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立後大典(上)

冬天是不宜動土的,北方的冬天,土地被凍的很硬,因此蓋房子一事也不是當下就能進行的,何況聖旨傳下去再到經辦也需要時間。

但買糧的事情立馬就能開始,權貴富商的消息本就很靈通,朝會剛結束,長安城內外的豪強們就得到消息了,起初還只是持觀望态度,等官府公布了收購的糧價,大部分家裏有屯糧的豪強都願意出售一部分糧食。

糧食是有保質期的,這幾年他們屯的糧食都沒能賣出去,再不出售也不能吃了,何況官府購糧是用于赈災,給災民吃的糧食也不計較是好是壞,不趁機把陳糧賣了還等何時?

沒過幾天,錦衣衛也傳來了好消息,說是在江浙發現了兩處蒲家的糧倉,糧倉裏滿滿的糧食,怕是有上萬石。

這時候大臣們就不得不深思,蒲家屯如此多的糧食是想做什麽?難道他們想造反不成?再想想潛逃在外的蒲國公,大家忍不住冒出冷汗。

看來皇上清算蒲家也未必是鳥盡弓藏,想必是得到了蒲家想要造反的證據了,也不知道太後娘娘是否知道這些。

等蒲家在西北的礦山和兵器庫也被發現時,滿朝文武已經認定了蒲家想謀逆的心,紛紛感慨:死有餘辜啊!

“還是沒有發現蒲戰的蹤跡?”趙璋皺眉問淩靖雲,蒲戰潛逃已經一個月了,如果讓他逃到天涯海角,那以後想逮捕他就更難了。

而且蒲家的産業幾乎都被挖出來了,蒲戰就算逃出去能去哪?拖着一把老骨頭又能做什麽?

“好幾次得到消息追過去都沒抓到人,臣以為,他身邊至少還有百人護衛,而且每次追捕都遭到死士攔截,錦衣衛損失慘重。”淩靖雲心裏也憋着氣,他帶在身邊的錦衣衛都是心腹,都是他精心培養出來的,結果這個月連着損失了十幾個,他怎麽能平靜?

“往哪個方向跑了?”

“最初是往西北的方向,但半途不知道為何改為南下,但沒見到本人,不确定是否中了對方的聲東擊西之計。”

趙璋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站起來朝杜富成吩咐說:“讓姚沾帶兩千禁衛軍去小湯山,将皇後與太後接回宮。”

杜總管愣了一下,皇上一直有意将太後隔離在小湯山,原本是想等蒲國公伏法後再接太後回來了。

不過心裏就算有疑惑杜總管也不會問,迅速派人将姚統領找來,當天就清點好人手出發了。

淩靖雲驚訝地問:“皇上覺得蒲戰是去小湯山找太後了?”

Advertisement

“不無可能,如果他先去找了母後,惡人先告狀,母後說不定不會聽朕的解釋了,何況朕确實是有意将她困在小湯山。”

“可是那邊禁衛軍也有三千人,他未必能上得了山吧?”

“別小看他,誰知道禁衛軍裏沒有他的人,就算沒有,只要舍得下功夫,威逼利誘總能收買一兩個,你也帶人過去看看,務必保護太後和皇後的安全。”

“是。”淩靖雲也立即清點人馬一起去,同時,一則消息傳出宮外,說是皇上與太後因為蒲家的事情鬧了矛盾,太後娘娘被皇上軟禁在小湯山,至今不肯接回來。

大晉崇尚孝道,誰家要是傳出有不孝子,那是要被天下人唾棄的,皇上再如何英明,如果背上個武逆長輩的罪名,那一世英名就毀了。

淩靖雲剛聽到消息,就立馬與姚沾商議,幾千禁衛軍與錦衣衛出動,聲勢浩大,打出了去接太後的旗號,并且也公告了立後大典的消息。

趙璋原本就是打算将立後大典定在蒲家事情了結後,如果不是蒲戰脫逃,原本立後大典已經開始舉行了。

趁此機會,趙璋命禮部開始籌辦立後大典事宜,他不知道蒲戰還有多少底牌,但如果他不甘心蒲家滅亡,想找機會報複自己,那立後大典就是很好的機會。

而今年的冬祭,他讓兩位親王代替自己主持大典,一切很順利,顯然,蒲戰要麽已經不在長安,要麽就是事先收到消息知道自己沒去。

也因為此事,替他主持祭典的北陳王和河陽王認認真真地把事情辦妥當了,得到了一片贊譽,趙璋有心培養他們,祭典結束後就把二人分去太常寺和理潘院任職,二人感恩戴德,欣然上任。

太後和皇後要回宮了,最受影響的人應該是沈嘉,他和趙璋的感情正漸入佳境,兩人好的蜜裏調油,有機會就會留宿在宮裏,就算沒機會,趙璋也會去沈府過夜,兩人除了不能光明正大,其餘與正常夫妻沒什麽不一樣。

“朕立後一事……你有什麽想法嗎?”這天晚上,趙璋來到沈府,對沈嘉說話時都有些底氣不足。

雖然兩人心裏都明白這個皇後只是立給別人看的,但終歸是名正言順的正妻,沈嘉心裏會不舒服也是正常的。

沈嘉看了他一眼,沒有發表什麽感性的言論,各自的心情對方心知肚明,等他明年成親,他就不信趙璋能平靜得了。

“別問我這個,我不想說,不過等她們回宮,微臣就不能在宮裏留宿了,皇上最好也別來沈府。”

趙璋皺了皺眉,坐到他對面,沉聲問:“你什麽意思?她們在與不在有什麽關系?朕難道還會護不住你?”

“皇上如今難道最要緊的不是解決蒲家的問題嗎?太後娘娘回宮後必然是要訓斥你的,您确定還有空兒女情長?”不是沈嘉小看趙璋,任何人在親生母親和正義面前都會不知道怎麽抉擇的,母親再如何,那也是生養自己的人。

在這個檔口,沈嘉可不敢趕上去湊熱鬧,否則他一定會成為太後和皇上争議的突破口,最可能發生的就是太後拿他和趙璋談條件,他可不想成為他們母子争議的犧牲品。

沈嘉确實愛趙璋,對這段感情也很看重,但這不代表他的人生中只有愛情,如果太後要拿他開刀,以他的自尊心,肯定是不會繼續和趙璋在一起的。

趙璋臉色有些難看,卻也明白沈嘉所說的有道理,沈嘉不是個胡攪蠻纏的人,他理智沉穩,有着與年齡不符的老成和心機,如果連他都這麽想,那說明事情确實有些難辦。

“臣建議您,回宮後先把身邊的人梳理一遍,太後當了幾十年的後宮之主,後宮裏真的有什麽事能瞞過她的眼睛嗎?我想,等她回來用不了多久就該知道我們的事情了,到時候……”沈嘉從來都知道,父母親人才是同性戀最難邁過的坎,親人與愛人該怎麽選,這是哪怕過了一千年也很難解決的問題。

沒有這個問題橫在面前時,他覺得什麽都好,和趙璋在一起的任何一刻都是開心滿足的,但一遇到現實問題,就免不了有些氣餒,他們真的能相守一生嗎?

趙璋用力抱了他一下,語氣有些狠戾,“你別想用任何借口離開朕,就算太後知道了又如何?她還能将我們的關系宣揚出去?她也沒有權利處置前朝的官員!”

沈嘉聽出他的決心,心裏是甜蜜的,男朋友願意為了他和家裏人抗争,那至少說明他沒看錯人,至于結果,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小湯山離長安不近,一來一回少說要十天,接太後回宮陣勢極大,光是打包行李恐怕就不是一天時間能做好的,所以禁衛軍與錦衣衛一去好幾天都沒消息傳來,也讓朝廷上下的氣氛都緊張起來。

事關太後安危,滿朝文武都不敢有絲毫僥幸心理,而且大家知道最近皇上心情沉重,平時別說幹壞事,就連說話的聲音都笑了,每天朝會上吵的不可開交的大臣們也收起了鋒芒,變得好說話了許多。

沈嘉也發現了最近身邊的大人們脾氣都收斂了許多,連吏部李侍郎看到他都會對他點個頭,說兩句寒暄的話,這位莫名其妙對他抱有敵意的侍郎大人之前看到他不諷刺他幾句就不錯了。

他私下找曲翰林打聽過,曲翰林告訴他:“之前因為蒲世子的事,我曾找過李侍郎,說了你調任的事情,那會兒我也沒把握,所以沒告訴你,只是覺得有必要先遞個話,畢竟空缺也不是時時都有的,結果對方很上心,沒多久就告訴我南邊有個通判的空缺,雖然你資歷尚淺,但如果有人引薦也不是補不了這個缺。

他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時候蒲世子已經死了,我覺得與其外放不如留在長安,而且彼時你是皇上看重的臣子,前途無量,因此就回絕了他,他大概覺得你反複無常不講信用吧,你放心,這都是我的錯,我這就找他說理去。”

沈嘉沒想到會是這個原因,他更沒想到曲翰林對他的事情那麽上心,竟然早就為自己奔走過了,如果他和李侍郎感情一般,那這個人情就算作廢了,都是因為他的緣故,沈嘉心裏有些歉意。

“既然是因為我的事情,那我與大人一同去見李侍郎吧,也與他說清楚,再有,這麽好的機會就這麽浪費了,李侍郎心裏肯定不痛快的。”

沈嘉又問道:“不知李侍郎喜歡什麽?”

既然是要去賠罪的,那肯定得帶上禮物,曲翰林想了想,說:“李侍郎此人……愛財如命,但他還算是個好官,并非濫用職權貪污受賄,你心裏有數就好。”

沈嘉表示明白,愛財與貪財是不同的概念,李侍郎能得曲翰林看重,想必人品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心裏已經想好要送什麽禮物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