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6.原來是麻疹
居然誤診了!
湯玉實在是很懊悔,沒想到自己第一次給家裏人看病,卻誤診了!而這樣的事在前世已經發生過一次了,當時自己還信誓旦旦地說絕對不會犯第二次錯,而眼前……
“小琪……三妹……能睜開眼睛嗎?”湯玉再次跟小琪确認。
“二姐,我難受……眼睛酸,想哭。”小琪被湯玉弄醒了,但是還是恹恹的。
“那你就不睜開眼,就張開嘴給姐姐看看,要得不?”
小琪雖然還是閉着眼睛,但是卻很配合地張開了嘴。
湯玉借着光看了看,臼齒旁果然有小白點出現了,而白點邊上還有紅暈。
“好了!姐姐知道你是怎麽了,先歇會,姐姐馬上給你弄吃的去。”湯玉這下心裏有底了,雖然也是害怕的,但是她知道這個時候她不能亂了方陣。
“二姐,我是不是要死了?”小琪閉着眼,手卻拉住了湯玉的衣袖。眼淚頓時嘩啦啦地流了出來。
湯玉一愣,又笑着安慰道:“憨姑娘,你就是生了點小病而已。莫說啥子死不死的。姐姐就給你直說,你現在在出麻疹,這個基本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連皇帝都免不了!過幾天就好了,你莫亂想。只不過就是有點麻煩,你要乖乖聽姐姐的話,就會好得快些哦!”
小琪一聽湯玉這麽說,心裏也安穩些。乖乖的躺在床上,等病好。
吃過早飯,湯玉就直接去了村頭的付老頭家。
因為有些草藥長在地上,她不一定認得,但是要是曬好的就熟悉的多了。
走到付老頭院子外面時,湯玉又猶豫了。
小琪的飲食起居現在都是她在負責,很難說她身上是不是也染上了麻疹病毒。所以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帶病毒跟其他人是否有抵抗力以前,她不能貿然跟人接觸。但是小琪的病不能拖,這讓湯玉很是為難。
剛好村裏的王大方也是去找付老頭,就在院子外面遇到了湯玉,就跟湯玉打了招呼。
Advertisement
“小玉啊,你也找付大爺啊。為啥子不進去呢?走嘛,我也找他。”王大方為人直爽,沒有什麽小心眼。而且是唐家村很有一把刷子的磚匠,據說鎮上的衙門都是他去修建的。他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叫王二娃,是小柯最要好的小夥伴;女兒叫王二妞,現在住在她姥姥家裏,跟表姐學手藝去了。
“是啊,我來問付大爺要幾樣藥。”說着話,湯玉又不露痕跡地退了幾步,跟王大方拉開距離。“王叔找付大爺啥子事啊?”
“唉……還不是二娃,他生病了。二娃娘土法子都用了,都不行,這才急了來找付大爺去看看。”一提起來這事,王大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啊?二娃生病了?上前天還來我家找了小柯玩耍了的呀!”
“可不是,前天中午還好好的,下午就忽然發起燒來,他娘啷個都給他退不下熱,現在又咳的厲害。怎麽曉得是啷個回事。”王大方說起這寶貝兒子的病來,心裏就急得慌。手上就拍着付老頭家的門,直問家裏有沒有人在。
“是哪個?進來嘛!院門沒栓。”院子裏傳來一個中氣十足的婦女嗓音。不用想,這就是付老頭家那個有時候比漢子還要強悍的付老太。
說起這付老太,在村民眼裏也是一位比較神奇的人物了。
據說她雖然是個婦道人家,但是從小就力氣大。因為家貧,十多歲的時候差點被賣到縣城的某大戶家裏做粗使丫鬟。當時得知消息的她,二話不說,拿了家裏的彎刀就進了娘家背後的蟠龍山,三天三夜沒回家。把她娘急的差點上吊,直罵她那個鬼迷心竅要賣女兒的老爹。村裏人都以為她死在那山上了,結果三天後她竟然扛着一頭野豬下來了,手裏還拖着一串子用樹皮綁了的野兔子。後來村裏還傳出她本來遇到了老虎,要把那老虎殺了扛回家的,結果因為三天沒吃飯,扛不動了,就只扛了野豬下來。後來還帶着人上去把老虎扛了回來,家裏光是虎皮都賣了不少錢,再後來她老爹再也不敢說把她賣了,并且後來跟付老頭成親都是她自己的主意,爹娘一句沒敢過問。以至于現在村裏哪家姑娘看中了別家的男娃子,父母不同意的都會嗆一句:你有本事學那趙秀姑去山上扛頭老虎回來再說!
這“趙秀姑”便是現在付老頭的媳婦付老太了,一般姑娘誰敢學她啊,就像湯玉這樣自認為兩世為人的,都不敢相比!有時候說那句“人比人氣死人”其實還真的是這樣的!
言歸正傳,王大方一聽門沒栓,立馬推開了遠門,急匆匆地走了進去。
“唉喲,付大娘,付大爹在家不?我家娃兒生病了,急死我了!”
王大方一面往裏走,一面急切地說道。
“我在家的!大方,你家娃兒什麽個情況?”付老頭在屋子裏面正搗弄着草藥,老遠就聽到王大方的話了。手裏放下了搗藥的碾子,拿着盆架子上的帕子擦了擦手,又收拾起了藥箱。
“付大爹,是這樣的……”王大方又把他兒子的症狀說了一邊,看付老頭收拾好東西,便一邊說一邊跟着回家去。
湯玉站在門口沒有進去,想了想,自己也是醫生,何必在這個時候跟別人搶呢?想通了,湯玉就直接回家了。
走出院子,王大方才想起來剛剛湯玉來過,但現在卻連個人影都沒了,嘴裏忍不住嘀咕道:“小玉這孩子啷個不見了?”
付大爺怔了一下,也什麽說什麽,只是急急忙忙地往王大方家去。
話說湯玉一路回家,剛要進院門,就遇到了挑着兩框甜菜回家的劉伯娘。
“劉伯娘收菜回家啊!”湯玉看着劉伯娘那兩框綠油油的甜菜,忽然眼都亮了。
劉伯娘本來因為上次想讓小琪做自家娃兒的童養媳的事情,見到湯玉時還有些心虛,臉上還有些抹不開。此時見湯玉又主動跟她打招呼,也不得不放下挑子,回應道:“诶,剛從地裏砍的。喏,還新鮮着,你拿幾顆回家炒着吃。”說着劉伯娘就在框裏挑了幾顆肥大且綠油油的甜菜遞給湯玉。
這如果是以前,湯玉可能還會不太好意思收,但一想到這甜菜對麻疹初期的孩子吃了有好處,也不再客氣推遲,連忙接過來,很是感激地跟劉伯娘道謝。
劉伯娘看湯玉道謝時模樣很是誠懇,心裏面還殘留着那麽一小點疙瘩也瞬間消失不見了。
于是她心裏一暖,貼心道:“謝啥子啊,都前後鄰居多少年了。說這些太見外了。”
湯玉也不再多說,又跟劉伯娘道別,推了門進了自家院子。
湯玉把甜菜炖了給小琪吃了不提,後又去房屋一邊的竹林裏挖了竹筍,再去河裏撈了兩條鲫魚,做了鲫魚竹筍湯。因為是夏天,竹筍已經不像春筍那麽嫩了,微微有點苦澀,但是苦澀過後又有一絲回甘,夏天吃筍有清熱的功效。而對于出疹的人來說,這卻是麻疹早透,當然麻疹一透,這病也基本算是好得個差不多了。
小琪病的難受,嘴裏沒味兒,被筍湯一苦,嘴裏也有些胃口,吃了整整一條鲫魚,還喝了兩碗湯,這是最近兩天她吃的最多的一次。
能吃就好,湯玉看小琪比之前有精神的多,心裏也放心了不少。
因為夏筍清熱,也讓小珂吃了不少,剩下的魚也給小珂吃了,湯玉只喝了一點湯。
下午,湯玉交代小珂在家呆着,遠遠地照看着小琪,還特地找了一塊布頭,用開水燙了,做了一個簡易的口罩給他帶着。然後一個人下了房屋前面的那塊水田。
禾苗已經半腰高了,湯玉小心地壓着禾苗,在禾苗中間尋找荸荠草葉,荸荠就是馬蹄草,也叫大馬蹄草,生長在潮濕有水的地方,果實黑紫色,皮削掉後裏面是乳白色的,果實汁多甜脆可口,現代有人工種植,到了季節水果店裏基本都會有賣的,別說這順葉掏果還真讓她找到不少。順着草葉,伸到泥裏一掏便掏出了荸荠的果實,不過都只有指甲蓋大小,小的甚至只有米粒一般大。
湯玉這時候已經不在乎大小的問題了,理出幾個能剝了吃的果實就丢近腰上鎖了口的布袋裏。然後壓着禾苗繼續彎腰找。
大約找了個把小時,湯玉腰間的布袋已經有些垂重感了,她這才就着水洗了洗手,上岸洗了腳穿上草鞋回家去。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