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17)

說起姓賈的顯貴人家,當真是沒有的。

“這倒是個聰明的丫頭。”穆老爺聽了卻不假思索的笑道:“無忌你還不明白麽,她那是故意在嘲笑朕……告訴朕她知道老夫告訴她的姓氏是假的。”

“陛下聖明。”白面男子點了點頭。他倒是沒想到,這個行事言談肆無忌憚的小丫頭,還會有這種鬼心思。

莫遲猜的一點不錯,這位假裝姓穆的中年男子,正是李恪的父親,當今皇帝李世民。他今天心血來潮,處理完政事,悄悄拉了妻舅長孫無忌作陪,出宮放松一下。眼看年關将至,宮中各種祭祀典禮繁多,他這個皇帝可是要好好的操勞一陣,機會難得,自然要好好把握。

長孫無忌陪李世民選擇的這家酒樓也是大有內情,這家酒樓乃是胡商所開,高級官員很少選擇這裏,也避免了李世民在外面被禦史們看到,到時候進谏一番,以魏征為代表的一班谏臣那言辭的激烈程度,就算是皇帝也是吃不消的。

莫遲不解其中內情,只以為這家店客流量最大,就想要來搜集情報,本可算是鬧了個大烏龍,卻沒想到正巧遇到了李世民微服出宮,成就了一次意外收獲。

被李世民稱做無忌的中年男子,自然就是長孫無忌,他對這個大膽的女孩子并沒有什麽太好的印象,反而覺得這個姑娘未免太過冒失,但看李世民的神色,倒有些欣賞的意味,因此也不好忤逆君心,道:“真是個機靈的小姑娘。”

“是啊,就不知她究竟是誰家的女兒。”李世民低聲嘟囔之後,撚須笑道:“賈小姐,還未回答老夫的問題,剛剛老夫進門之時,小姐為何目不轉睛的看着我呢?”

“剛剛小女子偶然自窗口看到二位,小女子看老丈走路步态,似乎本是個練武之人,但你身旁的這一位先生,卻是個讀書人的模樣。練武之人步子大些,走得快些,理應先走進來,可偏偏是這位先生先走進來,之後才引着老丈進來。以這位先生待老丈的态度,似乎很是恭敬,可我看這位先生舉止氣度,也非是尋常人物。你們看似主仆,卻又不像是主仆。小女子一時好奇心起,這才多看了一會兒。”莫遲不疾不徐的說着,說到最後,舉起酒杯,朝着眼前的穆老爺敬了杯酒:“若有失禮之處,還望老丈多多原諒。”

長孫無忌聽了,早已皺起眉來。微服私訪,勢必以不引人注目為首要任務。可是聽這姑娘說完之後,他自己也覺得自己這一行人,哪裏是不引人注目,簡直是太過引人注目了!對方說的都是重點,自己陪在皇帝身邊,說是下人又不像,若平輩論交……面對着做了多年帝王的妹夫,如今的長孫無忌可沒有這個膽子。

眼前這個小姑娘的聰明,也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無論出于何種理由,他都不希望自己在宮外人群中太過明顯,每次出宮,也都是費了一番苦心安排的,但是沒想到這小姑娘三言兩語,僅憑着他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相處,就看出了古怪。

但是李世民當然沒這麽容易就露出驚訝或是慌張的表情,他哈哈一笑,不以為意的解釋道:“姑娘多心了,這位老兄确實不是老夫我的下人,乃是我的妻舅。只是昔日老夫對妻舅有大恩,故此妻舅對老夫常常尊敬有加,刻意照顧。”

李世民随口扯了個謊,反正他的謊話也不怕身邊的人會給他拆臺,說得理直氣壯之極。心裏卻也不免苦笑,想不到自己身為皇帝,此時卻要說謊話來糊弄一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小丫頭。

“原來如此。”莫遲眼前一亮,嘴角微微勾起。

妻舅?李世民卻沒想到,自己這句謊話,間接的把身邊長孫無忌的身份也出賣了。原本莫遲還在想,如果眼前的穆老爺真的是李世民,那這位和李世民同行的文臣會是誰。結果這妻舅二字,就讓這個謎底昭然若揭了。

“除此之外,老夫身上還有什麽讓小姐覺得好奇的事情麽?我看小姐看着老夫的眼神,可不止是覺得我和我這妻舅行止有異這麽簡單吶!”本來這話題應該已經結束,可誰知李世民卻不依不饒似的,把這問題再次重新改換門面的提了出來。

莫遲淡淡一笑:“再有一個理由,就是我看老丈的氣勢尤其不凡,想來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我見識短淺,像老丈這樣英雄人物,生平僅見。我大唐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人人安居樂業,也多虧有老丈這般英雄人物,才能成此盛世。可恨我只是閨閣女流,不能為國建功立業,心有向往,一時想得癡了,竟沒注意盯着老丈看的太久,太過失禮了。”

“哎,老夫可沒有責備小姐的意思。”聽了這個答案,李世民心中暗暗驚異,這賈小姐的第一個答案,還可說是細心聰慧,但第二個答案其中的豪情,卻是尋常女子罕能想得出的。而且這女子語氣中隐隐透着一股堅決果斷,以李世民識人之能,敏銳的判斷出她絕不是信口說說那麽簡單。

“想不到看着老夫的一瞬間,小姐竟能想到這麽多?”李世民感慨的嘆道。

“小女子見到老丈,一時念起亡父,想的難免多了些。”

莫遲這裏和李世民一邊聊天,一邊隔桌對飲,碧池卻早已按照原計劃離席而去,蕭安喝了幾杯酒,也忍不住要去出恭。誰知他這一去,

才沒多大的功夫,就慌裏慌張的跑了進來。

“小姐,小姐,家裏派人正找您回去呢!”

蕭安心急火燎的低聲說道。“皇上下了聖旨給小姐,夫人叫小姐趕快回去接旨!”

“喔?我知道了,瑤華,你去結賬。對了,把那位穆老爺的錢也付了。”

聽到是聖旨,莫遲也不敢耽擱,小聲吩咐了瑤華幾句後,自己也匆匆起身,走到李世民桌前向他行了一禮。“穆老爺,家中有事,小女子暫且告辭,今日的酒錢,就記在小女子賬上罷!”

瑤華此時早已去結了帳,回到莫遲身邊:“小姐,咱們可以走了。”

“怎麽好意思讓小姐破費。”李世民道:“若有機會,還是讓老夫回請小姐為好。”

“您客氣了,今日小女子言辭無禮,老丈不怪,小女子已然非常感激了。告辭。”莫遲匆匆辭別了李世民,縱馬回蕭府去了。

莫遲雖然走了,李世民卻仍盯着她離去的方向獨自出神。

察覺到李世民對這個賈小姐興趣濃厚,長孫無忌問道:“陛下,要不要讓侍衛們跟着去看看,看她究竟是誰家的女兒?”

誰知本來興致盎然的李世民卻擺了擺手,“你們不必去了。如果朕所料不錯,朕已經知道這個姑娘的家世了。對了無忌。”

“嗯?”

“……沒什麽。”李世民搖了搖頭,嘴角含笑的将酒杯中的殘酒一飲而盡,“我們也回去吧!”

五十七 既已相識何動問

更新時間2013-6-21 23:46:32 字數:3109

李世民話中有保留,只說了一半,在一旁的長孫無忌礙于身份,卻不能再多追問,心裏頓生疑窦。賈氏的身份是假,但皇帝對這個小姑娘的興趣卻明顯是真。如今皇帝又說自己已經知道了她的真實家世,卻又不對自己說出口,這其中莫非有什麽問題?

要知道,李世民自長孫後去世這段日子,雖然沒有再大肆采選秀女充實**,但不時仍會挑選一些民間極富盛名的女子入宮,最近宮中風頭正盛的武才人,正是太宗在這種情形下聽說她美貌驚人而特地召入宮中,莫非這個賈氏,也會步武才人後塵?

想起死去的妹妹長孫無虞,長孫無忌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痛惜。若是妹妹還在世,他何必留心這種不甚光明正大的事情!

作為一個皇帝、一個丈夫,李世民對長孫皇後情深意重,但是再怎麽說,他也是個男人,而且還是富有四海的皇帝,迄今再未立後已經是仁至義盡。

……也罷,無虞已死,今後**的事情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幸好對于無虞留下的兒女,皇帝倒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有加,那位前隋公主雖說受寵,兒子卻都不大争氣,想來也沒什麽大事。長孫無忌心裏盤算着,臉上卻絲毫不顯,平靜道,“臣送陛下回宮。”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沒有說完的這句話,引起長孫無忌這麽多的猜測,笑呵呵道:“是了,咱們早些回去,不然叫魏征他們知道,可是麻煩的很吶!”

剛剛沒有說下去的話,李世民顯然不準備繼續,至于那句他本想詢問長孫無忌的話到底是什麽,自然也就只有他這位皇帝知道了。

而另一邊,莫遲帶着瑤華急匆匆趕回了蕭府接旨,碧池自然跟着孫達回了吳王府。碧池原本擔心莫遲,倒是孫達勸她,若是聖旨确實将莫遲許配給了吳王,那王府也該接到聖旨,到時候自然可見分曉。碧池這才答應和孫達回去。

見碧池跟自己離開,孫達也松了口氣,心道如此一來,就算聖旨并不是賜婚給吳王李恪和這蕭莫遲,碧池也不能在沖動之下惹出什麽事來,這才放心。比起擔心莫遲的碧池,他更關心對自己一往情深的碧池。孫達和一昧對莫遲信任關懷的莫遲可不一樣,跟這位準王妃接觸久了,他可不敢把莫遲當作一般的弱質女流。

要說這孫達,本來是個憐香惜玉的性子,可是和莫遲重逢的第一日,就被對方大膽直接的一個“青樓”問題給驚到,後來又被李恪派去跟着莫遲辦事,整天事無巨細被莫遲問得頭暈腦脹,搞得他不敢絲毫大意,連風流快活的時間都沒了。他起初知道莫遲身份,總還把她當作在慧文苑裏那個讓自己慕名已久,而後又間接由自己介紹給王爺的小小妓/女,可今時今日相處下來,心中早已把她當作和自己一樣的男子看待,相信不論什麽情況,她都有能力應對得來。

不過事情确實順利的一塌糊塗,倒也沒有什麽麻煩需要莫遲解決。這次的聖旨确實是為賜婚而來,賜婚的對象,也的的确确就是吳王李恪。

這道聖旨一下,莫遲的身份頓時從投奔相府的孤女,成了在蕭家待嫁的準王妃。唯一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聖旨也不知是真沒搞清楚,還是皇帝想要給兒媳擡擡輩分,居然把莫遲寫成了蕭瑀的侄女。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尴尬,倒是來宣旨的宦官看到蕭家人臉色古怪,主動問道:“那位蕭莫遲蕭小姐,可是上次随獨孤夫人一并進宮拜見娘娘的?”

“是。”

“那雜家這旨意,就是給她的。”宦官起初還以為自己搞錯,現在知道沒錯,頓時松了口氣,把旨意鄭重其事的交給莫遲,就告辭去了。獨孤夫人打發人送了這位傳旨的宦官,看着自家丈夫。“老爺,這是……”

“陛下真是……”聽了這聖旨,蕭瑀也有些哭笑不得。李世民本來就是自己的外甥,結果偏要把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兒子,生生拉平了兩人之間的輩分。誰知如今為了繼續保持平衡,竟然連莫遲的輩分也給擡了上來,這可算是什麽事啊,好歹這莫遲丫頭現在還是蕭家人呢!

“罷了……”蕭瑀雖然有些古板,但是面對皇帝,終歸是古板不起來的,反正自己已經有了個本是孫女輩的兒媳,如今莫遲這個遠房的孫女突然在聖旨上變成了侄女,也不算太過難以接受了。反正這事真深究起來,皇帝大可以自己寫錯為由推搪過去。他幾次被罷官,如今對于有些無需深究的事情,也不太介意了。

“不管輩分如何,這婚事,終歸是我蕭家主持。”蕭瑀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對妻子說道:“剩下的事情,就勞煩賢妻了。”

如今距離除夕剩的時間不多,各官署也安排不出足夠的時間和人手再給李恪這位王爺籌備婚事,李世民索性選擇把莫遲和李恪的婚期定在新年過後再議。這個安排深得獨孤夫人之心——過年前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很忙的,要真是趕在年前就要辦喜事,那需要準備的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蕭鄭氏是最高興的,聽說皇帝終于賜婚,莫遲總算如願以償、終身有靠,她從見到李恪起揪着一顆心總算是落了地,整日都是笑呵呵的。本來獨孤夫人和她處得就不錯,如今看獨孤夫人新年事忙,不時的也去幫忙。只是,不管婚事還是新年,莫遲這個主人公,反而沒了事情可做,只有借着采購的引子再次找機會出門。

獨孤夫人和蕭鄭氏只當她年輕姑娘貪玩,并不反對,但要求莫遲只要出門就必須帶上蕭安一行家仆保護。可有他們在一旁,莫遲想去看看長安的慧文苑這個計劃也就無法實現。無聊之際,莫遲再次逛到了上次的那家酒樓,看到酒樓熱鬧依舊,順便就走了進去。

才剛進了酒樓,莫遲就見一個陌生的布衣女子,主動湊到自己面前,行了一禮。

“賈小姐,我家主人請你過去敘話。”

莫遲順着她的眼神望去,坐在一邊主動和自己招手的人,正是她懷疑是李世民的那位穆老爺。只不過今天的他身邊卻不見了他那位白面的妻舅,只有幾個侍從站在身後,除此之外,便是多了眼前這個來邀請自己的美貌丫鬟。

“老丈,我們又見面了。”見到李世民,莫遲也不扭捏,主動的走到他的面前行了一禮。

李世民笑着點了點頭,“賈小姐可否賞光與老夫同座?”

李世民今天故意沒有帶上長孫無忌,自己獨自到這酒樓來,身邊又帶了侍女,盼着的就是能和莫遲再次會面,同席聊上兩句,如今見到莫遲真的進來,心裏十分高興。如此有趣的姑娘,在李世民這個天下盡在股掌間的皇帝看來,也是很稀罕的。

那一日,他嘴上沒提,心裏卻隐約猜到了這個賈小姐的真實身份。說來也是湊巧,那天蕭安在外面聽到來找人的蕭家家仆提起要莫遲回去接旨,聖旨二字對李世民來說,算是個敏感的字眼,看對方急急火火的樣子,就知道是要急着回去接旨。

要說別的事情,還不敢叫李世民武斷的猜出對方身份,可是那日接旨的女子,整個長安卻只有一人,就是他那好兒子繞着彎子求來的新王妃蕭氏。再加上楊晏筠曾形容過莫遲有些像那位武才人,雖然沒見到這姑娘清晰的容貌,但聽了莫遲這樣利落大膽的說話風格,倒是确和那個有些肆意大膽的武媚有相似之處。

至于那次沒能說出口的,其實是李世民覺得,比起武媚,還有另一個人和莫遲更為相似,他本想問問長孫無忌的想法,但想到武媚畢竟是後/宮的嫔妃,拿出來與大臣讨論甚是不妥,何況還是拿來與自己兒媳相比較?這才把話咽了回去。

如此聯系起來,李世民倒也對自己的猜測有了八成信心。他起初本想叫蕭氏進宮來詢問一番,可是後來一想,轉不如借機在民間以普通的身份和這蕭氏接觸,她表現的也必然更真實些。于是這幾日,李世民都安排了自己的親信侍衛,觀察蕭氏是否出府,這才有了今次的重逢。

莫遲一時有些躊躇,兩人交談倒也無妨,但同桌飲食似乎不妥,可是要錯過這次接觸這位“李世民”的機會,又有些可惜。

見莫遲有些猶豫,李世民遂道:“小姐不必擔心,既然我們如此有緣,老夫托大,就認小姐做個侄女相稱如何?想來我們叔侄相稱,同桌飲食也無不可。”

“穆伯伯!”莫遲本就不打算錯過這次接近李世民的機會,當即從善如流。

“好侄女。”李世民哈哈大笑,點頭應下。他心裏倒是有一絲惡作劇的念頭:這個聰明的小丫頭,将來進了宮,看到自己的穆伯伯原來是皇帝,不曉得會有什麽反應?

豈不知莫遲心裏想的和他也有幾分相似:如果李世民将來發現自己選的兒媳會在酒樓裏和陌生男子同桌飲酒,不曉得會不會龍顏大怒,把自己這個王妃趕回家去?

五十八 京中九成是皇親

更新時間2013-6-22 23:49:25 字數:3166

莫遲坐下之後,又暗暗不動聲色的打量了一下李世民。大約是前次被莫遲點明了許多問題的緣故,今天的他打扮得低調多了,光看這穿着,倒是和這店鋪裏的其他商人相差不多,只是那股子與衆不同的氣質,實在不是那麽好隐藏起來的。

相比之下,反倒是莫遲,今天打扮的比前一次還要鮮亮些——獨孤夫人前不久為莫遲添了新裝,還特地強調并非為新年穿用,只是日常的裝扮,要莫遲出門時穿的光鮮些,也不至于被人小看慢待。。

“侄女,上次我們見面時,你曾說只恨自己不是男兒身,心有向往,莫非侄女平日也喜研習治國之道麽?”李世民把玩着手中酒杯,像是信口提起般問道。

“說研習卻是不敢。”莫遲微微一笑:“侄女讀過些聖賢書,也知道一些道理,平日在家無事思索,偶得一些想法罷了。”

“喔?可否給叔叔講講看?”李世民心生好奇的問。他閱人無數,感覺得出這個小丫頭并不是那種喜歡自吹自擂的類型。她坦率,但并不張狂。

“是。”莫遲點了點頭,“其一,勸民農桑,且輕徭賦。如今天下雖然已經太平,但距離戰亂結束時間不久,百姓們尚需休養生息,此乃國本,不可不重視。”

“這話雖然不錯,但也簡單的很了。”李世民沉吟一下,評價道。減輕人民負擔只要說說而已,但是減少了徭役和賦稅,國家的收入減少,許多政策便無法推行。

“不錯,若是全國一起減免,則國庫有空虛之險,所以侄女以為,此策适宜輪換,減賦稅、減徭役,同一地區可暫行一策。三輔一帶,環繞都城,正是我大唐立國之根本所在,尤宜減除徭役,使萬民心向大唐。”莫遲說着,大發感慨:“永安、翠微兩宮,吾皇昔年曾為孝道而建,如今為百姓而停,萬民有福。我這點微末想法,大約吾皇也想得到。”

李世民聽的眼前也是一亮,他做皇帝做了十幾年,日常獻媚阿谀奉承的大臣也有不少,但是這個小姑娘随口提起的稱贊,顯然讓他覺得更為受用。而且莫遲所說的輪換制度,聽起來也很是新鮮有趣,一個閨閣少女,能說出這種想法,已經确實證明她說的偶有所得确有其事了。

其實莫遲哪裏是随口提起,永安宮和翠微宮的事情,那是她私下向孫達打聽過消息,做過功課的,此時拿出來一試,眼前這穆老爺聽了這話兩眼放光、得意洋洋的樣子,就差直接跟莫遲承認自己就是她口中那個讓萬民有福的明君了。

其實都說皇帝往往深有城府不假,但是在這臉面上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那大多當皇帝之前練習的,當了皇帝,少有什麽人能直視天顏,也得偶爾喜怒形于色些,大臣們才能更好的揣摩聖意嘛!

“侄女能有這般想法,就比尋常男兒還要有見地了,還有麽?”李世民笑眯眯的撚須問道。

看着李世民的模樣,莫遲強忍着想要笑的沖動,繼續認真道:“其二,廣言路,杜讒言。這條說來簡單,做來卻是極難,自古伴君如伴虎,又有幾人願意為了天下萬民,不惜忤逆聖意大膽直谏?幸好如今吾皇身邊有一位魏征魏大人,正是這樣的人物。”

莫遲笑了一聲,搖了搖頭。“這條說起來,侄女倒也不必提了,吾皇對魏大人的直言進谏,向來從善如流,自古天子,能做到這等地步者,唯當今天子。只是如魏大人這般谏臣,性格太過耿直,目的雖然确是為天下,但人非完人,或有思慮不及,好心反而辦了錯事,礙于其谏臣直言之名,吾皇又往往不得不納,此是大忌。”

這次,李世民的臉色也鄭重了許多。他起初聽到魏征之名,又聽到賈小姐說起民間都知道他這個皇帝從善如流,心裏本來欣然無比。但後來聽了莫遲的話,竟然感同身受。魏征固然是為自己、為天下進谏不止,但有時候過則不美。別的事情也就罷了,就說魏征之前硬是勸谏李世民拆掉宮中那座能看到長孫皇後陵寝的小樓,這事就是李世民心頭的一根尖刺。至于其他國事,此類情況亦非沒有。這個小姑娘,遠離朝堂,卻也能想到這點,這就不得不讓李世民對她更加重視起來。

“其實谏臣奸臣,一字之差,皆看皇帝如何駕馭……”李世民才開了個頭,就有些尴尬的閉上了嘴。這眼前之人,不過是自己未來的兒媳,自己怎麽不自覺的就對她說起這帝王之術了?只是這次他也收起了閑談的心思,想要認真聽莫遲繼續說下去。“侄女見解,果然非一般女子能比,不知老夫可能繼續聽侄女還有何高見?”

“其三……”只是這次,莫遲的話卻沒能繼續說下去,而是終究被一旁的男聲打斷了。

“二弟,你瞧,那個小丫頭的身材,這酒樓裏的女人還沒一個比得過!”

“豈止,我看昨夜平康坊趙四娘家裏的姐兒也是遠遠不如!嘿嘿!不知道是誰家的姐兒,想不到還有這樣身材标致的小姑娘,就是不知面紗之下她長得如何?”

旁邊一桌的兩個男人盯着莫遲談論了已經有段時間,終于是越來越大聲了。

李世民年輕時也是習武之人,耳音極好,之前他能聽得出蕭家家仆提到聖旨二字,如今一旁這兩個登徒子大膽的議論聲,自然也傳入了他的耳朵。而且這兩個人眼下并沒有刻意壓低音量,不如說根本是故意扯着嗓子,把這話說給莫遲這邊的人聽的。

蕭安忍耐又忍耐,唯恐自己一時沖動,給莫遲惹出麻煩來,臉色難看到了極點。而瑤華也是氣呼呼的沖那邊直瞪眼,唯有莫遲神色如常。

雖然隔着面紗看不太清楚,李世民卻依舊看的出來:這個少女,是當真沒有因為那兩個男人的議論,就引起什麽情緒波動。

“侄女,這……”李世民眯了眯眼睛,故意皺着眉問。

“身正不怕影子斜,穆伯伯,無礙。”莫遲的聲音也依然沉穩,果然是絲毫沒放在心上,“伯伯不是想聽後面的麽,我們說正事吧,沒的因為這些無聊的人耽誤時間。”

“是極,是極。”李世民點了點頭,眼中滿意之色更盛。

楊晏筠曾說這個蕭家的女孩子很有大家之風,李世民今日才真算是深有體會。能大膽的和一個陌生男子對答如流不見局促,算不上大家之風,能對天下政事有所見解,也算不上大家之風,真正的大家風采,在于那種藐視一切的氣度,這是身份低下的環境培養不出來的。如果說之前他答應李恪的婚事,還有着對兒子的寵溺和補償,那麽現在他都覺得,這麽個姑娘,配給李恪這個只能封王的兒子,倒是有點可惜了。

莫遲倒不知這一問也是李世民的考驗,她是真的對這些風言風語絲毫不以為意。而且如今莫遲的不放在心上也是有所依仗的。光天化日之下,這兩個登徒子頂多耍耍嘴皮子,要是膽敢再做些什麽,就算是身後的這些蕭家家仆也不會放過他們。沒聽見蕭安在自己身後忍怒忍得都氣喘如牛了麽!

“弟弟,不對啊……”兩人口頭說了幾句,見對方不為所動,其中一個男人不禁扯扯弟弟道,“我看這女子,說不定不是什麽小角色。”

“無緣無故和個老男人坐在一起喝酒的,能是什麽正經女人?”那個圓臉的男人不屑一顧,借着酒意,大起膽子,竟然站起身走到莫遲面前。“小娘子,不如和我們來喝一杯如何?”

他這一聲說的極大,本來熱熱鬧鬧的酒樓,被這男人的一聲搞得一片靜谧。眼看莫遲還是未嫁女子的打扮,這人卻大膽的以小娘子呼之,很明顯是有意調戲,其他桌的客人中有些看不過眼的已經躍躍欲試,打算出面喝止。

“我們乃是皇親國戚,你們這些升鬥小民,不要管大爺們的閑事!”看到弟弟出面,那個哥哥也站了出來,大膽的呵斥着。“我們武氏豈是你們可以招惹的?”

“我父是開國功臣,妹妹是陛下宮中的才人,”兄弟倆挺胸疊肚的站在酒樓當中,真好像自己天下無敵了一般。“你們這些尋常百姓,都去喝你們的酒啊,少管我們兄弟的事。”

“武氏?武才人?”莫遲在心裏念了一遍,突然知道了這對兄弟倆說的人究竟是誰。武才人是誰?那可是未來的武則天!這兩個人就是後來被武則天報複的異母兄長!

據說,當初武則天的生母楊氏嫁入武家後,這兩人對繼母非常不好。而楊氏自己又沒有兒子,因此備受欺侮。在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死後,這兩兄弟甚至将繼母掃地出門。誰知武則天因美貌選入皇宮,這對兄弟對楊氏的态度才有所收斂,而且很是招搖過一陣子,直到武則天在太宗後期失寵,就又對楊氏嫌棄起來。後來高宗時武則天得勢,立刻把這對無情無義的小人貶黜到了邊遠地區,再沒讓他們回到長安來。

本來武元慶、武元爽是在武則天得勢之後才倒黴的,繼承了武士彟爵位的他們,還要得意好一段日子。誰知道,這對不長眼的兄弟,今天倒先惹上了絕不能惹的人?

五十九 因纨绔盡顯風華

更新時間2013-6-23 23:48:18 字數:3291

聽到這兩個人自稱是皇親國戚,李世民的臉早就黑了。他怎麽也沒想到,他寵愛的武媚還有這樣兩個不成器的兄弟,自己怎麽會有這麽不成器到當街調戲女子的“親戚”?

打着皇親國戚名頭招搖的武家兄弟還不知自己大難臨頭,仍然在洋洋自得,弟弟武元爽尤其大膽,直接去掀莫遲的面紗。這一走近了,他隔着這層紗,就已經看出這個姑娘是美得罕見,頓時心癢癢的恨不得一窺真容。

莫遲心中暗嘆。她戴這面紗,不欲張揚的心願是真的,但主要為了按照當前大唐的禮儀風俗行事,心裏不是沒感慨過這麽一層欲擒故縱的薄紗能起到多大作用。如今遇到這真正的登徒子,果然沒什麽效果吧!

她這樣想着,對于武元爽的失禮舉動,竟是不閃不避。

只是武元爽的動作才剛起了個頭,還不等蕭安站起來維護莫遲,他的手就被一旁站在李世民身後的一個布衣漢子一把捏住。漢子用力極大,捏的武元爽嗷嗷怪叫起來:“放手,你他娘的快放手!”

這漢子本來一直一副低眉順眼的粗使仆人模樣,站在李世民身後,如今一出手,莫遲才察覺這人出手如電,迅捷無比。以莫遲和許風相處過的經驗看,這個人是個高手。不過轉念一想,莫遲也覺自己蠢了些,被李世民帶出宮,站在他身後當保镖的人物,能不是個大高手麽?

見到弟弟被擒,武元慶急忙叫上家仆,把這漢子圍在正中,這漢子站在原地,居然動也不動,反而一甩手,就把武元爽給丢了出去,正砸在武家的那幾名家仆身上。

武元慶本來也不是個習武之人,看到對方如此厲害,哪裏還敢上來,只顧叫嚣着:“反了反了,沒有王法了!”

酒樓中人聽了他這樣颠倒黑白的大叫,都覺得好笑:這家夥調戲女子在先,被揍以後還能說出這樣的話,臉皮是有多厚?

只可惜,雖然這個漢子始終站着不動,但是那些在武元慶兄弟倆號令下沖上去的仆人,有一個算一個,只要接近這桌子周圍,就會被這漢子麻利的丢出去。漸漸的這些人也不敢上來了,他們發現了,這酒樓裏雖然熱熱鬧鬧,但是這漢子扔的很有準頭,專撿着席位之間的空地上丢,明明打了一場架,可這酒樓裏別說砸壞了什麽,連一個客人都沒有驚動。

這樣的身手,哪裏是他們這種普通家仆能招惹的了的?武家兄弟也知道自己踢到了鐵板,灰溜溜的結了帳,帶着仆人溜了。

“武士彟竟然養出了這樣的兒子來麽?”看到這兩兄弟的醜态,李世民不免有些心裏悶悶的,他其實并不怎麽喜歡武士彟這個人,但是看到他的後人這麽不成器,心情仍然有些低落。更叫他驚奇的,反而是莫遲這個丫頭的反應。她居然不躲不閃?若是自己身邊侍衛不曾出手,她豈不是要被占了便宜去?這樣想來,她和自己打招呼、同席飲食這些事,就顯得這個女子确實有些不夠自重了。

想到這些,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侄女剛剛為何不躲?”

“不需要躲。”莫遲轉過頭,看着一臉遺憾自己什麽都沒做過的蕭安等人。“就是伯伯手下的這位義士不幫忙,我帶來的家仆們也必然會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