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011 華陽太後
秦楚聯姻之事,一經提出,在秦國政壇再次掀起波瀾,各方勢力暗自角逐,嬴政被推到風口浪尖處。
秦國新貴以及舊公族勢力,自然不滿楚國勢力繼續在秦國滋長,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系力量,又極力促成聯姻之事。
聯姻之事,嬴政先于姚木蘭口中得知,接着楚國才送來了消息。
此事透着蹊跷,嬴政多了一分心思,命諜人在楚國多方刺查,探究送親隊伍周折緣由。
這些日子秦國議政時,秦楚聯姻之事每次被提及,都會在議政殿中引起争執,文信侯亦對此事諱莫如深。
顯而易見,除了楚系勢力之外,秦國其它勢力是不贊同秦楚聯姻的。
然而,楚系勢力在秦國盤根錯節,當今華陽太後亦有恩與先王。嬴政在議政之時常緘默不語,威壓之感一日重過一日。
文信侯呂不韋對此十分欣慰,在他心目中,與贏異人的交易是他此生最得意之事,但秦王嬴政卻是他最驕傲的作品。
他相信,假以時日,這個年輕沉穩又心藏熱血的君王,将帶領秦國做出不世功業。
呂不韋三字,将與秦王一起名垂青史,他的傳說将被後世歌頌。
從一介商人到一國丞相,呂不韋的野心,從不在華服美人以及眼前利益上,他要的是名揚天下震爍千古。
待衆朝臣散去之後,文信侯呂不韋未曾離開,嬴政微微颔首,與其移步後殿之中。
待嬴政上榻之後,文信侯這才緩步上榻,他挺身踞坐,神色淡然中透着一抹溫和。
随着秦王不斷成長,呂不韋對其多了幾分尊重,愈發将他當做君王看待,而非一個需要他教誨的孩童。
寺人送來茶湯,還有鮮果小食,嬴政巍然而坐,眸光沉穩似水。
粗看之下,他的神态與呂不韋,竟有幾分相似之處。
Advertisement
只是一個人已黃昏,舉燭而亮,另一個昂揚俊秀,正是最肆意生長的年華。
“大王,秦楚聯姻之事,您如何看待?”
呂不韋手捧茶湯,恭敬發問,一雙歷經滄桑的眸子中,泛着睿智的光芒。
相比那些眼中只有利益的商人,呂不韋的眼光顯然更加深遠,他明知激流勇退最好,卻難舍這錦繡河山。
他想親眼看着秦王征戰天下,親眼見證秦國虎狼之師如何蕩平六國,執掌日月乾坤。
嬴政最近臉頰清瘦了一些,眼窩顯得愈發深邃,高鼻深目氣質凜然不可侵。
他眸光在茶湯上掠過,不緊不慢的回到:“依仲父之言,何如?”
秦楚聯姻之事,嬴政是最不會同意的,不僅為了避免楚系勢力不斷坐大,也為了他對姚氏的承諾。
一想到她快要到秦國了,嬴政的心中一片柔軟,萬千算計全化作了一池春水。
呂不韋察覺出,面前君王望着茶湯出神了一瞬,那一瞬他的氣質柔和了許多,但一瞬之後秦王又鎖住了情緒。
這才是一個君王應有的氣度,呂不韋對嬴政的表現十分滿意。
“大王,秦楚兩國乃累世姻親,秦國楚系力量以及楚國秦系力量,皆不可小觑。然,利弊有之,倘若王繼續任由楚系壯大,日後若是——”
呂不韋提到此處之後,停了下來,目光直視嬴政,一字一頓道:“單只看,大王欲為一方霸主,還是天下主。”
嬴政目光毫不退讓,顧盼之間神采飛揚,眸中神光讓人不敢迫視:“寡人心意,仲父自知也。”
秦國變法強國,全民皆兵骁勇善戰,他派遣諜人周旋六國,為的絕不是做一方霸主。
嬴政不但要做天下主,更要建立一個嶄新的王朝,以戰止戰橫掃六合,讓大秦揚威四海。
【姚木蘭表示:“還好小正的願望,不是讓秦流傳萬世——這是很不吉利的想法啊。】
呂不韋輕捋長髯,露出了一個了然的笑容:“大王天命所歸,自不能受楚系勢力掣肘。以某看,聯姻之事可以應下,秦宮之中卻要先立幾位韓、趙、魏美人。”
嬴政眸光微斂,未曾明确答複,片刻後将溫熱的茶湯一飲而盡。
“仲父,華陽太後近日身體微恙,寡人今日要去探望一番,所議之事日後複言。”
聞言,呂不韋從榻上起身,垂袖而立,恭敬送嬴政離開。
待珠簾停止搖晃之後,呂不韋淡然一笑,整理衣裳之後,正欲從容離去,卻在宮門處遇到宮女如倩。
她匍匐于地,恭敬行禮,垂眸望着地面。
呂不韋眉心一皺,徑直走向車駕,登車之前才命仆從留給如倩寥寥數語。
“倩姑姑,文信侯有言,近日政務繁忙,怕是不能前去探望太後。另,天候漸熱,文信侯願太後貴體安康。”
如倩擡起頭來,望着文信侯仆從,面露難色道:“太後有言,務必請文信侯前往羽陽宮中一趟……”
車輪碾動,仆從朝如倩歉然一笑,躬身退了數步,快步跟在馬車之後。
眼看馬車越行越遠,如倩這才起身,微微垂首,神色略帶凄惶的離開。
羽陽宮中,太後趙姬挽着松散發髻,斜靠在匡床之上,身穿金縷绛绡衣,腰間系着珍珠玉帶,下穿素紗蟬衣薄如輕雲,玉體橫陳曼妙可人。
蔻丹染紅的長長指甲,晶瑩似紅玉,趙姬用青蔥玉指擺弄着花枝,神色微微倦怠。
如倩入殿之後,屈膝前行數步,接着惴惴不安的轉告了丞相之語。
趙姬将花枝掐斷,花瓣散落一床,妩媚動人的眉宇浮出一抹惱色,眼神中亦多了幾分燥郁。
“明日再次催請文信侯,哀家要與丞相談一談政事。”
話到此處,趙姬容色微霁,嫣然巧笑,漫不經心的又折斷了幾枝鮮花。
“服侍哀家更衣,大王人在何處,這兩日為何不來請安。”
太後沒有責罰自己,如倩松了口氣,起身接過其他宮女遞過來的衣裳,動作輕柔的伺候太後更衣。
“回禀太後,華陽太後近幾日身體抱恙,大王前往華陽宮探視了。”
趙姬哦了一聲之後,慵懶道:“派人在華陽宮前候着,大王離開時,将他請到羽陽宮中。”
如倩手停了下,踟蹰之後,仍是應了下來。
倘若別人,總是會避嫌一二,即使請大王過來,也會隔上一兩日,至少不會做出在華陽宮前請人的舉動。
但太後趙姬行事一向随性,偏偏還容不得下人忤逆。如倩明知此舉可能會引起華陽太後和秦王不悅,依然要依令行事。
秦楚聯姻之事,是鹹陽這些日子以來的頭等大事,連韓、魏那邊傳來的戰事捷報,風頭都被蓋了過去。
華陽太後身體一向康健,此時抱恙,怕是要催促聯姻之事。
太後趙姬又不喜宮中再出一位楚國夫人,自然是要阻攔此事的。如倩只覺朝政大事,果然複雜,她區區一個仆婢如何也想不通透。
華陽宮中,嬴政與華陽太後客氣的聊了幾句之後,氣氛有些尴尬了。
他幼時客居趙國,回秦國之後,與母後趙姬并不得華陽太後歡心,故而祖孫之間談不上什麽交情。
待嬴政登基為王之後,華陽太後倒是對他和顏悅色了一些,為的也不過是各自利益。
“大王年歲漸長,膝下未曾有子嗣,後宮亦無有位份的美人。此番秦楚聯姻,雖意在兩國交好,哀家亦希望大王能得可心之人。”
“喏,太後需以身體為重,莫要為俗務煩憂。聯姻這事,寡人且與陽泉君及昌平君商議此事。”
嬴政退了一步,華陽太後也不好多加逼迫,又客氣的關心了秦王幾句之後,結束了本次談話。
離開華陽宮,嬴政心情微沉,他還未登上車駕,羽陽宮人前來催請。
他甚為無奈,将人打發,回宮換了衣裳之後,這才驅車前往羽陽宮中。
對于母後,嬴政也不知該如何應對,這麽多年來,無論身份地位如何變化,她仿佛未曾怎麽變過。
困守邯鄲時,她如母狼一般将他護在身後,重回秦國成為王後,成為太後之後,她依然言行肆意,做事不計後果。
身為秦王,嬴政甚為苦惱,身為人子,他又不得不敬孝為先。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超級想吃藥、呼呼哈哈和永夜寒沉、幻靜的地雷呦。
哼唧唧,一點兒也不短小的藍橋君,默默望着大家。
單獨出場的小正,和木蘭在時的小正,不太一樣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