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霍百川在車展上的炫技再一次引發了公衆對于堰川資本這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的熱情讨論。
港島人本就熱衷于炒股。即便是菜市場賣菜的老伯大媽都有自己的炒股賬戶。過去四個月,有一對從大陸來的少年仔利用不到三千萬的本金加杠杆炒股炒期貨賺了六個多億的消息早就是多少股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得知這一對少年仔竟然成立了基金公司,很多人就好奇他們會不會發行自己的基金和股票。覺得這兩個少年仔天分這麽高,炒股賺了那麽多錢,他們發行的基金和股票也一定看漲。尤其是在霍百川精準預言當日收盤價的消息傳開後,越來越多的股民都表示對堰川資本的未來非常看好。
而在業內,也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賀震鳴出資兩百億成為堰川資本第一位lp的事情。包括賀震鳴這位賀氏集團董事長,萬心聯合商會會長,放着自己日理萬機的工作不做,浪費了幾天時間陪着陶堰和霍百川看辦公地點逛車展的舉動,都變得意味深長。
鑒于賀震鳴在港島商界是出了名的老奸巨猾,不少人都對他折節下交的做法頗為好奇。連帶着對陶堰和霍百川的能力也更加高看三分。
有人抛磚引玉,自然也少不了其他人跟風看漲。一時間,剛剛成立沒幾天的堰川資本竟然接到了不少資本方抛來的橄榄枝。雖然這些出資人都沒有賀震鳴出手就是兩百億港幣的財大氣粗,但是小到三五億,大到幾十億的本金還是拿得出來的。
誰都沒有想到,剛剛成立不久,連一只公募基金都沒拿出來的堰川資本,竟然在私募這一塊做的風生水起。以至于陶堰不得不公開自己篩選出資人的标準——資金小于十億不收,簽約年限少于五年不收,合約期間,出資人不得幹涉堰川資本的任何決策和資本運作。出資人有問詢權,但是堰川資本出于保護商業機密的需要,也有權利拒絕出資人的問詢。
簡而言之,就是你想在我這裏開戶頭,至少拿出十個億,并且還要做到五年之內不管不問。做不到就別來了。
陶堰的高要求果然勸退了不少想要跟風的出資人。然而港島這邊的出資熱情剛剛冷卻,內地的合作夥伴們卻都不幹了。
1991年的內地,雖然信息流通速度和金融氛圍比不上港島,但那些把生意做到全球各地,并且熱衷于在發達國家購買生産線的企業家們卻并非閉目塞聽之人。
陶堰和霍百川在港島炒股,四個月的時間賺了六個多億,還成立了基金公司的消息很快傳到他們耳中。諸多老大哥們紛紛表示兩位小老弟做事不地道。
“當初你們去港島,說要拆借資金,我們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現在你們有渠道賺大錢,居然不想着拉把老哥哥一把,真是讓我們傷心。”
還有人不滿陶堰給港島人開出百分之三十的管理費和百分之三十的紅利分成,卻只給自己百分之三十的利息。覺得陶堰和霍百川區別對待外人和自己人——關鍵是他們對外人更好。這個落差大家紛紛表示受不了。
陶堰和霍百川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霍百川親自打電話給大家解釋,表示百分之三十的管理費和紅利分成是建立在百分之二的認購費和百分之四的贖回費的基礎上定下來的。并且這個優惠條件的本金需求是至少十億港幣——按照當時的彙率,換算成rmb就是十四億。而堰川科技的合作夥伴們打給陶堰的本金卻只有幾百萬到一千萬。最高的也沒超過一千二百萬。根本就不符合堰川資本對于lp的要求。
如果諸位老哥們覺得不滿意,可以把錢拿回去,陶堰會連本帶利幫忙清賬。
在問清楚了認購費和贖回費的含義之後,滿嘴抱怨的合作夥伴們不由得暗暗咋舌。再也不敢吭聲。怪不得堰川資本定的管理費和紅利分成比他們少了一大截,原來僅僅是想要把錢送到堰川資本的賬戶再加上五年後拿回來,就要交兩筆手續費。今後每分一次紅利,還要交一筆分成。每年還要交管理費。來來回回反反複複——
Advertisement
“……這哪是幫忙管錢,簡直比黑吃黑還黑。”合作夥伴們暗暗吐槽,一致覺得兩個孩子到了港島之後變得心黑手狠。再也不是當年那兩個熱情淳樸愛做好事的娃娃了。
陶堰和霍百川打發了一衆合作夥伴們。原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麽結束了。卻沒想到幾天過後,他們竟然又接到了江州來的電話。原來是幾位合作夥伴撂下電話一合計,覺得那些黏上毛比猴還精的資本家們寧願每年交那麽多錢,也要把自己的錢交給陶堰和霍百川打理,一定是有利可圖。于是他們輾轉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到了兩個人在港島股市和國際期貨市場的赫赫戰功,判斷出這種管理模式竟然真的要比他們拿到的百分之三十的利息更有賺頭。震驚之餘,衆人忍不住大嘴巴的到處宣揚。還表示如果自己有十四個億,也要交給陶堰打理。
有鑒于陶堰和霍百川在江州以及周邊幾個省市的名聲特別好,這種流言蜚語很快就傳開了。對于這兩個被江州警方從人販團夥手中救出來的孩子,衆人的關注度一直非常高。只是陶堰和霍百川自從帶着四個孩子去了港島之後,就沒什麽消息了。
如今陡然放出這麽大的一顆衛星,原本因為陶堰和霍百川的離去逐漸淡出衆人視線的堰川科技再一次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諸多合作夥伴們的壯志豪言也給了不少人靈感。他們當然拿不出十四億rmb去炒什麽股票期貨。之所以打電話給陶堰和霍百川,主要都是以下三個目的——
一個是詢問陶堰和霍百川能不能幫忙搞點外彙。他們想在國外購買先進的生産線,人家廠家只收m元和歐元。可是國內外彙儲備實在有限。向來都是優先供應國營企業,那些民營企業和個體戶沒有指标,只能自己想辦法。
二來是詢問陶堰和霍百川認識那麽多港商,能不能給江州引進幾個外商投資。他們江州地處海陸要道,交通便利人口衆多,亟待外商開發投資。
第三個請求就是希望陶堰和霍百川能幫忙留意一下國外先進的生産線,看看能不能牽線搭橋,幫他們引進一下。要是能成,中介費都好說。
陶堰和霍百川實在沒有想到,他們只是注冊一個堰川資本,竟然會引來這麽多奇奇怪怪的生意和請求。當下就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些請求倒也不是什麽過分的要求。霍百川的意思是能幫忙就幫上一幫。反正他們現在人在港島,只要再注冊一家外貿公司,招聘幾個懂行情的外貿員,那些找靠譜生産線的事情就可以交給他們去做。
“什麽都不做,還能賺一筆中介費。這買賣合适。”霍百川笑道。
至于某些人拜托的引進外商和搞點外彙的事情,那就更好辦了。霍百川直接吩咐今後堰川科技賣的電腦一律用外彙做結算——由于堰川資本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出資人為了讨好他們,都會在堰川科技訂購電腦。
本來只是單純的示好行為,結果電腦安裝以後大家才發現堰川科技的組裝電腦竟然是配置又高價格又便宜還特別好用,尤其是堰川科技自己開發的系統,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用很多人的話來說,用了堰川科技開發出來的系統,即便是傻子都會用電腦了。
一時間,堰川科技的電腦竟然成了搶手貨。霍百川趁熱打鐵,幹脆用堰川資本賺到的錢補貼堰川科技,把每臺電腦最高配置的價格壓到了19999元,并且還是rmb。利用港島這個國際貿易中心的地理位置和優惠政策做起了外貿生意。
為了幫助堰川科技打開國際市場,賀震鳴最先反應過來,直接讓賀氏集團和港島萬心聯合商會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和辦事處,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全部訂購堰川科技的電腦。
有賀震鳴打頭,其他想要結交陶堰和霍百川的人當然又是毫不費力的跟風操作。
在諸多合作夥伴和出資人的吹捧和支持下,堰川科技在國外的生意竟然也做的風生水起。賬面盈利竟然比去年暴利時的收益更高。
讓陶堰和霍百川不得不再一次感慨,只要站在風口上,那真是兩頭豬都能飛的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