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傲偏位面15
在加德納舅舅面前,莉迪亞是一個父母溺愛,零花錢多到花不完的小孩。
在貝內特先生面前,莉迪亞這個小女兒走到哪裏都是寵兒,而內弟一家對莉迪亞太過客氣,幫她買了這麽多東西,以至于貝內特先生自覺欠了內弟太多人情。
羅蘭:……花出去的真金白銀都是我自己的!
前期她從第一季松露上得到的淨利潤一百多鎊,去了倫敦一趟,就花得沒剩多少了。
但她覺得這絕對值得。
這一趟去倫敦,讓她更加了解這個位面的現狀,了解了市場和需求。
同時她也更有把握,手握現代種植技術,她在這個位面,擁有的優勢可不是一點點。
事實上,除了農業技術以外,她在其他領域的優勢也給她帶來了不少便利。
比如那兩座“溫室”——
羅蘭在邱園裏見到了現代溫室的雛形之後,就去找了倫敦最好的玻璃生産商。她想要在朗博恩的大宅外,建造兩座完全由玻璃覆蓋四壁和天花板的小屋,作為溫室。
這個位面,平板玻璃的技術已經成熟。
就如朗博恩的大宅,窗戶上規規整整地安着透明而無雜色的玻璃。雖然偶有表面不平整,導致窗外的鄉村景色看起來像是能流動——但是這些玻璃保溫性能良好,透光性一流,用來制作溫室,絕對沒問題。
但玻璃在這個時代依舊屬于奢侈品,要修建全玻璃的溫室,花費高得吓人。
玻璃生産商按照羅蘭的要求,計算了所有玻璃的面積,按照市價算出來,大約總價在120鎊左右——在這個位面,這價錢已經足夠建造一座度假小屋或者農舍了。
就算是對方願意為羅蘭打個折扣,100鎊,這個價格也實在不能再低了。
玻璃生産商聽了羅蘭的描述——想要建兩座完全由玻璃制成的“溫室”,而且要運到赫特福德郡鄉下,就覺得完全不實際。
Advertisement
但他馬上看見了羅蘭親自手繪的草圖,草圖上繪着玻璃幕牆搭建的方法,幕牆結構的剖面圖,以及梁柱之間相互接榫的構造圖。
玻璃生産商不敢再多說什麽,趕緊把他相熟的建築商請來,一起研判這種建築方式的可能性。
羅蘭則在為她的資金發愁:她手中的積蓄,現在只剩一百鎊出頭。
誰知建築商表示,願意免費為她建築這兩座溫室,只要她能同意:将來建築商能夠自由使用草圖上繪制的這種構件和技術。
“小姐,據我所知,您其實……可以拿這個去申請專利的。”建築商伍德先生猶猶豫豫地說,像是不知道該不該提醒羅蘭。
“伍德先生,我倒不認為有這個必要。”羅蘭另有打算。
她并不想将精力分散在“種田”以外的事上——再說了,這些來自位面之外的技術,要讓她在這裏申請專利,她還真不覺得自己有這個權利。
——技術又不是她發明的。
建築商松了一口氣,并且請羅蘭簽了文書,确保羅蘭哪怕是一轉臉就改主意了,自己這邊也能免費使用這種技術。
這項謹慎的好意正好挽救了羅蘭的錢包,否則她還真的可能需要為此向加德納舅舅借一點兒錢。
而建築商們的算盤打得也很精明:他們也從未建造過這種通體由玻璃組成的溫室,這算是第一次嘗試。
如果能成功,矗立在鄉間的巨大透明溫室,對建築公司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宣傳。
更何況,将零部件事先準備好,運到地方以後再一口氣拼裝,這種建築方法建築商也沒有嘗試過。
如果羅蘭的這個“溫室項目”能夠成功,就相當于他們又多了一種造房子的方式——
這些對于羅蘭來說都不是重點,但對于建築商卻非常重要。
為此,建築商慷慨地包攬了為羅蘭安裝這兩座溫室的運輸與人工。
工人們在材料送達朗博恩的第二天,就來到貝內特家的大宅跟前,開始工作。
事先完全打磨成型的構建拼接起來十分簡單——大約半天時光,一座溫室已經完全搭建起來。
因此,貝內特先生早先出門的時候,門外堆放着的是建築材料。當他回到家門口,工人們已經在着手搭建第二座“溫室”。
而羅蘭則正帶着托馬斯·巴裏和他的小女兒貝蒂,在已經建好的第一座溫室裏搭建木制的架子,在架子上方鋪設細細的管道。
羅蘭見到貝內特先生,趕緊迎出來。她也很想看看這位鄉紳對她如此“出格”的行為會如何反應。
貝內特先生的立場卻是:只要妻子和孩子們的“胡鬧”不會打擾到他,他就完全可以接受這種“胡鬧”,甚至可以拿她們開開玩笑。
于是這位老父親拄着手杖站在朗博恩大宅跟前,呵呵地幹笑了兩聲,對羅蘭說:“孩子,等你把整個朗博恩都改造成大植物園的時候,我一準幫你寫信,讓你觐見國王。”
羅蘭也笑嘻嘻地回答:“謝謝爸爸,到時候您也一定會陪我去倫敦觐見的,對不對?”
貝內特先生:……
朗博恩貝內特家的小小姐從倫敦帶回來了兩座奇怪的“透明房子”。
而且這兩座“透明房子”在一天之內,就在朗博恩站了起來。
——這件事在“八卦至上”的梅裏頓立即傳開了。
盧卡斯爵士一家來了;菲利普斯姨媽一家來了;朗太太一家來了……
慕名而來的人們都想見識見識這神奇的“溫室”。
但這兩座溫室,卻也不像她們想象的那樣,是小姐太太們喝下午茶聊天的地方。
兩座溫室裏各有一座,裏面各自有一張小木桌,一把椅子。除此之外,到到處都是一排一排整齊的木架,木架上放置着大大小小的陶盆。
每一枚陶盆上方,都有一枚水管經過,水管上方鑽了細小的孔洞。只要從一頭澆水,這些水就能從水管的孔洞中滲出,從而澆灌溫室裏所有的陶盆。
溫室建成的時日尚短,現在這裏的陶盆裏大多光禿禿的都是泥土。整個溫室也灰禿禿的,沒什麽好看。
但是羅蘭會在女客們到來的時候,向她們大肆描繪這兩座溫室的前景:
“這兩座溫室以後,一座專門用來育種,一座種植反季節鮮花和蔬菜……想象一下,冬天的時候大雪紛飛,這溫室裏郁郁蔥蔥,花香陣陣……”
有人開口,打斷了羅蘭的遐想:“莉迪亞,可你是怎麽想到在自家門口也建這兩座……‘溫室’的?”
“時髦啊!你們難道不知道嗎?這是倫敦城裏最時髦的花園才有的裝點。”
女客們都點點頭:嗯,追逐時髦——這很符合莉迪亞的個性。
梅裏頓的八卦同別處一樣,在傳播的時候,人人都會稍許誇大其詞,因此傳久了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
當傳言中的朗博恩,快要成為“皇家禦用園藝實驗基地”的時候,內瑟菲爾德的居民們也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到朗博恩來造訪了。
男賓們顯然對這溫室的機構更感興趣。
賓利先生繞着溫室走了兩圈,拍了拍用橡木制成的支撐柱,感嘆道:“這真是叫人意想不到的設計。”
達西先生卻将整座溫室仔仔細細地看了半天,最後開口發問:“為什麽不用更加堅固的材料來制作框架呢?例如……鋼鐵。”
這個位面裏,鋼鐵工業正在迅猛發展,煤炭和鐵礦石源源不斷地運至西北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在那裏被冶煉加工成為各種強度的鐵器,用來制造機械。
貝內特家的女眷們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大家一起看向羅蘭。
羅蘭笑了笑,她對此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鋼鐵在夏天會變長,冬天會變短。玻璃雖然也會,但是幅度遠比鋼鐵要小。如果用鋼鐵作為框架,最大的擔憂是:這屋頂的玻璃夏天會松脫掉下來,冬天則會被過緊的框架擠碎。”
“橡木框架就沒有這個問題。”
“這都是建築商說的,”羅蘭說完,不忘補上一句,表明她這只是标準的轉述。
她說的內容也平實易懂,但聽起來很有道理。
達西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意識到他是在與一個小女孩兒談論一個科學問題。
賓利小姐這時覺得不開口不行了——哪兒能讓貝內特家的一個小女孩奪去了風頭,她在發難之前先挂上了和藹可親的笑容。
“貝內特小姐,聽說你從倫敦回來之後,對園藝大感興趣。那麽請問,府上的花園,是打算修成巴洛克式的,還是洛可可式的呢?”
“那樣的話,府上是不是還打算修一兩座噴泉?用來裝點園林的雕像打算是從法國還是從意大利訂購呢?”
賓利小姐的問話一點兒也不真誠,甚至連她的兄長都聽出了其中奚落的口氣,皺起眉頭,提醒賓利小姐“說話禮貌些”。
羅蘭卻一點兒也不在意,她大大方方地回答:“賓利小姐這就不知道了吧?赫特福德郡人一向講求實惠,什麽巴洛克、洛可可風格,恐怕都沒有英式田園風格來得讨人喜歡。”
賓利小姐:“英式田園風格?”
羅蘭嘴角揚得老高:“對呀,确切地說,就是……英式菜園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