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黃凝露出了焦急之色,秦嬷嬷看到後,扶了下她手臂,既是安撫也是提醒。黃凝見狀收了收情緒。這時正屋的門簾撩起,老太太身邊的大丫環書翠穩穩地走了過來。

肅着一張臉行了禮後,馬上換上一副笑模樣,不疾不徐道:“老太太說,今兒的請安也免了,郡主請随意。”

同樣的說辭,黃凝已經聽了三天了。頭兩次還給個理由,這次卻是連理由都不給,直接不見了。不見她的不止是老太太,還有太太,她的婆母。

這種情況自她嫁進厲家一年的光景裏,從來沒有遇到過。以前來請安,夫家的祖母、婆母這二位,哪次對她不是笑臉相迎,恭敬地請進送出。可現在,正主對她避而不見,就是這院裏的丫環對黃凝的态度也有了細微的變化。

黃凝從小就被太後招進了宮,封了郡主,以女兒待之。可那畢竟是深宮大院,她一個小姑娘人生地不熟,想要在那裏讨生活容易,但想過得好,不被有臉或心術不正的下人欺負,不卷入後宮是非,就不那麽容易了。

幾年下來,自然練就了敏感的性子。察言觀色、趨利避害、抱樸守拙......黃凝一一學會并融會貫通,所以現在,老太太這院裏的下人,雖依然禮數周全,但她還是能感受到與以往的不同。

同樣有此感覺的還有秦嬷嬷,她是郡主的陪嫁嬷嬷,與安桃平梅這兩個貼身丫環不同,她不是郡主從黃家帶來的,她原本就是宮中的嬷嬷。黃凝入宮後,太後把秦嬷嬷指給了她,幾年下來,主子仁善,嬷嬷心正,主仆間處出了感情,互為依靠。

是以,黃凝出嫁時,就只帶過來三人,安桃、平梅、秦嬷嬷。

此時,三個人全都陪着郡主站在院中。黃凝與秦嬷嬷對了下眼神,下一秒,秦嬷嬷臉色一變,向前邁了一步,同樣是肅着臉,宮裏教習嬷嬷出身的就是不一樣,還沒開口,書翠就有點打怵。

秦嬷嬷說話比書翠提高了兩個音:“大人出公差臨走時特意囑咐了我們郡主,讓她務必關照好家裏,特別是老太太,近秋天涼,郡主做為孫媳婦自然要常常關問老太太的身體狀況。書翠姑娘再去禀一次吧,這都幾天沒見老太太了,郡主今兒個要是再見不到,實在是不放心。”

書翠堅持:“老太太知道郡主孝順,頗為心領郡主的這份心意,但我家大爺也說了,老太太最是喜靜,所以,郡主還是請回吧。”

厲府現在的話事人,撐起厲家門面的是厲雲,也是黃凝的夫君。與黃凝的人稱呼大人不同,厲家的下人還是按舊習慣,稱呼他為大爺。

“大膽,”黃凝出了聲:“秦嬷嬷剛才所說就是我的意思,怎麽,本郡主現在說話不好使了?叫你去做什麽就快去做來,哪裏容得你在這裏回嘴。”

“是,我這就去回。”書翠跪在地上,伏着身說。身子是卑弓的,但語氣卻完全不是那麽回事。一個起身再轉身,回去了正屋。

黃凝從來沒在厲家擺過郡主的架子,自嫁進厲家以來,她至始把自己放在厲家媳婦的位置,從來沒當自己是個郡主。對待老太太,老爺太太,黃凝都是以小輩自居;對待大人,她的夫君,她更是溫柔小意,只以妻子的身份真心待之。

這次,還是頭一次在老太太院裏發威,只因為她實在是有些着急。安桃與平梅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的下人處聽到的風言風語,都指向一個情況,她黃家出事了,她父兄出事了。

Advertisement

就在她想在請安時,向老太太或太太求證時,這兩位不見她了。這更加深了黃凝的懷疑,本來還能穩住的心絮,一下子慌亂、焦急了起來。

今天,她一定要問個清楚,如果老太太有什麽不好說的,那就準許她的丫環出府,這麽大的事,自然會打聽得到。

這回等的時間倒是不長,書翠不是一個人出來的,身後還跟着兩個小丫環又兩個老嬷。書翠敷衍地弓了弓身子,語氣傲慢:“老太太說,不見。郡主請回。”說着就朝院門處看了一眼,黃凝身後響起院門打開的聲音。

黃凝回頭看了一眼,再回過來看身前五人的架勢,她嗤笑了一聲,道:“怎麽,我要是不回,你們是要把我架出去嗎?”

書翠嘴上說着不敢,卻錯開了身子,給兩個丫環與兩個老嬷讓出了位置。四對四,兩邊人一下子僵持在了院中。

黃凝起了火,正欲上前,秦嬷嬷拉住了她。老太太的意思很明确了,就是不給郡主面子了,如果堅持下去,有損的只能是自家郡主的臉面。

作者有話說:

今天還有一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