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交換
這個絕妙的主意, 就是犧牲女兒,換取自己的人生。
周蘭提出,将女兒送到鄉下, 寄養在安老太那裏, 給安老太掙工分養家。
同時,将安國兵的大兒子接到縣城,好生養着, 還給找學校讀書,并包攬一切開銷。
至于工位的事……
只要安國兵的大兒子讀書有出息,将來找個工作養家很容易, 安國兵将來享福就行, 完全不用當工人啊。
安老太自然知道周蘭的意思就是不想讓。
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她不想讓工位做出的妥協。
但,她仔細衡量了一下,覺得這妥協方法,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 在這個年代, 工作萬分重要。
就算周蘭迫于丈夫的淫威,答應了他們把工位讓出來,她娘家那邊也不會同意吧。
這年頭,女人拼個工作可不容易。
周家好不容易把女兒培養得有了個工作,會這麽輕易讓人摘了果實?
絕不可能!
這跟娘家是否疼這女兒無關。
只從利益上來說, 娘家也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不管在哪個年代, 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Advertisement
說白了, 就是誰有錢誰說話。
在家庭裏,尤其如此。
女兒有工作,就算偶爾補貼娘家,女婿和親家也挑不出什麽錯來。畢竟, 人用的是自己的錢。
如果女兒沒工作,一切都要向女婿伸手,那就一切都不同了。哪怕稍微補貼娘家一點,都可能會引起女婿的不悅和親家的閑話。
所以,不管出沒出嫁,這個工位都多多少少對周家有利,周家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更何況,就算周蘭真的要讓工位,難道周家人不動心?
周家可也有人沒工作呢。
不讓給周家人、而是讓給安家人……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周家絕對不會同意。
別看安老太在大兒子這說得理所當然,但心裏也門清着呢:周蘭的工作,絕對不可能輕易得到。周家那邊絕對不會同意的。
就算是周蘭自己,真逼急了,魚死網破都有可能。
她原本就只是想借着大兒子過橋,以母親的姿态敲打兒子,看能不能跨越底線。
如今看周蘭的态度,這個底線是跨不過去了。
還好周蘭也是個識時務的,願意做出其他方面的讓步。
這個讓步,安老太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小兒子安國兵不能接手工作。
但安國兵的兒子,可以去縣城啊。
在縣城生活、在縣城讀書,将來,肯定也會有個好前途的。
周蘭說那些,雖然都是為保住自己工作找的借口。
但有一句話還是對的:如果将來國兵的兒子有出息,那國兵有沒有工作,又有什麽要緊呢?
兒子奉養老子,本就是理所當然。
其實,只要運氣夠好,就算一輩子不做事,也沒什麽打緊。
安國兵就有這種發展趨勢:
上一輩,有母親無條件寵着。各種為他巴心巴肺。
平輩中,哥哥安國柱一切以大家庭為重,除了每個月明面上給母親家用,更在暗地裏時不時偷偷給母親塞錢……這些錢,母親又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最後不都是貼了他這個小兒子嘛。更何況,還有姐妹們時不時主動或被動孝敬家裏的錢或東西,最後都進了他的腰包。
如果下一輩再出息的話……
這一生,他就真的不用幹活了。
不用幹活,只享受三輩人的成果,就足夠了。
誰讓自己是男的呢。
反正,安國兵現在就很舒服。
有母親和兄弟姐妹幫襯,還有自己老婆家裏家外忙活,他的日子簡直可以跟舊社會的少爺相比了。
說實話,看小兒子如此舒适,安老太也是開心的。
如果不是家裏日子實在過不下去,她舍不得寶貝孫子吃苦,也不會逼着寶貝兒子安國兵下地啊。
掙公分又不是什麽好事。
就算再怎麽偷懶,也是累的啊。
別的不說,風吹日曬是少不了的。就算是躲在樹蔭下躲日頭,那也是悶蒸得難受啊。
總之,作為老母親,但凡有一點法子,她也是不願意讓小兒子下地的。
但,她也同樣疼愛自家寶貝孫子啊。
雖然家裏有大兒子和幾個女兒的補貼,但小兒子一個壯勞力在家歇着,不幹活還吃的多。
小兒媳婦趙英也是個潑辣的。作為家裏唯一的兒媳婦,也是唯一生下安家香火的功臣,她的姿态也蠻高的。
除了為自家寶貝兒子忙前忙後,其他的事她都是不參與的。剛生下孩子那會,她就以給寶貝兒子喂奶為由,直接在家歇了一年。
那會農村婦女都是苦過來的,剛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也是有的。趙英這樣兒安老太自然也看不順眼,但看在孫子的份上,也就算了。
這麽着,趙英拖到孩子一歲後才下地。而下地後,也都是撿輕省活幹。跟她老公學習,一個成年人掙的公分,就跟人家半大姑娘差不多。
而安家唯一的孫兒安家寶,則是被萬千寵愛,各種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安國柱貼給家裏的那些錢,幾乎全花在這小祖宗身上了。
所以,這樣的家庭,安國兵不下地,實在是撐不下去。
但,如果寶貝安家寶和安國柱家大女兒交換,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了,那安國柱的大女兒叫什麽來着?
蘋果還是橘子荔枝梨?
唔,這不重要。
反正是最大的那個賠錢貨。
最大的賠錢貨跟自家寶貝孫子一交換,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後安家寶可以在縣城裏享福,吃香喝辣将來還要在縣城讀書考學找工作……日子肉眼可見一片大好啊。
那個賠錢貨過來,倒是省了家裏很多開支。
再不用像以前那樣,給寶貝孫子各種準備好吃的和穿的用的,少了很多開支。
反過來,那個賠錢貨還可以下地幹活掙工分。
剛好補貼家裏。
而兒媳婦趙英,以前就喜歡打着招呼兒子的名頭,躲在家裏偷懶。
現在兩個孩子交換,自然她也再沒了這借口。
如此一來,整個家庭支出減少、收入增多,日子要輕松很多啊。
安國兵也就不用再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