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因為急着回家,李賢因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其實什麽升職獎勵都有點開玩笑的成分,黃成旭如果哪天升職了,那一定只是因為他能力足夠。
他主要還是想和黃成旭認識一下,在公司內的經紀人系統中,這位的年齡屬于比較大的那一堆,資歷也足夠,他們往往和某些管理層的關系更好。
這代表着他們能和上邊兒說上話,而年齡和經驗帶來的固有思維讓這些人對藝人的态度又不怎麽樣,有一部分壓迫就是由他們造成的。
換句話說,這些人在他對S.M的改造中大多只能起到絆腳石一樣的負面作用。
李賢因覺得,想改善公司就職環境,對這些人的改造恐怕也要放在前面,底層工作人員的态度是與合同幾乎一樣重要的東西,而人心比一成不變的合同更難以掌控。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一次性把經紀人團隊全都清掉換新的,很難說有些團隊成員是不是都和藝人們處出感情來了,這種需要細心的後勤工作也還是緩慢的更疊比較好,如果能讓現有的經紀人們轉變一下思維,還是可以愉快工作的嘛。
當然,這種轉變的促成也需要一個合适的切入點,現在看來黃成旭就不錯,畢竟他是東方神起的經紀人,神起現在又正當紅,改變當然要從顯眼的人開始。
盡管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但清潔公司還是在他家門口等了好一會兒,正開門的時候獵頭又打電話過來,一時間顯得有些忙亂。
本來獵頭就是專門給企業尋找高級人才的人才中介,而人才總是沒有那麽好找,按照正常的速度,李賢因通常需要好幾周才能收到獵頭篩選過的面試名單。
不過他顯然等不了那麽長時間,而且與其讓獵頭去大浪淘沙的猜測他想要的職員,直接由他提供名單、再讓獵頭去聯系溝通會更高效也更準确。
現在最迫切的,李賢因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助理,一個能為他處理各種瑣事,以免任何東西都能纏住自己的助理。
如果有助理,他就不必跑回來給清潔公司開門了,雖然穿越過來之後他就吊兒郎當了很多,但就算不再忙的暈頭轉向,他的時間也可以拿去做其他更有意義、也是他更願意做的事兒。
而對于這個助理人選他從一開始就有目标,最合适的要數他上輩子接觸過的金桢京。
金桢京畢業于韓國名校首爾大學,今年二十六周歲,按韓國的算法已經二十八了,目前在三星物産中任職企劃部部長,這個職位可不算低,算是經理級別,又是三星這樣的大公司,雖然只是旗下地産分公司,可怎麽說三星物産也已經被拆分上市,公司整體價值很高,能有這樣的位置也算是成功了。
特別他還很年輕。
李賢因就是打算挖這樣一個經理級別的人物來給自己當助理,接他單子的獵頭估計很無語,并且在心裏吐槽這是一個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Advertisement
從部長變助理,腦殼沒問題的人都無法接受吧?
然後如果真的不可能完成,李賢因也不會去嘗試,事實上金桢京過不了多久就要辭職了,而且因為簽署了競業協議,整整兩年內金桢京都無法在任何地産與建設相關的公司擔任室長以上的職位。
所謂競業協議是大部分企業對曾在公司內就職的高級人才的制約,員工離職的時候會被要求簽下協議,一般是要求多少年內不能在其他同行業的企業工作或任高職。
這種協議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像部長以上的職位多少都會接觸到公司內部一些機密消息,盡管離職的時候也會被要求簽署保密協議,但競業協議也算是多重保障。
再者說來,在商人的視角中,不能成為自己的夥伴就有可能成為敵人,高端人才從自家陣營流失,那避免他跑到競争對手那兒去、以至于增強對方實力也是可以理解的思維。
邏輯上是說的通,不過競業協議一般是大型集團本部長以上的職位才有必要簽署,也就是類似大中華區區域總裁的程度,企劃部長位置是不低了,但也沒有那麽高,一份保密協議就足夠了,再加上競業協議,就顯得三星物産有些不夠大氣。
因為競業協議耽擱整整兩年的金桢京選擇了三星的死對頭LG建設作為自己正式回歸地産行業的新起點,從底層小兵重新混了上去,在打擊三星物産的路上一去不回。
上輩子的李賢因是作為三星物産的短期合作夥伴、GS建設的股東認識到金桢京的,對方的行業意識非常優秀,其主張開發的新型住宅區中最昂貴的一套成功創造了韓國歷史房産交易最高價,那一年的房王當之無愧。
不過金桢京越優秀三星物産當時的負責人就越是挂不住臉面,暗地裏諷刺了很多次金桢京忘恩負義,居然打壓培養他的三星。
當初金桢京和三星物産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麽李賢因不想過多的了解,只要金桢京沒犯罪,其他的問題不大。
他只是想要一個有能力的助理而已,并且這個助理只需要看顧他一年時間,反正這兩年金桢京也只能去其他公司端茶倒水,那給誰端不是端啊。
再說了,金桢京簽的那份競業協議也是有漏洞的,只規定了他不能在同類型公司內擔任室長以上的管理職位,而社長助理并不能算是管理人員。
在助理這個稱號的掩護下,李賢因可以放一部分的管理權限給金桢京,滿足他對于地産行業的介入.欲.望,這種暗度陳倉的事兒他做起來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在他都盤算好了的情況下,獵頭這麽快就給他回信還算是在意料之中,對方說金桢京同意這周六見面聊一聊,但沒有說自己是否有離職的意向。
大家都不傻,同意談話就代表着有跳槽可能,只是金桢京嘴巴比較嚴,沒有正式離職之前不願意為還在任職期間的三星物産帶去麻煩,這倒是和他重新崛起之後拼命和老東家過不去的模樣大相庭徑。
認真來說這也算是優點,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喜歡還沒走就給自己捅刀子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