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工作
“拿鐵、大杯、半糖”“焦糖瑪奇朵、超大杯、三分糖”“栗子蛋糕一份”“草莓拿破侖一份”。
伊安仔細核對訂單和咖啡師調好的杯裝咖啡、甜品,快速地一一送到相應的座位上。
下午茶時間,這處緊鄰影視基地,名為“荷裏活”的咖啡廳人滿為患。顧客包括導演、制片人、投資人、演員、記者等。
這也是伊安選擇在這裏工作的主要理由。
“荷裏活”有統一制服——一種類似水手衫,藍白相間的短袖襯衫配白色短裙,還要踩8厘米以上的黑色細高跟來搭配短裙。
這種制服很挑身材,伊安能成功應聘到這裏的服務生,多虧了一尺六的細腰,以及168公分的“标準”身高。
不過放眼望去,不管是服務生,還是來喝下午茶的顧客,好身材的年輕美眉比比皆是。
“荷裏活”也因此在這一帶小有名氣,甚至有不遠千裏慕名而來的客人,只為點一杯咖啡,就能一睹“波濤洶湧、玉腿如林”的好風光。
趁着上洗手間的空隙,伊安在隔間脫下細高跟,一腳踩在鋪了廁紙的地上,一手按摩有些抽筋的另一只小腿。
她的這雙腳還不太習慣穿高跟鞋,荷裏活提供的高跟鞋也不像意大利定制、純手工制作的小羊皮皮鞋那麽合腳。
伊安現在無比懷念她做闊少奶奶時候的衣帽間,以及悠閑的、不必被呼來喝去的下午茶時光。
十分鐘一過,伊安穿好鞋子,像剛長出腿的小美人魚,略有些蹒跚地重回戰場。荷裏活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高峰時段不能出現兩個(包含)以上服務生同去洗手間的情況。
萬惡的資本家!
安吉麗娜見伊安回來,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給她一個安慰的笑,“晚上回去冰敷一下,很有用,第二天腳不會腫。”
為了配合荷裏活的店名,所有服務生都用英文名,伊安的英文名是安。
安吉麗娜22歲,浙江人,身材高挑,有雙做白日夢的大眼睛,嬌小的嘴唇常用淺粉色蔻丹,氣質像極早期瓊瑤劇女主角——癡癡的,純純的,随時等待愛情的救贖。目前已經在店裏服務一年。
伊安剛來的時候,店長讓安吉麗娜帶她熟悉荷裏活場地與工作內容,兩個人自然多生出些親近。
新煮的Espresso香味濃郁,伊安的胃有點痙攣。這份工作已經做了一個多月,咖啡機的操作方法和menu都記得爛熟。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收獲。
晚上9點鐘,客人已經走得差不多,安吉麗娜約伊安去巷子裏透口氣。
天氣熱得發悶,到這個點才稍稍刮些涼風。在空調屋裏站足10小時,除了小腿酸軟、膝蓋發僵,整個人都是冰的,被溫暖的潮濕空氣包裹,整個人都是舒适倦怠的。
安吉麗娜遞過一根煙。辛芷上一次學不良少年偷偷抽煙還是中學三年級,把自己嗆到認不出老娘——實在欠缺做飛妹的潛質。
伊安接過,不抽,只在手中把玩。
“最近有部古裝大戲開拍,帶你去見識見識?”安吉麗娜悠悠吐出一個煙圈,她吸煙的姿勢很妖嬈,不像平時那個溫溫婉婉的瓊瑤劇女主。
除了做荷裏活的服務生,安吉麗娜也做群演,死屍、路人、沒臺詞的扇扇丫鬟都演過,跟伊安一樣,最大的夢想也是做明星。
99%漂亮女孩的白日夢都是這個。
伊安搖頭。
安吉麗娜所謂的見識見識,不過是帶她一起去做一百塊一天的群演,外加一份午餐盒飯。運氣好的話有個一兩秒的露臉鏡頭,對于伊安成為頂級明星的道路無所助益,反而會拉低身價。
除了早期香港TVB出身,後來大紅大紫的那幾位屈指可數的大腕兒,演藝圈真正龍套出身的演員并不多,而且多數是“特型”演員。
雖然英雄不問出身,但她目前并不看好這條出路。辛芷是知名大學戲劇專業高材生,前公公(法律上雖然還未正式解除姻親關系)的公司又是影視制作起家,她對演員這一行當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她現在要找的是一個靠譜經紀人,演藝事業的真正領路人。
荷裏活每天晚上十點鐘打烊,女侍們換下工作服,邊說笑邊往外走,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孩,站足10小時也不覺得疲累。
伊安和安吉麗娜一起出門,走到荷裏活旁邊的巷子時,一個身形魁梧略微發福的男人突然走出來。伊安吓了一跳,本能地後退半步。
男人中長發,戴牛仔帽,穿灰T和黑色多口袋馬甲,留絡腮胡。
安吉麗娜卻是驚喜地嬌喝一聲:“光哥,你怎麽來了?”
光哥,35歲上下,真實姓名不詳。安吉麗娜新交的男朋友。伊安從荷裏活小姐妹們的八卦中,大概知道這位光哥的情況。比如,職業是導演,曾獲得過某冷門國際大獎,騎哈雷摩托,有錢、有品位。
小姐妹們同時拈酸地揶揄安吉麗娜撿了寶貝。
安吉麗娜飛奔上前,給了光哥一個吻,一個肉貼肉的緊密擁抱。
伊安上前兩步,識相道別,本來跟安吉麗娜順路,可以一起拼個出租車的,但人家熱戀情侶你侬我侬,總不好夾在中間做燈泡。
“這位是?”光哥一手攬着安吉麗娜的纖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一根點燃的煙,看向伊安。
“安,新同事,怎麽樣,漂亮吧?”安吉麗娜偎在光哥懷裏,柔弱無骨。
光哥深深望了一眼伊安,不動聲色地點點頭,“漂亮。”燃燒着的彤紅煙頭不安分地顫了顫。
兩人不再多說,相擁着走向光哥那輛傳說中的哈雷摩托,發動機雷鳴,速度如飛。
伊安招手攔了一輛路過的出租車。光哥的那雙眼睛還留在腦海,眼皮浮腫,眼角微微下垂,黑色的瞳仁射出漫不經心又意味深長的光。
這種目光,伊安很熟悉。
半小時後,伊安到家。新住處離荷裏活不算遠,在一片80年代建成的回遷房裏,沒有電梯,面積約30平米,是間一室一廳的小房子。
從荷裏活拿到薪水的第一個月——荷裏活的薪資在服務生這行裏算是中上等水平,伊安就搬離之前的住處,找了這間房子。
雖然這間小房子花去她二分之一的薪水,但伊安受夠了合租的腌臜,起碼現在可以安心地洗個淋浴。之前在合租房,每當自己去洗手間洗澡,面相猥瑣的男鄰居都會去門邊的洗手臺洗衣服。洗手間那扇老舊木門的縫隙像一雙醜陋的眼睛,讓人覺得很不安全。
這間不必與室友分享馬桶的小屋子雖然比不上辛芷住慣的千平米別墅,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水電網絡供應齊全,洗衣機、電冰箱之類的家電看着也是半新程度。已經是目前她能負擔的最佳生活水平了,沒什麽好抱怨的。
伊安喝了杯熱牛奶助眠,洗了澡,邊翻最新的娛樂資訊,邊敷自制的珍珠粉蛋清面膜。
她這個年紀只需要做好基礎的補水就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黑眼圈、細紋和斑點——真正的好時光。
豪門少奶奶生活安逸清閑,辛芷有大量的時間保養自己,雖然已經是三十幾歲的媽媽,但皮膚和身材狀态都非常好,乍看也就是二十七八的未婚女。
想到兩天一次的美容院SPA,伊安嘆了口氣,暗自腹诽,保養有道又如何,挺着肚腩、中年發福的老公找的三兒還不是20歲的女大學生。
雖然女大學生最後被她輕松打發掉,但用手段拴住老公的女人怎麽都覺得落了下乘。女人啊,女人。
“本臺最新娛樂資訊,憑借《別對我撒嬌》獲得西京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韓麗麗小姐宣布暫時息影,赴美國留學深造,不排除加入好萊塢大制作客串角色的可能。”
留學……不要留成胡歌就好……
伊安漸漸發現,她重生的這個世界并不完全契合記憶中的2001年,有很多或大或小的差異。
比如這一年最火的國産電影是《征服》,一群硬漢争奪無人島上的金礦,以及島上唯一的女人。這一年最火的明星叫韓麗麗,名字雖然土了點,但長得挺不錯,有點像範冰冰。
11:30,準時上床睡覺,女人都曉得美容覺的重要性。
伊安6點鐘起床,洗漱後聽着音樂做了一小時有氧瑜伽,開始準備自己的早飯。
少奶奶辛芷注重養生,生活作息十分規律,吃的食物也都是進口超市的有機品。成為伊安後,雖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仍然決定在飲食上繼續之前的品質。
好在她食量不大(保持身材的必要),荷裏活的下午茶糕點、三明治、沙拉她們每天也可免費享用一份,這樣在食物上就能省一部分錢。
伊安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雞胸肉三明治,放棄沙拉醬、蛋黃醬之類熱量很高的醬汁,只澆了一點日本醬油。淡出鳥的清淡——
胃口很好,這具年輕的身體在各方面似乎都很有活力。
荷裏活的上班時間是中午12點,整個上午的時間伊安都可以自由支配。伊安收拾停當,出門乘公交車去人民路的一處寫字樓。
前世的伊安為了自己的明星夢,從僅有的生活費中克扣一大部分,報了東陽市的一個表演培訓班。東陽市這類的培訓班很多,多數沒什麽辦學資質。只是當地橫漂多了,市場有了,一些頭腦精明者就開始辦學。只要宣傳得宜,不愁沒人上門交學費。
培訓班的主講老師據說是北京電影學院退休人員(退休教師還是掃地大媽不得而知)。
前世的伊安還沒來得及去表演班就挂了,為了不浪費學費,辛芷決定去瞧瞧。她雖然是戲劇專業畢業,但學的東西主要是戲劇理論,雖然電影儲備多,但看別人演戲跟自己演本來就是兩碼事。畢業後更是直接嫁入豪門,從此相夫教子,可以說職場經驗為0。
從表演班出來,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伊安在報攤買了把廉價雨傘。公交車遲遲不到,伊安怕上班遲到,好容易招了一輛出租車坐進去。
東陽市進入梅雨季,陽光開始稀缺。不少劇組停工,荷裏活的生意比往常淡一些。
“先生您好,這是您的香草拿鐵。請慢用。”
“小姐您好,櫻桃蛋糕,您還有一杯焦糖瑪奇朵,很快就能做好。”
每送一份,除了核對menu,說慢用之類的話,伊安最後都報以一笑,有時候帶活潑的少女氣息,有時候是敷衍的職場假笑,有時候是鄉下姑娘進城的羞澀一笑……
笑有很多種,每一種含義都不一樣。培訓班留的作業就是練習不同種類的笑,而且盡量自然。伊安在洗手間對着小鏡子試過幾次,最後還是覺得少女甜笑做得最自然。
不過也難怪,她才16歲,臉上一根細紋都沒有,有一些層次豐富的笑确實需要有一定閱歷、并配合一些臉部紋路才做得出。
笑了半天,臉都僵了。
辛芷大一的時候,加入過校園裏的表演社團,他們劇團演過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和一些文藝電影的改編劇本。因為外形不錯,她演過《哈姆萊特》裏的奧菲利亞,不過那時候沒有人指導,大家演起來有些各行其是,自我陶醉式表演痕跡比較重。
她後來看錄像版,只覺得是場災難,整場演出,她演的奧菲利亞顯得無所适從,在別人的話縫裏艱難地吐那些拗口臺詞……
辛芷從小是fast learner,樂器、書法、游泳等大多數少年宮項目中,她都是佼佼者,不過這類人有個致命弱點,當遇到自己不好輕易上手的東西,興趣就失去得很快,從而淺嘗辄止。
她沒研究過表演理論,表演實踐也僅限于大一上學期參加的話劇社團,在表演方面自我表達的欲望也不高,家庭教育氛圍也不看好這類“浮誇”的職業——父母是體制內中高層幹部,祖父母輩也都是軍隊退休幹部。
公職、教師是家族的主要教育方向,再不濟嫁給前途光明的體制內骨幹,去“養老”單位找一份輕松的文職工作,反正家裏沒有經濟負擔,也不必像每年候鳥遷徙一樣進京的外地人,住十幾平米的合租房,沙丁魚一樣擠地鐵。因為祖輩父輩的積累,辛芷在出人頭地上并沒有多麽強烈的欲望。
當然,現在不一樣了,她現在除了相貌身材別無所長,這類打工妹在外地賺幾年錢,回鄉結婚生子的居多。有些相貌好的,能嫁給當地自身條件不很好的三四流男人,得到當地戶口,也算是在城市紮根。
現實就是如此赤果果啊,縱然你心比天高。而絕大多數心比天高者最後都摔得很慘。
雖然如此,辛芷完全認同伊安的野心,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投資,換來百倍、千倍高收益——國內一線明星的片酬幾年後就能上億,任何一個理性人都不會放棄嘗試一把。反正目前的伊安一窮二白、無可失去。
聖經故事裏□□殺人,因美麗而最終脫罪。特洛伊戰争打了十年,士兵遠離家鄉、骨肉離散,但當看到海倫的那一刻,無不為海倫的美傾倒,覺得十年艱辛值了。社會無論進步到哪一種文明程度,美麗都是被歌頌的稀缺資源。
聰明人去搞科研,口才好的人做律師,長得漂亮的人做演員,都是在尋求自身價值最大化,而個體的價值最大化使整體社會效益最大化。
至于是否有演藝天賦,她是否喜歡這個職業,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目前的伊安還不确信。而且遺憾的是,她的重生沒有帶金手指。
唯一能确信的是,她要做明星,這一世她要活得恣肆飛揚。她很美,而且年輕,這是很好的基點。
往好處想,一二線的男女明星裏有幾個真有演技?小鮮肉們一個比一個面癱。天使大寶貝兒表達恐懼、憤怒、驚吓等等表情用的都是同一種瞪眼,後期摳摳圖、特特效,照樣有粉絲買賬不是。
伊安突然覺得自己對現在的這具肉身有點盲目自信,不過盲目自信又怎麽樣?
“小姐,你的笑很美!”一個三十歲左右,身材挺拔,相貌清朗的男人盯着伊安說道。“想做模特兒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說人物觀點不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各家粉絲小親親們稍安勿躁哈。調侃明星感覺還是有點不妥,之後會盡量用虛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