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貓姐姐,要是那個哥哥,以後真的去找你,怎麽辦呀?”小夏捧着個跟她臉差不多大的烤紅薯,一邊燙得直哈氣,一邊好奇地問。
“他找得到,算他本事。”
沈魚也捧着個烤紅薯,吃得頭都不擡,他就說,聞着這家的烤紅薯最香甜。果然如此,裏頭的紅薯瓤,都快烤得流糖汁兒了。
難怪比別家的一斤貴一分錢,當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啊,哥哥你騙人!”小夏叫起來:“你給他報了假地址!”
沈魚臉不紅氣不喘,義正言辭道:“誰騙人了,他要找的是小貓姐姐,關我沈魚什麽事。”
他也不想的,誰讓那大兄弟,死活非要他的地址,他又不能攆他走,剛買了好多發圈呢,不能立刻就翻臉不認人,只好随口編了個地址先把人弄走。
已經狼吞虎咽吃完一整個大紅薯的小冬斜眼看他:小貓小魚,不都是你一個人。
沈魚一點兒都不覺得虧心,臭小子,堵着個“小姑娘”要地址,還不是觊觎沈小貓的美色。
“走了走了,肚子不餓啊,該吃午飯了。”沈魚拍拍手站起來,吆喝兄妹倆:“走,哥請你們吃好吃的。”
“不用了……”小冬和妹妹對視一眼,搖了搖頭:“我們都吃了個烤紅薯了,不餓。”
小夏舔了舔唇,嘴巴裏殘留的甜味讓小姑娘心情極好:“對,我不餓了。”
“你們不餓我餓,走走,帶你們出來,還能讓你們空着肚子幹活不成?”沈魚招呼着他們坐上三輪車,用力一蹬:“都別跟我客氣,今天多虧有你們幫忙,小夏幫我賣東西,小冬幫我看攤兒,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該吃頓好吃的。”
雖然還沒數,但沈魚知道,今天沒少掙錢,所以也就不吝啬吃飯那點兒錢了。
當然,也不至于大手大腳,找了個看起來幹淨,聞着炒菜味兒也香的家常菜館,沈魚帶着腳步遲疑的兩兄妹進去了。
這種小館子,雖然沒有國營飯店規模大名氣高,但人家服務好呀。
而且,還不需要糧票,這是重點。沈魚那兩張糧票早用完了,每個月屬于他的份額,從來沒到過他手裏。
沈魚看了一下菜單,菜色沒有很多,真就一些家常菜。
他們三個肚子裏都缺油水,沈魚瞥了眼隔壁桌子,覺得那個紅燒肉做的不是很地道,就點了一個招牌菜梅菜扣肉。
這是本地的傳統蒸菜,過年的時候大部分過得去的人家餐桌上都會有這道菜,這家飯店敢拿出來當招牌菜,最起碼味道不會太差。
然後又點了一個木須肉,酸辣大白菜,一個肉丸冬瓜湯。
主食可不是像後世那樣,直接給你上一盆,不夠還能添,這會兒主食得按重量算錢。
沈魚一人給要了二兩米飯,還要了六個大饅頭,不夠再加。
看着好像東西不少,但他們幾個都能吃啊!哪怕是年紀最小的小夏,也把那二兩米飯給毫不費力的吃光了。
一開始他們兩個還不好意思夾菜,尤其是肉菜,筷子都不敢往盤子裏伸,頂多夾一點兒炒白菜。
還是沈魚看不過去,拿了雙幹淨筷子,把梅菜扣肉木須肉都給他們撥了一些到碗裏,讓他們直接吃。
不得不說,沈魚挑的這家店,味道确實不錯。
梅菜扣肉的肉片,蒸得透透的,肥肉入口即化,瘦肉細嫩不柴,吸收了醬汁和梅幹菜的特殊香氣,一點兒肉腥味兒都沒有。
這種肉片,沈魚空口都能吃,還覺得香得很。
下面的梅幹菜,浸透了肉汁,拌在白米飯裏一起吃,看着黑黑白白不太好看,但那味道,誰吃誰知道。
木須肉表現平平,肉片炒得有點兒老,不太嫩,但木耳還不錯,吃着爽口脆滑。
酸辣大白菜純粹是沈魚習慣了葷素搭配,就點了個這麽個菜,意外的味道不錯,白菜炒得剛剛好,酸辣爽口,也很下飯。
肉丸湯裏冬瓜多肉丸少,味道一般般,沒有多好,也沒有多壞。
三菜一湯,每道菜份量都不少,但被他們吃了個一幹二淨,連湯都喝光了,尤其是肉菜盤子,小冬拿着饅頭,把肉汁全給蘸饅頭吃了。
唯一剩下的是兩個饅頭,沈魚和小冬一人多吃了兩個饅頭,小夏把米飯吃完了,沒要饅頭,三人都吃得有點兒撐,在飯店歇了一會兒才走。
這麽多菜,一共才花了三塊四毛五,最貴的梅菜扣肉,也才一塊二毛五。
比紅燒肉還便宜一些,畢竟紅燒肉是純肉,這個裏面還有不少梅幹菜。
雖然是沈魚給的錢,但兩兄妹都跟着一陣肉疼,這些錢要是自己買肉回家做,多劃算啊!
沈魚好笑地摸了摸小夏的小辮:“總要出來見識一下的嘛,咱們小冬小夏,以後掙了大錢,也帶着奶奶出來吃好吃的。”
這麽一說,兩個小家夥一下子就鬥志昂揚了。
今天他們跟着沈魚,算是長見識了,看着他把那麽小的一個個發圈,賣出在他們看來的天價,還有那麽多有錢的孩子搶着要,兩個小孩對沈魚的崇拜都快溢出來了。
吃完了飯,三人又回小學門口,等着他們的小客人上門。
然而沈魚是低估了他的發圈的威力,三個人過去的時候,距離上學時間還有四十多分鐘,竟然已經有小朋友等在那裏了。
不光是她們自己,還帶着大人。
有那麽一瞬間,沈魚懷疑,是不是人家大人覺得他騙小孩錢要來退貨的。
不是,人家也是來買發圈的。
原來這些小朋友回家之後,就鬧着要零花錢要買發圈,大人們當然不會這麽容易松口。
小朋友就又哭又鬧的說,誰誰誰都買了,還買了兩對。
正好那誰誰誰,就住在一個大院一個單元樓,家裏大人經不住鬧,去看了一眼。
別說,發圈做的真好看,上面那些小裝飾,綁在小姑娘辮子上,一甩一甩的,多可愛呀。
媽媽阿姨姑姑姐姐什麽的,就心動了。
至于價格,貴是貴了那麽點兒,可他們這種家庭,難道還買不起幾毛一塊的發飾?
而那樓下的誰誰誰,本來還正挨罵呢,家長覺得自家小孩,亂花錢,幾毛錢就買這麽個小玩意兒,敗家!
結果鄰居特意跑來看,還說好看,可愛,要給自己孩子買。
這家家長再一看,可不是,自家那皮丫頭這麽一收拾,确實看着順眼了。
這家小孩一下子得意起來了:“我就說不虧,老師都買了呢,還買了好多。”
“真的,你們老師也買了?”
“對啊,有的買好幾對呢。”小姑娘眼睛骨碌碌直轉,隔壁幼兒園的老師,也是老師呀,她又沒說假話。
另一個家長就說:“這種是你們小姑娘戴的,你們老師戴,不合适吧。”
小姑娘大聲解釋:“也有老師戴的,是一種粗一些的,我看見了,上面有好大的蝴蝶結,可好看了。”
家長們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然後沒過多久,這些知道消息的,就都在沈魚這裏見面了。
有了小客人們努力宣傳,沈魚這一波也沒少賺,這些媽媽阿姨姐姐們,手裏都有錢,最起碼不會缺這塊把幾毛的。
沈魚一邊高高興興招呼客人,一邊說:“我這發圈買了不虧,今天有幾個漂亮姐姐,一人買好幾個,說要送人呢。”
對啊!還能送人。
這快過年了,妯娌小姑子什麽的,總要見面,送個好看的發圈,又體面又新鮮,還能讨人歡心。
于是一人好幾對的買,不光給自己買,孩子鬧着要,也得給自家閨女買吧。
當媽的,怎麽會舍不得給孩子花錢——梁鳳霞是個例外。
這裏聚集的人一多,就容易招來其他客人,買不買的,人家就想湊湊熱鬧,看你這賣什麽好東西,怎麽這麽多人。
這樣一來,還真引來了小學老師們,來了哪有空手走的,這麽好看的發圈,同事都買了,自己不買,顯得多窮酸似的。
虧得沈魚帶的貨夠多,兩麻袋加一個大筐呢,眼看着拿出來的賣的差不多了,連忙再補貨。
有個眼尖的,看見沈魚那筐裏裝的發圈好像不一般,伸着脖子問:“你那裏面的發圈怎麽不賣?”
沈魚就掀開蓋的麻袋布給她們看:“這些都是特制的,貴。”
一個阿姨眼睛一挑:“說得好像我們買不起似的。”
沈魚連忙道歉,直接把筐搬下來給她們看:“姐姐們,你們看,這些可難做了。”
一拿出來,一個帶着媽媽姑姑一起過來,一個人買了三對發圈的小姑娘,一把抓住一個兔耳朵發圈不放了:“媽,我要這個,給我買這個!”
“喲,這是兔耳朵吧,做的真有意思。”
“心思真巧,這還有個不一樣的,這是鹿角?”
“我這個絨球的也好看。”
沈魚笑眯眯的誇贊:“您眼光真好,這就是鹿角。”
他拿了一個,給小夏紮了個丸子頭,試着戴了兔耳朵還有鹿角的發圈,然後又換成哪吒那種,再換其他升級款細發圈。
這麽一示範,小姑娘們個個眼紅不已,大人瞅着也覺得這樣弄好看,比直接編兩個小辮可愛。
“那你這個發圈怎麽賣?”有人就問價。
沈魚獅子大開口:“兔耳朵鹿角的這種兩塊五,絨球的三塊錢一對,其他的這個小珠子的……”
沈魚一一報價,兔耳朵這種是兩個橡皮筋的粗發圈,單個賣,一般也是只紮一個。
絨球的就是沈魚整的帶歐根紗長飄帶的那種,綁在兩邊丸子頭上,飄帶會垂下來。
要沈魚自個兒說,特別礙事,可抵不住小姑娘們喜歡啊,覺得特別像電視劇裏面的女俠。
貴不貴,真的挺貴的,可是好看啊,獨特啊!孩子非要要呀!
那能怎麽辦?買呗。
沈魚愉快地把他弄出來的特制發圈,賣了個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