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之後的兩天方楠都呆在攝影棚裏,一邊跟謝導進行交流劇本相關的內容,一邊圍觀衆人拍戲。

雖然說光是看劇本也能夠大致了解全劇的內容,但是明顯不如直接地旁觀和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有立體主觀的印象。

方楠是個很容易被感性氛圍感染的人,這讓他很簡單就能沉浸到拍攝的氛圍之中。而這兩天的圍觀經驗,也讓他對于男女主角的演技印象深刻。

謝執生拍攝這部戲,主題中心完全是圍繞着愛情這個主題來的。電影分成三部分,除了中間的部分,前期和後期的表現手法都非常細膩和煽情,劇情也是緊湊流場,順理成章。

而對于男女主角來說,只有中間階段是需要高明演技支撐的部分。

謝執生目前正在拍攝的戲份多數都聚集在這一部分。

這個過程中,詹青和劉雯本身角色的所處立場和情緒表現方式也完全不同。詹青表現的重點是自身劣根性與對女主的感情之間的掙紮,而劉雯需要表現的卻是愛與絕望的交互情緒。

兩人作為演員的表現重點也因此大有區別。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男女演員之間的差距,亦或者兩人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立場不同,雖然兩位演員都很擅長調動自身的眼神和情緒,但是相比之下,詹青的表演顯然更為內斂,通過眼神表現出來的情緒也含蓄而不誇張,餘下大部分的心理變化都由肢體的動作變化和細微表現而體現。

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劉雯的眼神使用卻可以稱得上是出神入化。她一旦入戲,眼睛就仿佛人工地加上了一層濾鏡,這層濾鏡若有名字,那大概就叫做“有情”。

以這層濾鏡為底,劉雯才能更加生動地表現出屬于女主角的各種感情——依戀,埋怨,疲憊,倔強……每一種情緒都帶着出色的層次感,能讓人明顯感覺到其中的情緒轉換。

這是十分優秀的演技,最出色的部分就在于,即使你明明知道他們是在表演,但是在觀看的時候,你卻絲毫也感覺不到作僞之處。

就算站在拍攝現場去看,演員們的表演也完全是随情所至,情真意切的。

這大概就是現代戲劇最有魅力的部分。

在劇組的時候,方楠一直表現得很安靜。中途他和謝導針對電影配樂方面的一些想法進行了溝通,确定兩人在一些主基調上沒有什麽沖突之後,接下來的對話就比較愉快了。

謝導大致地說明了一下他對整部片之中配樂的數量,感情以及具體作用的構想,方楠則把這些要點給記錄了下來,準備之後以此為基礎配合影片的中心主題來進行編曲。

Advertisement

說完正事,謝導順勢就跟他說起了閑話,問方楠什麽時候打算去看徐老。方楠回答道:“周末吧。老師平時要去學校,估計沒什麽時間。我周五先去找間錄音室,周末再去拜訪老師。”

謝導點了點頭,說道:“這也好。”然後他又說道,“你若是想參觀拍攝過程随時可以過來,如果有別的計劃的話就不用麻煩了。反正等剪輯完成出樣片的時候我會通知你的,後期就需要你全程參與了,預估是大約兩個月左右,沒問題吧?”

方楠點頭回答道:“沒問題。”

因為劇組拍攝的順序是不固定的,所以方楠看到的片段也是零碎的。不過因為部分布景有時限性的原因,在一個片場會拍攝那些鏡頭還是可預料的。

這天上午拍攝的最後一個鏡頭,就是詹青的一場獨角戲。劉雯死後幾年之後,詹青回到兩人曾經一同居住的城市,買下了以前一起生活的租屋,然後一點一點把它重新布置成當初的樣子。

他還在櫃子上放了一個花瓶,在裏面插了兩支花——這件事以前一直是女主角在做的。

他在租屋裏面拍了照片,然後把它發給了女主角的姐姐。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的人生終于開始向着陽光的一面好轉,從剛開始的絕望到後來的悔悟,再到之後忍耐着艱辛和孤獨蜷縮在租屋的雙層床上一個人思念劉雯的隐忍——他的人生已經在慢慢地好轉。

他聽說劉雯一直沒有再跟別人在一起。

在曾經住過的小小租屋裏面,他再次給女主角的姐姐打了電話,告訴她自己今年又做成了幾樁生意,如何花錢買下了兩人曾經住過的小家,并讓對方把這些轉達給女主角。

他的笑容璀璨而帶了些許孩子氣,就像詹青本人扮演的這個角色。

如果那頭劉雯的姐姐真的也在應答着,那也一定是聲音幹澀,笑容酸苦,帶着心虛和不忍。

方楠看着,隐隐就産生了幾分佩服。

要知道,看到這場戲的時候,他是一點都笑不出來的。因為方楠知道這整個故事是怎麽樣的,知道這一幕的陽光和柔情是怎麽樣一幅一戳就破的泡沫假象。

這樣的真相讓人完全笑不出來。

難為詹青還能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樣,笑得那樣純真而沒有心機。

而後他拿着手機,躺在了床上,高大瘦削的男人卻蜷縮成了一只大貓的模樣,彎曲背脊,收攏手腳,睡夢中嘴角還依舊含着笑意,仿佛仍然深陷在甜美的初戀之中。

前一場還是男女主角之間的争執和崩裂,後一場卻變成了永別之後茫然無知地虛假期盼。方楠完全不知道這些演員是怎麽把自己的情緒在這兩場戲份之中進行轉換的。

不過當方楠看到詹青躺在床上時候的表情和璀璨的金色陽光灑落在他臉上時候的幸福和恬谧時,倒是稍微壓抑下了被劇透之後的悲傷感覺,而隐隐抓到了這一幕的脈搏。

……

吃完午飯之後,方楠就躲到了休息室裏,打開電腦開始幹起了活。

之前因為對于具體的配樂要求還沒有下最終結論,所以方楠也沒有十分規範地開始進行編曲,只是比較随心地把偶爾閃過腦中的旋律都記了下來。

不過在上午的拍攝結束之後,方楠腦子裏卻開始對于這一部分的主旋律有了一些具體的想法。

當詹青中午路過謝導的休息室門口時,聽到的就是裏面傳來那若有似無的音樂聲。

他站在門口聽了一小會兒,發現旋律十分陌生,但是卻有一種奇妙的觸動心事的感覺。

這旋律……會說話。

詹青覺得自己似乎聽得懂這一段旋律在說些什麽。

從休息室中傳出來的音樂聲并不響亮,詹青要十分努力地豎起耳朵才能聽得比較清楚。但是即使如此,它的辨識度卻非常之高,詹青聽過一次之後,那旋律就仿佛整個地印在了他的腦子裏,許久不能忘懷。

如果一定要形容,詹青覺得那是一段和他之前的表演非常契合的一段音樂。

——為見一個人而歷盡艱辛,卻依舊充滿喜悅。

那音樂十分輕盈,整體的氛圍是喜悅而昂揚的。基調是小提琴,詹青不是專業的音樂人,沒辦法很清楚地辨別出方楠所使用的樂器聲音,只是覺得那一段旋律非常美麗。

可惜這旋律極為短暫,只延續了十餘秒,就突兀地中斷了。

音樂結束之後,休息室之中就沒有聲音了。詹青站在門口,只能從半掩的門扉之中看見方楠陷入思索之中的側影。

他伸手敲了敲半掩的門,問道:“方老師,我可以進來嗎?”

方楠回過頭,看了門口的詹青一眼,意外之餘,卻是立刻說道:“啊……請進。”

詹青走了進來之後,掃了一眼他放在可折疊桌子上那寫得密密麻麻的五線譜筆記本,問道:“方老師這是……在作曲?”

方楠笑道:“倒也不是。配樂還是要到剪輯好的樣片出來時才開始進行比較好,到時候影片的整體格局也已經定下來,需要配樂的部分也會比較明确,才是正式開始編曲的時候。”

“不過到時候才開始工作肯定是來不及的。而且我有個習慣,一會兒不聽音樂不動五線譜就渾身不對勁,有靈感的時候就想馬上把它記下來,正好你之前的那場戲讓我有點感觸,才先在休息室裏面記一段。”

詹青才确認,之前的那段旋律還真是跟他目前的戲份有關系。

他說道:“剛才那段音樂,是方老師剛剛寫出來的?”

方楠點了點頭,回答道:“對。時間用得短,有點簡陋,讓詹先生見笑了。”

詹青搖了搖頭,說道:“方老師太謙虛了。我剛才聽着覺得特別感人,差點就直接掉眼淚了,這如果還叫簡陋,我大概就沒見過不簡陋了的。”

他這句話其實說得真心實意。詹青目前人在戲裏,情緒還沒出來,那一段音樂确實聽得他差點感情爆發。

可惜方楠并沒有當真,只覺得他說得誇張,是在講客氣話,于是回答道:“哪有這樣誇張?詹先生的表演才叫出彩,我看你上午那幾場戲,才知道什麽叫專業的演員……”

兩人正說着,卻不料橫裏突然有人插進來一句話。

“聊什麽聊得這麽開心?介意加我一個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