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方楠确實非常努力。

當晚他就花費了不少時間,圈定了一些适合胡夢涵的主題方向。

專輯籌劃其實跟寫文章或者作畫都有共同之處,首先都需要圈定一個主題。一張專輯可以是敘事小說,可以是抒情詩集,可以是短篇故事,卻絕對不能一般是抒情詩,一半是志怪奇譚。

統一性非常重要。

而确定主題之後,才能針對這個主題開始選擇歌曲,或者針對性地創作歌曲。

方楠因為不知道胡夢涵的公衆形象和個人信息,所以上網搜索了一下,查詢了一下對方的個人資料,而其中重點查詢的是她的影視作品。

《杠上你愛上我》,《玻璃鞋的魔法》,《傾心一刻》,《第一格格》……方楠随便點開了一部劇開了二十分鐘,結果讀條還未過一半就實在掙紮不下去了,轟然敗退。

——這都什麽跟什麽?

方楠不信邪,又點開了另一部,結果這次連十分鐘都沒堅持下去,就陣亡了。

——這妹子,都拍的什麽神奇的玩意兒?

方楠看着這一堆感覺上好像是PS過度的場景,聽着那些天雷滾滾猶如羞恥Play的臺詞,只覺得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受到了洗禮,簡直不認得這個世界了。

胡夢涵真的是知名女演員嗎?

帶着這樣的疑問,方楠又開始搜索了一堆東西——演員和電視劇的評價,電視劇的收視率,演員的人氣……然後,他覺得他的價值觀也再一次受到了挑戰。

如果以話題性和粉絲數來說,胡夢涵确實稱得上知名女演員,甚至說是人氣女演員也并不為過。

但是和她的知名度跟人氣相反的,是她的口碑和作品評價。

網上對于胡夢涵的評價并不少,但是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卻不是黑就是惡劣評價。“雷劇天後”,“瑪麗蘇女王”——這些就方楠之前半個多小時的觀看經歷來說,其實倒也不算是無憑據的攻擊。方楠也覺得她的劇挺雷的。

Advertisement

但是除此之外的很多言論,就已經不是惡評,而到了人身攻擊的程度了——長得醜,整過容,性格差勁,演技浮誇——這些都已經不算攻擊了,因為一些更髒的字眼已經把這些詞襯托得反而用詞含蓄了。

方楠眨了眨眼睛,有點懷疑對方和他見到得是不是同一個人。就白天見面的經歷來說,方楠完全沒有感覺到那女孩有這些帖子裏面說的這樣糟糕。

當然,粗粗一見,方楠也不能說自己就了解這個叫胡夢涵的女演員了,所以這些言論裏面到底多少是真,多少為虛構,方楠決定暫時先不下結論。

老實說,方楠覺得自己有點看不懂國內娛樂圈的形勢了。

一般來說越是有人氣的作品越多人罵,這算是常态,并不需要大驚小怪。但是這種罵,是建立在作品的人氣基數龐大的基礎上,也就是雖然罵的人多,但是贊的人肯定要更多。

偏偏方楠搜索胡夢涵的作品,在網上只見罵不見誇的,收視率卻高得出奇,讓人覺得十分驚異。

這可能有三種原因:一是網上評價的和電視機前觀看的并不是同一撥人,如果是這樣,方楠覺得現在國內主流電視觀衆的品味确實是挺糟糕的;二是他們是同一撥人。這種情況又分兩種,第一種是發言者并不喜歡這些電視劇,只是實在沒有其他優秀的影劇可以看,所以邊看邊罵;而第二種,則是發言者确實喜歡這樣的題材和內容,只是即使如此,還是要對其中不合心意的部分吹毛求疵,品頭論足。

如果是前者,那麽按收視率來說,現在CN的影視圈生存現狀實在堪憂;而如果是後者,卻是說明了國內現今人們的精神狀态十分扭曲。

不管哪種,都是讓人覺得抑郁,不适,充滿了難以呼吸的不暢感覺。

方楠努力調整了一會兒心态,安慰自己道:只是因為沒有好作品而已。

在他心裏,始終相信着一件事。不管社會環境如何,人們總會追求最優秀最美好的事物,所以真正出色的事物總會收到追捧和喜愛。

這種想法有些理想化,不過方楠就算曾經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楚西庭終究也沒能改變他的價值觀,他自始至終都十分堅定地認為那是楚西庭的錯,而不是這個世界都呈現出楚西庭那種自私,自我中心,善于遷怒的模樣。

方楠始終是個相信明規則多于相信潛規則,相信才能與努力多過相信取巧和借勢的人。

他永遠……永遠不會把一些偶爾的厄運,個人的錯誤歸責于這個社會,歸責于站在另一個立場的無辜者——稍有不順就埋怨社會黑暗,人性肮髒,但其實懷抱着這種偏激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的黑暗肮髒。

方楠見過那醜陋的模樣,所以絕不肯讓自己變成那種樣子。

他擯除了所有雜念,開始思考起為胡夢涵挑選的專輯主題。

電視劇看不下去,但是大致的故事簡介和劇情分析還是可以看一看的。方楠粗粗掃了一番,就大概明了了胡夢涵在熒屏上的形象和扮演的角色。

一般來說,主要就是瑪麗蘇和灰姑娘一類的形象。

他不清楚胡夢涵目前的态度如何,到底是希望發行的專輯維持她原本的熒幕形象還是最好有所突破,于是便多想了幾個方案,準備到時候和對方交流過後再定案。

第二天方楠到了萬衆,和胡夢涵以及嚴理見了面之後,對方就給了他一疊關于胡夢涵的資料。這一疊資料之中有胡夢涵的個人資料,正在上的聲樂課程明細,以及萬衆方面對于她這張專輯的投資方案,預期回報。

另外,對方還給了方楠萬衆方面目前庫存未發表新歌的挑選權限。這都是一些不出名的詞曲作者投稿到萬衆,并指望賣出個好價錢的原創歌曲,其中有一部分萬衆已經買下版權,而另一部分還在待定之中。

當然,如果方楠想要另外向熟識或者不熟識的詞曲人邀歌,在不超過預算額度的情況下,嚴理也願意給他這個自主權。

方楠粗粗掃了一眼嚴理給他的資料,發現沒有關于專輯具體內容的條目之後,便開口問道:“關于專輯定位有什麽要求?”

嚴理說道:“夢涵的主要粉絲群都是些少男少女,我們希望整張專輯盡可能青春活潑一些,或者帶些小感傷也可以。最緊要的是不能太過成人化,除此之外倒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要求了,你可以盡情地自由發揮。”

方楠說道:“要保持現有的形象,還是希望稍微和熒屏形象有些不同?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下她的一些電視劇說明,在這方面有了一些想法,需要跟你們确認一下。”

嚴理愣了一愣,然後饒有興致地問道:“如果保持現有形象,你有什麽想法?”

方楠說道:“如果想要保持現有形象,我針對她目前的作品,有了一個大概的主題預想。你覺得……‘愛裏稱王’這個主題怎麽樣?”

嚴理頓時一愣,重複了一遍:“愛裏稱王?”

方楠說道:“我不是大致了解了一下她演出的電視劇類型嗎?說句實話你們不要生氣……我覺得她演的片都挺蘇的。”

嚴理聽他這樣說,卻并不惱,只是淡淡笑道:“現在這種題材的好賣。”

胡夢涵自己也說道:“這是大實話,我是不會生氣的。其實方老師您想說的不是那些劇挺蘇,是又蘇又雷吧?我也這麽覺得。每次演這樣的劇情都讓我覺得在上解放天性的課……我覺得演了這些偶像劇之後,我不管什麽戲都不會放不開了。”

她這樣說的時候,語氣平平淡淡,臉上還帶着腼腆柔和的笑容,跟劇裏的形象完全不同。

方楠聽她這樣說,不知道為什麽反而隐隐對她浮起了一股敬佩的意思。

大概是因為敬業的人總是值得尊敬的吧。

胡夢涵繼續說道:“……不過真正又好看又不雷的劇其實是很難得的。反而是這種抓住了觀衆某個瘙癢之處的片更容易量産——我雖然也想拍那種又紅又經典的片子,不過現今還沒有那樣的能力,所以能有這樣的劇拍就已經挺滿意了。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對吧?”

方楠點頭表示贊同,說道:“你說得對。”

然後他說道:“其實我并不是對你的電視劇有什麽意見,相反,我覺得‘蘇’算是大部分人天生會有的一種渴望……如果一個人覺得一部劇蘇得很難看,那不是因為它蘇,只是因為它蘇得不合邏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而已。”

“言歸正傳,之前有人跟我說過,情歌有兩種,一種讓聽衆和歌手産生感情上的共鳴,另一種則是讓聽衆覺得這一首歌是對着他們而唱的。如果以胡小姐你原本這樣的‘瑪麗蘇’或者‘灰姑娘’的形象作為切入點,無疑你應該采用的是第一種……也就是讓粉絲的感情和你産生共鳴。”

“這個共鳴點,就是‘被人寵愛’。”

“所以,我事先劃定的主題,就叫做‘愛裏稱王’。”

“萬人迷女主也好,灰姑娘也好,在你們的劇情裏面,女主角應該都是因為被人所愛,所以才擁有主導整個劇情的力量的對吧?先不說它傳達的價值觀如何,我只說這些劇的粉絲應該都是很渴望‘被人所愛’,然後因此而‘獲得力量’——而這就是她們喜歡這些劇,與女主角産生共鳴的點。”

就這點來說,胡夢涵本人作為演員會遭受攻擊真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了。粉絲會與女主角産生共鳴,是因為她們想要成為女主角,而不是因為喜歡女主角。但是在不可能成為女主角的情況下,注定會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轉而和女主角互相比較,吹毛求疵——而方楠選定的這個主題,卻是再一次使用了這種共鳴法。

但是歌曲不同于電視劇。在歌曲之中,演唱者的形象會被模糊化,形成一個符號,而感情和思想卻會被幾倍地放大,所以更容易産生共鳴,更不容易挑剔細節。

“‘愛裏稱王’這個主題,大約就是表現一種‘因為你愛我,所以加冕我成為了你的(女)王’這樣的意象,你們覺得怎麽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