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1)
雲尚書聽雲澹說完後,咦了一聲,告訴了雲澹一件事。
原來,一個月前,在雲澹受傷期間,華大人的次子華善道在刑部大牢裏上吊自殺了。
雖說,再過幾個月,到了秋天,華善道還是要被處斬,但是華大人還是受不了這個打擊,告病回家了。
現在大理寺卿王大人的小女兒又意外死亡,老天好像特意跟這兩家人過不去似的,讓他們兩家接二連三的出事。
兩年前是王靜娘,一個月前是華善道,今天又是王心娘……雲澹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卻想不起來是哪裏。
第二天,雲澹來到風泊家裏,風泊傷勢好轉後,已經回衙門上班了,風老爺子和風溢則不知所蹤。
小清一個人坐在院子裏托着下巴發呆,兩眼望着花圃,完全沒有聽見雲澹的推門聲。
雲澹覺得此時發呆的小清看着有點好笑,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輕聲說道:“小清,想什麽呢?”
“啊,雲大人!你怎麽來了?”昨天冒充雲澹的表妹,所以小清吃虧點,喊了他一天的雲大哥,今天恢複身份,于是跟往常一樣,喊起了雲大人。
但是顯然雲澹不喜歡這個稱呼,他還是比較喜歡小清甜甜的喊他雲大哥的樣子,于是一本正經的糾正道:“小清啊,你如今已經不是我的保镖了,喊雲大人太見外了。你還是喊我雲大哥吧。”
小清倒無所謂,一個稱呼而已,于是爽快的答應了:“好的,雲大哥。”
“我來,是告訴你一件事,你可能會感興趣。”雲澹把昨天在雲尚書那聽到的事跟小清說了一邊。
小清靜靜地聽完,果然也是跟他一樣,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
“雲大哥,你有沒有覺得事情好像挺湊巧的。華善道為何要自殺呢?還有幾個月好活呢!他要是因為殺了自己的妻子感到內疚,那他早就自殺了,為何要等入獄半年後再自殺?難道他是因為怕砍頭,所以提前上吊自殺?大牢裏自殺很簡單嗎?”小清說到後面,就變成了自言自語,但是聽在雲澹耳裏卻大受啓發。
大牢裏自殺很簡單嗎?不簡單!因為刑部大牢的梁很高,華善道是怎麽把繩子挂到梁上上吊自殺的?
原來問題在這裏,難怪總覺得哪裏不對勁。雲澹想通了這一點,眉頭慢慢舒展開來,臉上也露出了溫文爾雅的笑容,對着小清輕聲說道:“小清,你不做捕快可惜了。”
這是在稱贊我吧,小清臭美的想着,不知不覺露出得意的笑容,笑得那麽陽光燦爛,那麽沒心沒肺。
雲澹雖然不是喜歡多管閑事的人,但是此事頗為蹊跷,事關刑部官員之子,又涉及到大理寺卿。
雲澹不敢大意,帶着好奇心頗重的小清,到了刑部大牢,打聽華善道自殺身亡的事。
看管死刑犯的是一個叫老牛的獄卒,年逾五十多歲,在刑部大牢已經做了三十多年,可謂經驗豐富。
當雲澹詢問起華善道上吊自殺一事時,老牛想起了一些怪事。“那個華公子,關進大牢後一直說自己是冤枉的,說他當時只是輕輕地推了妻子一下,沒想到她沒站穩,居然就這樣掉下了山崖,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他進了大牢後,就一直吵着要見王家的人,但是大理寺卿王大人恨他入骨,又怎麽會見他呢?後來他托人傳信給他自己的妹妹華六娘,讓她找王家人來見他,華六娘接到信後也是久久沒有回音。”老牛喝了一口劣質的茶,清清嗓子繼續說道。
“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一個多月前,也就是華善道死前不久,王府的小姐來了,帶着面紗,神神秘秘的跟他說了好久的話。”這個消息夠勁爆的,王府的小姐,難道是王心娘?她怎麽會來見華善道?
“老牛,你怎麽知道來者是王府的小姐而不是王府的丫鬟?”雲澹神色凝重的問道。
“我老牛在大牢裏什麽樣的人沒見過。那位小姐,纏着小腳,身上熏着龍眼香,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範。雖然她帶着面紗,但是我不會認錯人的,她肯定是王府的小姐,不是什麽丫鬟。”老牛自信的說道。
“你聽到他們說什麽了嗎?”雲澹追問道。
“沒有,那位小姐出手很大方,給了我一錠十兩的銀子,讓我行個方便,我就讓他們兩個單獨待了一會。”老牛跟雲澹相識多年,深知他的為人,所以不怕讓他知道自己收了不該收的錢。
“還有一個問題,發現華公子屍體的時候,你在場嗎?”刑部大牢看管死刑犯的有六個人,兩人一天,輪流值崗。老牛年紀大了,一般是值白班,晚上是年輕的獄卒,雲澹并不認識。
“嗯,當時我在場,還是我把他放下來的。那天晚上,是小李值班。早上我到了刑部大牢和他交接的時候,按例查看了牢房,就是那個時候發現華公子上吊自殺的。經仵作的判斷,當時他死了已經有三個時辰,應該是半夜上吊自殺的。”老牛回憶起了當時的情景,緩緩說道。
“華公子上吊自殺的繩子哪來的?還有屋梁這麽高,他是怎麽把繩子扔上去的?”這兩個問題弄不清楚,華善道就不可能是自殺。不是自殺,那就是謀殺!謀殺的話,那兇手是誰?動機是什麽?
“華公子把他身上穿的囚衣撕成了布條,打上結做成繩索。繩索綁在碗上就可以扔過屋梁了。”老牛解釋道。
“那你當時看見地上的碗了嗎?是一只完整的碗還是滿地碎片?”小清插嘴問道。
老牛看看眼前的這位小姑娘,跟着雲澹進來後,她就一直沒開口,他還以為是雲澹的丫鬟呢,看着嘛又不太像,不像丫鬟那樣低眉順眼,相反這小姑娘的眼裏滿是靈動。
雲澹示意老牛回答後,老牛說道:“是一只完整的碗,就是華公子平時吃飯的那只。”
“這只碗現在在哪裏?”雲澹知道小清不會無緣無故的關注一只碗,所以幫她問道。
“那只碗和布條結成的繩索都在證物房裏,雲大人可以找老三要來看看。”因為華善道是刑部郎中的次子,所以他在獄中自殺後,他所有的東西包括自殺的工具大家都沒敢處理,就怕刑部郎中華大人哪天想起來了,要查看。
雲澹從證物房的老三那裏拿到了華善道自殺用的繩索和碗。繩索是用囚衣撕成布條結成的,大概有五米長,碗完好無缺,沒有任何破損。
雲澹盯着手上的兩樣證物,思索了一會,又回到了關押華善道的囚房。刑部大牢的牢房大概高有四米,華善道身高一米七左右,繩索用來上吊長度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這只碗。繩索是綁在這個碗上扔過橫梁的,橫梁和屋頂之間的高度只有十幾公分……
小清接過雲澹手中的繩索和碗,繩索将碗用十字形的綁法固定住,然後看準橫梁和屋頂之間最高的空隙處,将繩索抛了過去……
铛的一聲,碗打在橫梁上,沒有穿過橫梁,掉了下來,砸在了地上。碗雖然沒有碎掉,但是已經破了一個缺口。
小清撿起地上的碗,重複剛才的動作。铛的一聲,失敗重現,碗又破缺了一個口。
小清再重複,铛的一聲,碗粉碎了。
三次,碗就報廢了。
一旁的雲澹遞給小清一疊同樣的碗,小清再接再厲,不斷調整站的位置和手上的力度,在相距打碎了三只碗後,重複了将近十次的抛物線運動,終于小清将碗抛過了橫梁……
華善道不是自殺!他是被人謀殺的。小清的實驗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
華善道是個文人,沒有武藝,小清身負武功,擅長暗器。就連小清都要經過十次左右才能拿捏好角度和力度,将碗抛過橫梁不落在地上,華善道是如何一次成功的?
要知道,華善道的碗上一個缺口都沒有,也就是說他沒有失敗過,碗沒掉在地上過。除非華善道的運氣非常好,随随便便一扔,碗就帶着繩索順利過了橫梁。但是,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
還有一個疑點,王心娘為何肯來見華善道?要知道,王家人恨死了華善道,根本不會來見他,更何況是一個未出閣的小姨子?
而且,王心娘不早不晚,在華善道死後一個月,也因為過敏死掉了,這個難道也是巧合?
雲澹想起老牛曾經說過,華善道曾經給他的妹妹遞過信,讓她代為找王家人來見他,但是他妹妹一直沒有回複,于是就想去問問他妹妹,華善道給她的信裏寫了什麽?
不過,雲澹身為一個未婚男子,不适合見女眷,于是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在了雲澹表妹小清的身上。
小清頂着刑部尚書外甥女的名頭順利見到了華善道的妹妹華繡娘。
華繡娘是個十四五的小姑娘,面目清秀,看起來有點內向,不善與人交流。在知道小清的來意後,華繡娘支支吾吾了好久,欲言又止。
小清察言觀色,知道她肯定是知道什麽內情,于是就将自己和雲澹發現的蹊跷告訴了她:“雲大人覺得你哥哥不像自殺,他的死有問題。如果你不想讓你哥哥冤死的話,就應該告訴我們實情,好為他伸冤。”
華繡娘聽了小清的這番話,忽然激動的流起了眼淚,她拿出手帕輕輕的擦了擦,遲疑了一會,終于猶猶豫豫的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交給了小清。
“風小姐,我希望在案情明白前,你們不要透露出這封信裏的內容。因為……因為這對我哥哥我嫂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華繡娘輕聲說出自己的要求。
小清接過信,一口答應,自己又不是狗仔隊,對爆料沒什麽興趣,她只想查明這件事到底是怎麽回事。
小清打開信,才發現信裏的內容很勁爆,難怪華繡娘會說出那番話。
原來,華善道在信裏寫道,他懷疑自己的妻子王靜娘不守婦道。
他曾經在她的首飾盒裏看見過一件陌生的首飾,是一塊玉質上乘的同心結玉佩,這既不是她的嫁妝也不是他送的,問她首飾的來歷,她卻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兩人為此還争吵過。
還有一回,他見她偷偷的在房裏燒書信,等他沖進去搶奪的時候,卻發現信已經燒毀了,什麽都沒看見,他問她為何要燒,她卻說他有疑心病,她想燒就燒,他管不着,為此夫妻二人鬧得不歡而散,足足冷戰了兩個月。
雖然,華善道自己也知道憑着這些不能證明自己的妻子王靜娘不守婦道,但是這兩件事就如同一根刺一樣深深的紮在他的心裏。
他寫這封信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妹妹華繡娘去找王靜娘的妹妹王心娘。因為她們兩人年歲差不多,平時兩人也走動的比較勤,交情不錯。王心娘為人心地善良,他想讓繡娘去探王心娘的口風,看她是否知道自己姐姐的一些事。
誰知道,自己的妹妹繡娘收到這封信,知道是這樣的事情後,吓得誰都沒有告訴。只是偷偷的把信收了起來,并沒有去找王心娘求證。
直到小清找上門,說她哥哥的死有蹊跷後,她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哥哥,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才把信交給了小清。
小清看完信後,知道繡娘是怕家醜外揚,所以才隐藏了這封信。華善道死後,她非常內疚,所以小清也沒說什麽,只向她保證不會把信交給別人,也不會透露這件事。
小清告別華繡娘後,剛出華府,就見雲澹坐在馬車裏等她。她跳上馬車,将信遞給了雲澹。
雲澹看完,低頭沉思了一會,笑着對小清說道:“既然老天讓你我目睹王心娘的死亡,那就是天意讓我們要管這事了。小清,你可覺得雲大哥多管閑事了?”
小清甜甜的沖雲澹一笑,說道:“沒有啊,我覺得這個是做善事積德,說不定我幫他們洗刷了冤屈,我就能找到我的哥哥了。嗯,我們下一步找誰呢?如果真有這個男人的話,是不是最好找王靜娘的貼身丫鬟求證。”
“找她的貼身丫鬟是沒用的,大丫鬟都是主子的心腹,不會輕易出賣自己的主子。尤其是這種傷風敗俗的事。這種醜事爆出來,死的第一個是她們。”雲澹畢竟是古人,很了解古代的主仆關系,小清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那找誰呢?”小清沒了主意。
“找王府的小厮和門房,不過這事你幫不上忙。我讓從雲去就行了。”從雲作為雲澹的小厮,還是經常跟各府的下人打交道的。
“哦,那我回去了。”忙了一整天,小清才想起來,還要回家做飯呢。
“那個……小清啊,今天你也辛苦了……這個,燕回樓的菜不錯,嗯,這個,我……我們去嘗嘗怎麽樣?”雲澹結結巴巴,面紅耳赤,總算鼓足勇氣把話說全了。
……這算是約會嗎?小清見雲澹耳朵都紅了,心裏偷偷笑道。沒想到雲澹一把年紀了,臉皮還是這麽薄。想當初,高中的時候,就有男生敢光明正大的給她遞情書,約她出去溜冰唱歌吃飯。古人真是保守啊!
想到這裏,小清就不忍拒絕雲澹,于是把師父師兄們的肚子抛之腦後,很開心的答應了雲澹的請求。
雲澹眉開眼笑的吩咐車夫趕往燕回樓,和小清吃飯去也。
晚上,風老爺子和徒弟風泊風溢圍着桌子,望着空空的飯桌,老爺子怒道:“小清這個臭丫頭跑哪去了?怎麽還不回來?”
風泊比較鎮定,打算去廚房看看還有沒有庫存,準備随便弄點東西墊墊肚子。小師妹應該不會那麽沒人性,廚房應該有點吃的。
風溢托着下巴,苦着臉,想到一個很嚴肅很現實的問題,對自己的師父說道:“師父,你說小師妹早晚要嫁人的。到時,我們怎麽辦啊?要不,我把小師妹娶了吧。”
風溢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這樣自己就不會餓肚子了,而且也不用擔心有人會欺負自己的小師妹。
風老爺子聽見風溢的奇思妙想,給了他腦門一個毛栗子,吼道:“你應該娶個廚娘!”
小清推門進屋的時候,就正好聽見師父的這句話,疑惑的看了眼自己的師父和二師兄,問道:“二師兄要取媳婦了嗎?好突然啊,都沒聽你們說起啊!”
原來這些天他們不在家是去相親了啊。
風老爺子見小清回來了,頓時神色見緩,脾氣見收,笑咪咪的好聲問道:“清兒,去哪了啊?”
“我幫雲大哥查案,後來他就請我吃飯去了。”小清沒有發現自己沒有像以往那樣稱呼雲澹為雲大人。
“我打包了幾個菜回來,我去廚房熱一下,馬上就可以吃了。”小清提着食盒走去廚房。
“師父啊,我沒聽錯吧,她喊雲澹雲大哥?”風溢眨着眼睛,向自己的師父求證。
“嗯,你沒聽錯,為師也聽到了。”風老爺子喜滋滋的摸着自己的胡須,這樣也不錯,還是自己的大徒弟聰明。
風溢怪異的看着風老爺子的神情,忽然想到了什麽,驚呼道:“師父,你同意大師兄的建議啊!”
“這個嘛,順其自然最好了。”風老爺子模淩兩可的應付着風溢。
“師父,那我怎麽辦啊!”風溢可憐兮兮的看着自己的師父。
“你啊,剛才不是說了嘛,你應該娶個廚娘。”風老爺子看不慣風溢裝可憐的樣子,忍不住又給了他一個毛栗子。打完以後,舒心多了,等着小清開飯。
廚房裏,風泊看着小清提着食盒進來,随口問道:“去哪了啊?”
“跟雲大哥去燕回樓吃飯了,那裏的烤鴨不錯啊!我喊了外賣,還打包了幾個菜回來。”小清把菜從食盒中拿了出來,只要稍微加熱一下,一家人就可以吃飯了,她連主食米飯都帶了回來。
風泊聽到小清的回答,臉上浮現出得意的笑容。自己的方法果然是對的,照眼下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成功指日可待啊。
什麽未婚妻什麽指腹為婚,哼哼,那是找不到合适的對象,才說的借口吧。
有了雲澹的幫助,自己就不用那麽辛苦了啰。小師妹,加油啊!
離這不遠處的尚書府裏,雲澹的書桌前,有一幅剛剛完成的仕女圖。畫中的女子,杏眼桃腮,明豔照人,臉上挂着春光明媚的笑容,笑得那麽沒心沒肺……
雲尚書聽雲澹說完後,咦了一聲,告訴了雲澹一件事。
原來,一個月前,在雲澹受傷期間,華大人的次子華善道在刑部大牢裏上吊自殺了。
雖說,再過幾個月,到了秋天,華善道還是要被處斬,但是華大人還是受不了這個打擊,告病回家了。
現在大理寺卿王大人的小女兒又意外死亡,老天好像特意跟這兩家人過不去似的,讓他們兩家接二連三的出事。
兩年前是王靜娘,一個月前是華善道,今天又是王心娘……雲澹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卻想不起來是哪裏。
第二天,雲澹來到風泊家裏,風泊傷勢好轉後,已經回衙門上班了,風老爺子和風溢則不知所蹤。
小清一個人坐在院子裏托着下巴發呆,兩眼望着花圃,完全沒有聽見雲澹的推門聲。
雲澹覺得此時發呆的小清看着有點好笑,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輕聲說道:“小清,想什麽呢?”
“啊,雲大人!你怎麽來了?”昨天冒充雲澹的表妹,所以小清吃虧點,喊了他一天的雲大哥,今天恢複身份,于是跟往常一樣,喊起了雲大人。
但是顯然雲澹不喜歡這個稱呼,他還是比較喜歡小清甜甜的喊他雲大哥的樣子,于是一本正經的糾正道:“小清啊,你如今已經不是我的保镖了,喊雲大人太見外了。你還是喊我雲大哥吧。”
小清倒無所謂,一個稱呼而已,于是爽快的答應了:“好的,雲大哥。”
“我來,是告訴你一件事,你可能會感興趣。”雲澹把昨天在雲尚書那聽到的事跟小清說了一邊。
小清靜靜地聽完,果然也是跟他一樣,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
“雲大哥,你有沒有覺得事情好像挺湊巧的。華善道為何要自殺呢?還有幾個月好活呢!他要是因為殺了自己的妻子感到內疚,那他早就自殺了,為何要等入獄半年後再自殺?難道他是因為怕砍頭,所以提前上吊自殺?大牢裏自殺很簡單嗎?”小清說到後面,就變成了自言自語,但是聽在雲澹耳裏卻大受啓發。
大牢裏自殺很簡單嗎?不簡單!因為刑部大牢的梁很高,華善道是怎麽把繩子挂到梁上上吊自殺的?
原來問題在這裏,難怪總覺得哪裏不對勁。雲澹想通了這一點,眉頭慢慢舒展開來,臉上也露出了溫文爾雅的笑容,對着小清輕聲說道:“小清,你不做捕快可惜了。”
這是在稱贊我吧,小清臭美的想着,不知不覺露出得意的笑容,笑得那麽陽光燦爛,那麽沒心沒肺。
雲澹雖然不是喜歡多管閑事的人,但是此事頗為蹊跷,事關刑部官員之子,又涉及到大理寺卿。
雲澹不敢大意,帶着好奇心頗重的小清,到了刑部大牢,打聽華善道自殺身亡的事。
看管死刑犯的是一個叫老牛的獄卒,年逾五十多歲,在刑部大牢已經做了三十多年,可謂經驗豐富。
當雲澹詢問起華善道上吊自殺一事時,老牛想起了一些怪事。“那個華公子,關進大牢後一直說自己是冤枉的,說他當時只是輕輕地推了妻子一下,沒想到她沒站穩,居然就這樣掉下了山崖,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他進了大牢後,就一直吵着要見王家的人,但是大理寺卿王大人恨他入骨,又怎麽會見他呢?後來他托人傳信給他自己的妹妹華六娘,讓她找王家人來見他,華六娘接到信後也是久久沒有回音。”老牛喝了一口劣質的茶,清清嗓子繼續說道。
“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一個多月前,也就是華善道死前不久,王府的小姐來了,帶着面紗,神神秘秘的跟他說了好久的話。”這個消息夠勁爆的,王府的小姐,難道是王心娘?她怎麽會來見華善道?
“老牛,你怎麽知道來者是王府的小姐而不是王府的丫鬟?”雲澹神色凝重的問道。
“我老牛在大牢裏什麽樣的人沒見過。那位小姐,纏着小腳,身上熏着龍眼香,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範。雖然她帶着面紗,但是我不會認錯人的,她肯定是王府的小姐,不是什麽丫鬟。”老牛自信的說道。
“你聽到他們說什麽了嗎?”雲澹追問道。
“沒有,那位小姐出手很大方,給了我一錠十兩的銀子,讓我行個方便,我就讓他們兩個單獨待了一會。”老牛跟雲澹相識多年,深知他的為人,所以不怕讓他知道自己收了不該收的錢。
“還有一個問題,發現華公子屍體的時候,你在場嗎?”刑部大牢看管死刑犯的有六個人,兩人一天,輪流值崗。老牛年紀大了,一般是值白班,晚上是年輕的獄卒,雲澹并不認識。
“嗯,當時我在場,還是我把他放下來的。那天晚上,是小李值班。早上我到了刑部大牢和他交接的時候,按例查看了牢房,就是那個時候發現華公子上吊自殺的。經仵作的判斷,當時他死了已經有三個時辰,應該是半夜上吊自殺的。”老牛回憶起了當時的情景,緩緩說道。
“華公子上吊自殺的繩子哪來的?還有屋梁這麽高,他是怎麽把繩子扔上去的?”這兩個問題弄不清楚,華善道就不可能是自殺。不是自殺,那就是謀殺!謀殺的話,那兇手是誰?動機是什麽?
“華公子把他身上穿的囚衣撕成了布條,打上結做成繩索。繩索綁在碗上就可以扔過屋梁了。”老牛解釋道。
“那你當時看見地上的碗了嗎?是一只完整的碗還是滿地碎片?”小清插嘴問道。
老牛看看眼前的這位小姑娘,跟着雲澹進來後,她就一直沒開口,他還以為是雲澹的丫鬟呢,看着嘛又不太像,不像丫鬟那樣低眉順眼,相反這小姑娘的眼裏滿是靈動。
雲澹示意老牛回答後,老牛說道:“是一只完整的碗,就是華公子平時吃飯的那只。”
“這只碗現在在哪裏?”雲澹知道小清不會無緣無故的關注一只碗,所以幫她問道。
“那只碗和布條結成的繩索都在證物房裏,雲大人可以找老三要來看看。”因為華善道是刑部郎中的次子,所以他在獄中自殺後,他所有的東西包括自殺的工具大家都沒敢處理,就怕刑部郎中華大人哪天想起來了,要查看。
雲澹從證物房的老三那裏拿到了華善道自殺用的繩索和碗。繩索是用囚衣撕成布條結成的,大概有五米長,碗完好無缺,沒有任何破損。
雲澹盯着手上的兩樣證物,思索了一會,又回到了關押華善道的囚房。刑部大牢的牢房大概高有四米,華善道身高一米七左右,繩索用來上吊長度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這只碗。繩索是綁在這個碗上扔過橫梁的,橫梁和屋頂之間的高度只有十幾公分……
小清接過雲澹手中的繩索和碗,繩索将碗用十字形的綁法固定住,然後看準橫梁和屋頂之間最高的空隙處,将繩索抛了過去……
铛的一聲,碗打在橫梁上,沒有穿過橫梁,掉了下來,砸在了地上。碗雖然沒有碎掉,但是已經破了一個缺口。
小清撿起地上的碗,重複剛才的動作。铛的一聲,失敗重現,碗又破缺了一個口。
小清再重複,铛的一聲,碗粉碎了。
三次,碗就報廢了。
一旁的雲澹遞給小清一疊同樣的碗,小清再接再厲,不斷調整站的位置和手上的力度,在相距打碎了三只碗後,重複了将近十次的抛物線運動,終于小清将碗抛過了橫梁……
華善道不是自殺!他是被人謀殺的。小清的實驗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
華善道是個文人,沒有武藝,小清身負武功,擅長暗器。就連小清都要經過十次左右才能拿捏好角度和力度,将碗抛過橫梁不落在地上,華善道是如何一次成功的?
要知道,華善道的碗上一個缺口都沒有,也就是說他沒有失敗過,碗沒掉在地上過。除非華善道的運氣非常好,随随便便一扔,碗就帶着繩索順利過了橫梁。但是,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
還有一個疑點,王心娘為何肯來見華善道?要知道,王家人恨死了華善道,根本不會來見他,更何況是一個未出閣的小姨子?
而且,王心娘不早不晚,在華善道死後一個月,也因為過敏死掉了,這個難道也是巧合?
雲澹想起老牛曾經說過,華善道曾經給他的妹妹遞過信,讓她代為找王家人來見他,但是他妹妹一直沒有回複,于是就想去問問他妹妹,華善道給她的信裏寫了什麽?
不過,雲澹身為一個未婚男子,不适合見女眷,于是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在了雲澹表妹小清的身上。
小清頂着刑部尚書外甥女的名頭順利見到了華善道的妹妹華繡娘。
華繡娘是個十四五的小姑娘,面目清秀,看起來有點內向,不善與人交流。在知道小清的來意後,華繡娘支支吾吾了好久,欲言又止。
小清察言觀色,知道她肯定是知道什麽內情,于是就将自己和雲澹發現的蹊跷告訴了她:“雲大人覺得你哥哥不像自殺,他的死有問題。如果你不想讓你哥哥冤死的話,就應該告訴我們實情,好為他伸冤。”
華繡娘聽了小清的這番話,忽然激動的流起了眼淚,她拿出手帕輕輕的擦了擦,遲疑了一會,終于猶猶豫豫的從懷裏掏出了一封信,交給了小清。
“風小姐,我希望在案情明白前,你們不要透露出這封信裏的內容。因為……因為這對我哥哥我嫂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華繡娘輕聲說出自己的要求。
小清接過信,一口答應,自己又不是狗仔隊,對爆料沒什麽興趣,她只想查明這件事到底是怎麽回事。
小清打開信,才發現信裏的內容很勁爆,難怪華繡娘會說出那番話。
原來,華善道在信裏寫道,他懷疑自己的妻子王靜娘不守婦道。
他曾經在她的首飾盒裏看見過一件陌生的首飾,是一塊玉質上乘的同心結玉佩,這既不是她的嫁妝也不是他送的,問她首飾的來歷,她卻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兩人為此還争吵過。
還有一回,他見她偷偷的在房裏燒書信,等他沖進去搶奪的時候,卻發現信已經燒毀了,什麽都沒看見,他問她為何要燒,她卻說他有疑心病,她想燒就燒,他管不着,為此夫妻二人鬧得不歡而散,足足冷戰了兩個月。
雖然,華善道自己也知道憑着這些不能證明自己的妻子王靜娘不守婦道,但是這兩件事就如同一根刺一樣深深的紮在他的心裏。
他寫這封信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妹妹華繡娘去找王靜娘的妹妹王心娘。因為她們兩人年歲差不多,平時兩人也走動的比較勤,交情不錯。王心娘為人心地善良,他想讓繡娘去探王心娘的口風,看她是否知道自己姐姐的一些事。
誰知道,自己的妹妹繡娘收到這封信,知道是這樣的事情後,吓得誰都沒有告訴。只是偷偷的把信收了起來,并沒有去找王心娘求證。
直到小清找上門,說她哥哥的死有蹊跷後,她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哥哥,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才把信交給了小清。
小清看完信後,知道繡娘是怕家醜外揚,所以才隐藏了這封信。華善道死後,她非常內疚,所以小清也沒說什麽,只向她保證不會把信交給別人,也不會透露這件事。
小清告別華繡娘後,剛出華府,就見雲澹坐在馬車裏等她。她跳上馬車,将信遞給了雲澹。
雲澹看完,低頭沉思了一會,笑着對小清說道:“既然老天讓你我目睹王心娘的死亡,那就是天意讓我們要管這事了。小清,你可覺得雲大哥多管閑事了?”
小清甜甜的沖雲澹一笑,說道:“沒有啊,我覺得這個是做善事積德,說不定我幫他們洗刷了冤屈,我就能找到我的哥哥了。嗯,我們下一步找誰呢?如果真有這個男人的話,是不是最好找王靜娘的貼身丫鬟求證。”
“找她的貼身丫鬟是沒用的,大丫鬟都是主子的心腹,不會輕易出賣自己的主子。尤其是這種傷風敗俗的事。這種醜事爆出來,死的第一個是她們。”雲澹畢竟是古人,很了解古代的主仆關系,小清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那找誰呢?”小清沒了主意。
“找王府的小厮和門房,不過這事你幫不上忙。我讓從雲去就行了。”從雲作為雲澹的小厮,還是經常跟各府的下人打交道的。
“哦,那我回去了。”忙了一整天,小清才想起來,還要回家做飯呢。
“那個……小清啊,今天你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