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這完全是加洛沒有預想到的答案。他預想的無非就是感情糾纏利益糾紛之類的,本來現代社會就不該有那麽多生死糾葛嘛。

所以哪怕方楠語氣認真,加洛也沒有把他的話當真,笑着問道:“咦,轉頻道了嗎?”

他當方楠開玩笑呢,轉了複仇雪恨的劇目。

方楠見他不相信,卻也沒有辯解,就那麽笑笑,當是把這個話題帶過去了。

既然原來的家被楚西庭鸠占鵲巢了,方楠目前又不想暴露自己,那麽就不好打老房子的主意了。方楠便開始考慮起在哪兒買套房子。

之後他做了幾段旋律的小樣,然後把它們帶去片場詢問了一下謝導的想法。去片場之前他剛好去了一趟房産中介,所以身上還帶着兩本房産介紹圖冊。

詹青瞄到了一眼圖冊,問方楠道:“你在找房子?”

方楠說道:“嗯。我這回回來就是想回國發展,以後就在國內定居了。這樣的話,房子是必須自己買一套的。”

詹青問道:“你想要買什麽樣的房子?”

“獨層獨戶的公寓或者小型的別墅吧。”方楠回答道,“四室以上的優先,最好能有方便我改裝成琴房的裝修。其它的無所謂,綠化環境和隔音效果要好……視野環境好不好有時候很影響心情的。創作時很需要好心情。價位的話……希望在一千萬以下。”

詹青聽了,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正好知道一處合适的。而且房産商跟我有點交情,可以幫你拿到優惠價。拍攝結束之後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方楠眨了眨眼,果斷回答道:“要!”

之後拍攝結束,詹青開車帶着方楠離開了片場,然後到了月牙灣另一側的一處高樓公寓前面。

詹青領着方楠上了樓。

進電梯的時候,方楠開口問道:“可以直接上去嗎?”

詹青笑着解釋了一下:“其實我就住在這裏。”

Advertisement

他帶着方楠乘着電梯上了九樓,一邊乘電梯一邊介紹道:“這裏的房産商是我之前一部電影的投資商,這地方風景,隔音和安保都不錯,而且每戶都是獨層獨戶。目前四樓,七樓,十一樓,十三樓和十四樓都還空着。這棟樓一共十八層。我住在九樓,買下來是七百八十萬。”

方楠跟着詹青進了屋,掃了一眼之後,就對大致的布置有了了解。

詹青的公寓是四室兩廳的構造,其中卧室有兩間,另外兩室一件被改作了書房,一間被改作了練功室。另外公寓還帶有一間面積不小的露臺,露臺正好面向月牙灣,雖然位置不同,但是風景卻像方楠居住的酒店一般優美。

這一套平層公寓要價七百八十萬的話,真心不算貴。

因為方楠是想要買房的,所以詹青也就表現得挺大方,屋裏能不能見人的角落都打開來給方楠看了一眼,于是方楠看到了詹青家那一堆擺放得很藝術的劇本,貼滿了便簽的電腦屏幕邊框,露臺上養得奄奄一息的盆栽花草,和堆滿了亂七八糟衣服的床。

茶幾上還放着外賣盒子。

詹青看到自家戰場廢墟一樣的景觀也有點不好意思,解釋道:“我平常比較忙,明天中午會有鐘點工來整理的。”

方楠點頭表示理解,然後暗暗決定等買了套房之後也要雇傭鐘點工——他也是不擅長家務打掃的人。

除去有點混亂之外,詹青的家真是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風景不錯,關上門一點外面一點聲音都聽不見。方楠詢問了物管方面的安排,答案也比較令人滿意。

于是第二天他經由詹青介紹和中介見了一面,很快就簽好了合同。方楠表現得非常土豪,當場和對方去銀行全額付款,然後就交接了鑰匙。

方楠買的是位于十一樓的公寓。

公寓是已經裝修好的,不過還不到可以拎包入住的地步。所以方楠和加洛還要去購買一些家居和其它大件。這個過程之中加洛一直表現得挺興奮,簡直是把方楠的房子當做了他自己的家來籌劃設計。

不過他的大部分提議都和方楠個人的偏好南轅北轍,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被方楠毫不留情地駁回。每次被拒絕時加洛都顯得有些意興闌珊,不過他情緒多變,往往逛到下一個項目的時候就又情緒高昂起來。

時間在這樣的重複之中流逝。

最後方楠花了兩天選好了所有的家居配件,然後雇人搬運了回來放置完畢,基本上裝修就算完成了。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不過方楠不是那麽挑剔的人,往往找個差不多的将就一下就行了。

唯有一樣東西他是不肯将就的。

鋼琴。

方楠的鋼琴是這個家中出現得最晚的成員,身價高達六位數。

那東西剛到家的時候,加洛倒是聽他彈了一次,音色非常之美。不過更美的其實是方楠自己——在加洛看來,方楠身上天生就有一股和普通人不同的氣質。

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庸庸碌碌地活在俗世當中,而且時間久了,難免被一些俗世塵煙所感染,變得油膩,染上灰塵。但是卻偏偏有少數的那麽一些人,或許因為天生就不缺乏天賦,心性,意志,所以最後幸運地沒有被紅塵煙火所熏染,而始終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

即使中間也經歷過壓抑與悲苦,但這種悲苦卻非但沒有壓彎他們的背脊,反而如同磨砺一把鋒銳的刀劍,把他們磨砺得更加柔韌,和強悍。

對于加洛來說,方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擁有天賦,他的音樂可以感動許多人。同時你從他的眼神和偶爾的沉默之中,都可以察覺到他曾經遭遇過非同一般的苦難。

可是這些苦難卻不曾讓他變得灰黯無光,扭曲醜陋,反而在他身上留下了一種奇特的氣質。它是壓抑的,忍耐的,孤獨的,帶着一種難以接近的排斥感。同時它又是鋒利的,堅定的,難以拒絕的……那是被磨砺過後的光華畢露。

小樣交給謝導兩天後,對方打了個電話,讓方楠過去一趟劇組,說是已經考慮好了,要找他當面細談。

去了之後,謝導先是就自己的立場評價了一下三份旋律小樣。

方楠發給謝導的三份小樣,第一份旋律偏于輕快,而且溫柔缱绻,同時有一種空靈的感覺。方楠在這一段旋律之中,想要表現的是一種極為純粹的愛情的甜蜜和美好,所以它是輕快而甜美的。但是同時他又試圖表現出它的天真與虛幻,表現出它烏托邦一般的理想性,所以它又是空靈而無所憑依的。整段旋律給人的感覺就有如一段音符獨自在半空中跳舞,非常特別。

第二份旋律則偏于沉靜,音符平穩而流暢,帶着一點壓抑的感覺。在謝導聽來,就有點像充滿着暗流的湖面,湖面上水波清平,湖面下暗潮洶湧。方楠用兩段交錯的音符,表現出了識別度非常強的一種“別有憂愁不能言”的感覺。這是另一種的風格。

第三份旋律相比前兩者卻又激蕩許多,重點就在表現矛盾沖突。這同樣是兩段獨立旋律組成的複調音樂,只是不同與上一個小樣的相輔相成,這一段明顯主次感更弱,而對抗感更強。兩段旋律此起彼伏,你揚我抑,其中旋律A偏于急促和昂揚,旋律B偏于舒緩和從容,卻又切合了整體的曲調,并不突兀。

說實話,雖然這三段旋律小樣最長的不過二十五秒,最短的只有十七秒,但是給予謝執生的感觸是直接而震撼的。

謝執生一直是知道方楠是位才華非常出衆的音樂人,但是對于他到底出色到什麽地步卻并沒有什麽概念。誠然《Life Express》和《The Fantasy》都是極為出色的曲子,但是也就是出色的曲子而已。

優秀歌曲的誕生是有其偶然性的。方楠到現在為止也不過就是對外發表了兩首曲子,謝執生如何不會懷疑他之前的作品其實是多年積累,之後未必還能創作出類似高水準的歌曲?

傑作總歸是可遇而不可求,所以謝執生一開始對方楠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只要能在一般的專業水準以上就可以了。

但是方楠的表現卻大大超出了他的期待。

這三段旋律,雖然只是作為風格選擇的小樣,但是每一段都十分令人驚豔,而且謝執生能看出,這幾個小樣都是專門為了《我曾》量身定做的。

三段旋律,三種風格。這樣的效率其實很驚人,但是更驚人的是,這三份小樣不但風格迥異,本身也一點都不粗制濫造。相反,它們的識別度很高,旋律非常有特色,原創性非常強……總之,讓人很驚豔。

謝執生對哪一個小樣都愛不釋手。可惜,一部電影不可能用上三種風格的配樂,所以他終究還是要選一個的。

最後謝執生遲疑了好幾天之後,終于選擇了第二種,因為它更符合整部電影的基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