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黑光燈

第64章 黑光燈

夜裏,邱成出定的時候,感覺自己這一次的入定比平時更有進益,更為精純的靈氣對他的修行很有幫助。

“嗚……”阿常在他旁邊等着等着,竟然已經睡着了,這時候聽到邱成起身的動靜,這才又醒了過來。

邱成沒有直接下樓睡覺,而是往1506走去,1506朝南的陽臺外面,那幾筐人參正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那裏,借着月光仔細觀察這些人參的長勢,邱成很快就發現它們長得并不好,看樣子還是不适應他們這裏的氣候。

新南市的夏季潮濕炎熱,根本不适合人參的生長,現在才六月份,就已經這樣了,再這麽下去,這些人參大概很難熬過這一年的夏天。

其實溫度和濕度并不難控制,只要做一個封閉式的玻璃房,裝一臺空調,控制好溫度和光照,再根據需要調節濕度就可以了。

只不過現在的十五樓卻并沒有這樣的空屋,能利用的屋子都已經利用上了,許多屋子裏都種着莊稼,現在要找工人過來弄玻璃房的話,這些莊稼肯定就要暴露了,只能等收獲了再說,或者,他可以找沈星問問看,說不定她那邊已經有進展了。

在這之前,只好讓這些人參先熬着,邱成打算往後把打坐的地方移到十五樓,因為十四樓和十五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1406的那個聚靈陣和十五樓的聚靈陣并不相通。

第二天,邱成和阿常又忙碌了一整天,這才終于把1501和1512的稻田都給準備好了,之前已經開始育苗的稻秧現在才抽到十多厘米,還不到可以插秧的時候,邱估摸着,明天早上應該就差不多了。

1507那邊的稻苗在上一茬水稻收割後就已經及時播種了,現在已經長得很茂盛,邱成現在每天施肥澆水不敢怠慢,家裏但凡有點肥料,都是緊着這塊稻田先用。

傍晚,邱成和阿常從樓頂上面收回曬了一天的豆渣,用塑料袋包了好幾層以保持幹燥,然後便去了1505,今天又到了該給那些蚯蚓喂食的時候了。

衛生間的角落裏放着一個塑料水桶,桶蓋總是嚴嚴實實地蓋着,邱成掀開蓋子,用一把勺子翻了翻桶裏的東西,這些都是給蚯蚓準備的食物。

這些天過去,這些蚯蚓如今已經适應了新環境,一般沒事的時候也很少爬上爬下地折騰了,這些從蚯蚓桶內壁留下的痕跡就能看出來,從前留下的痕跡基本上都已經幹了,新的痕跡很少看到。

這個用來給蚯蚓發酵食物的桶裏幹濕摻半,之前發酵白菜梆子和白菜根的時候多出來不少水分,邱成往後再往裏面加東西,就浸在這些液體裏面,總是發酵得特別快。

這些蚯蚓自打決定要在這裏安營紮寨以後,食量就直線上升,前幾天邱成看看好像也沒什麽東西好喂給它們的,就從1505的屋子裏割了幾把青草,切碎了放進這個桶裏,簡單發酵後投喂到蚯蚓桶裏,沒想到竟然也挺受這些蚯蚓的歡迎。

一一解下蚯蚓桶上面的布塊,邱成踩着一個倒扣的木筐,從層開始,分別往每個桶裏投了兩勺發酵過的野草等物,阿常則在他加好東西以後,将這些布塊又一個個蓋上去,用帶子紮好,雖然這些蚯蚓最近都沒有表現出想要外逃的意願,但也不排除一些意外情況。

Advertisement

喂完了蚯蚓,邱成從外面走道裏拿了個空桶進來,開始接蟲茶,打開蚯蚓桶下面的水龍頭,桶底堆積的蟲茶便“嘩嘩”流了下來,數量不多,通常流個幾秒鐘就沒了。

把所有的蚯蚓桶收集過一遍,總共接了幾百毫升的蟲茶,拿去兌水澆了莊稼,這一天的工作才終于結束了。

第二天早上邱成在十五樓的走道裏出了定,發現那些稻苗已經長到可以插秧的大小了,不能再耽擱時間,不然等一會兒太陽出來了,這些稻苗将會長得更快,錯過插秧的最佳時期,最後很容易會影響産量。

也顧不上吃早飯了,和阿常兩人連忙開始插秧工作,将準備好的稻苗插進1501和1512的稻田裏。

兩個大客廳加上三個房間,面積不小,不過他們這回準備的秧苗也夠多,稻田裏都插滿了,最後還多出來一點,邱成想了想,在鋪了布料的木筐裏加了點泥土,将它們種在木筐中,拿到1505的水池裏放着,讓池水滲進木筐,漫過筐裏的泥土。考慮到水稻的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多的光照,邱成将這幾個木筐都放在了光照充足的地方。

幹完這些活兒,兩人的肚子都已經餓得咕咕直叫了,回到十四樓,沖洗幹淨身上的泥土,邱成開始做飯。

先把昨晚泡下去的豆子洗一洗,放到豆漿機裏打豆漿,然後又從冰箱裏拿出泡菜盒子,從裏面拿了一塊辣白菜出來切了,加了水放在電飯鍋裏煮上,看看顏色還淡了點,便又從泡菜盒裏倒點湯下去。

然後又切了兩個土豆,一塊老豆腐,統統加到鍋裏一會兒煮,住得差不多了,再把昨天吃剩下的一大碗米飯加進去,出鍋前撒上一把蒜葉。

“好吃嗎?”邱成用調羹挖了一勺米飯,轉頭看到阿常吃得恨不得把臉埋進碗裏,忍不住笑了。

“唔。”阿常又扒了兩口米飯,嚼了兩下,又端起茶幾上的豆漿喝了一口,咕嚕一聲吞下去,他今天真是餓壞了。

吃完了早飯,兩人一起出門,他們要去豆腐坊拿豆渣,順便去一趟沈星那裏,問問她十四樓的屋子收購得怎麽樣了。

王家那邊,這時候正是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時候,王老二和他媳婦在早市裏賣豆腐,家裏還不能人守着,就怕有人看準了他們家還屯着不少豆子,趁着這時候下手。

邱成過去的時候,王老大的媳婦和他侄兒正推着三輪車打算出門,給早市那邊的王老二夫婦補貨,他們家只有一輛三輪車,一趟拉不了多少,往往每天上午都要再補送一兩趟。

“你倆路上當心啊。”王老大送他們倆出門,他自己要留在家裏守着,不能跟着一起去,要不然家裏就剩下兩個丫頭,随便進來個混混就能把她們給撂下了。

“放心吧,這一路過去,不知道有多少巡警。”他媳婦說着,讓侄兒先坐好,緊跟着自己蹬上三輪車就出發了。

王老大猶自還有些不放心,目送他倆離開後,一轉臉,就看到邱成和阿常正從這條小馬路的另一頭騎着三輪車過來。

“過來拿豆渣了?我還當你倆今天不來了呢。”王老大笑道。

“今天家裏有點事情耽擱了。”邱成壓下三輪車的剎車把。

“邱叔,你們的豆渣。”這時候院子裏的小燕和小玲聽到動靜,提着一包豆渣就跑出來了。

小燕是王成良三姐的獨生女兒,算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小玲則是王老二的小女兒,這倆小姑娘的性格都挺開朗挺大方,可以看出來王家将她們保護得很不錯,童年生活坎坷艱難的孩子通常很難養出這麽開朗的性格。

“阿常晚上還過來玩牌嗎?”小玲邀請道。

“行啊,晚上剛好沒事。”邱成幫阿常答應了下來。

“阿常晚上記得帶花生過來哦。”小燕笑這說道。

“唔……”阿常不情不願地應了一聲。

“這兩個鬼丫頭。”王老大笑罵了一句,小孩子玩得不大,每天也都不會玩很長時間,只要不入迷,他們大人基本上也不管。

“那你們忙,我還有點事。”邱成向王老大他們道了別,騎車往沈星他們家去了。

也是巧了,這一天邱成他們過去的時候,沈星剛好從外邊回來,見邱成帶着阿常過來,就招呼他倆到自家院子裏面坐。

邱成這回也沒推辭,和阿常兩人進了沈星家的院子,連三輪車也一塊兒推進去了。

沈星家的院子不大,進門左手邊,還種着一棵邱成叫不出名字的樹,沈星從屋裏搬了凳子出來,招呼邱成他們坐那兒說話,這會兒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好在這幾天沒下雨,不會很悶,樹下還算比較清爽。

剛坐下沒多久,他們家那個叫善誠的孩子就給邱成和阿常端了兩杯冰涼的薄荷水出來,而沈星的妹妹,沈家三姑娘,則只是在屋裏偷偷張望。

阿常灌下一杯薄荷水,忍不住咂了咂嘴,這個味道的他還從來沒吃過,感覺很涼爽。

“阿常喜歡薄荷水嗎?我家裏還有好些薄荷葉,一會兒你倆帶一點回去。”沈星說完又吩咐她侄兒:“去,給小姨也倒一杯。”

善誠又回到屋裏,沒一會兒,就又出來了,這一回他從冰箱裏把整壺薄荷水都給他們端出來了。

幾個人坐在院子裏,喝着薄荷水說事,主要是邱成和沈星在說,阿常在聽。

“我這幾天都忙着在市裏找房子了,你要着急的話,我下午就去聯系十四樓那些屋主看看,之前也聯系過他們一次,沒有一個是痛快答應的。”聽說邱成問起十四樓那些屋子的收購情況,沈星這麽說道。

“我現在就想要一個能曬到太陽的屋子,要能是我家隔壁那兩個中的一個,那就更好了。”其他屋子,邱成倒也不是特別着急。

“我先聯系他們看看,什麽時候有了消息,我再過去找你。”沈星應道。

商量完這件事,邱成又稍稍問了一下沈星他們家的事。

“我媽最近正在聯系我外公的那些老部下呢,雖然這些年過去,交情也沒剩下多少了,但是好歹走動走動,應該也不至于幫着那個老家夥欺負我們。”沈星喝完杯底的最後一口薄荷水,神情漠然道。

離開沈星他們家,邱成和阿常騎着三輪車回去,時間已經快十一點鐘了,回家後他們就可以開始做午飯。

經過新南河邊的時候,邱成看到之前用鐵絲網拉起來的那塊地裏豎起了很多個燈柱子,柱子上安裝的,赫然是一個個黑色的燈泡,邱成認識這種燈泡,叫做黑光燈,蟲子對這種燈很敏感,有很強的趨光性。

看來他們是打算用黑光燈吸引蟲子用于喂養鴨子了,原本這應該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養殖模式,只不過……

邱成看了看新南河對岸的那一片青山,這幾天他和阿常沒少往那邊去,知道那片山上的蟲子密度不小,新南市周圍也并不是只有這麽一片荒地,上游那邊也有不少荒地,不過邱成因為從前在上游一個村子受到過攻擊,很少帶着阿常往那個方向去那麽多的荒地,那麽多的蟲子,讓這些黑光燈把蟲子都給吸引過來的話,到時候又将會是什麽樣的盛況?大規模的蟲子趨光而來,到時候情況真的不會失控嗎?

作為嘉園小區的住戶之一,邱成只希望情況不像他想象的那麽糟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