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方楠坐在書房思考了許久,然後決定了整首歌的主題。
《我曾》的故事中心其實很簡單,很質樸。謝導想要表現的感情很複雜也很簡單,就是愛能改變一切。
但是隐隐約約,方楠又覺得,影片應該還有一個副主題,是以詹青作為主要載體的,就是“不要等到來不及”。
根據這樣的主題,方楠創作了《原諒》。但是雖然題目叫原諒,講述的中心卻是不原諒——劉雯扮演的女主深愛着詹青扮演的男主角,所以對于他的沖動,魯莽,急功近利……都可以統統包容和原諒,即使中途也曾暴躁,但是只為對方對自己的一顆真心,一片赤誠,她也願意為此原諒。
但是即使劉雯願意一再原諒,這世上也終有一些什麽是不懂得原諒的——比如時間,比如死亡。
【移山填海的狂妄終結于死亡】
【它從不原諒它絕不原諒】
随着方楠口中輕輕哼出口的旋律,一首歌也在逐步地完成。方楠又細細斟酌語句,保證歌詞音韻和諧,朗朗上口,沒有什麽不順耳的地方。
這樣又花費了不少功夫。
不過功夫花下去效果是明顯的,至少方楠對于這首《原諒》的詞曲都比較滿意,自我感覺很好,覺得還是在水準之上的作品。
之後他就把小樣帶去給謝導審查了。
前奏傾瀉而出的時候,謝導就暗暗點了點頭,認可了這支曲子的水平。當第一句歌詞浮現的時候,謝導甚至可以說是有幾分訝異——方楠的詞配得太到位了,他幾乎是立刻能想到這首曲子是用在什麽地方,想要表明的是什麽感情。
整首歌聽完,謝導不得不承認,方楠的能力沒什麽好挑剔的地方。
技術和天賦都還是其次,重點是方楠的溝通和理解能力非常好,工作态度也非常認真,所以能夠十分準确地抓住謝執生的意圖,并将之完美地表現出來。
僅僅只憑他這個工作态度,謝執生就覺得方楠在這一行前途無量。作為電影人,誰不願意跟一個理解和溝通能力好,而且态度認真,願意配合工作的原創配樂師合作呢?
何況方楠自身的創作能力這樣強悍。
Advertisement
不過謝執生也知道,方楠是不可能真的一直當個電影配樂師的。他的創作能力在那裏,比起配樂師,作曲人或者制作人這樣的工作其實更适合他。
現在他會屈就區區一個配樂師,不過是因為剛剛回國,還沒有根基,局面也沒有打開。雖然照理說他之前在SN獲得的獎項可能已經是國際上最有權威性的獎項,但是CN的排外注定了這些獎項在國內不會有大的影響。即使以這些作為資歷向人展示,對方也很可能會置疑:他能掌握SN的風格和流行,他能掌握和适應國內的風格和流行趨勢嗎?
試圖向着SN發展的影視公司也許會更願意嘗試使用方楠,但是這又不符合方楠對于未來的規劃了,所以他首先需要創作一些純華語風格的作品來證明自己。
而方楠在這方面顯然做得很好。
至少對于謝執生來說,即使聘請頂尖音樂人來進行作曲和配樂,可能也不會比同方楠合作更加省心和愉快了。
不過配合樣片同時回放了一次全曲之後,謝執生思索半晌,然後對方楠說道:“小方,前面這一段也就算了,後面這一段,編曲和歌詞似乎都有些不太合适。”
方楠聽了,愣了一愣,然後走進了一些,陪着謝執生看起了樣片。謝執生便把拉了一下進度,讓他看第二段配上音樂的效果。
方楠看了一會兒,卻是有些愣住了。
謝執生說道:“你發現了吧,劉雯的那一段本身就需要制造一種壓抑的氛圍,所以編曲和歌詞都還是比較合适的。但是詹青的這一段……作為結尾的部分,我希望凸出的是兩人彼此在這段感情中做出的奉獻和犧牲,而不是制造‘一切已經無可挽回’的壓抑情景,所以編曲……你恐怕還要稍微修改一下。”
方楠盯着屏幕看了半晌,不得不承認謝執生說的是事實。
他說道:“我回去之後再看看。”
不過回家之後,方楠對着歌詞思索了許久,卻是心煩意亂。
理論上來說,謝執生點出了他的問題,也提出了改正的方向,方楠就應該開始調整。但是他明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也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修正,卻偏偏腦子裏十分混亂,許久都沒有一點靈感,就算勉強重新編曲了一部分,也覺得大失水準,怎麽都不得勁。
方楠強行工作了許久,還是不得要領,最後不得不停了下來,做了個深呼吸之後,他在鋼琴面前端正坐好,開始彈奏一首歡快的回旋曲。
其實他這時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因為他正被迫使進行與他的感情和觀點都完全相反的創作——在《原諒》的創作過程之中,他的思路是比較清晰的,因為《原諒》本身的主旨其實很符合他的感情,認知和人生經驗。
所以《原諒》的創作過程是一氣呵成的,作為創作者他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激情,感情上也是水到渠成。
越是如此,現在要從感情上改變原本的主旨對于方楠來說就越困難。其實他未必是做不到,只是不願意——老實說這其實是一種很任性的情緒,因為他既然是在工作,就應該做好被交付的活計,而不應該受情緒影響。
但是像方楠這樣玩音樂的,如果真的開始理性地不受情緒影響,那麽基本上創作生涯也就到頭了。藝術創作原本就是很依賴感情和激情的東西,越是感情充沛的人,才越容易成為神童,天才。
按照這個标準,方楠自然是感情極為充沛的。
他可以在情緒高昂的時候順理成章地快速創作出歌曲,卻也會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受困于瓶頸,大失水準。
而這次他情緒上不能接受的,卻正是謝執生希望他的歌曲末尾能夠表現出的感情氛圍——如果一次錯誤已經造成了死亡這樣嚴重的後果,它是憑什麽還要受到原諒?只因為女主角愛他,他就能一直得到原諒嗎?
方楠完全不能理解。
他認為詹青飾演的男主角其實更應該承擔這個後果,哪怕無心,所有傷害已經造成,曾經出現過的傷痕與痛苦不會消失。有些錯誤,是絕對不可能挽回的;有些傷痕,是如何也不能抹去的。
方楠知道不應該,可是他總歸是有點太過深入于這樣的情緒,只好暫時放下工作,彈琴消遣。
回旋曲曲調歡樂,他又習慣了在彈奏鋼琴的時候迅速地集中精神,進入專心致志的狀态,所以彈奏了一曲之後,心情倒是多少有點回複。
然後他又換了一首歌曲。
這次彈奏的是一曲卡農。
簡單又複雜的旋律聚合了方楠的精神和情緒,讓他在感情上變得和緩起來。他開始放空自己,僅僅依靠肢體和本能的記憶進行彈奏。
這令方楠有一種被洗淨的感覺。
加洛不知何時已經站在門口,在那裏聽了好一會兒,然後等方楠情緒調整過來,重新開始工作的時候,又自己靜悄悄地走開。
在這之後,方楠又再次開始嘗試對歌曲進行修改和重新編曲,可惜比起前兩天的順暢,這次的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而艱難。
進度簡直讓人暴躁。
這讓方楠也變得有些焦躁不安起來。
加洛知道他的情況之後,就建議他一起出去走走,或者去一次公園景點之類的地方,或者一起去看一部電影,說不定會有新的靈感。
方楠想了想,也确實覺得閉門造車有點舉步維艱,加洛的建議不失為一種出路,便答應了。
兩人思考了半天,最後決定去游樂園玩一天。方楠覺得游樂園這地方人多,情侶也多,而且因為是游樂園,所以能夠看到不同的人各種各樣的反應和動作,說不定能夠給他新的靈感。
他指望那裏的情侶能讓他重拾一些愛情的甜蜜感覺或者奉獻犧牲精神——至少不能讓他在創作作品的時候認為這樣的奉獻很蠢,很沒價值,或者陰暗地認為對愛情的付出最後一定會被人所糟踐。
……沒錯,這就是方楠的真實想法。
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太過悲觀,太過陰暗,也知道這世界上肯定也有一些足夠堅貞,不會被輕易舍棄的感情,但無奈他自己沒有經歷過,所以也無法想象和感受。
他唯一有過的一段感情現在回想起來更像是一個笑話,一個虛僞的假象。這種情況下,方楠就連回憶曾經那些虛情假意的溫柔似乎都成了一種痛苦。比起BE來,顯然令人更不能接受的是你曾經有過的愛慕其實只是個謊言——這相當于強制否認了一個人的感情,使得排斥感和厭惡感油然而生。
而相比方楠的感情複雜,加洛對于這一天的約會就積極樂觀多了。
這天一大早,他就準備好了地圖,收拾好了背包,然後花了将近一個小時在反複整理儀容和看鐘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