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51.七仙村出名了

老支書聽完鄭峥嵘推心置腹的一番話之後, 也忍不住笑道:“鄭少, 還是你看得明白啊!”

鄭峥嵘淡淡一笑, “跟這些人打得交道多了,自然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了。”

等鄭峥嵘和老支書回到仙醫宮的時候, 正好趕上中午吃飯的時間。

顏星瑤看到他們那麽快就回來了, 還有些驚訝,“峥嵘、老支書, 你們這麽快就回來了?”

老支書哈哈笑道:“是啊, 托鄭少的福, 咱們這一趟跑得可順利了, 去到哪裏都是文件一拿出來,人家就直接蓋章,哈哈哈, 我老頭子辦事還真從來沒這麽順利過。”

顏星瑤笑道:“老支書,以後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順的。”

老支書連連點頭, “您說得對, 您說得對。”

顏星瑤又溫和地對他們說:“峥嵘、老支書,你們快坐下吃飯,咱們邊吃邊聊。”

顏星瑤以前在仙醫宮的時候,和師尊一起吃飯,是講究食不言寝不語。

可自打到了閻家之後,閻家一家人熱熱鬧鬧的一邊吃一邊聊的這種氣氛,讓顏星瑤既感覺新奇,又感覺溫暖熱鬧, 比一家人坐在那裏冷冰冰的不說話要好多了。

她現在也喜歡上了這種一邊吃、一邊喝、一邊聊的氣氛,就不再強行去遵守那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

吃飯的形式不重要,大家聚在一起吃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包山合同和養殖場拿下來之後,顏星瑤就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商量建養殖場和準備招工的事。

工程隊這一塊,還是讓鄭峥嵘這個人脈通天的家夥去請人。

還有要買的一些養殖廠的各種設備,也讓鄭峥嵘去負責。

招工這一塊,就讓老支書和閻鈞兩個人負責。

至于建好之後的種崽之類的事,自然是顏星瑤全包了。

她的小世界裏,現在各種動物數量都以萬來計,多得讓她頭痛。

等養殖場一建好,她小世界裏這些泛濫成災的動物們,也就有了最好的歸宿。

現在的仙醫宮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顏星瑤一聲令下,四方開動,養殖場的新項目就轟轟烈烈地啓動了。

七仙村的村民一聽說顏星瑤又開了一個養殖廠,又要招工了,一個個都争先恐後地跑去老支書和閻鈞那裏報名。

這半年來,那些進了仙醫宮工作的村民,全都住上了新房子,待遇好得讓他們眼饞不已。

只可惜,仙醫宮需要的人手有限,他們想進也進不了。

現在好不容易仙醫宮又有新項目,一個個可不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激動了。

在養殖場這個項目鬧得轟轟烈烈的時候,還有另外一件事,又讓七仙村的村民們震驚了!

那就是,他們第一批跟着顏星瑤種植藥材的人,他們田地裏的第一批藥材,終于成熟了。

首先要說的,是閻雷家。

顏星瑤是閻雷的未來媳婦兒,顏星瑤的任何決定,他們都是全力支持到底的。

當初,顏星瑤讓他們把田地全部種上藥材,他們一家人吃的糧食,到時候就從仙醫宮那幾十畝山谷裏出産的糧食中,撥出一份給他們。

閻雷家就将分到的七八畝田地,全都種上了藥材。

他們家也是唯一一家傾盡全力把所有田地種上藥材的人家。

另外一家就是老支書家。

老支書家十幾口人,分到的田地有近二十畝,老支書為了支持顏星瑤,也拿出了一半的田地來種藥材,算起來,他們種的比閻雷家還要多。

大隊長家也種子五畝地的藥材。

其他在仙醫宮工作的人家,為表示對顏星瑤的支持,也種了一些,但都不敢放開手種,只是試着種個一畝、二畝,看看效果以後再說。

就算虧了,這麽一點地,他們也虧得起。

因為第一批種植藥材的人家并不多,所以,這第一批藥材的收獲,顏星瑤就請老支書請全村人一起前來現場,當場看着她驗收藥材,再當場把一紮一紮人民幣給到種植戶的手裏去。

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村民有最直觀、最真實、最震撼的感受。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明白,種藥材,絕對要比種糧食賺錢得多。

只要他們心動了,那在下一次的糧食收割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加入到七仙村全民種植藥材的大方向去,帶着大家一起發財致富。

顏星瑤為了調動起全村民種藥材的積極性,帶動他們一起致富,也是費盡心思。

這第一批藥材,顏星瑤讓他們種植的,都是好種好養、且用途很廣的蘆荟、薄荷、板蘭根等等藥材。

顏星瑤最先稱的是老支書家的十畝蘆荟。

這些藥材的種子,都是顏星瑤拿出來的,不僅産量高,而且質量好,耐熱抗寒,再加上現在整個七仙村被顏星瑤布下了聚靈陣,靈氣充足,種出來的藥材品質特別高。

不僅如此,就連所有村民種的水稻和小麥,今年的産量和質量都會更上一層樓。

老支書家的十畝蘆荟,是那種又高又壯又大枝的蘆荟,一畝産量就有八千斤左右,十畝的産量,就有八萬多斤。

顏星瑤按每斤三毛錢收購,這十畝蘆荟的最終價格,老支書一家拿到了二萬四千多塊錢。

當顏星瑤拿着這一紮一紮的錢,送到老支書一家人的手上時,不僅老支書一家人激動得眼淚盈眶,所有村民也全都嘩然出聲。

“我的天哪!老支書家這回發大財了,這一家夥就賣了二萬四千多塊啊,太吓人了!”

“老支書家這一下子就成了咱們村的萬元戶啦,我的媽啊,太刺激人了。早知道我當初也跟着種就好了。”

“就是啊,我當時本來也想種的,都怪我家婆娘,說怕種壞了藥材,不僅不賺錢,還要虧糧食,我這一猶豫,就沒種了。”

“我也是啊,想種卻被家裏人勸下了。”

在衆人議論紛紛的時候,顏星瑤又收了大隊長家的五畝蘆荟,也拿到了一萬二,又把村民們震撼了一把。

再過來,就是閻雷家。

閻雷家種的是薄荷,畝産只有八百斤,七八畝地的産量就六千多斤,但薄荷的價格要比蘆荟高不少,一斤一塊五,閻家也拿到了一萬多一點的錢。

其他人家種的少,也至少都拿到了上千塊錢。

顏星瑤收完這些藥材之後,就把接下來的場面,交給老支書去動員了。

老支書拿着那一紮紮錢,激動地對着村民們說:“鄉親們,你們看到了嗎?咱們種藥材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只要你們拿出魄力,跟着顏神醫的路子走,咱們村下一個萬元戶,就有可能是你們!”

本來就已經動搖了的村民們,聽到老支書的話,立刻一個個問了起來,“老支書,那我們現在也想種藥材,可以嗎?”

老支書回道:“當然可以啦,顏神醫說了,只要我們村種的藥材,她全部包收,絕對不虧待咱們村的父老鄉親。”

“太好了,那我也要種幾畝試試。”

“我也種蘆荟算了,我聽說蘆荟和薄荷這些都是種了一次之後,收割完了,留下根莖,就不用再種,只要施肥,等下一次收割就好了。”

“啊?這麽省事啊,那不是比種田還省事?”

“那是當然啊!我上次雖然沒種,但我也一直有跟老支書家交流信息的。”

七仙村的村民們很快就到老支書那裏去報了名,除了有幾戶人家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報名以外,這一次百分之九十多的村民都參與到種植藥材這個項目上來了。

對于這樣的好結果,顏星瑤自然樂觀其成,大力支持。

而七仙村這一次種植藥材造就了三個萬元戶的消息,一下子就傳到了鎮上,再傳到了市裏,傳到了省裏。

市長楊宏忠一聽到這事,立刻高興地撥通電話,直接跟顏星瑤和老支書通了電話,大力表揚了他們,也安排了市裏的新聞媒體過來采訪他們,要将這個大好事登上報紙,也好讓大家都知道知道,七仙村和仙醫宮他們重點扶持的企業,是沒有讓人失望的。

省裏的領導聽到楊宏忠的報告之後,也同樣派出了省級報紙和電視臺的人過來采訪,務必要将七仙村和仙醫宮給推出去,成為他們市、省改革開放路途上最耀眼、最先進的明星企業。

老支書聽說市裏和省裏都要派新聞記者和電視臺過來采訪他們,激動得差點暈過去了。

他立刻找到顏星瑤,跟她商量着怎麽接待這些采訪人員?他們又該怎麽做、怎麽說話才好?

顏星瑤直接笑道:“老支書,咱們不用說什麽假話,直接說真話就好。”

老支書又問:“那他們的吃住問題呢?”

顏星瑤笑了笑,“他們的吃住,我們包了,就讓他們住我們仙醫宮吧,吃也跟我們一起吃,虧待不了他們的。”

老支書嘿嘿笑道:“那是,能進仙醫宮吃住,那真是他們的福氣。”

紅梅市和省裏派下來的記者們,在接到任務後,也坐在一起嘀咕着,“聽說七仙村的村民種植藥材,一家夥出了好幾個萬元戶,而且,預計年前估計能出幾十個萬元戶,他們會不會太吹牛逼了?”

“我覺得不太可能吹牛逼吧,據我所知,這個七仙村和仙醫宮,本來就是我們市的重點扶持企業,如果他們在改革開放這波浪潮裏都起不來,那其它的改革就更難了。”

“那如果是真的話,這次的新聞還真有可能會有爆炸效應哦!”

“那是肯定的,你就等着瞧吧!”

他們這些新聞人員,本來是被上頭派下去采訪這個萬元戶的,可等他們這些人到了七仙村一看,瞬間覺得這個萬元戶的吸引力都沒那麽大了。

“我的天哪,這個七仙村也太美了!這氣勢恢宏的仙醫宮,這滿山遍野的桃花,真是美得醉人啊!”

“哎呀呀,早知道七仙村這麽美,我就帶多一點膠卷來了。”

“就是啊,我帶的這一點膠卷,都不知道夠不夠用?”

“你看仙醫宮那裏,這麽多人排隊,是在幹什麽?”

記者同志抓住一位村民問了起來。

那位村民立刻笑道:“你們不知道吧,我們村有個顏神醫,哦,就是那個仙醫宮的宮主,她什麽病都能治,連癌症都能手到病除,可厲害了,那些排隊的人啊,都是來求醫的。”

記者同志聽了一愣,“連癌症都能治?不是吧?她有這麽厲害嗎?”

村民嘿嘿笑道:“你不信啊,那你去采訪采訪那些病人,或者采訪一下其他人看看,是不是這麽一回事,不說別村的村民,就我們村啊,都有好幾個快要死了,卻被顏神醫給救活治好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