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隆慶帝讓顧崇嚴去滅遼, 顧崇嚴知道此事難辦,但他并沒有太大壓力, 竭力而為就是。

但,隆慶帝将他最寶貝最心愛的二兒子趙夔交給顧崇嚴照看,顧崇嚴覺得頭很大!

難道他看起來很像一個會帶孩子的武将嗎?

顧崇嚴拗不過他的皇帝表哥,但行軍路上, 每每看見一身銀甲、臉比玉還白的趙夔,顧崇嚴就莫名來氣。他出發之前,隆慶帝說了三條不許, 不許讓趙夔吃苦,不許讓趙夔上前線,不許讓趙夔掉半根汗毛!

顧崇嚴心想, 你個皇帝老子既然這麽舍不得兒子,何必還允許兒子上戰場?

顧崇嚴把他對隆慶帝的怒火,都發洩在了趙夔身上。

天高皇帝遠,現在趙夔在他手裏, 他想怎麽管就怎麽管。臭小子被隆慶帝慣成什麽樣了, 七歲殺人八歲放火,還曾吓得他的寶貝小女兒做噩夢被人掐脖子, 顧崇嚴要不借此機會好好收拾收拾這位王爺表侄, 他就不姓顧!

黃昏時分,大軍停下腳步, 安營紮寨。

顧崇嚴将趙夔、賀山叫到了主帥大帳中。

賀山在營帳外見到趙夔, 先屈膝行禮:“賀山見過王爺。”

趙夔嗯了聲, 侍衛挑開帳簾,他彎腰而入,賀山随後。

顧崇嚴身穿主帥盔甲坐在北面的大椅上,看到趙夔,他點點頭就算行禮了,也沒讓人給趙夔賜座。等兩人站好了,顧崇嚴先對趙夔道:“王爺,臣領兵出發之前,皇上曾叮囑臣好好照看于你,不許臣安排王爺上戰場。”

趙夔皺眉,剛要說話,顧崇嚴擺擺手,又對賀山道:“賀山,母親也對我各種交代,讓我別派你去前線。”

賀山急了,但顧崇嚴也沒給他開口的機會,正色道:“你們倆,一個是我的親妹婿,一個是王爺之尊,也是我的表侄。于公,我想親自提拔、歷練你們二人,将你們培養成威震一方的大将之才,替朝廷效力,但戰場危險,只要上了戰場,就有受傷、喪命的危險。于私,我希望你們倆平安周全,少涉險境。”

趙夔眉宇松開,明白顧崇嚴後面要說什麽了。

“公私難取舍,現在我讓你們自己選擇。”顧崇嚴指了指左側,道:“你們想要我徇私,就站到左側,你們想歷練成才,就站到右側。醜話我先說在前頭,一旦你們做了選擇,将來是生是死是全是殘,一概與我無關。”

Advertisement

賀山第一個站到了右側,昂首挺胸,雄心壯志,他早就想出征殺敵了,他要憑借自己立下軍功,給大小姐應有的體面。

顧崇嚴看向趙夔。

趙夔覺得顧崇嚴叫他們站隊的安排太傻氣,但他沉默片刻,還是走到了賀山身旁。

賀山朝他咧嘴一笑。

趙夔面無表情,就當沒看見。

賀山尴尬地摸了摸頭,顧崇嚴掃眼趙夔,胸口總算舒服了點。

顧崇嚴說到做到,當晚就派人發了一套步兵鐵甲給趙夔,叫他明日別騎馬了,跟着步兵一起走。

趙夔毫無怨言,進了步軍,沒人認得他,他也沒有自報身份,小兵們吃饅頭鹹菜,他就跟着吃。他與小兵唯一的區別,就是他的貼身侍衛彭越也扮成小兵随他而行。

彭越此人,比趙夔年長十歲,原是江湖子弟,擅使劍,少年便俠名遠播,在高手榜上排前三。本來江湖人士與皇宮毫無關系,隆慶帝也懶得管那邊的破事,但彭越小小年紀就十分好色,賞而不碰的那種。聽說宮裏有位傾國傾城的湘貴妃,彭越閑的無聊,竟偷偷潛入皇宮,想一窺湘貴妃的尊容。

彭越來的非常巧,巧的讓他見到了湘貴妃最後一面。

素未謀生的兩個人,湘貴妃不知道陌生的俠客為何而來,她嘴角流着血,将昏迷的幼子交給彭越,求彭越護她的孩子周全。

傾國傾城的美人,就那麽死在了彭越面前。

沒人知道那一幕帶給了彭越什麽樣的觸動,反正自湘貴妃死後,彭越便向隆慶帝毛遂自薦,要當二皇子趙夔的貼身護衛。這樣的高手願意保護他的兒子,隆慶帝求之不得,別的皇子出宮前身邊只安排會武藝的太監守護,只有彭越,能以正常的男兒之身,留宿皇宮內城。

但彭越與趙夔之間,也沒什麽深厚交情。

年幼的趙夔曾經求彭越替他殺人,遭彭越無情拒絕,自此,趙夔就放棄與彭越交好了。兩人都沉默寡言,彭越就像趙夔的一道影子,遠遠地跟着趙夔,除非趙夔遇到危險,他只會旁觀,連武藝,他都沒教過趙夔。

前世趙夔登基後,彭越不告而別,當然,連重生的顧鸾,死前都沒機會聽說此事,整個皇宮,除了隆慶帝與趙夔,沒人知曉彭越的真正身份。

從京城到邊關,大軍急行了半個月,抵達邊疆時,趙夔那白皙如玉的臉,曬黑了一層。

顧崇嚴嘴上說的狠,但他也不敢一下子就将賀山、趙夔丢到最危險的前線去,而是逐步歷練,他專心統籌大局,派了兩個手下盯着賀山、趙夔的表現。

賀山身強體壯,在禁軍的時候功夫練得也很紮實,能一人同時抵擋三個遼兵。

趙夔學的可不是禁軍上戰殺敵的那幾招,隆慶帝為兒子們分別安排了內家、外家高手為師,趙夔內外兼修,別說普通的遼兵,就是遼國大将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因材施教,顧崇嚴迅速提拔趙夔為将,開始教導趙夔行軍戰術。

寧王英勇善戰的名聲,漸漸在邊疆傳開了,就在顧崇嚴開始對趙夔改觀,覺得這個頑劣表侄或許能改邪歸正的時候,趙夔突然做了一件震驚兩軍的大事!趙夔領兵圍剿遼軍一支五千人的軍隊,遼兵不敵,戰死兩千投降三千,至此趙夔已經立功,收繳三千俘虜便可,但趙夔卻命手下士兵先砍斷那三千遼兵的雙腳,再全部坑殺!

殺人不過頭點地,趙夔這般虐殺俘虜,就算大周這邊的将士,也覺得心寒。

顧崇嚴很生氣,趙夔這一虐殺,消息傳到遼國,定會激起遼國軍民的血氣,如此一來,大周滅遼計劃将遇到更大的阻力。

“你跟誰學的這一套!”

此時已經是大周與遼交戰的第二年,顧崇嚴親手教導趙夔兩年,兩人之間已經有了師生之誼,關系越近,訓起來人就越沒有忌憚,趙夔一進來,顧崇嚴就劈頭蓋臉地斥責道,虎眸瞪得老大,仿佛趙夔一句話說錯,顧崇嚴便要吃了他。

趙夔漠然道:“他們殺了我的親兵。”

此役中,趙夔的一個親兵被遼軍殺死。遼兵用刀,趙夔的親兵與人交戰時,另一個遼兵從一側偷襲,大刀直接掃過親兵的雙腿。趙夔親眼目睹那一幕,因此才有了後來的虐殺。

顧崇嚴難以置信地看着對面的少年王爺。

十六歲的趙夔,體格修長挺拔,肩膀也寬闊了起來,穿上铠甲就像一個大男人了,但,便是顧崇嚴這等老将,聽到三千遼兵被虐殺都大驚失色,而下令虐殺的趙夔,神色平靜地就好像他只是碾死了三千蝼蟻。

那是一種刻在骨子裏的冷漠與殘暴,即便是以報仇為名,也不該如此輕視生命。

顧崇嚴覺得可怕,也替趙夔可悲,有果必有因,趙夔的幼年,太苦。

“王爺,你這樣下去,終究會害了自己。”以表叔的身份,顧崇嚴目光複雜地道。

隆慶帝對趙夔的偏愛是把雙刃劍,隆慶帝活着,這把劍為趙夔所用,趙夔可以為所欲為甚至不将皇後、太子看在眼裏,但,一旦隆慶帝駕崩,太子就有無數理由光明正大的處置趙夔,還不用背上殘害手足的青史污名。

趙夔無動于衷,直視顧崇嚴問道:“還有別的事嗎?”

少年冥頑不靈,顧崇嚴疲憊地搖搖頭,叫趙夔下去了。

接下來,趙夔立了很多戰功,但幾乎每次戰功,都伴随着兇名,很快,就連遼軍都把趙夔看成夔獸轉世,私下議論,都用夔獸指代大周的寧王。戰報傳到中原,百姓們沒有誇贊寧王立功的,反而都被寧王的殘忍手段吓到了,誰家的孩子不聽話,爹娘說聲“寧王”來了,那孩子立即乖巧起來。

兩國交戰三年後,遼帝實在怕了聯手而來的顧崇嚴與寧王,投降乞和。

隆慶帝本想繼續打,但三年征戰下來,朝廷損耗太大,确實需要休養生息了,再加上隆慶帝實在太思念他外出三年的兇獸兒子了,便接受了遼帝的投降。

顧鸾九歲的這年臘月,顧崇嚴班師回京。

承恩侯府一片喜氣洋洋,全家上下早早就聚在前院等待了。

蕭老太君摟着三歲的小曾孫莊哥兒,一邊盼着嫡長孫歸家,一邊感慨道:“崇嚴一走就是三年,我們莊哥兒都會跑會跳了,卻連親爹都沒見過呢。”

莊哥兒仰着腦袋看曾祖母,不是很懂曾祖母在說什麽。

顧鸾在一旁看着,心裏偷樂。

哥哥小時候淘氣,弟弟比哥哥有過之而不及,而且臭小子特別膽大,以後父親教訓弟弟,弟弟還敢頂嘴,說什麽“都怪我三歲前你不在家,沒爹教我,我才變成這樣”,把父親氣得,差點打斷弟弟的腿。

正想着,小丫鬟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說侯爺回來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