽這時候來了?”一邊說一邊往前面走去迎接。

李延翟在吳王身後跟着:“奴才也不知,門上遞了消息進來,奴才就緊着去給您回報了。”

幾個人沒走多遠就遇上了皇帝高宏和皇貴妃于氏一行人,兩個人都身着便裝,吳王快步走到父母跟前,就要跪下行禮,被皇帝一把拉住:“好了好了,行這大禮做什麽!”

皇貴妃也在一旁說:“先進屋再說。”

于是吳王就站在了皇帝另一側,扶了皇帝手肘,引着父母往他的屋子去:“父皇和母妃怎地這時候過來了?宮門眼看就要關了,馬上也要宵禁,給禦史們知道了,只怕又要啰嗦。”

皇帝拍了拍吳王的手:“無事,我們是微服悄悄的出來的,也沒旁人知道。”

吳王真是很無語,你行動就有二十多個人跟着,還說沒旁人知道,再微服悄悄的也不管用啊!卻也不能再說什麽。

誰知皇貴妃卻在一旁接話:“皇上你瞧煜兒給那些禦史吓的,略有點事都怕給禦史知道了啰嗦。”

皇帝趕快安撫愛妃:“啰嗦也不怕,不是還有我呢麽?他們愛啰嗦就啰嗦,也傷不到咱們煜兒一根汗毛。”

吳王心內簡直有一萬頭神獸在呼嘯:你們兩個中年男女夠了沒!其實你們兩個前世是我的仇人吧!專門打着愛護我的幌子給我拉仇恨,我能活到現在真是個奇跡!

等進了屋子坐下,皇帝左右打量:“你這屋子怎麽又弄成這樣了?成婚的時候我不是叫人給你好好布置過了麽?”除了屋角幾個瓷瓶,一架子書,一扇四聯山水屏風,竟不見旁的玩物擺設,之前叫人給他擺好的博古架也不見了蹤影。

吳王親自給皇帝和皇貴妃端了茶,答道:“這樣我住着更舒坦,要用的東西都在手邊上,方便。”

皇貴妃就笑了笑說:“皇上也不用多操心了,如今煜兒娶了媳婦,自然有媳婦來操心他的起居。”她是想着,恐怕兒子平日是住在後院,這屋子就用來待客讀書了。說到這就想起了媳婦的身子,“張氏這幾日如何?前兒聽張禦醫說,張氏一日裏倒要吐個好幾次,如今可好些了麽?”

吳王點頭:“已經好些了,我叫清瑤過去伺候她的飲食,已能吃得進東西了。”

“那就好,能吃的下就無事。說來也怪,我一胎就生了你們兩個,除了生的時候艱難些,懷孕的時候倒半點不适也沒有的。哪像如今你們這樣難法!”皇貴妃說道。

皇帝聽到這也笑了:“一轉眼你們都成親生子了,我和你母妃也老了。”

Advertisement

吳王就說:“哪裏就說到老了。出去若說我母妃跟姐姐是姐妹倆,也沒有不相信的!”

皇貴妃嗔怪的看了吳王一眼:“又胡說。你回來可去看過你姐姐了?她也快生了。”

“我打發人去看過,她既要生了,我就沒去擾她,等生了再去看外甥。”

皇帝點頭,又問:“你自己呢?這幾日身體怎樣?”

“孩兒好得很,半點不适都沒有。”

皇貴妃也問:“飲食如何?我怎麽聽說你近來吃的少了?是不是清瑤去伺候張氏了,你不習慣吃旁人做的菜?不然我另派個人去伺候張氏,還是叫清瑤回來伺候你?”

吳王連連擺手:“沒有的,母妃。我吃的并不少,只是她們這幾個伺候的恨不能我一人吃兩人的飯,才覺得我吃得少。”

皇帝想了想:“是不是煩惱追查刺客的事?”

吳王皺眉:“孩兒今日找齊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人,目下還真是沒有什麽有用的線索。”

皇帝顯然知道現在的情況,安慰吳王說:“你也不要太急。這事嘛,我原本也沒指望能查出個什麽結果來,他們既然敢冒這個大不韪做下這件事來,就很難查出元兇,至多找到幾個頂罪的。我早說了,叫你查不過是做個姿态,借着這件事你正好順理成章的入朝理事。到時候我把刑部交給你,想來他們也就沒什麽話好說了。”

吳王點了點頭:“孩兒知道了。”

“高忻那小子,你看着怎麽樣?”皇帝問。

“想是年紀還小,倒頗有些端方正直,有點傲氣,一點也不像高烽的八面玲珑。”西平郡王大名高烽。

皇帝臉上一抹淡淡的笑:“高烽是個人精,自然是八面玲珑。”

又說了一會話,看時候真的是不早了,皇帝才和皇貴妃回去。吳王一直送到大門口,回去的時候就直接進了後院去看王妃張氏。

到後院主屋的時候張氏剛安頓下,她一頓晚飯吃了吐,吐完了又吃,真是好一頓折騰。剛躺下就聽說王爺來了,忙又起身,整了鬓發衣裳,吳王已經進來了。

“怎麽坐起來了,不是說剛躺下麽?我是過來看你,又不是擾你的。”

張氏本來頗有幾分圓潤的鵝蛋臉已經癟了下去,眼睛倒還是亮亮的,微笑答話:“剛吃了點東西,坐坐正好。”

吳王坐到張氏的床沿上細瞧她的臉色:“今天氣色看着倒好。本來剛吃過飯就想來看你的,不想父皇和母妃忽然來了,陪他們說了會話,送走了他們才來看你。”

張氏很不安:“王爺怎地都不叫我一聲?我也沒過去請安問好,太失禮了。”

吳王伸手握住她的手:“不要緊的,他們都知道你如今的情況,怎麽會怪你?母妃還問起你,問你好些了沒有?有什麽想吃的只管說,叫人弄好了給你送來。”

“王爺替我多謝謝母妃。我并沒有什麽想吃的,等我好些了,進宮去給母妃請安。”

吳王安慰她:“你孝順知禮母妃是知道的,請安什麽的,以後再說。對了,我這一接手追查刺客,倒忽略了一件事,要不要派人去接了岳母來陪你幾天?”

張氏一喜,卻沒有直接答應:“陪幾天就不用了,見見就行。”

吳王拍了拍她的手背:“想來岳母在家也沒什麽大事,過來陪女兒住幾天的空閑應是有的,我明日就派人去說,你等着就好。”

安撫住了家裏這個保護動物,吳王又恢複了悠閑的生活。查案又不用他親自去查,所以平日有空了就邀幾個舊時好友來聚,間或還請了高忻和芊芊過來玩。

芊芊前幾次都推辭不去,結果吳王居然找上門來,說很久不曾和陸兄切磋棋藝了,手有點癢。手癢你怎麽不去撓牆啊?芊芊暗恨,嘴裏又不願認輸,雖然下不贏,但咱就是輸得起!

他這麽一搞,西平郡王府也是有苦難言,他們倒是打定了主意不和吳王糾纏,可架不住吳王總是找上門啊!而且吳王總是一副關心堂侄的樣子,時不時接了高忻過去吃飯,偶爾還帶着他出城去玩,外人怎麽看,都是一副西平郡王府和吳王府交好的樣子。偏偏高忻作為小輩很難拒絕。

最後只能祭出絕招——裝病。水土不服總是有的吧,可吳王居然直接帶着禦醫上門!好在皇家人裝病都比較有技術含量,打從一開始高忻就有準備,所以禦醫也沒瞧出不對來。高忻一生病靜養,這不定期的案情通報說明會就只有芊芊一個人去了。

芊芊心裏直罵娘,老子當初遭遇刺客就是躺槍,如今追查刺客怎麽還要拖上老子!我只是醬油黨,這一切亂七八糟的,都跟我沒半毛錢關系啊啊啊啊!

因為需要她出面代表西平郡王府,還被那個假教書先生真師爺智囊劉先生給抓着普及了半天京城各方勢力知識:

首先自然是皇帝的幾個兒子,嫡長子高炎也就是當今的太子殿下,是賈皇後所生,娶的太子妃呢是賈家姻親彭氏的女兒;二皇子高烨封的鄭王,也是賈皇後的兒子,鄭王妃卻出身并不顯赫;楚王高炜排行第四,排第三的那個早死了,楚王生母是一位貴人,早早就死了,他後來由崔淑妃撫養長大,娶的正妃正是崔淑妃的侄女。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位算是一個陣營。

最後就是吳王了,他排行第五,生母是皇帝最寵愛的皇貴妃于氏,于氏出身不高,進宮前家裏勉強算個小地主,當然今非昔比,于氏的兄弟現下也有做了官的了,可跟累世的世族賈家還是有雲泥之別的。吳王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昭華公主,去年下嫁臨淮陳氏長子陳靖,臨淮陳氏也是江南著族。吳王妃張氏是丞相張冕的侄女,而張冕則是劉先生重點要提到的大臣。

“張冕這個人,你應該聽過吧?”劉先生捋着胡子問。

芊芊很誠實的搖頭。

“沒聽過?那‘養鳥丞相’你聽過沒有?”

“聽過啊!這誰不知道,本朝有一個出身農戶的混混,憑着養鳥養的好,當上了丞相。”芊芊在錦城早聽過這個故事,這小子比韋小寶還厲害呢,芊芊一直是羨慕嫉妒恨來着。

劉先生笑了笑:“民間傳說多有誇大,張相是出身農家不錯,可卻不是什麽混混,正經的進士出身,不然皇上再寵信他,他也當不上丞相啊!”

芊芊啊了一聲:“張冕就是那個‘養鳥丞相’啊?”

劉先生點了點頭。

芊芊恍然大悟:“原來吳王的爹就是那個昏君……唔……”

劉先生簡直顧不得什麽禮節和男女之妨了,身手異常敏捷的捂住了芊芊的嘴:“這話可不能說!”

芊芊趕忙點頭,把劉先生的手拉了下來:“不說就不說。還有沒有旁的要注意的?”

“姑娘你只記得別在吳王府提起什麽‘養鳥丞相’就行了。”想了想又補充:“吳王身體不好,聽說脾氣也有點古怪,只要別不小心惹怒了他,就應無事。”

芊芊來了好奇心:“我路上與吳王同行,他身子是有點弱,可怎麽聽你們說的意思,他竟是常年有病痛似的?到底身體是有多不好啊?”

劉先生又開始捋胡子:“吳王七歲的時候曾經生了一場大病,險些病死。”

作者有話要說: 元宵節快樂!外面的煙花爆竹聲一直不絕于耳,我猜想現在的PM2.5一定爆表了!

P個S:大周公主傳的番外今天更新了喲,寫了好多字的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