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沈魚數了三遍。
所有的錢被他按照面值大小分開,整數一沓,整整齊齊在桌子上擺開。
他的所有發圈中,特殊制作的發圈最少,賣的也最貴,但是掙得也最多。
特殊發圈大概有三百多個,單價從兩塊到三塊錢不等,那種絨球飄帶的雖然單價只有一塊五,但基本上成對賣出,賣一對就是三塊。
光這一類發圈,沈魚大約收入六百左右。
另外,細發圈大約八九百個,其中升級款兩百多個,總收入四百多。
粗發圈也是八九百個,升級款三百多個,總收入六百多。
而沈魚剛剛數了三遍,最後得出的總數是一千八百一十三塊錢。
一日暴富。
雖然甚至已經設想過,有了錢怎麽花,但真一次性拿到這麽多錢,沈魚還是有些不真實感。
要知道,今天上午離開學校之前,他身上只剩下三毛二分錢,再不掙錢,他懷疑自己熬不過這個冬天。
但是現在有了這些錢,他就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找個合适的機會搬出肖家,牽走自己的戶口,正式開始自己新的生活,新的人生。
沈魚怔怔地在桌前坐了好一會兒,滿腔喜悅在胸腔中來回激蕩,他有很多話想說,可又不知道該跟誰說。
這一刻,他體會到一種難言的寂寞。
但這種低落的情緒并沒有持續太久,沈魚很快把這點兒傷春悲秋抛到腦後了。
他有錢了!
有錢難道不快樂嗎?太快樂了,有這麽多錢,還要什麽自行車。
仔細想了想,沈魚把裏面十塊錢的大鈔抽了幾張卷在一起,從棉襖袖子上的破洞塞進去,塞到袖口的位置,手一縮就能摸到夾層裏的錢。
剩下的錢重新裝回書箱裏,他不能把這些錢帶回肖家,目标太大了,只能放在這裏。
把錢收好後,沈魚去叫了小冬和小夏過來。
小冬奶奶什麽都沒問,在老太太眼裏,沈魚是個有本事的人,以後肯定會有大出息,讓自家孫兒孫女跟着沈魚,随便學點兒什麽,就是賺的。
“我有件事想問你們。”沈魚開門見山道:“今天我們出去賣貨的事,有跟奶奶說嗎?”
其實說不說沒什麽大不了的,老太太可比兩個小的精明,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沈魚就是想看看,這兄妹倆嘴巴嚴不嚴。
“沒有!”兄妹倆齊齊搖頭。
小冬很認真地跟沈魚保證:“我們誰都沒說,奶奶也沒說。”
小夏跟着點頭:“對,小魚哥哥要保密,我和哥哥都沒有說。”
她停了停,補充道:“不會告訴別人,小魚哥哥就是小貓姐姐。”
沈魚:“……”大可不必再提這個。
“那謝謝你們了。”沈魚從箱子裏拿了四塊錢,一人給兩塊:“這是你們今天的報酬。”
兄妹倆哪敢接,今天吃了沈魚兩頓飯,已經很不好意思了,中午還有那麽多肉呢!
沈魚把錢往他們手裏塞:“拿着,這是你們應得的,今天确實給我幫忙了。”
發圈小,人又多,要不是兄妹倆,他真看不過來,小冬還抓住兩個想偷拿不給錢的。
兄妹倆還想拒絕,沈魚臉一板:“你們不收,我以後可不敢找你們幫忙了。”
這麽說,兄妹倆個才紅着臉收下錢,心裏都虛得很,覺得占沈魚大便宜了。
小冬把單薄的小胸膛拍得乓乓響:“小魚哥,以後有什麽事,你吆喝一聲,我肯定給你辦好。”
“還有我!”小夏不甘示弱。
沈魚忍不住笑了:“行,以後還找你們幫忙,正好,我還有個事要問問你們。”
“什麽事?”小夏問。
小冬也滿臉疑惑。
沈魚說:“我今天賣發圈,你們也看到了,生意很不錯,目前看來,咱們市的市場還沒有飽和。”
說沒有飽和是給自己臉上貼金,整個興城幾百萬人口,他這兩千個發圈才哪兒到哪兒。
兩兄妹不太懂什麽飽和不飽和的,但他們知道沈魚掙錢了,掙了很多很多錢,具體多少他們不清楚,就是知道多,一直在收錢。
“我做發圈的過程,你們大致也清楚。”沈魚繼續說。
一開始是小夏給他打下手幫忙,後來晚上小冬回來閑了,也會來幫他。
兩個孩子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吃他的糖果蘋果不好意思,想幫幫忙。
小冬小夏不明白他為什麽說這個,神色有點兒忐忑,然後就聽沈魚問:“你們想做發圈生意嗎?”
兄妹倆愣住了,好一會兒,小夏才遲疑道:“可是這是小魚哥哥你的生意。”
“不是我的,只是在這個城市我先開始做的。”沈魚很清醒,這種東西又沒辦法申請專利,況且,他也是占據了穿越的福利,這些發圈最初也不是他設計出來的。
“你們也知道,這些發圈并不難做,我覺得可能會有其他的個人或者廠子開始生産發圈賣,但是一時半會兒,這個生意都有的賺。”畢竟成本實在低。
小夏悶悶不樂地嘀咕了一句:“是小魚哥哥先做出來這些好看發圈的,他們怎麽能抄你的。”
沈魚解釋了一句:“不是我最先,我也是學的別人。”
小冬糾結半晌,終于開口:“我想做,可是我沒錢。”
發圈成本低,但再低也是要成本的,他們家沒有什麽進項,最大的收入就是沈魚租房子的錢,實在拿不出錢給他做生意。
沈魚笑了,有想法就好,這一家子人品都不差,他也很樂意拉拔一把,或者說互惠互利。
“這樣,我有兩個選擇,你聽一聽。”沈魚說。
“第一個,所有成本我出,我有時間了就來做發圈,然後你們賣,每賣出十個,細發圈給你們提兩毛錢,粗發圈三毛,賣不出去貨原退給我。”
這種就是沈魚承擔所有成本和風險,但小冬只掙提成。
光只第一個提議,小冬眼睛就亮了。
他現在雖然沒念書了,但小學還是上過的,這種簡單的計數他也會。十個兩毛,一天只要賣一百個,就是兩塊。
哪怕不是每天都能賣這麽多,可只要賣了就有錢拿,這些錢足夠他們家過一個舒服的冬天了。
不過他沒有急着應承,靜靜等着沈魚說第二個選擇。
沈魚贊賞地看他一眼,說:“第二種,我教給你怎麽做發圈,買材料的錢我出,你來做,做好之後,從我這拿貨,細發圈一毛五一個,升級款三毛五,粗發圈三毛,升級款四毛五,特殊發圈一塊一個。”
也就是說,除了特殊發圈,其他的小冬如果拿去賣,按照沈魚之前的價格,每個能有一毛五到兩毛的利潤。
小冬的呼吸變粗了,小夏還在掰指頭算賬。
沈魚說:“當然,這種我就不會給你兜底了,你進貨得給我錢,最開始沒有,我給你賒賬,但怎麽賣,賣不賣得完,我不幹涉。”
他是打算一次把話說清楚的,所以盡量講得周全:“發圈你買去之後,是提價賣也好,降價賣也罷,都随你,如果你有本事賣得更貴,多賣的錢都歸你。”
但是胡亂喊價擾亂市場,影響後續生意,他也不會管的,反正他沒打算長久做這個生意。
“還有,等你有錢了,想自己買材料自己做,要提前跟我說一聲,我就不繼續買材料了。”
小冬急道:“我不會——”
沈魚擡手制止了他接下來的話,溫聲道:“你別着急,我這麽說是認真的,我以後不打算長時間賣發圈,之所以繼續做,是手裏的原材料還沒清幹淨。”
碎布頭還有一麻袋半,橡皮筋直接買就行了,其他材料也方便,所以幹脆再掙一筆,順便帶着小冬掙點兒。
小冬很想不明白,這麽好的生意,怎麽不繼續做下去。
但小魚哥是個有本事的人,他肯定是有他的想法。
小冬想清楚了,毫不猶豫道:“我選第二種。”
他知道,沈魚是在幫他,免費教他做發圈,賣發圈這個事,誰不能做,選他,就是想幫幫他,這份情他記在心裏了。
“好,我現在就教你怎麽做,明天白天你多練一練,不明白的我晚上回來教你,咱們得盡快,如果有別的發圈流入市場,可能會被壓價。”
小冬一聽價格會變便宜,整個人都緊張起來了,小夏大眼睛瞪的溜圓,跟着着急上火。
她已經算明白啦,她哥要跟着小魚哥哥掙錢呢。
屋裏還剩了幾個壞的橡皮筋,比如要斷不斷的那種,沈魚發現了,當然不能布一包拿出去賣,這不是坑人嘛。
于是就留下來了,正好現在拿來給小冬練手。
基礎款發圈不難做,之前他們看沈魚做了那麽多,看都看得差不多了,主要是學會怎麽用縫紉機,還有一些操作方便的小技巧。
沈魚教了個大概,看小冬縫了個歪歪扭扭的發圈,确認他已經會操作了,就讓他自己先練着,他該回肖家了。
剛走出小院,小冬從裏面追出來:“小魚哥,你的箱子沒拿。”
裏頭好多錢吶,之前沈魚給他們倆發錢,就是從箱子裏拿的,他看見了。
“暫時先放那。”沈魚笑眯眯道:“你幫我看一下嘛。”
“好、好!”小冬緊張極了,他決定了,今晚把床搬過去,就守着那個箱子了。
沈魚回到肖家,已經挺晚了,不過前段時間他為了做發圈,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回來的,倒不顯得突兀。
進門之後,照樣是肖家其他人的視而不見,肖老太的冷眼,梁鳳霞不滿的唠叨:“一天到晚不着家,吃飯倒是挺積極,你說說你,我養着你有什麽用,早知道當初就讓你留在鄉下種地。”
這是她最近時常有的抱怨,因為沈魚不如以往聽話了,老是給她找事。
“我今天請假了。”以往沈魚都不會搭理她,今天或許是知道,他即将真正離開這個家,心裏莫名有了點兒其他想法。
梁鳳霞頓了頓,突然想起吃晚飯的時候,婆婆罵沈魚,肖家輝說沈魚今天生病請假了,怎麽不在家。
當時小兒子正鬧着要喝麥乳精,她忙着哄孩子,這話過耳不過心,轉頭就忘了,其他人也沒當回事。
這會兒沈魚一開口,梁鳳霞一個激靈:“你是不是想逃學故意裝病?我可跟你說,學費可貴着,你要是不想上學,就回鄉下種地去,別整天盡想些歪門邪道。”
她可沒錢給沈魚看病,大小夥子,怎麽可能動不動就生病,肯定是裝的。
以前還指望這孩子長大了能掙點兒錢,帶契一下小兒子,結果長成這個熊樣兒,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要他能幹啥啊!白費糧食。
沈魚:“……”
他忽然笑出來聲,看,沈餘,有些人,從來都不值得。
梁鳳霞被他笑得渾身寒毛直豎,這孩子什麽毛病啊,該不是上次發燒把腦子燒壞了吧。
她心裏發涼,不敢再哔哔沈魚,也沒指使他幹活了,自個兒收拾收拾,回卧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