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心機算盡

阿玲自然不會坐看這一切的不管。

開玩笑, 今天的主角是她好麽?

她重重咳嗽一聲,把話題主動權拉回來:“你們不用在這裏演戲。我就不信姐會辭了那麽好的工作。再說,就算真的辭了那份工作, 姐肯定也是有更好的去處。而且這麽多年下來, 一定也攢了不少錢, 怎麽可能會需要吃別人的喝別人的?更何況, 你們只是朋友, 怎麽可能給她白吃白喝?”

她的理論自認無懈可擊。

然而,楚兮只是笑:“你想多了, 小橙這麽多年來, 什麽錢都沒攢下。她那點工資, 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至于我們……呵,我們自然是朋友。但有時候朋友的感情并不比家人淺呢。靠譜的朋友, 有時候比不靠譜的家人更值得依靠。”

她說的自然是事實。

且, 她跟安橙之間,正好映襯着這個事實。

但, 這話聽在安家人和阿玲耳裏,就有些紮耳了。

這不是擺明了暗示她這個朋友比他們這些家人更靠譜、跟安橙感情更深麽?

安父安母內心有些不是滋味, 但還是以愧疚為主。

但阿玲就是純粹以厭惡為主了。

畢竟, 弟媳和大姑子之間本就不是真正的親人,也沒有真正的感情, 不過是被強行定義為所謂的“一家人”。

這跟婆媳關系差不多。

但是又比婆媳關系更容易矛盾外顯些。

因為,婆媳之間,矛盾不太好外顯。

一來,婆婆是“媽”,占據了絕對的道德制高點,一個“孝”字, 就壓得兒媳婦喘不過氣來。

Advertisement

除非做兒媳婦的完全無視輿論和丈夫的看法,否則都不太敢正面硬剛。

二來,婆婆對兒媳婦本身就有養老的期待。

畢竟,這世上習慣了大男子主義。男人親自伺候卧床父母的還是不多,基本都要指望兒媳婦。

所以,婆婆往往也不敢得罪兒媳婦得罪得太狠。

可以說,基本上,只要一天不閉眼蓋棺,婆婆對兒媳婦的養老期待就不會死心。

退一萬步說,就算婆婆知道這個兒媳婦完全靠不住了,将來要靠兒子或者孫子/孫女給自己養老,也不想太明着跟兒媳婦發生矛盾。

畢竟,兒媳婦是兒子的老婆,也是孫子/孫女的母親,真的矛盾搞太大,将來養老的事也不好弄——要麽影響自己在兒孫心中的形象,要麽引得兒媳婦将來使絆子。

總之,各有各的算盤。

婆媳之間顧忌太多。

明面上不好太過敵意。

基本都會維持表面的平和,只含沙射影互刺幾句,或者暗地裏用點小手腕。抑或,找各種理由,來證明對方有多壞、自己有多委屈,來拉攏中間那個男人,以及拉攏輿論。

但姑嫂之間,就簡單很多了。

既沒有“孝道”這個天命大殺器。

又沒有“養老”這個終極期待。

彼此之間,就算矛盾鬧得再大,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心理負擔和道德壓力。

所以,往往姑嫂矛盾鬧在明面上的比較多。

甚至,有些姑嫂明明沒什麽矛盾。但當兒媳婦的對婆婆積怨很深,卻又很多事不能明說,怕老公不站在自己這邊,就故意将矛盾引到對方的兄弟姐妹上。

比如,不說公婆人壞心狠,只說小叔子或者小姑子壞,故意引得公婆如何如何……來拉攏丈夫,隔開丈夫跟婆家的親密。

這些招數,傳承多年,又不斷翻新。早已成為當事人群體心照不宣的秘密。

阿玲在那些環境裏耳濡目染,對這些事自然門清。

所以,她這會子直接把矛頭對準了安橙。

——

反正,她又不怕得罪安橙。

如果安橙有錢有出息,只要安家父母開口,她該幫弟弟還是要幫。得不得罪都要幫。

這是她作為姐姐的義務。

更是她想在安家活得滋潤的前提。

哪怕是她将來結婚了,只要她不想斷絕娘家這條親情路,就必須聽父母的話幫襯弟弟。這跟弟媳婦好不好完全沒關系。

而如果安橙真的沒錢沒出息,那就更無所謂得不得罪了。

反正她也幫不了自己。

不能出錢出力的大姑子小姑子,全是累贅好麽!越得罪越好!最好得罪得一輩子不相往來!

所以,阿玲毫無心理負擔,一點面子都沒想給安橙。

相反,她很開心安橙和楚兮站了出來。

這樣,她就不用明着跟安父安母對抗了。

雖然現在以身懷男胎的名義開口,立于不敗之地。

但終究留下太壞的印象也不好。

早早讓公婆讨厭,可不是好事。

畢竟,這對公婆可不是鄉下窮公婆。

若是一窮二白只等老來養的,那自然也是越得罪越好,最好得罪得一輩子不相往來。

但若公婆有錢有人脈,自然就要留點好印象了。

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他們出錢出力嘛。

雖然他們只有安傑一個兒子,将來的一切除了給兒子兒媳和孫兒,也不會給別人。

但終究,人都是自私的,他們也有自己想花錢的地方。若是真惹急了,老兩口死了心,及時行樂把錢都花了,那就糟糕了。

還是得哄着點,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省吃儉用、且盡心盡力,把一切錢都省下來給兒子兒媳,且多多操心兒子和兒媳的工作生活事宜,為他們多作貢獻。

有一定地位的父母熱心張羅,對年輕人來說,還是很有幫助的。

比如,阿玲自己就一直想護士轉正,每次考都考不過。

安家父母是本地的老體制內,多少有些人脈,她還指着他們能豁出老臉到處找人,把轉正的事搞定呢。

所以,對比起安橙,這安父安母,還是少得罪的好。

更何況,就算不考慮其他,只考慮安傑的情感,也是如此啊。

每個人對父母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又有從小到大被教育的“孝道”深刻心間。

很少有人能完全站在媳婦那邊,真心去讨厭自己的父母。

但兄弟姐妹就不一樣了。

長大後有了各自的小家,兄弟姐妹分散各地過着各自的小日子,就已經不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曾經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自然也會跟着漸漸生分。

作者有話要說:  春分快樂~~

日更第九天,打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