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章
王父與陳光輝的建議都是讓王海儲蓄些精力應付李容,可由于王海還是很年輕,晨勃的事兒還是常有,于是他學會了在應付了李容又不見得精力過于旺盛中去協調,讓自己晨勃的機會減到最低。
王海盡管每月都交幾次功課,可李容依舊對王海變得平淡,有時候還諷刺王海。王海性格跟他父親相似,很是平和,所以李容盡管好幾次故意挑起火氣,可也不見得王海跟她吵個什麽。王海沒跟她吵,不代表她心裏就沒火氣會平息,相反助長了她挑刺的心。
王家倆父子對李容的行為不抱意見,可王母是個急性子,最不喜歡李容挑個什麽,一般李容有意無意挑着,王母也有意無意地回應着,那個語氣好幾次惹得李容哼了起來。真要王母說得過了火,王海會立馬制止,王父也眼神冷冽,這讓王母也哼哼了起來。
王母也已經清楚王海李容之間開始發生什麽,但她不是個甘示弱的人,她經常有意無意對外人說:我們王家不會主動挑事,可也不怕個什麽,我們家人認識的高人還少嗎?哼!
對于這句話,王家父子聽到實在是哭笑不得,知道婦乸(中年婦女)就是這個品性,只能讓她收斂,別讓人聽着笑話。
可這話傳到李容耳朵裏,話可變質了,她認為王母說她挑事,王家認識多高人,自己嫁進王家是一種福分,要分清紅白,不要大刺刺地在王家挑事。就此,李容就想着王家究竟認識哪個高人?除了陳光輝,好像沒有了?于是她背地嗤鼻一笑,裝嘛,好幾年前不是過得挺窩囊的嘛,還不給人(包括她自己)知道,怕醜事外揚?
王海知道自己和陳光輝的兄弟之情做得很不好之後,跟陳光輝交往開始主動起來,彼此的來往也多了起來。這可給李容挑事的理由,她老是背地裏有意無意當着王母說:哎呀,這陳哥怎麽老是過來哦,好像這裏就是他家似的。這話可把王母氣得,于是使勁想心思排斥李容。中年婦女的心思很是可怕,她會故意做少些飯,先把自己的裝了,再給王父裝,最好到李容的時候,她會說:哎呀,沒飯了呀,阿容今頓吃少一點點吧,呵呵呵……
對于王母的行為,王海真不知道怎麽說了,只能把自己的飯分給李容。李容那個氣啊,于是又想着法子刺激王母。她會說:哎呀,廣州空氣真不好,以後得多帶小剛剛回鄉下過過,那裏空氣可好呢,小剛剛在那裏多過些日子定然會更健康,不但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呵呵呵……
李容這話可帶着多個信息,自然也把王母氣得屁股翹翹,于是兩個女人的鬥争越演越烈。王父發覺不對勁後,拉王母一邊說:你傻了啊,怎麽跟她吵,要是她跑了咋辦?王母:我管她跑不跑,這樣的女人,哼!
王父的說話給了王母意外的警示,李容跑沒關系,可就怕她把孩子也帶跑。她又想到李容曾經說過鄉下空氣好,要多帶孩子回鄉下多過些日子,這可把她吓壞了,趕緊把小孩子抓過來,以防李容偷偷把孩子帶走。她甚至是想着法子把孩子接到自己房間睡覺,以防李容真“瘋”起來會半夜帶孩子跑掉。
李容知道王母多次跟自己掙孩子,她也不示弱,還多次私下跟孩子說王母的不是。可是小孩子誰也不依,就依王海,有時候倆女人争小孩子,小孩怕了,哭着要爸爸。
李容不是笨女人,小孩粘父親不粘她,這給她一個警示,她必須把丈夫拉過自己陣線,不然自己在王家就被孤立了,于是她對王海的冷諷少了很多。
慢慢地,王家的低氣壓由李容和王海兩人之間轉移到李容和王母,變成了很多家庭都有的婆媳不和。可,問題并沒有那麽簡單,因為這是一個頗為複雜的家庭,轉變之間瞬息萬化。
(寫到轉折點了,也是最頭疼最難寫的部分。該怎麽過度怎麽處理,既讓人能接受又不失客觀,相信續寫過《深海》的那幾位朋友深有體會。請容我再細細思考接下來該怎麽寫。于2013/4/6/9:20更新)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