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緣故

朱榴堂的花廳上正上方擺了一張雕花案,案上又擺了果點等物,案東、案西各擺了一張太師椅,案東為尊,是一府男主人的位置;案西為次,是女主人坐的位置。通常有客人來時,若是诰命貴婦,則可坐于左側上首位置,因餘氏本是商婦,只能坐于右側上首的客座上。

餘氏笑得溫和,“汪六姑娘瞧着與我家晚兒同齡,今年多大了?”

汪琴溫聲答道:“回馮嬸嬸話,琴兒今年虛歲十四了。”

“我家晚兒今年虛歲十五,五月就要滿十四了。”

汪琴喜道:“馮嬸嬸,可真是巧了,我也是五月的生辰呢,正好比馮二姐姐小一歲。”

餘氏好奇地審視着汪琴,“你的眼睛生得好,早年待字閨中時我有一位手帕之交,也生着這樣好看的眼睛,也是六姑娘這樣漂亮的鵝蛋臉,一見到你,倒是想到她了。”

汪琴垂着首,她姨娘就曾不止一次地輕嘆:“你是我生的,長得不像我,眉眼随了你大姨母,其他五官像候爺。”此刻,試探似地道:“馮嬸嬸,我聽姨娘說,說我長像随了大姨母。”

餘氏悠悠輕嘆一聲,“我那位好友随夫去了蜀省做知州夫人……”她一臉沉思、向往。

汪琴喜上眉梢,驚喜道:“馮嬸嬸,我大姨母随姨父在蜀省嘉州任上,馮嬸嬸的手帕之交莫非真是我大姨母。”

餘氏疑了一下,問道:“你生母是……”

汪琴答道:“我姨娘姓陶,在娘家姐妹裏行三。”

餘氏問道:“芳名可是上如下蘭。”

陶如蘭!

這正是三姨娘的名諱。

汪琴驚喜地連連點頭。

當年,陶如蘭随父在應天府為官,她們姐妹初到應天府時,都不足十歲,嫡長姐陶如月得配官宦嫡子為婦,丈夫也争氣,會讀書,後來高中進士謀得知縣一職,随夫去了任上。

Advertisement

陶如蘭原是庶女,由父母做主,配給了汪德興做第三房侍妾。

汪琴三歲時,陶老大人年邁致仕回了祖籍,雖然陶家幾個兒子裏頭有兩位入仕,可她的大舅父在魯省任知州,三舅父是同知。陶家原是徽省淮南人氏,陶老大人致仕後帶着兒女妻妾都回了淮南,這也讓陶如蘭失了娘家依仗、撐腰。

胡氏母子三人聽到此處,一個賽一個的臉色不好。

餘氏拉着汪琴,越發不撒手了,“還真是巧了,我倒瞧着你就覺得親近眼善,原來還有這段緣故。”她一擡手,二話不說,就從手腕上摘下一對金絲嵌翡翠的镯子來,“好孩子,你是陶大姐姐的外甥女,就與我自己的親外甥女一般,這是我去歲生辰,大弟妹送我的禮物。聽說是兩年前,太後千秋大壽,內務府特意訂制的富貴如意镯,今兒我就送你了!”

太後六十歲千秋大壽時訂制的富貴如意镯,當時聽說統共只做了六十對,且六十對镯子式樣各有不同,有極品翡翠镯十二對、極品白玉镯十二對、金嵌玉镯十二對、寶石赤金镯十二對、赤金富貴長壽紋镯十二對,聽聞翡翠镯、白玉镯都賞給了皇族女眷。而其他三種镯子則是打賞了诰命內婦。

胡氏當時也參加了太後的千秋盛宴,得的是一對赤金富貴如意紋镯,是五種镯子裏最末等的一種,內務府打造,式樣精致絕美,她是打算将自己的這對留給汪詩當嫁妝。這會子,餘氏想也不想,從手腕摘下來就要送給汪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