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榮寵

第七十四章 榮寵

北陳王最初聽到自己的寵妾父親涉嫌殺人根本沒放在心上,妾室的家人不算親戚,是死是活跟他有什麽關系?

等那妾室求到他面前,北陳王也沒應,大義凜然地說:“既然他都敢雇兇殺人了,那就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該如何就如何,難道本王還要為了你爹去求人?”

“王爺,妾身的父親真的沒有殺人,他是被冤枉的,我那堂弟自幼身體就不好,脾氣也差,誰知道怎麽得罪了街上的混混,被推搪而死,我父親這是受了無妄之災啊,王爺您就算不念着妾身,也看在妾身肚子裏的孩子的份上,救救我父親吧!”

“孩子?”北陳王終于上心了,妾室的面子可以不給,自己親生骨肉的面子還是可以給的,何況他讓随從去問過案情,得知只是雇人搗亂,但那群混混失手将人害死了,真要說起來,還真不能全怪人家。

“去,給順天府遞個話,就說這個人是本王的家人,讓他從輕處理。”

“是。”随從也以為這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放眼全長安,自家王爺也是排得上號的人物,死一個人而已,難道還會搞不定?

順天府尹得了話也猶豫了,确實沒必要得罪北陳王,何況真論起來也不過是刑拘,于是讓人改了那幾個混混的口供,只說是他們見這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所以才上門索要錢財,因為沖突失手殺了人。

口供一改,府尹立即判了那失手殺人的混混斬立決,其餘幾個也判了流放,至于主犯提都沒提。

案卷送到刑部,刑部也沒怎麽深查,每年這種混混殺人的案件不知道有多少,雖然判的重了點,但數罪并罰,這幾個都是有案底的人,流放就流放了,于是蓋了章送往內閣。

內閣自然也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失手殺人案,按照慣例上報給皇上,但多數時候皇上也不會管這種小事,基本是怎麽送上去就怎麽遞下來。

但那麽巧,趙璋這回就看了,還找出這個案子仔細翻閱了,當看到結果時眉頭狠狠皺了一下,吩咐杜富成:“宣順天府尹進宮見朕!”

杜富成低頭退出去,打發一個小太監去喊人,言辭有些生硬,那小太監便知道這回順天府尹要倒黴了。

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最需要的就是揣摩聖意,像這樣的情況,他們就得和順天府尹撇開一點關系,免得被連累了。

順天府尹急忙忙進宮,心裏忐忑不安,他這個級別的官員沒有大事皇上是不會單獨召見了,歷年來唯一的例外也就是戶部的沈郎中,因此府尹大人心裏打起了小鼓,尋思着最近自己有無犯了大錯,想了一路也沒想出頭緒來。

“微臣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Advertisement

趙璋将案卷丢在他腳邊,冷聲問:“将這個案卷從頭到尾讀一遍。”

這個命令莫名其妙,但府尹大人只能遵從,等他念完了,意識到也許是自己私自篡改口供被誰捅到皇上那去了,這事情說大也不大啊。

“可知錯了?”皇帝問。

“是,是臣錯了,臣不該為了保全北陳王的面子私自改了口供,臣有罪!”

“哦?此事是趙鄞讓你做的?”

府尹大人心驚膽戰,如果回答是,回頭讓北陳王知道了,他肯定會怪罪自己,可不說實話,自己就要擔子下這濫用職權的罪名,該如何取舍呢?

趙璋也不催他,繼續看之前沒看完的奏章,等了許久,府尹大人腦袋上的汗水滴落在地面上,明明沒有聲音,府尹大人卻吓了一跳,用袖子擦了把汗,額頭頂地回答:“确實是王府的随從讓微臣将那徐家大爺放了。”

“朕第一次聽說,一個王爺還能幹涉順天府判案,他以什麽理由讓你放人?他讓你放你就放?你這個順天府尹就是這麽當的?那這些年你錯判誤判的案子有多少?”趙璋一聲比一聲高,聲聲刺入人心,府尹大人連手都撐不住了,趴在地上喘氣。

“皇上明察,臣……”

“不必說了,将你上任後所有案卷整理出來,朕會讓都察院核查,若是有錯案,你這府尹也就當到頭了。”趙璋揮揮手,兩名太監上前拽着順天府尹拖出禦書房。

趙璋未必不知道順天府尹的難處,但既然處在這個位置上,就該有所抉擇,既想讨好上官,又想要前程,哪來那麽好的事?何況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順天府尹判案随心所欲,否則也不可能改口供改的那麽理直氣壯。

“皇上,有陸指揮使的密信寄來。”

“呈上來。”趙璋放下奏章,接過杜富成遞來的紙條,搓開一看,幾行蠅頭小字躍然紙上。

他仔細看完,嘴角微微翹了起來,杜富成見狀,忙順勢問道:“可是陸指揮使傳來了好消息?”

趙璋也不瞞他,點點頭:“土司王于上月底遭刺殺而亡,據說當時有不少目擊證人證實兇手是土司王第三子的随從,土司王一共有五子,手握兵權的除了這位三子還有就是大王子,這二者原本鬥的你死我活,出了這件事後三王子就沒機會了,但他也沒束手就擒,幹脆一舉殺了四個兄弟,如今正被土司的大将軍孟起帶兵追殺。”

“如此一來,王之一脈就全軍覆沒了?”杜富成了解趙璋的想法,這裏頭到底有沒有陸指揮使從中作梗不好說,但結局肯定是利于朝廷的。

“孟起此人可以拉攏,朕會下一道聖旨,給他封官,由他撫慰土司全族,再提拔幾個不錯的文臣與他聯手共治,接下來能做到什麽程度就看孟起的能力了。”

“可是皇上,您就不怕孟起會成為第二個土司王嗎?他只要振臂高唿,土人自然會認他為王。”

趙璋目光冰冷,冷哼了一聲:“那就看他有沒有命坐穩王位了,一個不行就換一個,朕不缺耐心。”

“皇上英明,那陸指揮使是否可以回來了?”

“确實該回來了,如今的刑部尚書年老昏聩,碌碌無為,要不是沒犯過大錯,朕早就想換掉他了,正好陸翦擅長斷案,朕準備将他調入刑部任尚書。”

杜富成心裏暗驚,沒想到皇上竟然是如此打算的,但如此大事皇上居然就這樣告訴自己了,他心裏有有些感恩,一旦陸翦成為刑部尚書,那錦衣衛的指揮使之位可就是淩靖雲的囊中之物了。

而且皇上未必不是為了淩靖雲騰位置才調陸翦入刑部的。

朝臣們很快也收到了西南的消息,聽說土司王室一個後代都沒留下,心裏湧起一股寒意。

稍微有腦子的官員不難猜到這次西南之亂皇上在其中出了力,但之前大家都猜不透皇上的意圖,只當他想任由土司內讧,最後再一鍋端了,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恐怕也快要到了一鍋端的地步了。

但結果出乎他們意料,朝會快結束時,杜總管宣讀了一份聖旨,竟然要在西南設立雲南行省,建安撫司,由孟起将軍擔任安撫司司長,統管土人內務,并且還給孟起賜了個“忠誠伯”的虛銜,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皇上對這位孟起的要求了。

雖然不少官員都不贊同皇上給異族賜爵位,但想到只是一個虛名,又遠在天邊,大家也不會為了這個反駁皇上。

“皇上英明。”徐首輔第一個站出來贊成這件事,畢竟皇帝是先告知內閣才拟的旨,他沒理由反對。

這件事沒遭到任何阻力,趙璋一點不意外,在位四年,他也基本了解朝臣的想法了,只要不牽涉他們的利益,許多政令都可以迅速下達并且執行。

可真正不涉及他們利益的政令又有幾個呢?趙璋自上位後,被逼着殘酷,被逼着果斷冷血,若是稍微露出一點仁善與怯弱,那這些大臣們可就不會是今日這般面孔了。

“順天府尹楊志,濫用職權,草率斷案,且擅自更改犯人口供,包庇兇犯,朕決定罷免楊志順天府尹的官職,貶為庶民,此生不得再入仕,府尹一職由曹瑞文暫代,刑部員外郎的位置由吏部尚書酌情指派,具體人選再議不遲。”趙璋話音剛落,滿朝文武都愣住了,削楊志的官沒什麽,畢竟他們已經聽到風聲,說是都察院正奉旨查楊志過往的案卷,就連錦衣衛也派了人相幫,這種查法,估計沒人敢保證自己一定是清白無辜的,所以楊志倒臺是必然的。

但誰都沒想到接手府尹這個位置的人竟然會是曹瑞文,曹瑞文如今在刑部任員外郎,入仕兩年不到,升官的速度竟然比沈嘉還快,而且這一升可是連升三級啊。

但曹瑞文畢竟是鎮遠侯之子,比沈嘉的背景深厚了不止一點點,衆人哪怕看在鎮遠侯的面子上也不會當面反駁皇上,只是心裏卻想,鎮遠侯這一家子恐怕要再輝煌幾十年了,就是不知道未來皇上是否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功高震主,曹家若走到那一天,豈不就是下一個蒲家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