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衛太後在武皇帝的執政生涯發揮了無可忽視的作用。

歸其原因,或者是因為武皇帝始終沒有一位活着的皇後的緣故。

一位政治家,夫人在其執政過程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縱使帝王也不能免俗。

明湛沒有皇後,衛太後的手段比任何一位皇後都要高竿。

徐盈玉下江南之事,亦是衛太後所提議。

衛太後比任何人都要關注善仁堂的發展,在衛太後看過善仁堂的帳目後,正趕上明湛帶着阮鴻飛來請安。

“當初小小提議,沒想到竟做的這麽好。”衛太後贊的是兒子的眼光,善仁堂較帝都其他藥堂,定價上是統一的。主要是在老人看病時會格外的優惠。再加上坐堂都是禦醫,只這一項活招牌,善仁堂的生意就比其餘藥堂紅火許多。

現在的藥品并不算暴利,除了補貼老人,贏餘卻也頗多。

明湛接過母親手裏的帳薄子看一眼,笑道,“銀子不要總在庫裏放着,不如再開一家善仁堂。”

衛太後早有此意,溫聲道,“要我說,帝都倒罷了,不如将第二家善仁堂開在江南。”

明湛一時未解衛太後之意,不過他并不反對,“倒是,天下百姓也不能都跑到帝都來看病,第二家放在江南也是好的。”

阮鴻飛與衛太後倒是心有靈犀,相視一笑,對明湛道,“也不必別處,淮揚鹽課改制成功,我看,揚州就極不錯。”

明湛福至心靈,雙手舞晃着笑道,“何止不錯,簡直是收盡揚州民心。就這麽定了。”他日後是要動江南的,淮揚更是如此,要清理的東西多了,就怕失了民心。如今善仁堂一開,就是帝王仁德的象征啊。

當然,雖然善仁堂是衛太後打的頭兒。不過,這是他明湛的親娘不是,親娘的,也就是自己的。明湛向來如此認為。

明湛又有些為難,“只是派誰去好呢?善仁堂最好一直由母親主持,我不好幹預,朝廷若是選官下派,怕日後會有麻煩。”如今就有人盯緊了善仁堂想收歸國有呢,若不是明湛有良心,順水一推舟,善仁堂将來難測。

若是派官員去江南籌建善仁堂,怕給了朝臣現成的借口。

Advertisement

衛太後腹中早有人選,“我看徐相家的姑娘就不錯,聽你舅舅說,有勇有謀,臨危不懼,很有幾分膽色。”

衛穎嘉絕不是傻瓜,在他老狐貍爹的熏陶下,頗有韬略。

衛穎嘉也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了解自己的太後姐姐,衛太後欣賞精明強幹、鐵血手腕的女人們,看吳婉就知道了。徐盈玉這樣受過貴族教育且有膽有識的大家閨秀,明顯更合他太後姐姐的胃口。

善仁堂遇刺事件,最關心的人非衛太後莫屬,自然要叫了弟弟來問個清楚明白。

在衛太後感嘆“想在江南建分號,偏生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時,衛穎嘉私心作祟,當即便把頭腦冷靜下手兇殘的徐盈玉推了上去,且笑道,“臣弟看,徐家姑娘實在不比吳姑娘差。且徐姑娘又是徐相愛女,耳濡目染的,又有這樣好的資質,姐姐略加指點,既是臂膀。”

衛太後就此對徐盈玉留了心。

衛太後并不似太皇太後那樣,兩耳不聞朝中事,一味只管安享尊榮,糊塗過日子。

在明湛的高度信任中,衛太後對朝事了解的刻骨三分。

她自然也知道江南世族的嚣張。

衛太後欲在江南建善仁堂,就是為了幫兒子收買人心,安撫江南百姓,穩固帝位。只是如同明湛所言,衛太後手中并沒有多少可用的人,畢竟,母子間的默契是,善仁堂絕不能與朝政扯上關系。

徐氏家族是淮揚有名的世族,先前徐秉生之案,衛太後亦有所耳聞。

衛太後并不将徐家放在眼中,衛太後出身侯府,又受方皇後多年教導,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世族是怎麽一回事。讓衛太後為難的是,徐叁也出身徐氏,更要命的是,徐叁是帝師。

這年頭兒,沒哪個人敢宰了自己的老師。

皇帝也不例外。

且,衛太後冷眼旁觀明湛的執政方式,明湛一直在重用徐叁一家,冷淡徐氏本家。

兒子的選擇已經很清楚了,可是對于老辣的衛太後而言,明湛給予徐叁一家恩典太過。徐叁卻始終沒拿出足夠的忠心來。

所以,衛太後擇定徐盈玉下江南。

她必須得看到徐叁一家的忠誠,帝師可不是那麽好當的。

今日,衛太後将下江南的人選一說,明湛就有些猶豫,“徐姑娘剛剛受了驚吓,身子還未大好,這個時候讓她去江南,是不是不大妥?”

“皇上如此重用徐家,這是多少人盼都盼不來的福氣,哪裏有不妥呢?”衛太後微微一笑,端起茶盞呷一口道,“我看徐姑娘不錯,再者,也不是立時就讓她去。身子不好只管養好了再去,并無妨礙。”

明湛雖說在性向上不喜歡女人,不過,他才是真正憐香惜玉之人。一遇到女人的事,他就有些婆媽,“徐姑娘出過門兒嗎?她行不行啊?前些天不是徐家太夫人派奴婢來接徐盈玉要去本家,徐叁都不肯,還為這個打官司呢。這,她要是去了安不安全啊?”

“又不是她單蹦一人,你要不放心,派兩個可靠的侍衛給她。”衛太後眼風掃過阮鴻飛,對明湛道,“你不是早跟我說這丫頭是個厲害有心機的嗎?”

“我聽說這徐姑娘和離的事,徐叁為何會讓她到善仁堂做事,歸根到底,不過是挂個女官的名份,将來徐姑娘也好再另議親事。”衛太後淺笑,她從不會令手下人吃虧,遂道,“若是徐姑娘人夠聰明,将來我給她保個大媒,也了卻徐叁一樁心事。”

明湛仍是猶豫,阮鴻飛不耐煩道,“真是個蠢的!莫非只有徐家沾便宜,阖該着你吃虧!這個徐叁哪兒這樣大的魅力哪!給你些沒用的消息,說兩句好聽的,流兩滴假惺惺的眼淚,他就能站幹岸做好人了?怕将來你鏟除徐家時,徐叁還得給本家求情,落上幾滴收買人心的眼淚。做盡好人,也不一定領你的情。”

衛太後溫聲道,“明湛,為君者不能總示之以恩,關鍵時候,要恩威并重。”

“先前,徐秉生徐秉忠之事,你處理的極妙。”

明湛在老婆老娘的勸說話,只得無條件投降。

徐盈玉下江南之事,由此定下。

對于衛太後的命令,徐家沒有拒絕的餘地。

衛太後的意思,徐叁是極明白的。

你徐叁貴為帝師,憑這個身份,你這一生只要不謀反,都是無憂的。

可是,若想富貴,你得拿出誠意來。

在朝廷與徐家的選擇中,你不只要做出精神上的選擇,亦要有肉體上的行動。

投名狀要是這麽好投,天下就盡是好人了。

本家雖對徐叁無恩,不過,他生于此,長于此。在本家風雨飄搖之際,徐叁雖懶的去搭把手相救。可若是落井下石之類的,正常人,都不會情願。

朝廷,帝王,卻不會做此想。

徐叁叫了徐盈玉到書房說話兒,對女兒多有叮咛,并且将招攬的幾個可靠的侍衛都給了女兒帶在身邊使喚。

徐盈玉見父親眉宇中頗多愁緒,猜度一二,反是勸徐叁,“父親,事已至此。太後娘娘如此看重女兒,女兒也只有盡心盡力将差使辦好的,只要咱家忠心,太後皇上亦不會虧待咱家。”

富貴前程啊……徐叁輕嘆。

徐盈玉冷聲道,“父親長噓短嘆,憂愁至此。若是本家與父親換一換,本家在父親的立場上,怕不會有父親的難為。”

“你這孩子,怎麽說這種話。”這句話卻真是寬了徐叁的心,往事種種俱浮心頭。

“女兒說的難道不是實話?”徐盈玉笑着倚在父親肩上,溫聲道,“父親,您放心吧。女兒能有機會為家族出一分力,心裏高興的緊。本家的良心從來不曾用來咱們身上,父親不忍用本家換富貴。本家卻一直想着拉父親下水呢。”

“家裏兄長弟弟,還有女兒,能依靠的就是父親。”徐盈玉柔聲道,“父親能倚靠的則是君恩,父親三元出身,也是一腔熱血想報國。如今得君王重用,父親只管一施才為就是,也不枉父親多年苦讀。”

徐叁欣慰的拍拍女兒,笑道,“如今倒是你勸起我來。”

“父親心太軟了。”

“我擔心的也并不是本家。”兒子不頂用,徐叁索性将心事與女兒說一說,“本家與咱們并無恩情可言,它富貴或落敗,咱們只做不知就是。”

“如今這世道,你還不知道麽。家族再有錯處,那也不算錯處。你這次去江南,的确是為太後當差,可将來若是清算,咱們這樣大義滅親,怕是會受盡世人唾棄。”徐叁長嘆。

徐盈玉道,“父親必竟是帝師,我們一家人俱為帝王賣命。”

“只要立下功勳,在皇上面前就有臉面。有了臉面,父親,不怕皇上不将咱們徐家從泥潭中擇出來。”

“畢竟,帝師若是名聲不好,對于帝王也沒有半分好處呢。”

“如今,二弟三弟皆為皇上所用。太後對我亦是青眼有加,滿朝文武皆看在眼裏,若是将來帝王不念情分,咱們徐家不過是壞了名聲。”

“名聲壞了也不要人命,吳婉照樣活着。”

“可是,皇上若如此冷心冷情,寒的是滿朝文武的心。”

“父親,皇上絕頂聰明,并非這樣的蠢人。”

徐盈玉一句連一句的相勸,到最後,還真是稍稍解了徐叁的心結。父女二人又商議了許久,直到夜深,徐叁方送女兒回房,他也自去妻子那裏安歇。

只盼家人平安吧。徐叁暗中祈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