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水鬼三信……水鬼三姓,三種姓氏?

宗杭忍不住問了句:“你是……水鬼?”

也不像啊,雖然長相是有點鬼氣森森,但傳說裏,鬼不是沒實體、沒腳,還飄來飄去的嗎?

保險起見,宗杭瞥了眼易蕭的腳。

确定是有,穿的還是酒店提供的廉價鞋拖。

易蕭沒理他,自顧自說下去:“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三條大河沿岸,靠水生活的人不計其數,什麽姓都有,也有姓丁、姜、易的普通人,但我要說的,是這三姓裏,不普通的那些。”

“他們自然而然,以河為分,丁姓沿黃河而居,姜姓住地不離長江流域,易姓也一樣,順着‘瀾滄江-湄公河’而下,有水的地方,就有他們。”

宗杭心裏驀地一突。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丁碛姓丁,而易飒姓易。

從湖裏救起他之後,易飒和丁碛說話時,曾經提到過“坐水”。

鱷魚池邊,易蕭說他,“坐水”已經沒問題了,剩下的,就是“破鱷”了。

還有,浮村裏,丁碛向他開槍,後來他也想明白了:他和丁碛無怨無仇,丁碛的目标,應該是易蕭。

這些日子以來,那些莫名的遭遇,浮亂的人和事,忽然有線可牽。

宗杭咽了口唾沫,心跳得有點厲害:“你們三姓,是不是關系不好啊?就跟……”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比方是否合适:“就跟三國似的?”

Advertisement

易蕭沉默了一下:“也不是。”

她沒往下說,宗杭也知趣:“這兒算國外,也有易家的人嗎?”

“有,瀾滄江出了國境,易家人會随水走。”

“那你也姓易……能認識她們嗎?”

易蕭眸子裏掠過一絲譏諷:“成百上千年下來,你知道三姓有多少人嗎?誰能認得全?再說了,在這頭巡河的,都是些土生的小角色,還入不了我的眼。”

宗杭有點不高興,就你的眼金貴!

易蕭卻在這裏停頓,過了會才問他:“你知道,他們是幹什麽的嗎?”

宗杭沒吭聲,真不知道易蕭什麽毛病,說事就說事呗,總要時不時問他兩句,來個互動,嘴上鼓勵他“沒關系,說來聽聽”,他說了之後,又罵他智障。

但他不接茬,她又不繼續。

宗杭只好發表意見:“捕魚……”

不對,“水鬼”聽起來怪瘆人的。

“撈屍吧……”

再聯想到平時看過的小說電影:“我聽說,有些人,專門去水裏打撈沉船發財……”

他覺得這三條都挺靠譜的,不管什麽行當,想持續、長久,必須得能飽肚子。

不是說,天下熙攘,皆為利來利往嗎,無利可圖,還忙活個什麽勁兒。

易蕭冷笑:“你這樣的人,也就這想象力了。”

果不其然,又被鄙視了。

“你知道瑞士銀行保險箱嗎?”

知道啊,那些有錢人,考慮安置自己的財産,都覺得那裏最保險,據說是全世界最安全的銀行,也是犯罪分子的天堂,每次看警匪片,一說“錢打進了瑞士銀行的戶頭”,好像就沒追回來的希望了。

宗杭記得,宗必勝有一次餐桌閑聊,也提過“去開個戶”之類的話,但童虹說:“就你那點錢,別拿去給中國人丢臉了。”

易蕭說:“藏貴重的東西,你有幾個選擇,天上、地上、地下、水下。”

“天上,你就別想了,那是神仙的事兒。”

“地上,築屋、造牆、鎖箱子裏,随你想辦法,但也難守,殺殺搶搶,財來財去的。”

“相對來說,地下要更勝一籌,東西往地裏一埋,你不說,一般沒人知道,再設個機關、陷阱,門檻就更高了,不過也不是沒風險,就好比有造墓的,就有盜墓的,有些帝王墓,再銅牆鐵壁,也有人能挖進去,再比如地震、城市開發,都是潛在隐患。”

宗杭忍不住:“那最好是……水下?”

易蕭點頭:“水下當然也有風險,比如地震、改道、幹涸。但這幾千年過來,無數地震,沒見過把長江黃河震沒了的吧?黃河也常改道,但改來改去,大多是河擺尾,沒見過改了主流的。”

她臉上露出諱莫如深的笑:“而且,水裏有個好處。”

“那就是,人可以在地上折騰,因為有空氣,地下也勉強可以,就算遇上毒氣,想辦法放盡了,還是可以呼吸的。唯獨水裏,他沒法存活。”

這話沒錯,宗杭想起自己的游泳教練:游得是飛快,但水下閉氣,至多堅持幾分鐘,即便背上氧氣筒,撐個一兩小時頂天了,還沒法往更深處去,因為有水壓,去得再深,又覺得恐怖,說是一片黑壓壓的,手電光都照不了多遠。

他看小說《盜墓筆記》時,覺得最費勁的就是海底墓那次了,這還虧得墓雖然造在海底,但墓裏沒水,人能夠呼吸,不然那點氧氣,哪能撐起那麽長的故事。

易蕭說:“任何地方,沒人,也就沒了事端,水底下沒人,所以清靜,也更安全。不是沒人想過要去在水底下倒騰,但費用巨大不說,效率還低。”

“做生意這種事,人無我有,才能獨大。”

宗杭瞠目結舌:“所以,你們是做水底……這一塊的?”

“魚也會捕,有時候看人可憐,也會撈個屍,還幫人選過養屍囦,水裏下葬,但都不是主業。”

“主業是幫人在水下藏東西,或者叫托管,每一單都價值巨大,畢竟如果只是一兩箱金銀,也不值得費這個事。存期少則幾十年,長可幾百年,随客戶的心意。”

宗杭聽傻了:“那……你們怎麽掙錢?拿出來放貸嗎?也像銀行那樣,付……利息給他們?”

易蕭再次大笑,這一次,笑得很得意。

她說:“你動動腦子,你往前想幾百年,中國度過了多少亂世?有多少豪門巨富,一夜之間被搶光踏平,連個銅板都沒落下?我們幫他們防人禍、度亂世,還要倒付利息給他們?”

“我們只收錢,不付錢!管你金山銀山,想托我管,分出三成。”

“到期不來,等你過夜半十二點,然後三成變五成,不過我們不做絕,給你延期十年,十年再不來,都是我的。”

宗杭結巴:“那亂世……很多人,即便存了錢,後來打來打去,天災人禍,都死了啊,萬一死絕了,那就都是你們的了?”

易蕭沒說話。

但眼神給了他答案。

不然呢?就像銀行的死賬戶,還不全歸銀行了?

早幾百年,應該沒人會去水底下存紙鈔吧,都是金銀古董這些硬通貨,放到現在,身價暴漲,難怪她一出手,就是一塊柿子金。

三成變五成,五成又變成全部,那些捕魚撈屍撈沉船,跟這一比,簡直不值一提,自己果然是想象力太局限了。

宗杭忽然想到了什麽:“你說水鬼三姓,又是沿着大河居住,人數一定不少,你們會賴賬嗎?”

萬一人家只剩個孤兒寡母,拿着憑契上門,你把人家沉了河,獨吞這財産……

易蕭冷冷瞥了他一眼:“你爸好歹也是個生意人,沒教過你嗎?”

“做生意,坑蒙拐騙,以次充好,或許能掙幾年利,但你想做長久,沒點真本事,沒個‘信’字,能撐到幾百上千年?”

“再說了,水鬼三姓,會去貪這種小錢?你是不是對我們接什麽樣的生意沒概念?張獻忠江口沉銀聽說過嗎?”

這倒真聽過。

好不容易來了個自己有把握的,宗杭精神一振。

***

明末的時候,起義軍之一的張獻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據說燒殺搶掠,聚寶無數,本來想學劉備據蜀稱王,但後來清軍南下,他見勢不妙,于是安排財富轉移,大概想隐姓埋名,抛卻刀兵戎馬,後半輩子做個低調的富貴閑人。

這批被轉移的財富,據稱有千船之多,都沉在了江口附近,但張獻忠沒走成,被清軍包圍,中箭而死。

後世有童謠流傳,說是點出了沉寶處,叫“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這傳說引來後世無數尋寶人。

官方的,乾隆和鹹豐皇帝,都派過朝廷大員組織河工在江口打撈,基本沒收獲,民國時,川軍也轟轟烈烈撈了一回,沒下文。

民間的,解放前,有個叫馬昆山的,不知道從什麽渠道得到了沉銀藏寶圖,心花怒放,成立了個“錦江淘金公司”,大量招工,還購買了金屬探測器等先進裝備,耗時費力,最後撈上來三筐小銅錢,氣得險些吐血。

解放後,被童謠和傳說鼓舞,懷揣美好夢想,私底下下水碰運氣的人不在少數,可惜都一無所獲,以至于開始有人懷疑,這僅僅是個傳說罷了。

直到2016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正式啓動對疑似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2017年,出水文物超過一萬件,價值無可估量,好像2018年,還會建個對公衆開放的江口沉銀博物館……

事情上了新聞,無數人才開始咂舌:這傳說,居然特麽的是真的!

***

宗杭有點激動:“張獻忠這事,也是你們做的?”

他忍不住想誇兩句:也太牛了,從明末到現在,好幾百年呢,皇帝都沒能挖出來,可見藏得确實嚴實……

哪知易蕭硬邦邦回了句:“我們拒接的。”

“我們做的,會有那麽多消息漏出來?會連地點都讓人知道?會被撈出來?”

“張獻忠屠川,四川是江流重地,不少姜姓、易姓都死在他手上,殺孽這麽重,我們不接他的單子,況且時間倉促,銀子這玩意兒,不怎麽值錢,又笨又重,處理起來,太麻煩了,于是沒接。”

“他狗急跳牆,使盡各種手段得到點邊角消息,學貓畫虎,築堤斷河,做什麽‘锢金’,又鑿木藏銀,江口沉水……”

“結果怎麽樣,你現在也知道了。”

***

是知道了,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宗杭有點緊張:“像我那樣,能活在水底,就叫‘坐水’?你們水鬼三姓,都可以這樣?所以才能完成那麽大工程,把東西藏到水底下?”

他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是什麽,但如果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會覺得接受起來,沒那麽困難。

有些“獨一無二”很難捱,同病相憐都值得慶幸。

易蕭笑起來。

這紙沒用了,她撕成一條一條,掀開馬桶蓋扔進去,然後揿下沖水。

她說:“這你就錯了,能像你這樣的很少。水鬼三姓,确實人人都要學‘坐水’,但能坐一分鐘、一小時,還是一天,那就聽天由命了。”

“聽說當年的老祖宗,能在水裏待上幾天幾夜,還鬥過巨鱷……總之,能常人之所不能。”

她說得意味深長:“你可能認為是誇張,是胡謅的傳說,但我們三姓,每個人都深信不疑,因為眼見為實,三姓每一代,确确實實會出一個水鬼。”

“我們用‘七試八考’去選,女七試,男八考,甄選的環節不少,但其實,從第一項‘坐水’開始,結果就已經明明白白,沒懸念了。”

“我們把選出來的這個,叫水鬼,不講究的話,你也可以覺得是‘返祖現象’,因為她跟別人不同,她把老祖宗的能耐給繼承下來了。”

說到這兒,看了宗杭一眼:“你別多想,你這樣的不是。”

宗杭硬生生把想說的話憋回去了。

“水鬼三姓本來就行事隐秘,古時候,我們的事兒只在豪門貴胄間流傳,民間沒什麽記載。解放之後,知道我們的更沒幾個了,再說了,現在這社會,也不會有人再用這法子去藏東西。”

“行話裏,我們把藏東西的地方叫‘金湯’,因為同樣是水,這一處值錢,金光寶氣的,三姓的‘金湯’合起來,就是一本金湯譜,做水鬼的,要記得滾瓜爛熟。”

“這百十年來,我們做的事兒就是去‘開金湯’,金湯在哪條大河,就是哪家的水鬼領頭,不過開金湯很兇險,三姓的水鬼都要到場幫忙。”

“開成功了,領頭的那家拿大頭,幫忙的都能分到一份,這是規矩。開不成,就是翻鍋,但有意思的是……”

她的笑裏,忽然多了幾分詭谲意味:“最近幾次,都是翻鍋。”

宗杭好奇:“翻鍋了,你們會怎麽樣?”

易蕭盯着他看,一字一句,讓他毛骨悚然。

“我會變成這樣,你會變成這樣,都跟他們翻鍋有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