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四

夜色深沉而幽長,唯庭前落花聲斷斷續續。郎中緊蹙着眉将搭在蕭笙脈搏上的手收回來,又近身探看了他的臉色,嘆道:“這位公子傷勢過重,又因包紮不得法耽誤了些時日,失血過多損害了肺腑,怕已命不久矣。”我霍得站起身來,瞪着他道:“什麽叫命不久矣!你連藥都沒用,怎麽就知道他沒救了,我看你根本就是個庸醫。”韋曦拉住我的手,勸呵道:“合晚,不得無禮。林郎中與我相識已久,若換做旁人斷不會這麽直截了當地說實話。”

我只覺腦子裏有一只蒼蠅在嗡嗡地叫,幾乎要吞噬掉了我所有的思緒。林郎中寬宏地擺了擺手,嘆道:“真是可惜了,這麽個俊俏的年輕公子。”便背起藥箱要走,韋曦親自相送,偌大空寂的房間又只剩下我們兩個人。

蕭笙的手腕上有一處血痕,随着白皙的手腕落在了被衾外,我小心地将他的手腕握在手心裏,想溫暖他,卻恍然發現自己的手竟不知何時也涼如冰霜。我望着那雙如女子般淡霧素眉,倏地站起了身跑了出去,在韋府的門口追上了韋曦,擋在他們的面前,認真地問道:“郎中請留步,我想知道他真得沒救了嗎?天底下當真沒有一味藥能在他的身上起回天之效嗎?”

聽我這樣問,林郎中倒真垂下眉思索了一番,道:“聽得夫人這樣問,倒還真……”随即神色黯了黯,“即便真得有,也是不可能求到得。”我追問道:“到底是什麽,郎中先說出來罷。”

“是霞光寺釋迦摩尼佛像前供奉的舍利。”

“舍利?”我疑惑道:“它真得會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郎中道:“那也只是個傳說。南朝時曾有一國太子親向霞光寺祈求舍利,以救心愛女子一命。那時的主持提出以太子剃度出家侍奉佛前為條件,女子吃下舍利果然一挽頹唐之勢,慢慢蘇醒,太子也就心滿意足地履行了承諾在霞光寺出家為僧。至于那女子後來如何,是否舊病複發并無得知……傳說終歸只是個傳說,若非夫人問起,我也不會想起。”

霞光寺……我在心裏默念。這番韋曦已送郎中出門,回來時見我仍站在原處,勸道:“回去吧,我們已經盡力了。”

“不!”我拂掉他的手,冷靜而堅決地說:“我要帶着他去霞光寺。”韋曦一愣,面上神情格外複雜,被他這樣看着,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反應在一個‘外人’身上過分了。但牽念着笙哥的生死,平常所需避諱的,所需細忖的,所需顧慮的一切都變成悠然而過的一縷清風,顯得那麽地無關緊要。上天既然為我們安排了這樣的重逢,必然不會就這樣殘忍地奪走蕭笙的生命。

我閉了閉眼睛,深覺他的預感終究要變作現實了,半年多的寧靜生活果然是要到此終結。“曦曦,記得你在我們的新婚之夜對我說過的話嗎?”

曾經,梨花如雪飄落的夜晚,紅燭淚添,帳幔下他說過,‘在這裏,除了我的愛,什麽都可以給你。如果有一日你想離開,我也不會阻止。’

清涼如許的月光下,他的面龐變得郁怆,我便知道其實誰都沒有忘記我們最初在一起的條件。即便安逸平眷的日子磨光了我們之間的陌生與疏離,但停留在最初心裏的隔閡仍舊會如影般随行,甚至在日複一複的相敬如賓裏會變成一座隐形的壁壘,牢牢地橫亘在我們中間。誰都沒有試圖去拿掉它,因為這正是我們想要得,彼此信賴而又保持着距離。

韋曦搖了搖頭:“我不相信會有這麽巧的事情,你以前見過那個人?還是對他一見鐘情?”

我避閃掉他灼熱的視線,沉郁的聲音從頭頂飄過來:“對不起,我不應該問。”

我陡覺眼眶有些發酸,卻又無暇多說,只匆匆去喚琴子收拾東西。琴子詫異于我的決定,卻沒有說什麽。韋若倒是裹着厚重的裘衣披散着頭發趕來,奇道:“不是剛回來,怎麽又要走。”我抿了抿唇剛要開口,韋曦已在身後安然道:“岳母病了,急着想見合晚,所以才差人來連夜請她回去。”

“可是……”韋若剛想說什麽,被韋曦打斷:“合晚心裏正急着呢,你就別在這裏煩她了,回去睡覺。”

Advertisement

韋若委屈地嘟哝了下嘴唇,讪讪地往外走,剛走了幾步回過頭道:“合晚,你要快點回來。我們一起繡的牡丹花還沒繡完呢。”我擡頭看她,琦豔的臉龐被夜色勾勒出幾分極罕見的嫣柔,眼睛妩媚地眨了眨,風一樣地轉頭跑了。

方才面對韋曦時沒有掉下來的眼淚,經這麽一撩撥竟不知覺地滑落下來。身後陰影驟合,韋曦慢慢踱步到我身邊,凝着韋若離去的方向,緩緩道:“你的決定我是不會幹涉得,但……你不會後悔麽,那個人真得值得這麽多?”

我仰起面用袖子胡亂地擦了擦臉頰,沖他微笑道:“對不起,曦曦,我騙了你。方才我勸你救他不是真得為了韋家,而是我真得想救他,無論如何我已必須離開,這麽一個雙方交戰的敏感時期,若被人發現你窩藏敵方陣營的人,真得有可能會給韋家帶來滅頂之災。”韋曦無所謂地笑了笑,“你真得以為我就這麽好騙嗎?方才你跟我說這些話時手一直攥得緊緊得,我早就發現你有這麽個習慣,每次一緊張就會攥手。我也不知道你為什麽會這麽緊張一個陌生人的安危,只不過是不想你不開心罷了。”

心裏驟然攏起了一陣暖意,卻又深深地明了,縱然有再多的不舍也需得割舍。就因為珍惜的事情不止一樣,所以才總是在不停地抉擇。有抉擇就會有放棄,而每一次放棄又怎會沒有心痛。

我坐在馬車上将笙哥抱在懷裏,那些并不遙遠的記憶如潮水般席卷而來,我突然明白,這一年多來我抛卻了和長安的一切牽連,安然地活在屬于合晚的故事裏,其實我從未甘心過。那些被塵封的往事好像随着笙哥的出現又回來了似得,我挑起車簾,夜晚中的洛陽是那麽的溫柔靜谧,好像水做得一般,離着那些鐵馬劍戈是那麽得遙遠。我看見,韋曦站在那裏,細霧蒙蒙中,他在屋檐下一動也不動,像個雕像,漸漸遠去。該怎麽辦呢,這裏再好,他再好,也不是我的世界。我是楊憶瑤,楊憶瑤的世界裏有蕭笙,有李世民,而韋曦注定只能活在傅合晚的世界裏。

﹡__﹡__﹡

涓涓小溪自東方潺湲而來,與滔滔金水河相彙于寺角下。我将蕭笙留在馬車上,獨身一人去敲門,來的路上我已細細想過,佛舍利既為護寺之寶,那麽斷然是不會被輕易交出得。如果先求他們收留,再求他們為蕭笙治傷,那麽如果發現他的傷勢竟如此嚴重,是不是會動些恻隐之心。我不敢想別的可能,只能讓來開門的小沙彌幫我将蕭笙哥哥扶進去。

檀香冉冉,白須髯髯的非衡方丈将搭脈的手移開又放回去,如此往複多次,終是一言未發。

我耐不住,上前詢問道:“家兄傷勢究竟如何,還請方丈如實告知。”老方丈捋了捋齊順的胡須,終是望着我嘆了口氣,站起身來道:“女施主請借一步說話。”

我站着未動,緊盯着床上奄奄一息的蕭笙,冷然道:“不,方丈有什麽話就在這裏說。他怎麽樣了,是活得了還是活不了,方丈但說無妨。”我的手一顫,有冰涼的液體滴到上面。

非衡搖搖頭,我擡起頭問:“佛舍利也救不了他嗎?”非衡面露詫異之色,老邁的額上皺紋突顯:“施主怎得提起佛舍利來了?”我将郎中告知我的傳說說了一遍,非衡蹙眉道:“佛舍利為佛之聖物,乃霞光寺世代供奉,怎可因為那等虛無缥缈的傳說便随便獻與凡人。”我一急,猛地上前邁了一步,音調中已有哽咽:“上天有好生之德,方丈難道忍心見死不救嗎?”

虛無的白煙中,非衡态度堅硬:“佛為普度衆生,豈曾為一人而臨世,施主只請恕老衲不能答應。”

我跪在廂房裏供奉的佛龛之前,雙手合十,泣道:“佛說衆生平等,為何百年前那位南朝太子可求得,我便求不得?方丈若能救我哥哥的性命,我願意像那位太子,從此剃度皈依我佛。”

非衡似有不忍,哀苦地閉了閉眼睛,終究堅硬道:“施主莫要為難老衲,此等亵渎神佛之事斷無商量之餘地。”說罷便要離去,我站起身來,看着他道:“方丈定然不肯給麽?”他搖頭,我突然笑道:“您當真以為神佛便顧得了人間之事麽?我曾無數次地向它們祈求過庇護,沒有一次……一次都沒有顯靈過。從來求神不如求己,我更想讓您明白這個道理,當神佛自身難顧時,又何曾顧得了旁事。”

窗外狂風驟起,他似是被我眼中畢露的戾氣所懾,定定站在遠處未動,兀自任身後被打開的門呼扇,枯黃的落葉被吹進來,搖曳在藏青的僧袍之下,像極了冥紙。

那一夜,天空裏缭繞的火光映紅了半個洛陽城。那場火自霞光寺而起,卻勢如天降,竭盡人力而不可擋。從釋迦摩尼相後取出那樽精巧的鼎盒時正是火力最旺盛之時,面對金光朔朔的佛像,我有一刻的畏懼,總覺那雙雕塑的眼睛仿佛有着洞察一切的睿智,正含笑默默無語地俯瞰着發生的一切,甚至于拈花一笑的姿勢裏有着因果輪回的含義。我選擇了藏經閣,只因那裏人煙稀少,更可以吸引最多人的注意。卻沒曾想到,最初恹恹欲熄的小火苗像借天之力洶湧而起,那陣仗竟像是要埋葬這座千年古寺。

我和琴子攙扶着蕭笙從後角門往外走,火光将寺廟映襯得恍如白晝,一個小沙彌從旁側繞出來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他憤慨道:“哪裏來的妖孽,竟膽敢火燒霞光寺,偷盜大鄭國寶,快将佛舍利交出來。”我未曾想到他們這麽快便發現佛舍利失竊,更未曾注意到他已将僧棍朝我揮來,等我完全定下神後,他已連人帶棍地倒在了地上。我驚訝地看着仿佛從天而降的傅合清,他瞥了眼我懷中的蕭笙,沉斂道:“馬車已經在外面了,快跟我走。”

烈火焚燒的剝離聲,呼救聲哀叫聲,随着馬車疾速而平穩的行進而離我越來越遠。傅合清坐于我對面,半帶譏諷道:“你還真是大膽,連霞光寺都敢燒。你以為這裏面的和尚都是擺設嗎,若不是我命人同時點了分散幾處的僧舍,你還指望着能全身而退?”我一凜,半晌沒有反應過來:“火是你放得?”他勾了勾唇角,不置可否,卻将眸光凝滞在了蕭笙身上。我恍然回神,從懷裏将盒子拿出來取出佛舍利,喂他服下。傅合清問道:“你費了這麽大勁,就是為了救他?這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啊,能讓你離開韋曦?”我冷冷地瞟了眼琴子,她柔柔地垂下了頭,卻讓我更生出些厭惡來。傅合清悠然道:“你也不必看她,母親的吩咐誰敢違抗。”

我垂眸理順了蕭笙發髻下散落的碎發,有些心疼地撫弄着他蒼白而毫無血色的臉頰。那廂傅合清突然道:“你先別說,我好像猜到他是誰了。”他将頭轉了個角度,盯着蕭笙:“玉簫公子?他果真生得俊俏啊,比女人還好看……看來這幾日城內大肆搜索奸細并非無風起浪。”我将頭扭向一邊,涼涼道:“我怎麽不知道笙哥還有這麽個名號?”傅合清将折扇合在膝上,換了個舒适的姿勢道:“我也不知道,是雪蕪跟我說得。據說長安城裏待字閨中的小姐們沒有不知道他得,還悄悄地給他起了這麽個名號。”我挑了挑眉,心想即便是柄竹蕭在蕭笙的手裏亦能吹出天籁之音。

﹡__﹡__﹡

晚清小築裏梨花覆雪,清風幽幽,将蕭笙安置到了我的床上,傅合清弓下腰凝肅道:“他身上的傷太過嚴重,需得勤換傷藥,你們幾個女人多有不便,還是我留下來照顧他吧。”

我有些怆然,倚在床帏上有氣無力地道:“有勞你了。”傅合清癟了癟嘴,頗為委屈地彎身坐于窗前的藤椅上,嘟囔道:“我還真是不怎麽喜歡他,他一來我竟成了個外人似得。”我有一搭沒一搭地漫然道:“你不是外人誰是,難不成你還是內人嗎?”他從藤椅上彈坐起來,剛想要說什麽,琴子挑簾從外面走出來,沖傅合清道:“公子,夫人那邊……是不是去向她說說今晚的情況?”傅合清陡然想起些什麽似得,随即懊惱地拍了拍腦袋,又隐約生出些畏懼之色,僵在原地踟蹰不前。我料想他是為今日火燒霞光寺而發愁,便道:“既是要去說,那不如我去。正好連帶我和韋曦的事情,也要一同說清楚。”

傅合清如獲重釋般松了口氣,轉而又緊張起來,“還是我去吧,你不了解母親禀性,萬一言辭失當惹怒了她……”我已将外裳罩在身上往外走,邊走邊道:“你還是和琴子留在這裏好好照顧我的笙哥,他剛服下佛舍利不知會有什麽反應,還有外傷上藥時仔細些,別弄疼了他。”

晚風習習吹拂着薄雪翩翩而舞,正是涼薄之夜。我走過虹橋已漸漸近了聽雨的房間,人煙從最初的稀少轉至荒蕪,到了那扇薄绫雕花的木門前,已聽不到一點人聲。我心中漫過些不安,滞于門前的手好半天才慢慢攥成拳,有條不紊地敲了兩下,卻無人應答。我喊了幾聲‘母親’,低沉的嗓音滌蕩在幽長戚暗的回廊裏,如石沉入深海,沒有激起半絲懿波。我去推門發現門并沒有從裏面反鎖,慢慢踱步走進去,房內燭光瑩亮如晝,被衾整齊,偌大的閨房沉寂如枯海。

我正在想難道說聽雨出去了,這麽晚了她會去哪兒?卻覺有極微弱的古怪聲音從某個角落中傳來,窸窸窣窣得想老鼠在啃噬木屑。我循着聲音找去,面前是堵牆,牆壁前擺放了一座造型古樸的榆木書架,我将身體緊緊抵在牆面上向書架與牆的縫隙裏張望,厚重的書架阻隔了外面的光線,使得裏面一片漆黑。正起身要離去時,卻覺似乎有幾束異樣的光線從牆壁中跳躍而出,我再将視線投注在上面,發現那幾束自牆岩中滲透出來的光束正像被注入生命,慢慢飽滿明亮起來。我心中疑惑,奮力将書架往外搬移,發覺它并沒有看上去那般沉重,似乎在底座有一股助力推動着它前移。我無暇顧忌其它,因随着遮蔽物被移開,牆壁中央被鑿出那道通道正漸漸清明起來。

周圍一片沉寂,只有我怦怦的心跳聲。我站在密室前稍帶猶疑,便慢慢走進去。常年的與世隔絕使得裏面有一股濃重的陰潮之氣,似在衣衫上薄薄噴了層霜霧,吞噬着裏面的溫度。越到深處明亮的燭光直刺如眸,使我幾乎睜不開眼睛,待狹小的通道行至盡頭,面前獨辟出一方廳堂,開闊通暢,所見之物讓我險些驚叫出聲。

白帏高懸在堂頂,香臺上焚香繞繞,供着新鮮的白梅,俨然一副靈堂的布置。走得近些,正上方供奉着塊大些的黑檀木靈牌,大隋文皇帝與獨孤文獻皇後之牌位,眸光向下移,越過那些密密麻麻的靈牌,在最下方……我的呼吸突然紊亂起來,撫向那塊小木牌的手止不住的顫抖,上面镌刻精巧的篆書——愛女楊憶瑤之牌位。無數的念頭向滾滾春雷躍然而至,卻如靈霧渺渺抓不住分毫。我瞪圓了雙眼不可置信于眼前所見的一切,卻陡覺脖間一涼,一柄劍正穩穩地架在了上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