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陸家兩位驸馬皆在禦前碰了壁,皇家報刊的熱度尚未褪去,春闱的成績已然揭曉。
主考官林永裳拿着前十名的試卷讓明湛定名次,明湛一一閱過,問,“二榜三榜的榜單呢?”
副主考官梅大人奉上,明湛未接,問,“範維馮秩在多少名次?”
梅大人額上險些冒出汗來。
範維與馮秩自雲貴跟着明湛過來,被明湛分別放入吏部與戶部當差,明湛順便賞了他們的舉人出身。春闱時,二人奉命報名參考兒。
這種明顯的提拔自己人做弊的行為,朝臣雖然有些意見,不過礙于兩只小魚小蝦,也未給帝王添堵,便默認了。
梅大人答道,“範維二榜十一名,馮秩三榜第五名。”
“把馮秩提到二榜去。”雖然最終的杏榜名次還要殿試之後才定,不過,大多數情形下,變動不大。
明湛見二人露難為顏色,笑道,“老梅,朕從帝都府提拔你為禮部侍郎做副考官,你可沒跟朕推辭。素卓……”
林永裳已識趣道,“臣遵旨。”
明湛滿意的笑,從書案上執筆,痛快的批出前十位的名次,示意何玉遞下去,吩咐道,“照此發榜。”
林永裳與梅大人恭敬告退。
梅大人其實對于明湛這樣明目張膽的提拔身邊人的舉動有些不滿,可餘光掃過林大人那張素瓷一般的面容時,又覺着,做過禦史,向來清正之名的林青天亦要附和陛下,他梅雙林人雲亦雲也無不妥。
林永裳似是察覺梅大人的心思,淡淡道,“莫非咱們要學那些女人争寵不成?”
梅大人笑笑,“很是嫉妒那兩個小子好運。”
明湛緣何命範馮二人參加春闱,無非是給他們一個出身,日後好提拔重用而已。偏一幫子大臣看了眼酸,範維還好,文章精妙,實打實的小才子,進二榜是名符其實。馮秩卻有些菜腳,倒不是馮秩沒文化,實在是考生太彪悍。馮秩又不是像範維那樣自幼有才名,讓他進三甲都是優待。
Advertisement
不過,朝廷是鳳家的,自然明湛說了算。
何況諸人皆知明湛剛發落了陸家驸馬,氣不大順,他素來就有個暴脾氣的名氣,故此,臣子們也不大敢惹他。林永裳又不是傻瓜,些許小事,何必去逆龍鱗。
範維與馮秩倒很有把握,考春闱前明湛早把大話撂下了:盡管去考,一甲不敢保證,二甲絕對有門兒。
倆人對明湛向來信服,直接就下場考了,馮秩還特有把握,對明湛道,“陛下,我們若是考的太好,您可別把我們點為三鼎甲。不然,怕有人說您偏頗呢。”
明湛道,“你說話悠着些,把我這屋頂吹破了,我還得花錢修呢。”
範維直樂。
如今看到榜上名次,馮秩私下的确有些小小的竊喜,他并非不知天高地厚,對範維道,“看來陛下格外關照我。”
範維取笑道,“怎麽,把你從狀元的位子拉下來了?”
馮秩舉拳敲範維的頭,“我肚子裏那點兒墨水兒你還不清楚。咱們進宮跟陛下謝恩去吧?”
“的确該去的。”若無明湛的關系,範維覺得自己能否中進士都很懸。
倆人收拾收拾就去了。
明湛見他倆挺開心,“瞧見榜單了吧?考的不賴。”
倆人齊聲道,“托陛下鴻福。”靠着大樹乘涼的人,起碼得對大樹道聲謝吧。
“大樹”明湛笑,“來的正是時候,你們與我用晚膳吧,飛飛不在。”最後一句頗多抱怨,明湛對二人道,“你們說說,像我這樣權勢與美貌并重的男人,世上能有幾個?飛飛竟然抛棄我出去與人鬼混。這世上真是沒天理了。”
明湛與阮鴻飛的事,能跟誰提呢?正好範維馮秩皆是知情人,明湛見着他們,猶如見到了垃圾筒,迫不及待的發洩抱怨一通。
範維只得勸道,“陛下,您得想開點兒啊。”事已至此,說啥都多餘。
“是啊。要臣說,人家杜國主也是美貌與權勢并重的。”馮秩從心裏不怎麽同情明湛,雖然這個想法有些大逆不道。可是當年,他與範維都勸過明湛離姓魏的遠些。後來明湛從裏到外給騙個精光,還是死性不改的對人家暈頭轉向的喜歡,能怨誰?
明湛不滿的哼唧着,“你們是我的人吧?不會是給飛飛收買了吧?”
範維咬牙給明湛出主意道,“陛下這樣的人品,他還敢不把陛下放在上裏,陛下只管去後宮消遣,給他幾分顏色瞧瞧。”範維絕對是朝中隐形的期冀明湛成親生子的一類。
這是什麽馊話,明湛頓時不說話了,搖手攆人道,“滾吧滾吧,沒一個好主意,不請你們吃飯了。”
範維與馮秩忙忙跑了,明湛正在郁悶,若是留下吃飯,絕對要聽明湛大倒苦水。與其拌着明湛的苦水吃禦膳,還不如回家吃自己。要知道,現在的禦膳的豐盛程度絕對遠遜于以往,吸引力大為下降。
明湛把範維馮秩攆走,自己去母親那裏蹭飯吃。
衛太後正在看帳本子,見了明湛,自然将帳撂在一旁,先招呼兒子,笑道,“你怎麽有空過來了?”
“好久沒跟母親一道用晚飯了。”明湛一副孝子嘴臉,遛達過去與母親在寶座上同坐。
衛太後端了茶吃,眼中浮起笑意,打趣道,“人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你就是不來,我也不會怪你。今天這麽孤伶伶的來了,想必媳婦不在家。”
“哪兒能呢。”明湛虛虛辯一句,如幼時一般将頭靠在母親肩上,喚了聲,“母親。”
“嗯?”衛太後摸摸兒子的頭,“怎麽了?”
明湛擺擺手,室內的婢女太監悄無聲息的退下,“今天我點了前十名的貢士。第一名是山東的,第二名來自帝都,第三名浙江,然後是江蘇,山西,冀中,湖廣,蜀中等地。”
衛太後倒不覺有什麽問題,明湛往明白裏說道,“母親,您不覺得前十名的分布太平均了麽?我從十年前的春闱檔案開始看,年年如此,前十名會涉及到八個以上的省份。然後二榜按東南西北的比例分布,譬如帝都近十年的二榜進士在二十人到二十五人之間。”
衛太後凝眉深思,良久方溫聲道,“從結果上看,這并不是壞事。”
“的确,各地方貧富并不相同。富庶的地方教育條件必然優于貧窮地界兒。按地理來錄取也是一種辦法,或許這是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可第一,從沒人跟我說過這件事,別說明示,連暗示都沒有;第二,外面人只知是密封閱卷,看來春闱中有一種辦法在試卷上做标記。既然地域可以區分,那麽人名是不是也可以做标記?”
“這件事可以慢慢的查,不論如何,現在不能捅破。”衛太後鎮定的回答明湛的問題,“你初初登基,春闱弊案會令天下的仕子們發瘋。現在,動蕩不利于統治。”
明湛點了點頭,輕嘆道,“我沒打算鬧出去,只是覺着,朝中竟沒有可相信之人,只得來跟母親說說。”
“不過是些許小事而已。”衛王妃笑笑,不以為然道,“要我說,這種按地理省份錄用進士的法子,太上皇也是知道的。記得當年仁宗皇帝末年,曾出了一件春闱弊案,原因很簡單,那一界春闱,兩廣赴考的百名舉人中只出了一位進士。你知道,兩廣偏遠,地廣人稀,教育自然比不上東南湖廣這些地方。可是,這樣的結果,兩廣的舉子們不能接受。甚至當時的兩廣總督也上了奏章,懷疑春闱有欠公正。仁宗皇帝下命徹查,我記得當年的主考是範林希範大人,那也是一代大儒,因此事聲名盡喪,死于獄中。六位副主考,除了南豐伯陸建安,那會兒陸建安還未襲爵,不過只有他僥幸逃過一命,其餘的或是斬首或是入獄罷官。至于監考,也有半數以上的被刑部傳喚審訊。”
二十幾年前的往事,衛太後說的仿似歷歷在目,明湛敬佩道,“母親知道的真清楚。”
衛太後看着明湛,目光柔和,“範林希是難得的大儒,他死的非常可惜。就仁宗末年的春闱弊案而言,我相信範林希是冤枉的,不過,他不得不死。當年,他是仁宗皇帝指給戾太子的師傅,戾太子自幼便得他指點文章。他這個人品行高潔、學識淵博,是個很難得的人。可惜,他站錯了位置。”
衛太後連說兩次“可惜”,可見這位範大人的确是可惜了。
明湛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是啊,政治上其實沒什麽對與錯之分。”衛太後溫聲道,“春闱也不僅僅是春闱,公平公正只是相對來說。明湛,只要你将國家保持在一個相對公正的水準上,已是難得的明君。水清則無魚,譬如,你命範維馮秩參加春闱,莫非就沒有作弊嫌疑?”
明湛這個厚臉皮的人,給衛太後說的險些紅了臉,忍不住叫道,“母親,你在諷刺我上行下效麽?”
衛太後拍拍明湛的肩,開懷一笑,“怎麽會呢?我是說,朝廷是姓鳳的,你可以作弊,他們卻不能作弊。不過,在我看來,此次春闱你不必有太大的懷疑。首先,你沒按先前的規矩走。以往是主考副主考監考判卷,這次你沒用他們,反而是從翰林中抽出一部分來閱卷。事先,誰也沒料到你有此舉,故此,作弊的機率并不高。”
明湛給衛主後說的心情開郎不少,笑道,“先前我是有些鑽牛角尖了,聽母親這樣一說。我回去再驗證一番,自是知曉。”又有了主意。
衛太後笑嘆,依明湛多疑的性子,被糊弄的機率實在不會太高。幸而明湛還有個優點,他十分喜歡唠叨,對信任的人是完全百分百的信任,因此,這樣疑神疑鬼的性子,竟是個開郎性情。
想到解決此事的辦法,明湛在衛太後這裏飽吃一頓,直到阮鴻飛自外面回來,親自來接他。擺足了譜兒,明湛才肯動動屁股跟阮鴻飛回寝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