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陳.貪心.大勇

蘇娘子覺得不怎麽樣, 她真是被自家閨女這大膽的想法驚到了。不過是給小姐妹畫了一副圖樣子,還不知道人家照着那個能不能做出首飾來呢,這就想着要靠這個賺錢了?

她的話已經到了嘴邊, 卻又想到了自家閨女這段日子的懂事, 閨女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也是為了家裏, 想替家裏賺些銀子, 想讓她和自家相公能輕省一些。

這樣想着, 她就收了臉上的笑,說出來的話也委婉了許多:“閨女啊,那銀樓裏都養着好多大師傅, 他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人家不從外面買圖樣的。畢竟畫的再好, 也要有相應的工藝能将圖樣上的東西做出來才行啊。你要是喜歡這些, 不如幫娘畫幾幅花樣子?或者給自己做幾朵花戴?”

蘇染染嘟了嘟嘴, 也不争辯,起身就跑回自己的屋去拿她之前額外畫好的圖紙了。等那圖紙拿回來了,她第一個先遞給了陳大勇:“爹, 這是我幫我娘畫的,你看看若是有好木頭,你能不能做出來?”

蘇染染知道, 她爹剛成親的時候, 身無分文的來了蘇家,送給她娘的第一件禮物, 就是自己親手做的木簪,那簪子她娘現在還一直留着呢,所以蘇染染這會才把這份簡單易懂的圖紙先遞給了她爹。

陳大勇小心翼翼的接了過去, 看了看,驚奇的道:“咦,這個簪子和街上那些婦人帶的有些不一樣啊,你娘戴了肯定能好看,等我明天就去後山那尋摸尋摸,給你娘做一根戴。”

這話說的蘇娘子也好奇起來,忍不住也湊過去看了看,看完也是一臉驚訝之色。

蘇染染心說,那可不是不一樣嘛,這可是她仿着後來京城那邊流行過的木簪款式畫的。

現在民間婦人買不起金銀的,就有戴木簪代替的,但是款式都很普通,商家們的心思也都在金銀玉飾上。

直到後來思齊太子驟然離世,端敏皇後悲痛欲絕,從此除釵環着素服表達哀思,連挽發也只肯用木簪,據說那根木簪是太子幼時親手為皇後娘娘所做。

皇後娘娘自己不着華服華冠,也不許宮中嫔妃濃妝豔抹盛裝打扮,甚至以集軍資為名,親自帶人搜宮,将宮中幾個妃嫔的首飾都搜出來捐了軍資,最後一人給了一根木簪,說戴這個好,清爽,天然去雕飾。

太成帝心懷愧疚不敢管,不但不敢管,收到那些軍資後還得公開表示,讓京中女眷以皇後娘娘為楷模。

一時間,銀樓的生意都大受影響,木簪卻就此盛行起來。那些商家恨不得将一根小小的木頭雕出花來,發展到後來,除了工藝比較難的,但凡金簪銀簪有的款式,木簪都能做出差不多的,甚至恨不得給一根木頭配上最好的珠子瑪瑙。

等幾年過去,皇後娘娘出了心裏那口氣,這才松了口,金銀玉又盛行起來了,木簪依然很流行。畢竟這天下,還是老百姓居多。

蘇染染笑眯眯的看着她爹娘道:“爹,娘,光這木簪子我就能想出好多花樣來呢,更別說常用的金銀了。我還想着若能賣出圖紙賺了銀子,咱們就去縣城開一間小鋪子,專門賣這些老百姓用得起的穿的戴的。租不起鋪子,我還可以做些頭花發帶,爹幫我做些簪子,娘繡點荷包手帕,我去縣城擺攤賣去。”

陳大勇一臉不解:“閨女呀,你說的這些東西本錢不大,試一試倒是行。可是為啥非要去安縣賣呀,這種小本買賣還不夠折騰的呢。”

Advertisement

蘇染染一臉的理所當然:“因為我們将來要開鋪子,肯定是要去縣城的呀,那裏人多,最重要的是,師兄考中了之後,不是得去縣學讀書嗎?到時候娘生完了弟弟,咱們一家過去開鋪子,也不用分開,我先過去探探路,要是能聚集一些回頭客就更好了。”

陳大勇嘆氣道:“對啊,明年阿策就要去縣學讀書了,不能天天回家了,考中了的話,就必須得去,肯定不能再在鎮上讀了,是吧?”

這老實人一臉的遺憾傷感,不知道的還以為中秀才是啥壞事呢。

顧策原本因為蘇染染的話是又感動又有壓力,被陳大勇這樣一打岔,就只剩下哭笑不得了,他想了想,又耐心的給家人講了講,如果他能考中秀才的話,會有什麽變化,和之前有什麽不同。

大安的科舉制度大多沿襲了前朝,秀才也是分等的,成績最好的稱“廪生”,由官府每月發糧食,還有可能被府學錄取,去府城讀書。次一等的就沒有糧食了,也只能留在縣學。還有就是,不管是在縣學還是在府學讀書,都不用自己置辦文房四寶了,光這一項,就能省不少銀子呢。

陳大勇:“那要這麽說,阿策以後還可能去府城讀書了?那不是更遠了?在府城租鋪子得多少銀子呀?”

他這話一說出口,其他三口人齊齊看了過來,蘇娘子一副“你咋這麽貪心呢”的表情,顧策一臉無奈,蘇染染卻是面帶疑惑。

上輩子顧策考的就是一等,直接去了縣學讀書,每月都會送米糧回來,。

後來思齊太子力主興學,為學子們争取了不少福利,除了筆墨紙硯和指定的教材都免費之外,每月成績考得好的學員,還能領銀子,顧策就是那批每月都能領到銀子中的一員。

那時候兩個人新婚燕爾,每次顧策回家,蘇染染都要纏着他問這問那,陳大勇活着的時候,也最愛聽顧策說這些事,聽得多了,這些事蘇染染就都知道了,甚至知道思齊太子在顧策他們這些學子心中的地位。唯有一等禀生有機會去府城讀書這件事,上輩子蘇染染從來沒有聽說過。

蘇娘子瞪了自家相公一眼,回頭安撫顧策道:“阿策啊,你年紀還小呢,盡力就行。咱們不争那些啊,能中最好,不能中将來再考。本來你們徐夫子不是也說不想你這麽早下場嗎?你這次,就當去熟悉熟悉環境了,別聽你師父和染染瞎說,他們爺倆哪懂這些呀。”

顧策含笑應着,又試着把跑遠的話題拉回來:“師妹有這樣的本事,倒是可以試着先存一些首飾圖樣,等回頭找金大小姐聊一聊這件事。這事的首選還是金家,聽說她家在府城也要開鋪子了,要是師妹能給他們設計出幾款鎮店之寶,那才是雙贏呢。至于咱們自己拿着圖紙去找銀樓肯定是不行的,人家的眼睛利着呢,萬一看幾眼就把樣子學了去,咱們不是要吃虧嘛。”

顧策這麽說的時候,蘇染染莫名有些緊張,總覺得顧策看她的眼神不對。

買馬車的事,又一次擱置了,畢竟除了蘇染染,別人都不贊同,連顧策都倒戈了。

顧策顧慮的倒和銀子沒關系,而是因為金子洛說的那個欽差大人遲遲未到,他覺得封山這事将來怕是會有變故,如果不封山了,那這拉人去縣城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倒是蘇染染說的賣圖紙和賣簪子的事,大家都鼓勵她盡管去試一試。

其實這會兒,一家人都是抱着哄孩子的心理,放任蘇染染去嘗試的,尤其是蘇娘子,在她看來,兩件事都挺不靠譜的。

等到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陳大勇突然公布了一個決定:“我的腿好的差不多了,這兩天都出門轉悠好幾趟了。反正現在也沒尋到什麽合适的營生,我想過兩天就回镖局去了,起碼再幹幾個月,再出幾趟镖攢點銀子,等你娘要生了,我再回來。”

蘇娘子并沒有反對的意思,顯然也是同意這件事的,看來是兩個人昨晚就商量好了的。

蘇染染左看看右看看,也說不出什麽能說服爹娘的理由,只好叮囑陳大勇道:“那爹你回去了,可不能接長镖,別走遠了,有危險的地方也不能去,多想想我們四口人,路上遇到事別總想着往上沖,保護好自己,等咱們找到合适的營生了,你就馬上辭工。到時候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陳大勇被閨女說的眼睛酸酸的,趕緊笑着點頭:“行,聽閨女的。”

他其實是一個很戀家的人,以前留下家中的三口人出門去,每次心裏都很不好受,在外面的時候都牽腸挂肚的不得了,尤其現在蘇娘子還懷着身孕,他就更不願意走了。可是為了生計,他不敢再耽擱下去了,時間不等人啊。

因為陳大勇的這個決定,蘇染染又是擔憂又是沮喪,本來和蘇娘子說了今天一起去如意繡莊買東西的,也沒心情去了,悶悶的回屋畫圖紙去了。

她其實記得許多花樣款式,卻不敢畫的太快惹人生疑,也不願意一味的按照記憶直接借用別人的,提前就把所有款式弄出來。她只打算賣其中的一兩種,慢慢的畫,加上一些她自己的點子。

不想這邊她剛提筆,那邊院門就被人拍響了。家裏來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客人,竟是陳老太太帶着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家夥上門來了。

陳大勇見到自家老娘,先就是一陣心虛的去看蘇娘子。蘇娘子雖然心中也吃驚,面上卻是一臉的微笑,直接将老太太請到了正房堂屋去做,蘇染染也趕緊去燒水待客。

陳老太太自己也有些不自在,她和蘇娘子這對婆媳,可是許多年不見了。

除了兩人成親那會,其實顧策和蘇染染小的時候,一家四口也曾一起回過青石子村探望兩位老人,可惜每次都是不歡而散,後來蘇娘子就再也不肯露面了,逢年過節也只是讓陳大勇把禮帶到,倒是老太太常來鎮上偷偷見兒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