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根由

汪博好奇地問道:“成都李的後人呢?”

餘氏不緊不慢地道:“當今李相大人便是其後人。”

這不是貴妃娘娘的兄長?

胡氏心下已是驚濤駭浪,這是說給馮二姑娘保媒的便是李貴妃娘娘,因為他們四家是世交,而這四家更是前朝的名門。

轉而,她又想:這是唬她的吧?不是說這馮家祖父是獵戶,馮父亦是個山野莽夫會些有拳腳,馮家祖父曾在老鎮國公手下做副将,這馮父也在鎮國公世子手下做了十來年的小将,若真有這般來歷,為甚落成了商賈人家。

假的,這餘氏是為了擡高自己的身份胡說一通,若真有這門道,候爺早打聽出來了。

餘氏輕聲道:“四家後人,李家門風更為嚴謹,而我們三家在永安年間開始敗落,泯然于衆,後有先輩為振興家業開始從商經營。這才有了後來的商賈馮家、陶家、餘家,到了高祖年間,高祖皇帝聽說我們三家的淵源,便賞了我們三家皇商身份。因我們三家從商,與李家有所疏遠……”

成都李這一脈,未曾從商,自開國立朝至今,每代都有子弟在朝為官,是本朝的名門世族,到了如今,前朝有李相,後宮有貴妃,真可謂權傾天下。

餘氏那一句隐晦的“有所疏遠”令人暇思無限。

汪博、汪賦兄弟倆此刻聽到這段淵源,更是興奮鼓舞,汪家正想法子想接近李家一直不得其法。

胡氏心緒繁複,聽餘氏道來,這三家盤根錯節,弄不好,他們三家與李相府、貴妃、五皇子還有交情,她還想謀馮氏的嫁妝,只怕這不大容易了。畢竟這三家人早前是商賈、後是皇商,如今這三家人都有子孫在朝為官,又改回了官宦名門的門庭。譬如這馮家大房就是一滿的寡兒孤女,二房是皇商,三房可是入仕為官。

餘氏原是餘家的嫡長女,又是馮家嫡長媳,就憑這樣的身份,她原比常人知曉的多。

胡氏好奇地問道:“馮太太的婆母出自瓷器皇商萬家,這個萬家莫非也是開國時的哪家名門之後。”

餘氏答道:“是開國功臣平國公萬家後人。”她默了片刻,答道:“我二嬸娘家衛氏老太太便是萬家姑娘。”

難怪這衛氏做了瓷器皇商,原來是萬家換了門庭,将這祖傳的生意給了出嫁的妹子。

果然!

Advertisement

即便是開國名門,後來爵位斷了,後人不争氣了,自然也泯然于衆,再流轉幾代,出了會經商的後人,又再度被世人知曉。浩浩歷史長河,這些大家族在漫漫時光裏沉沉浮浮,或泯然于衆,或揚名于世,就似今昔權傾一世的承恩候李家,也曾經歷過繁勝、沉沒、再振興、揚名、權貴一時。

胡氏沉吟道:“萬家瓷器生意甚好,竟是交給了姻親衛家。”

“萬家是極疼女兒的,否則不會将這祖傳的秘方交給出嫁女。”

瓷器這東西焉是尋常人能弄出來的,且還是宮窖,更不容易了。

也就是說經商、皇商,只是這些大家族暫時的身份,而今他們都在改變自己的身份,且這幾家都已經改換成功。

皇商,亦商亦官。

這宮裏的供奉生意,自來争奪得厲害,可皇家當年怎麽就單單給了這幾家,沒想到,這裏頭還有這樣的內情,原是帝王念舊,憶起這幾家原是開國名臣之後,特意照顧他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