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縣令夫人

“你每天往外批發上千板豆腐,所賺的利潤都不超過二十兩。”

元寶管家婆一樣給頌芫算賬。

“我什麽都不用幹就能日收二十兩,還能延長我狗帶的時間。”現在頌芫窮得很,能買一秒是一秒。

“大小姐!大小姐!縣太爺來我們莊子啦!”

就在此時,李婆子的孫女李棗兒叽叽喳喳地從外面直奔進來,那歡樂勁兒跟一個雀兒似的。

“縣令?”不能吧?

頌芫不覺得她折騰的那些動靜能把縣令弄到莊子裏來。

“是縣令,我認得縣令的馬車!可威風了!”李棗兒歡快道。

“是管家娘子啊。”頌芫聽了好一會兒才從叽叽喳喳中聽明白了來的只是縣令府上的管家娘子。對于李棗兒來說縣令是除皇帝以外最大的官兒了,壓根沒搞清楚狀況就咋呼咋呼往屋裏跑來傳話。

頌芫讓李棗兒出去招待客人,自己回內室換身衣服。

“元寶,兌十塊錢的一次性柔光。”

頌芫對元寶如是說。原主那些名貴的衣裳和首飾都被頌芫抵給元寶了,她只能另辟蹊徑打扮自己。先聲奪人把人唬住,那管家娘子就察覺不到她窮得沒衣服穿。

“沒有十塊的,只有十兩的。”

元寶回答。

“哦豁,比可樂便宜多了。”

頌芫挑挑眉。

“系統自帶功能比較便宜。”

元寶回答。

“行叭。”

頌芫服了。

一次性柔光不過是系統元寶幹擾人視野的短暫幻覺功能,自帶的基本功能都要收費,果然她比黑心厚臉皮是比不過元寶的。

頌芫換好衣服就出去見客。

潛心禮佛就要有潛心禮佛的樣子,頌芫照着小龍女那款不食人間煙火來打扮,再加上十兩銀子一次性柔光,晃得縣令家的管家娘子見着頌芫的第一眼還以為自己上了年紀老眼昏花。

再仔細看看,發現頌芫的皮膚又細又白,如玉般散發着瑩瑩光澤。

管家娘子不敢置信再眨眨眼,心中連連驚嘆這京城裏來的大官家嫡小姐竟長得如觀音座下童女般好模樣。難不成真是觀音座下龍女下凡,所以才會做那供奉給佛祖的金光豆腐?

如此這般,管家娘子待頌芫的态度又恭敬了些。

走的時候不僅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百年老參還留下了兩個辦事伶俐的丫鬟并賣身契。頌芫這十兩銀子花得值。

“縣令夫人乃通透之人。”真不愧是世家夫人,出手就是不凡。

頌芫看着手中兩張賣身契,猜測縣令夫人大約看穿了她的處境。

別看曲縣的溫縣令只是一個小小地方官員,他身後所代表的的世家可是出了名的會做官,皇帝換了三茬,他們溫氏仍舊穩打穩紮。一個進士出身的世家子跑來偏遠曲縣做縣令,這是在為晉升入朝做鋪墊。

哦,對了。

太原溫氏還和繼母娘家王氏不太對付。

當然,這都是《神醫王妃》後半段的朝堂劇情了,目前來說他們在朝堂上還保持着表面塑料友誼。

架空時代不必太考據,既然能借溫氏打擊王氏何樂而不為。

繼母之所以敢施毒計搶人丈夫,不就是仗着娘家勢力能替她擺平一切,等她娘家倒了看她還能如何。

結交溫家和張家,這才是頌芫用豆腐鋪路的目的之一。

這不她還沒有回到京城就得了一支價值不菲的老參。

想罷,頌芫轉手就将百年老參抵給元寶。

至于兩個丫鬟她也欣然留下,繼續凹她不谙世事的官宦小姐白蓮人設。

“元寶你痊愈了嗎?我也該身體痊愈應縣令夫人的金光寺禮佛之邀了。”頌芫需要元寶給她做後盾。

“嘻嘻,你猜。”元寶活潑得不像個系統。

“呵呵。”頌芫有即将要大出血的預感。

縣令夫人作為金山寺上香活動的發起人,她不僅僅邀請了頌芫,還特地告知了其他同去的夫人們。

因為有所耳聞,曲縣裏有頭有臉的夫人小姐對這位來自京城的官家小姐很是好奇。馬車停在金光寺山下就掀開簾子想看看哪輛馬車裏的是頌芫。

頌芫當然沒有讓她們失望,丫鬟掀開門簾子就從馬車上下來。

本來頌芫就長得好,再加上她用十兩銀子向元寶兌換了一次性柔光,于是乎每一個看到頌芫的人都不由得眼神恍惚。

“真真像個仙子呀。怕不是要出家了吧?”

頌芫剛從馬車上下來就有人不禁感嘆。

頌芫耳朵尖,聽見了也裝沒聽見。

李婆子他們往外傳她得佛祖顯靈,她縱容歸縱容,自個兒是不認的。

萬一弄個奉旨出家,那她還怎麽行商賈之事?

“竟是生得如此好看。”

縣令夫人撫掌輕嘆。

縣令夫人有管家娘子打預防針,早就知道頌芫皮膚又白又細晃得人眼花。要不是她們家沒有适齡後生,她看見頌芫定是要為自家謀劃謀劃。

就算如此也擋不住縣令夫人見着頌芫也心生歡喜,拉過頌芫的纖纖玉手就合在掌心裏握着。

“妹妹身體可好?我們這兒金光寺最是靈驗,待會兒定要好好替妹妹求一求平安簽。”縣令夫人牽着頌芫的手邁開蓮步一臺階一臺階往上走。

“已經好些了。父親為政務憂心病重,我沒能幫得上什麽忙,唯有祈求佛祖保佑我父健康長壽。”頌芫眉心輕蹙。

原主“謀害”同父異母弟弟,弟弟沒什麽事,渣爹被氣“病”了,原主被打發去偏遠莊子還以為渣爹真病了。活着的時候被捧殺得稀裏糊塗,頌芫也不好将性子改變得太多。

畢竟怪力亂神在古代比較忌諱,這也是頌芫故意拿佛祖當背書的緣由,省得讓那一家子找着理由将她當妖孽燒死。她在金山寺湖泊裏遇難又僥幸活了過來,無論是金山寺的大和尚還是世俗民衆都更樂意看到佛祖顯靈救人這個談資遠揚。

就是傳得太好,動不動有人懷疑她想出家。

“妹妹莫要憂心,這男人在外頭忙活總歸有男人們的門道。女兒家還是漂漂亮亮些好,可別把眉心都愁皺了。”縣令夫人輕輕拍了拍頌芫的手背。

“金光豆腐是你親手做的嗎?真是佛祖吃的金光豆腐嗎?那等你回京城後這裏的佛祖豈不是吃不到了?”旁邊一個嬌俏的少女插進話來,好奇的目光落在頌芫柔弱無骨的手指上。

這個粉衣少女就是之前驚呼頌芫是否要出家的那個。

豆腐當然不是頌芫親手做的,她充其量就是染個色罷了。染個色再搞個限量銷售,一文錢可以買一斤的豆腐在這些上等人的餐桌上就變成千金難求的特供菜,吃個豆腐都能将自己和外頭的庶民區分開來。

頌芫滿目慈祥關愛粉衣少女,對待冤大頭們她總是特別有耐心,就算她說話“不經大腦”。

“說的極是。我欲在回京之前将金光豆腐的方子交予金光寺大師,姐姐你說可好?”頌芫像個小妹妹一樣扭頭咨詢縣令夫人意見。

頌芫遲早要回京城,可是她教給莊子佃戶的豆腐技術卻是帶不走的。溫縣令作為一縣父母官有保護治下子民的職責,其他小士族鄉紳想動李婆子一家也得看看縣令答應不答應。

只要溫縣令保護好了曲縣的豆腐産業鏈苗苗,那這個政績遲早都是他的。

至于鄉紳和縣令之争?

如果溫縣令連當地鄉紳都搞不定,那他還當什麽官?

“金光寺裏大師們潛心修行,何須拿這些俗世勞煩大師。桃紅柳綠兩個丫頭別的不出挑,手藝還是能拿得出手。”縣令夫人笑道。

頌芫一聽就挑眉了。縣令夫人這四兩撥千斤的手段可比她假仙來得高明。金光寺有自己的田産,吃喝用度全都自給自足,縣令夫人一句憂心大師辛勞就輕描淡寫将每日向金光寺送豆腐的辛勞攬在自己手裏。

“姐姐這是哪裏話,桃紅柳綠自是樣樣出挑的。她們父母均在曲縣,我也不好将她們帶回京城使人骨肉分離。”頌芫繼續維持被繼母捧殺養出來的天真白蓮氣質,金光豆腐的做法随随便便就交出去了。

桃紅柳綠自然就是縣令夫人送給頌芫的兩個丫鬟。

即便頌芫不教,她們天天跟着頌芫看也能看會了,頌芫這兩天做金光豆腐也沒避着桃紅柳綠。

聽着頌芫和縣令夫人三兩句輕易就把豆腐方子的歸屬權交割了,旁邊那些蠢蠢欲動的夫人小姐急得直瞪眼。

特別是粉衣少女,她原本只是想試探試探,如果能将豆腐方子弄回來那将會給家族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甚至還能助他們一舉躍入上層士族圈。

怎麽這京城裏來的如此傻白甜,早知道……早知道她們就早點下手了呀!何須繞那麽多彎彎道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