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鹵肉面

慈姑一頓連消帶打,叫疾風心裏多了許多忌憚,卻也順利盤下食鋪。

兄妹二人趁着工餘擦洗桌凳、置辦碗筷,五天後終于開了張。

食攤位于北山子茶坊左近,挨着汴河,興許是因着剛開張,明明食鋪前頭人來人往,卻無人過來。

雖然慈姑先前提籃去東角樓街巷賣芥辣瓜時說與從前的舊主顧:“我家要搬到馬行街夜市上去了。以後還請多多惠顧。”,卻也不知道那些舊主顧會不會過來。

大松有些七上八下,慈姑卻一臉無所畏懼,她開了火,将早就炖煮好的面湯加熱。這湯由雞骨頭與豬棒骨、火腿一同炖煮而成,不多功夫雪白的奶湯便在鍋裏咕嘟咕嘟冒起了泡泡。

“店家,這面怎麽賣?”一個中年男子問道。

來了生意,大松精神振奮,忙招呼他:“澆頭不同價碼不同,最便宜的三鮮面二十文一碗,最貴的子料澆蝦臊五十文一碗。”

那男子見布棚下一竈一櫃,竈上兩個大鍋,一個大鍋開蓋,白水不斷沸騰,另一個鍋虛掩着蓋,竈堂裏火小些,但還是聞得見勾人香氣。

濃郁的香氣叫男子一陣肚餓,他便選了個凳子坐了下來:“那我來碗面。”

面早就手擀好切絲,放幾張濕布蓋着。慈姑利落抽出一把兒,輕輕兒放入鍋中,雪白的面條在鍋裏翻滾着,她蓋上了鍋蓋回身問:“要什麽澆頭?”

男子茫然站起來:“有甚澆頭?”

大松便指點他看木櫃,原來木櫃上擺着一排幾個菊花紋大瓷碗,裏頭分別裝着涼拌雞絲、筍潑肉、鹵肉、三鮮、子料澆蝦臊、炒鳝魚等幾樣澆頭。

男子咽了咽口水:“來碗鹵肉面。”

大松笑眯眯道:“好嘞!鹵肉面三十文一碗。”

說話間面條已然浮在水面,慈姑撈起面條,又掀開旁邊盛放高湯的鍋蓋舀幾勺高湯放進去,原來适才男子聞見的是高湯香氣。

從菊花紋大瓷碗裏夾好幾塊鹵肉進去,又澆上一勺鹵汁,而後撒上豆芽蛋絲蔥末等佐料,這才端了上去。

Advertisement

雪白的高湯香氣撲鼻,內裏浸泡着魚兒一般的面條,湯汁中焦糖色的鹵肉泛着誘人的光澤,再點綴上旁邊嫩綠的芫荽末、雪白的豆芽、金黃的蛋絲着實叫人賞心悅目。

男子撈一筷面條放進口中。

面條筋道、爽口,只想叫人哧溜哧溜吸進嘴裏,一根接着一根停不下來。

再吃一筷子鹵肉,一口咬下去,鹵肉裏的肉汁迸發在舌尖,肥厚多汁,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兩者相得益彰,酥爛鮮濃,着實美味。

偶爾在口中若隐若現的芫荽末和豆芽,口感脆生生,散發着清香,正好解膩。

大松适時遞上一碟芥辣瓜兒:“客人,這是新開業本店贈送的小菜。”

芥辣瓜兒甜酸可口,還夾雜一絲辛辣,直沖腦門,正是湯面絕配,男子吃着湯面就着瓜兒一會功夫便吃完了一碗,他擦擦腦門上的汗,渾身舒暢:“老板,再來一碗!”

見此時店中人不多,慈姑借機做起了各種佐面小菜。

她将湯底挪到地上的紅泥小火爐上溫着,而後架起了油鍋,拿出一張如同一張漁網的豬網油切成小塊,而後将早就腌制好的雞鴨肉用豬網油包裹,再浸入蛋液,下鍋油炸,這便是雞鴨簽。

豬網油入鍋,熱油沸騰起來,冒着咕咕嘟嘟的小氣泡,濃郁的食物香氣撲鼻而來,“哔哔啵啵”的炸裂聲不斷響起。

這吸引幾個路人紛紛過來,這個要一碗三鮮面,那個要一碗筍潑面,生意瞬間好了起來。

第一位客人已經結賬,大松拿着那三十文笑得合不攏嘴,兄妹倆慈姑煮面,大松收錢點菜端面,忙得團團轉。

卻見一輛青紗小轎停在慈姑食鋪前頭,前頭兩個婆子,後頭兩個丫鬟跟着。

一時之間圍了許多人過來看:夜市雖繁華,卻少有人這般張揚。

轎簾掀開,正是郡主身邊的丫鬟芸兒。

她生得明豔動人,又披金戴銀,饒是見慣富貴的汴京人也忍不住在暗地裏悄悄議論起來。

芸兒坦然下轎,笑着與慈姑見禮:“郡主叫我來與康娘子賀喜。”

原來是郡主派來,慈姑忙撿了一張無人的桌子請她上座,又端上一碗子料澆蝦臊面,芸兒吃完便放下銀錢就走。

饒是如此慈姑亦是感激不已,夜市魚龍混雜,他們又是兩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小童,郡主這般張揚撐腰,叫那些眼紅他們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更重要的是又有許多人見郡主的丫鬟都來此處吃飯,懷着好奇紛紛走進了食鋪。

這一晚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兄妹倆直忙到夜裏亥時。

再核算收入,居然賺了兩千多文,着實叫人意外,兄妹倆登時心滿意足,連酸痛的胳膊都似乎不那麽疼。

近來潘長娥着實不順意。

她本來是長公主府上的廚娘,因着長公主心疼女兒孕吐,便将她賜了過去。她本想一展身手好叫郡主滿意,誰知郡主一聞便吐,反而聘用了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丫頭做廚娘。

潘長娥來時仗着自己是長公主府上的人沒少橫沖直撞,可是郡主的廚娘各個背景不凡,有郡主父親陳驸馬府上送來的,有三爺為妻子特意尋來的,更有老夫人賜下來的,大家雖然各個低調,卻從來不買她的賬。

更可惡的是,就連新來的小廚娘都比她更得大家的喜歡。

這些天小廚房的廚娘們一開始還在她的煽動下敵視慈姑,可自打慈姑露了一手切豆腐的本領又好不藏私要教授大家之後,廚娘們便都紛紛倒戈。

她如今非但沒有大展鵬程,更連僅有的幾個擁趸都喪失,誰想這幾天外頭大廚房幾個廚子又借着搬運東西的機會常來小廚房請教慈姑,她躲在外頭,一口銀牙都幾乎要咬碎。

她本就瞧中了當中那個身量高挑長相清秀的潘大廚,誰知道那人居然對慈姑禮遇有加,對她卻不理不睬。

“真是個騷狐貍精!”潘長娥憤憤罵了一聲。

再想起聽聞過幾日郡主要辦個花宴,她便心思癢癢,這花宴可是長臉的大事,若她能将此花宴主辦權利争奪來,也能大大的揚眉吐氣。

一陣香風吹來——

卻是珠兒與迎春兩個郡主的心腹丫鬟。

潘長娥忙換上谄媚笑容迎了上去:“兩位娘子想吃些什麽?我自去做。”

見是她,兩位丫鬟忙回了禮:“原來是潘姐姐,我們不敢勞動。”對長公主身邊的人,她們自然要尊重萬分。

潘長娥嘴上說着不敢不敢,心裏卻得意不已,上前打探道:“可是郡主要吃些什麽?”

兩位丫鬟笑着拒絕她:“無妨,我們說與慈姑便是。”

潘長娥心裏惱怒,面上卻笑問:“聽說過幾日郡主要辦花宴……”

珠兒迎春對視一眼,齊齊出聲:“主子的事情我們做奴仆的不好打聽。”

說着便繞開她,只去裏間尋慈姑:“慈姑,今兒郡主想吃些鹹口吃食,莫要做錯了。”

慈姑站在竈間正炖煮一盅木瓜炖,額頭細細密密汗珠,卻不掩她墨瞳明亮,笑意和潤:“我卻煮了木瓜炖,是得求着兩位姐姐幫我喝了。”

說到吃的,珠兒與迎春當即笑了起來,一個說:“那我可不客氣了。”,一個說“昨兒你才去吃了子料澆蝦臊面,今兒卻不能與我搶。”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争那一碗木瓜炖。

全然不似适才才說“我們不吃”的模樣。

潘長娥氣得攥緊了拳頭。

憑什麽?!

慈姑做好了飯,端在朱紅油漆托盤往外走,

旁邊立刻湊過來幾個廚娘殷勤相幫:“讓我來,康娘子且去歇一刻。”

從前這些人衆星捧月捧得可是她!

潘長娥心裏憤恨,見着宮嬷嬷帶兩個小丫鬟過來迎菜,立刻換上一副笑臉湊上前去殷勤相問:“嬷嬷,過幾日的花宴可要我去郡主跟前等示下?”

誰知宮嬷嬷只能眼皮子掃了她一下:“這花宴郡主已安排了叫康娘子主理,你們好好聽她調度便是。”

什麽?!花宴已經歸了她主理?!

一個小丫頭片子,見過什麽世面?!

憑什麽把這等露臉的好事給她!

潘長娥只覺肺腑之中怒火橫流。

就聽宮嬷嬷說:“康娘子做事有板有眼,更不用提那一身的手藝,你們定要好好輔佐她。”

“是!”諸廚娘紛紛應下。

“不管你們從前多大的來路,來了郡主跟前便好好做事,不可恃寵而驕,不可節外生枝,可曉得?”宮嬷嬷扳起臉,沉聲敲打。

這話可意有所指,許多人目光齊刷刷看向潘長娥。

潘長娥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幾乎要氣得暈厥過去。

“二夫人,陳牙婆給夫人送來些土産,巴巴兒在門外候着呢。”

“不見。”王二夫人聞言眼睛浮現一抹厭惡之色,“在老夫人面前将我安插的臧牙婆擠走,如今又來獻什麽殷勤?叫她去尋老主子,看能不能賞她幾根骨頭。”

自打上次在老夫人跟前舉薦了個冒牌貨廚子王二夫人的信譽便一敗塗地,臧牙婆被支走仍舊用了那陳牙婆不說,便是老太太都給她好幾天沒臉。

貼身丫鬟走近俯身在她耳邊低聲道:“二夫人,三房小廚房的潘廚娘,端了一盒點心求見。”

“哦?”王二夫人眼珠子一轉,擡手揚起右手,欣賞着自己手上的大紅蔻丹,半響才冷笑道,“我不見她,你去偷偷兒找她,莫叫旁人瞧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