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闖關

第八十一章 闖關

“聽說了嗎?城西郊外要建一座軍事學堂了,聽說請了朝廷幾位戰功赫赫的老将軍去授課呢。”

“那又如何?就算真這些老将軍們真要教學徒,也輪不到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啊,恐怕得是武舉人才有資格進學堂吧?”

“那倒也是,不過聽說西北馬上就要有戰事了,朝廷應該是想培養出一批年輕的将領來,我堂堂泱泱大國,有如此多的後進将領,根本不用怕鞑靼人南侵。”

“鞑靼每年都要南下搶掠,多少年了也沒有大動幹戈,今年估計也是小打小鬧,不過有備無患,朝廷有強兵良将,總歸是件令人安心的事。”

朝廷上也在讨論這件事,建軍事學堂的事皇上并沒有經過內閣讨論,而是直接定下的,且已經說服了五位有功勳的老将軍擔任夫子,而教授的學生卻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麽高要求。

“皇上,西郊的別院已經整改完畢,随時都可以招收學生了。”負責這次軍事教學的是鎮國将軍之子錢建元,此人也是徐首輔的二女婿,而他父親鎮國将軍也是此次教學的主講之一。

“錢小将軍辛苦了,明日便貼出告示,講明規矩,再由施野領一百金吾衛在別院維持秩序,凡是鬧事者,無論是誰,一律打出去!”

“臣遵旨。”錢建元從皇宮出去,先回了一趟将軍府,進了父親的書房,将事情告訴他父親,然後忍不住問道:“父親,您為何要同意這件事?我錢家積累了上百年的作戰經驗真要就這麽教給外人?”

錢老将軍正在寫教案,既然皇上讓他們去教學生,顯然不是教他們武藝,而是一些作戰策略,這些理論性的東西還是得先寫一下來才好。

“你急什麽?你覺得你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學識還比不過只上幾個月學堂的武夫?”

“話雖如此,可到底意難平。”

錢老将軍放下筆,看了眼自己的兒子,錢家到了他這一輩,子嗣凋零,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娶的是首輔大人家嫡出的孫女,強強聯合,當年也是引起全城轟動的,慶嘉帝上位後,他一度擔心徐家和錢家過于強盛而遭到皇上的忌憚,好在目前看來并沒有發生這種事。

“皇上把這件事交給你就是看中我們錢家,也是想重用你,你從未上過戰場,皇上肯定不會讓你領兵出征,能先在朝廷上籠絡一批得力的小将,對你将來有好處,你身邊不能只有只會聽令行事的士兵,得培養一些忠心的副将。”

錢建元不明白地問:“咱們錢家軍中不是已經有不少副将嗎?他們忠心耿耿,重新培養不知要花費多少精力,而且他們哪裏比得上上過戰場的老将?”

錢老将軍斜了兒子一眼,冷哼道:“你覺得自己能駕馭得了他們?別看他們是錢家軍的一員,但你太年輕沒閱歷,他們不會認可你的,等我死了,錢家軍說不定就散了。”

“不會的,父親,錢家軍怎麽可能會散?”

錢老将軍搖搖頭,自己這個兒子還是不夠聰明,皇上怎麽可能任由他們家的兵權一代一代傳下去,就算肯,那也得接手的人有那個能力才行。

“不說這個了,你盡心辦事,看看這次能不能挖幾個好苗子過來,打仗最重要的還是人。”

第二天,官府在各街道都貼出了告示,朝廷開設軍事學堂,招收第一批學員,無論貧富貴賤,只要能過了三道試煉就能入學,暫定招收學員一百人,授課時間三個月,三個月後,能通過考核者可直接提拔為百夫長。

“真的不論什麽出身都可以入學?”

“嗨,上頭不是寫了麽,得過三道試煉呢,恐怕能連過三關者寥寥無幾。”

“不管,先去看看,我也有一身不錯的功夫,說不定我也能進呢?”

“哈哈,就你……”

沈嘉在府裏也聽說了這件事,他得了三天假,這三天門都沒出,沒想到趙璋的速度那麽快,三天就把軍事學校辦起來了。

“嘉弟……你快給我出出主意……”張祿一陣風似地跑進來,興奮地問沈嘉:“你聽說了嗎?朝廷建了個軍事學堂,無論誰都能入學,我……我想去試試,你覺得可行嗎?”

他原本已經準備要去金吾衛上任了,可當一個無名小卒哪裏有當百夫長風光?而且那可是大晉最有名的老将軍授課,如果能成為他們的學生,以後前途也更光明。

沈嘉點點頭,“你可以去試試,只要過了三關試煉就能入學,無論如何這都是個機會,姐夫現在趕緊去報名吧。”

張祿原本是怕沈嘉不高興,聽他這麽說高高興興地跑了,等三姐過來,他早就跑沒影了。

沈芃坐在沈嘉的院子裏吃果子,冷笑着說:“你這姐夫啊,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就他那點本事還想當百夫長。”

沈嘉一臉無奈地看着她,“姐,哪有人這麽奚落自己男人的?他有上進心是好事,總比不思進取強。”

“怕就怕心高氣傲卻沒有可以匹配的本事,人要有自知之明,好高骛遠可不行。”

“他只是去試試,你可別去打擊他的自信心,就算落選了也多鼓勵他,男人都愛聽奉承的話。”

沈芃倒也不是沒心沒肺,只是看透了自己的丈夫,那個男人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內裏全是草包,當然,丈夫是自己選的,苦果也要自己吞下去,她也不是回來訴苦的。

“好了,不打擾你了,如果有好消息我再來告訴你。”

沈嘉見她風風火火地跑了,搖頭笑了笑,這對夫妻誰也別嫌棄誰,都是急性子。

他優哉游哉地躺在樹下乘涼,想着要不要讓家裏這批護衛也去試試,畢竟是一次出人頭地的好機會,第一批結業的學生含金量也是最高的,以後待遇也會很好。

他身邊這些護衛是趙璋送給他的,但留在他身邊又大材小用了些。

頭頂上罩下來一片陰影,沈嘉睜開眼睛,還沒看清是誰嘴唇上就傳來溫熱濕潤的觸感,一觸既分,他笑了起來,拉住對方的胳膊問:“你怎麽有空來?”

趙璋身上穿着一身很普通的直綴,沒有多餘的挂飾,看着只是普通富家公子,可不像是他平時會有的打扮。

“出去看熱鬧,去嗎?”趙璋将沈嘉拉起來,從一旁的盤子裏拿了一顆葡萄塞進嘴裏,挑眉道:“你這小子日過的挺惬意啊,就差個貼身伺候的美人了。”

沈嘉替他剝了一顆葡萄,塞進他的嘴裏,笑道:“我這個美人伺候你如何?”

“那感情好,熱鬧也不去看了,朕覺得還是閨房之樂比較吸引人。”趙璋說着就要拉着沈嘉往屋裏去。

沈嘉忙制止他,“別鬧,要去趕緊的,西郊有點遠,争取在日落前趕回來。”

他讓下人裝了一些水果點心路上吃,然後帶着趙璋坐上沈家的馬車,一路随人流從西城門出城去了。

“這別院是朕的大皇姐所有,她嫁去河西後一直沒有回來,這別院也就贈與我了,正好用來做教學之地。”

沈家聽他提起這位皇姐,也知道是大晉的長公主趙雅,聽說是先帝的長女,一出生就沒有生母,在皇後膝下長大,一直備受寵愛,趙璋以前也跟他提過,家裏有個對他很好的大姐,應該就是長公主了。

路上遇到不少出城的人,各個階層的人都有,貴族子弟、販夫走卒都不少,目的地也都很一致,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去看熱鬧,有多少人會上場。

“皇上為何會想到要取消門第,一視同仁?文官們也沒反對嗎?”

“只是收一批學員而已,學成了也只是一個低階的百夫長,他們為何要反對?真正士族出身打算從軍的子弟一入軍營也不止是百夫長,他們看不上這樣的小恩小惠。”

“如此說來,皇上這軍事學堂是為了平民所設?你覺得幾位老将軍會傾囊相授嗎?”

趙璋冷笑了一聲,意味不明地說:“自然不會,但朕需要的只是他們願意站出來的态度。”

“什麽意思?”

“抛磚引玉。”

沈嘉想了想,不明白趙璋想用這幾塊磚引出什麽玉,按理,那幾位老将軍不已經是大晉最出色最有閱歷的老将了嗎?

“別想太多,武将的事情沒那麽複雜,朕要選出一批年輕将領加以培養,培養好了也是送上戰場,誰會在意一群随時可能死在戰場上的武夫的存在呢?”

說話間別院到了,門口設了登記臺,想要闖關者在左邊登記,來看熱鬧的在右邊登記,兩邊排隊的人數形成鮮明對比。

沈嘉看到施野也在場,捂着臉拉着趙璋排到人群中,低聲說:“這裏人多,還是別讓人認出來好。”

趙璋大大咧咧地搖着扇子排在隊伍中,看着就是一文質彬彬的富家公子,與周圍來看熱鬧的文人沒什麽不同。

“姓名,家住何方?”輪到他們時,接待人員低頭問。

“顧濯,蜀州人士。”

“下一個。”

沈嘉上前随便報了個名字,跟着人流往裏走,與趙璋小聲說:“這個登記來有何意義?都是一堆假名。”

趙璋無所謂地說:“聊勝于無嘛,至少讓人知道這地方不是誰都能進來的……走,我們抄近路去演武場。”

趙璋對這座別院很熟悉,拉着沈嘉拐進了一條小路,半路上有守着的金吾衛,看到兩人攔了下來,“這裏不許外人進入,請回去吧。”

沈嘉拿開遮住半張臉的扇子,朝對方拱拱手,“原來是滕校尉,許久未見,你可還記得我?”

沈嘉那張臉剛露出來滕校尉就認出來了,忙對他回了個禮,“原來是沈郎中,你也來看熱鬧的?”

“對,那邊人多,所以我與顧兄才想抄小路過去,還請行個方便。”

“原來如此,那你們二人進去吧,不過從這走過去會經過一座書閣,書閣有人把手,外人是不能進的。”

“多謝。”沈嘉走遠後問,“這裏為何還有書閣?裏頭當真有藏書?”

“當然有,大皇姐嫁的是河西望族張家,這裏的書許多是她當年的陪嫁,因為不好運去河西所以存在這裏。”

“長公主為何嫁人後沒住在公主府?驸馬難道不是應該随着她住在公主府嗎?”

“大皇姐對驸馬用情至深,甘願随他去河西定居,好孝順長輩,長公主府一直空着,這座別院因為是兩人初見時的地方,所以大皇姐更喜歡這裏。”

“那怎麽就送給你了?”

“朕也不知。”趙璋其實也多年沒見過長公主了,對她的印象也越來越淡,每年派去送禮的太監回來都說長公主很好,他也就沒多想。

走了一段路就到演武場了,沈嘉一眼就看到聚集在場外的觀衆,難怪趙璋會選這裏做學校,實在是這個演武場太大了,還設了觀衆席。

“這裏以前是鬥獸場,大皇姐嫁人後就閑置下來了,朕命人重新打理了一下就成了很好的校場。”

兩人上了觀衆席,選了個不顯眼的位置坐下,沈嘉這才看到三個關卡都設在演武場上,且一看就很明了。

趙璋在旁邊解釋說:“第一關是射箭,只要十箭都能射中靶子就算通過,第二關是武藝,任選一門武器練幾招就行,第三關是考校應變能力,由考官出題,試煉者在一炷香時間內答好題即可過關。”

“聽着并不太難。”

“畢竟是錄取學員,朕要的是未經打磨的璞玉,太難了也就招不到人了。”

“已經有人開始闖關了。”沈嘉指着入口處說,第一個上場的是一名穿着短打的壯漢,三十歲左右,胳膊比他大腿還粗,看着就有一身蠻力。

他拿起弓箭,磕磕碰碰地射出一箭,箭飛出老遠,卻完全沒碰到靶子。

趙璋搖頭說:“空有一身力氣,也只能做一介武夫,當不了将領。”

“也許他只是沒學過射箭。”

“就算是璞玉也得是已經踏進武将門檻的人,朕如果想從零開始,就不會選擇成年人,而是選擇幼童。”

沈嘉對趙璋的眼光還是很佩服的,“你說的對,是應該從小培養,朝廷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就定向培養什麽樣的,不比科舉有用嗎?”

趙璋斜眼看他,搖頭說:“你不用白費心思,朕的枕頭風不是那麽好吹的,朕心裏有數。”

沈嘉笑了起來,将扇子遮住兩人的手,然後重重地握着,繼續看闖關。

第一個闖過第一關的是個少年,穿着布衣短褐,腳上只是一雙草鞋,他射箭非常準,十箭全中紅心,連一直沒露面的老将軍們也忍不住走出來觀看。

“這個好,年紀小,定立足,射箭這麽準,哪怕當個弓箭手也是好的。”

“這裏不收弓箭手。”趙璋淡淡地搖頭。

接下來的第二關,那人選了一根木棍作為武器,随意揮舞了幾招,看着就很普通,連沈嘉不懂武藝的人也知道他的招數并不好。

“看來他只是擅長射箭。”沈嘉遺憾地說。

底下有人議論道:“我知道他,是這山上獵戶家的小兒子,難怪弓箭射的好。”

第三關那人果然沒過,少年一臉失落地走出場,然後被一旁的武将拉了過去,問他:“可願意到禁衛軍中當一名弓箭手?”

少年瞬間露出笑容,“願意!我願意!”

沈嘉“啧”了一聲,認出那招攬人才的武将是宮裏的禁衛軍校尉,小聲問:“禁衛軍缺人嗎?”

“不缺,但,是人才就不能放過。”趙璋一點不意外有武将在這裏挖人,估計碰到好苗子還會搶起來,他要的也正是這種氛圍。

第一個闖過三關的人很快就出現了,那人看着平平無奇,每一關都過的很艱險,用沈嘉的眼光看,也就是剛好過了及格線,估計幾位老師都不是很滿意。

“這人年紀也太大了些,等下如果有更好的苗子就把他删了。”錢老将軍說。

總共才選出一百人,如果人數超出,那麽成績在最後的人自然要被舍棄。

沈嘉好奇地問:“這個成績怎麽算?有人評分嗎?”

“老将軍們心裏有數。”

沈嘉無語地看着他,“這樣會引起不滿的吧?憑什麽別人創過三關能進我不能進。”

趙璋指了指臺上的幾位老将軍,“你覺得老師的意義是什麽?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學生,朕利用這個關卡選出來的人并非是最适合的,只不過是給百姓一個機會,如果連這點權利都不給他們,他們又豈會真心教授?”

沈嘉點點頭,這時候的技藝是非常保密的,不管是匠人還是武人,能這樣大批培養學生是非常少見的。

“就這樣的水平,我覺得我也能過。”沈嘉旁邊一年輕男子興奮地說。

“那你就去試試啊,沒過又沒關系,萬一過了呢?”

沈嘉轉頭,見那男子激動的站起身往下跑,估計是找人登記排號去了,他想起張祿,讓何彥去打聽一下張祿來了沒有,排在第幾號,他也想看看這個姐夫的真實水平。

“你姐夫也來了?”趙璋問。

“嗯,三姐夫志向高遠。”

“哦,別是好高骛遠就行。”

沈嘉捅了他一下,壓低聲音說:“給點面子,他要是過了你能不能讓他留下?”

趙璋捏了捏他的手心,挑眉說道:“你求我。”

“怎麽求?”

趙璋低聲笑了起來,要不是周圍都是人,他真想把人抱在懷裏親一親,“算了,好歹是連襟,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如果他能過的話。”

沈嘉來了精神,等何彥回來告訴他張祿已經到了的時候,他趕緊拿扇子遮住臉,他怕張祿萬一沒過,知道自己就在觀衆席上會尴尬。

趙璋覺得他多此一舉,如果張祿連這點挫折都接受不了,那也沒什麽出息了。

又闖過了幾個人,最先出場的那些人估計都是知道自己水平有限,給別人試水的,等大家看明白各關卡的難度後就蜂擁去報名了,其中不乏貴族子弟。

張祿出現的時間不晚,沈嘉看他穿着一身綠色的胡服,袖子紮的很緊,腰身系着白色腰帶,他一出場四周都突然安靜下來了。

不管張祿本事如何,至少他是目前為止上場最耀眼的一個,年輕俊朗,意氣風發,不少人都開始打聽這個年輕人是誰。

張祿初到長安,還來不及結交朋友,因此認識他的人不多,不過還是有人把他登記的信息傳了出來。

“張祿?沒聽過這個名字,張家倒是有不少,但也不知道是哪一個。”

“管他呢,如果他能闖過三關,那以後這個名字自然有人記得。”

沈嘉聽到這話表示同意,他見張祿先活動了一下身體,他身高腿長,樣式做的很足,不少人都覺得他必定能過關。

第一關射箭,張祿對自己很有信心,十箭全中紅心不太可能,但要射中靶子還是不難的,畢竟他在老家也經常會唿朋喚友上山打獵。

第一關順利過了,場上不少觀衆開始叫好,雖然成績并沒有非常出色,但耐不住人長的出色,還好這裏沒有女客在,否則怕是要尖叫聲震破天了。

第二關,張祿選了一柄長槍,舞了一段槍法,外行人看熱鬧,覺得舞的真是好看,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

趙璋搖頭說:“不行,後勁無力,這如果是在戰場上,一個回合必敗。”

沈嘉點頭,“畢竟是嬌生慣養的公子哥,缺乏鍛煉,如果意志堅定也不是練不成。”

第三關,面試官随意抽了一張試題給他,武将雖然不要求識字,但能識字更好,否則上了戰場連情報都看不懂也沒多大出息。

張祿識字,且他學識還不差,看完題目想了想,拿起筆在一旁寫下自己的答案。

之前不少人能讀懂題,但寫不出字,都是讓旁邊伺候的小吏幫忙寫的,這還是第一個能自己把答案寫完整的試煉者。

面試官等他寫完看了答案,眉頭皺了皺,沒說過也沒說沒過,遞給随從讓他送去給将軍們決定。

觀衆們好奇地議論,“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是寫的太好了所以要給将軍們看?”

“也許是答案有争議,考官拿不定主意。”

趙璋問沈嘉:“你覺得是哪種?”

沈嘉聳聳肩,“不知,我也沒見過他寫的文章,也許他在軍事上真有天分也說不定。”

答卷傳閱到幾位老将軍手上,第一個看過的人搖搖頭,“空有理論罷了。”

第二個看過的猶豫了一下,“字不錯,總比連字都認不全的強。”

第三個人看完後說:“有點基礎,培養一段時日也許可以進步。”

第四個說:“此人看着就不像個穩重的,答案也寫的花裏胡哨,不适合當将官。”

最後傳到錢老将軍手裏,他看了一眼,捋了捋胡子,說:“先留下吧,如果人數不足也能湊個數,不算太糟糕。”

很快,考官就宣布張祿過關了,張祿頓時喜出望外,高興地跳了起來,觀衆席上掌聲如潮,人俊又有才的人總是分外得人喜歡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