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人口大遷徙
第91章 人口大遷徙
這一節體育課過後,三年級二班的那幾個刺兒頭就徹底老實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都沒敢在學校裏惹事,看到阿常更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路上碰到了都要繞着走,弄得學校裏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是納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無奈阿常不說,那幾個刺兒頭也不說,開玩笑,被人收拾的事情怎麽能随便拿出去說,他們以後還在不在學校裏面混了?
當然,就算他們說了,也不一定有人相信就是了。
總體來說,新南市第二中心小學的老師們對阿常這個大齡插班生的印象還是很好的。
當初聽說他從前受過刺激,還擔心他會不會有一些精神不穩定之類的症狀,萬一要是給學校裏的學生們帶來什麽傷害就不好了。
這段日子,學校裏的老師們也都注意着這個事,一旦發現苗頭不對,他們肯定就不讓阿常再來學校了,畢竟,真要出點什麽事,他們誰也擔待不起。
然而阿常的表現實在讓人很滿意,平日裏上學放學,從來不惹事,面對那些找茬的小毛頭,他也只是選擇遠遠避開,并沒有因為自己力氣大就和他們打架。
要知道,真要打起來的話,無論事情的起因是怎麽樣的,只要這些孩子有那麽一點點閃失,到時候家長追究起來,把事情鬧大了,阿常這個大齡插班生的身份就會很吃虧,學校方面也會受到各方面的壓力,最終肯定也只能向壓力妥協。
另外,三年級二班的幾位任課老師對阿常的學習能力也感到很驚訝,開始的時候他們都不太看好這個大齡插班生,沒想到幾個星期的課程上下來,他們發現阿常的進步很快。
只可惜他是個大齡插班生,他的成績并不算在班級平均成績裏面,要不然這些任課老師肯定會更喜歡他的。
十月底,邱成他們家先是有一只小母雞帶頭下了一個粉粉的小小的雞蛋,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其他母雞也都紛紛跟着下起蛋來。
邱成最近每天做飯的時候,都要拿兩個新雞蛋在湯碗裏打碎了,加點水撒點鹽放在電飯煲裏蒸上,等米飯煮熟了,黃黃的嫩嫩的水蒸蛋也做好了,阿常最喜歡吃這個,點兩滴生抽,對着一碗水蒸蛋能吃下去一大盆白米飯。
考慮到學校裏的學生太多,就算邱成想讓阿常吃好一點,卻也不能不考慮一下其他學生的感受。
所以他每天給阿常準備的午飯,要麽是饅頭配菜,要麽是一盒包子,最好的時候,也就是幾個飯團,像雞蛋這種東西,邱成是不讓他帶去學校的,都是在家裏吃。
這天晚上,邱成吃過晚飯,和阿常周泉三人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喝着花生湯。
周泉現在也比較适應這裏的生活了,每天和邱成他們一起吃飯,然後和陳嬸子朱燕明他們一起幹活,晚上就回自己那屋彈彈吉他唱唱歌,悶了還能玩電腦看電視。
對于邱成他們在十五樓上面的那些事,他就算是偶爾瞧出了一些端倪,也都不去深究,更不會跟別人提起。
現在,電視裏正在播出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很重要,所以就連平時不太愛看新聞的邱成他們三人今天也沒有忙着轉臺。
“……根據土壤抽樣檢測的結果,目前在我國XX省和XX省等地,均已出現感染區……該文件要求各地政府配合國家工作,在感染區內務必不要出現有種植莊稼的情況……”
邱成看着電視,手裏拿着調羹的久久沒有動彈,按照新聞上面說的,在人類戰勝Y病毒之前,在Y病毒的感染區和易發區,都要控制莊稼的種植,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準種植任何作物。
這則新聞播出以後,許多居住在南方的人恐怕都要忙着搬家了,其實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南方人遷徙到北方,只是不知道,這個Y病毒的警報什麽時候才能解除,他們什麽時候才能重返家園。
新聞過後,在接下來的一個訪談類節目中,節目組請來了幾位專家評論員,針對接下來的感染區管理問題,以及大規模人口遷徙可能會引發的各種社會的問題展開了讨論。
在這種時候,這些專家評論員在電視節目上肯定不會說什麽危言聳聽的話,大部分言論都以安撫民心為目的,就算偶爾有唱反調的,也不過是為了抛出問題好讓其他人對該問題做出解答,其目的還是要打消民衆心目中的顧慮。
就在十來天以前,為了确保糧食安全,世界各國都派出代表在D國某市展開了長達一周時間的讨論,該會議的最終結果是,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國家同意了、禁止在Y病毒感染區種植任何作物的條例,并且簽訂了公約。
對于不同意該條例的國家,其他國家在Y病毒沒有徹底被戰勝之前,将不會和他們進行任何形式的糧食交易,而且還會嚴厲打擊糧食走私行為。
從這一個會議開始的那一天開始,邱成他們就堅持每晚看新聞,相信在別家也是一樣的情況。
直到今天,事情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在華國南方,有大片的土地被劃為Y病毒感染區和Y病毒易發區,在感染區,是嚴禁種植任何作物的,而在易發區,糧食的種植和交易也會被嚴格控制。
從世界各國的态度多少也可以看出來,在人類對抗Y病毒的這一次戰役上,就目前來說,情況并不樂觀。
上一次,人類用了五年時間戰勝了X病毒,這代表的并不是通常情況,而是一個奇跡,在那一場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的女科學家菲麗絲,也成為了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她的名字和功績必将載入史冊。
然而,奇跡卻并不是常常都可以出現的,在過去,人類也同樣面對着許多絕症,它們也許并不像X病毒那樣來得迅猛而又致命,但是人類花費了幾十上百年時間,卻依舊毫無頭緒。
關于這一次的Y病毒,誰也說不清要戰勝它需要多長時間,但是世界各國目前都已經表現出要謹慎對待的态度,也做好了要打持久戰的準備。
另外,邱成也通過網絡了解到,在Y病毒抑制劑出現之後,各國的研究就再也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對于這件事,邱成也沒有辦法,在煉丹這件事上,他現在也沒有多少研究,只是依葫蘆畫瓢而已,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是不定期地去南方各地撒些“解百毒”救人,順便給各家研究所提供一些研究樣品。
就在這則新聞播出的第二天,新南市火車站湧出了大量攜家帶口的南方人,新南市政府雖然早有準備,但還是被突然出現的這麽多人弄了個措手不及,顯然,事情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之所以會有這麽多人出現在新南市,說起來,還是和“一線生機”脫不了幹系。
這些日子,南方那邊常常會出現一些痊愈病例,雖然邱成什麽都沒有留下,但是當地人還是知道,那就是“一線生機”,因為有很多人被“一線生機”救過性命,所以他們對“一線生機”的感情很深。
而新南市,就是第一次出現“一線生機”的地方,很多南方人都相信,那一位躲在餘宏柱身後的高人,肯定就在這個小小的新南市之中。所以這一次搬家,就有不少南方人以新南市為目的地,打算在這裏居住下來。
邱成在自己家中,透過天羅地眼,看着那些從火車站蜂擁而出的南方人,聽着他們說起關于“一線生機”的種種,心中也是複雜中透着感動。
他知道人性是複雜的,他們這些人并不都是好的,但是在這一刻,他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些人對自己的感激和敬意,他毫不懷疑,有一天自己的身份若是暴露,若是這些人知道自己身陷囹圄,在他們之中,必定也會有人願意為了自己站出來,甚至是流血犧牲在所不惜。
這樣的認知,讓邱成覺得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并且,他以後也将會一直這麽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