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不用讨好我

傍晚時候,江曠開車從市區去城郊半山。

這裏不是雲邬山,是郊外比雲邬山大得多的另一片連綿山脈,在本地人通俗的叫法裏它叫半山,半山的腰部住了一大片城中富豪,是登虹市三十多年前順應經濟改革後,發展出的新一代城中新貴。

人人皆知的江帆集團開創者江如故的江氏大宅便位于此處。

江氏現在以最前沿的電訊和電子産品立業,但在企業誕生之初,江氏的錢則完完全全是“old money”,只是這份奠基之産并不是由江如故所帶來。

江如故本身并不生于大富大貴之家,家境清寒,只有一副樣貌生得令人側目,窮人的孩子早參軍,他用盡全力向上爬,也只爬到了某位林姓将軍的秘書團裏最底層的雜務秘書一職,唯一的作用是可以随時出入将軍府。

而後林家最小的女兒林寶珊看上了這位相貌清隽的小秘書,兩人早早訂了終生,且這位小女兒并非林将軍親生,而是領養所得,是以将軍并未對兩人的婚事多做阻攔,反倒是在各方面給予小夫妻諸多扶持。

後來經歷各種社會變革,林家倒的倒散的散,倒是這位早早離開的女兒并未受到牽連,反而歷史風暴過後,林家唯一所剩的錢財和人脈都落到了她的手裏,成了江如故開山立業的原始資本。

再後來,故事詭谲地走向了另一端,林寶珊以絕對的愛和錢財人脈開啓了這段婚姻,卻也沒有辦法讓自己始終在婚姻中處于掌控地位,有錢有權的男人敬重他,卻無法做到從一而終,林寶珊在經歷了江如故公開有了二房及孩子之後,又迎來了自己唯一的兒子江令紹死于車禍的噩耗,從此淡于世事,寄念于佛堂。

江曠沿着半山深處的私家路開了十幾分鐘,江氏大宅的智能感應大門在車開到之前緩緩打開,跟着又開了幾分鐘的林蔭道後,将車停在了大宅一側的停車位上。

管家過來迎他,江曠下車時看了眼,并沒看到二房及三位子女的車,想來人都還沒到。

管家叫他:“小少爺,您是今天第一個到的。”

江曠點點頭,一邊往大宅走一邊問:“老爺和太太都在?”

“都在,老爺在三樓書房,太太在一樓佛堂。”

這間大宅曾經也熱熱鬧鬧,林寶珊和江如故,以及他們的兒子江令紹都住在這,現如今只剩林寶珊一人,江如故名義上住在這裏,但人并不經常在。

江曠對管家點點頭,示意他去忙別的,不用特意招呼自己,管家微笑着致謝而後走開。

江曠徑直走向位于一樓角落,穿過一個彎曲的走廊後,到了佛堂門口。

Advertisement

佛堂內點着柔和的燈,門口守着一個穿着黑西裝的大叔,江曠對他微微颔首,“川叔。”

叫川叔的男人年紀看起來有五十多,很有派頭,年紀雖然不小,但看起來是非常孔武有力難對付的那一類,他對江曠點頭,朝佛堂裏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太太在等你。”

江曠脫了鞋,只穿着襪子走進佛堂,整個內室一點聲音都沒有,正中間供奉的金身佛像前有幾簇燭火,前面的蒲團上跪坐着一位老婦人,正閉目無聲地念着佛經,手裏拈着一串轉動的長佛珠。

随着江曠走進,燭火被流動的空氣吹動晃了晃,閃出極輕微的噼啪聲,佛像前的婦人睜開了眼,微微轉頭。

江曠也在佛像前跪下,依着禮做了跪拜,而後伸手将林寶珊扶了起來。

跪坐得久了,林寶珊邁步時晃了晃,江曠連忙穩住她,蹲下來伸手給她把膝蓋處揉了揉,林寶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沒事,我能走。”

兩人緩緩走到佛堂靠窗的一側坐下,仍舊是低矮的日式座椅,江曠扶着人落座,而後自己坐到對面。

兩人平靜地看着對方,林寶珊年輕時雖不是名動一時的大美人,卻因為生長在将軍府,別有一番利落英氣,如今成了老婦人,也自帶毫不流俗的氣派。

尤其那張唇線分明,不說話時極顯嚴肅的嘴,江曠不自覺抿了抿自己的嘴唇。

川叔從外面進來,送過來一壺茶,而後又轉身出去,江曠先倒出一盞茶,雙手奉到林寶珊跟前:“媽,喝茶。”

林寶珊接過茶盞,卻輕放在桌上,神色平靜地說:“這裏沒有外人,你若覺勉強,可以不必稱我為母親,像以往一樣叫我太太也可以。”

江曠卻朝她笑了笑:“不勉強,我願意這樣叫。”剛回江家的時候,他叫了很長時間的大太太,近來被認養在了林寶珊的名下後才開始改口。

林寶珊朝他看了會,露出極淡的一絲笑,轉瞬即逝。

江曠卻恍惚了下,林寶珊沒有神情的時候看起來是很肅穆的一個人,渾身透着不容侵犯的氣勢,卻只要極輕的一個笑就能破壞掉這種氣勢,露出性情裏的慈悲和善。

不知道是不是修佛修得久了,佛祖的慈悲與雷霆萬鈞融為一體的特質,也分了一縷到林寶珊身上,江曠從來不敢小觑了這位老婦人。

林寶珊終于喝了茶,江曠又續上,聽到林寶珊說:“我跟你母親終歸相識一場,無論如何也不至于為難你,現在我們互相需要,是平等的,你不用覺得需要讨好我。”

江曠擡頭,注視着林寶珊的眼睛,他知道林寶珊意指何為,但他說:“我所做的一切,都出自真心感激,我母親的遺言裏提到您,說您是值得信賴的人,我想她也預見過如今的情形,才提前給我在這個大家族裏尋求到一個可以依托的庇護,其實媽,我很清楚,并不是您需要我,而是我需要您。”

靜默片刻,外面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今夜是江如故召集的家宴,外室二房和子女也都會過來,一般情況下江如故并不會做這樣的事,讓自己的兩房太太齊聚一堂,但今夜不一樣。

幾乎沒有外人知道,多年來江如故在外還有個私生子,除了幾個當事人,便只有大太太林寶珊知曉,但她沒有對外透露過只言片語,也沒有表露過任何喜惡。

二房及三個子女也是在三年前江如故要将這個私生兒子領回家時才知道這件事,江氏家大業大,私生子回家之路定然不會順遂,二房太太周彤鬧得最為兇猛,但江如故把這位私生子放在二房長子江令輝的公司裏磨煉了幾年,讓他在工作上全然聽命于江令輝,跟着林寶珊又提出将他認領在自己名下,作為養子,這樣既有了名分,又消除了争産的可能,這才讓他得以順利回到江家。

江曠跟林寶珊在佛堂喝了會茶,林寶珊問他:“你說要自己做公司,籌備得如何?”

“都差不多了,有一部電影,應該可以盡快開拍。”

林寶珊不是一般無知老婦人,她年紀雖大,看起來不問世事,卻熟知當代社會的工作運轉,她點點頭:“如果需要用人,可以推薦一位給你,是以前阿紹的心腹,在阿紹去世後,公司被二房的兒子和女兒接管,他也就離開了。”

“好,謝謝媽,他叫什麽?”江曠問。

“唐兆,一會我讓陳川給你聯系方式,你聯系他時提我的名義好了,即便他不來你公司,也會傾盡全力幫你。”林寶珊意欲不明地又加了句:“他也是個可以信賴的人,你們目标一致。”

江曠連連感謝,卻頓了頓說:“我已經是江家的一份子,讓公司和家更好就是我的目标。”

林寶珊平靜地看了他一會,然後說:“你上去吧,你父親在書房,去跟他說會話,一會那些人就過來了。”

“那些人”是指二房和子女們,江曠點點頭:“好,那我先上去了。”

作者有話說:

為避免有些讀者的誤會,還是解釋下,書裏的“大太太、二太太",并不是什麽民國産物,二太太三太太都是有錢人的情婦,這個不難理解吧?現代社會也遍地都是,只不過有的藏着掖着,有的直接公開了。

至于書裏各人的年齡,大致如下:江曠26,生母黎思46(已故)

江如故70左右,林寶珊68,大兒子江令紹46(已故)

老二江令輝38,江令言35,江令玮33,二太太周彤60

老一輩孩子生得早算歷史原因,黎思生江曠早,後面會解釋(也不重要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