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風月佳時逢故人(一)
風月佳時逢故人(一)
徐崔二人收拾妥當,這便上街游逛, 放眼一望, 便見夜光如晝, 花燈萬盞, 大道上紅飛翠舞,鑼鼓聲不絕于耳。崔钿是愛熱鬧的人, 一見着這副景象, 立時打起了精神來, 拉着徐三便往人堆裏擠。
只是她雖興致十足,徐三卻是心思根本不在此處。她這個幕僚當的,真可謂是盡職盡責, 便是到了這麽吵鬧的地兒,她也在思索着崔钿該如何應對。
她由着崔钿拉着,偶爾出聲, 敷衍幾句, 只一個勁兒地皺眉思量。崔钿看在眼中,自是蹙起了眉, 便嚼着手中的冰糖葫蘆, 含混說道:“我說徐老三, 你這是在想哪家郎君呢?是你沒帶出門兒的小狐貍?還是住在你家隔壁的傻大壯?”
徐三輕笑着搖了搖頭, 正要說話, 忽地聽見沉沉鼓聲愈來愈近,好似雷鳴陣陣,震得人耳膜發顫, 心跳加速。徐三皺起眉來,回頭一看,卻見不知何時,二人竟已被包圍在了游行隊伍當中。
這所謂的洛薩節,乃是西域節日,又名驅鬼節。因此便有許多金人,基本都是男人,齊聚街巷,或是扮作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或是扮作斬妖除魔的神兵天将,混做一團,揚啰搗鼓,亦歌亦舞,繞行城中。
徐崔二人,及那三個兵士,夾在這隊伍當中,由于穿着打扮十分平常,倒顯得十分格格不入。有幾個金人似乎是起了興致,叽裏咕嚕地也不知在說些甚麽,竟繞着崔钿與徐三跳起了舞來。
這寒冬臘月的,前兩日才下過雪,這幾個金人面上塗着紅綠顏料,梳着一頭的小辮子,竟也不怕冷,皆光着膀子,嘴裏頭呼呼哈哈,跳來跳去,瞧着倒也沒甚麽惡意,好似只是逗這幾人玩玩。
崔钿不曾領略過這般風情,偏着頭,咬着山裏紅,興致盎然地看着幾人跳舞。徐三在旁淡淡一掃,卻驀地憶起了蒲察的話來。
那家夥說什麽來着?
是了,先前尚在村中之時,他便千叮咛萬囑咐,非要讓徐三去看驅鬼節的廟會。前兩日她給他去上第一堂課,臨走之時,那男人又說了好幾遍,教她一定要上街。
徐三挑了挑眉,搖頭輕笑。而旁邊那金人見她打扮得如此俏麗,此時又勾唇輕笑,便壯起了膽子,一邊跳着舞,一邊湊到她跟前去,眼神灼熱,用那極其蹩腳的漢話誇她道:“你,好白,高,真美!”
其實倒有不少金國男人,對相鄰的宋國,頗有幾分向往。當然,不排除其中有些男子天生就有受虐傾向,然而更多的男子,則是認為女尊國的女子放浪而随便,大宋國在他們心中,是極為理想的豔遇之都。
雖說在女尊國,人們對于男子的審美,還是更偏向于嬌小秀麗,但是在這些邊關縣府,審美風向卻已悄悄有了變化。金人來了這兒,也有很吃得開的,甚至還有女尊國的女子,被迷得神魂颠倒,不惜違抗大宋律法,放棄女子為尊的體制,追随情郎,逃到了金國去。
徐三掃了兩眼,便知這幾人是甚麽貨色,對他們是半點兒興趣也無。她瞥向崔钿,見她樂在其中,便回過頭來,給那兵士使了個眼色,叫她趕走這幾個金人。哪知那當兵的婦人還未出手之時,徐三便見有個男人出現在了這幾人身後,看那個子,足足比這些金人高出了一頭還多。
那男人身軀凜凜,牛高馬大,好似銅澆鐵鑄一般,再配上那龇牙咧嘴,金剛怒目的鬼頭面具,幽幽青光一照,當真是十分可怖。
徐三蹙起眉來,便見那男人低下頭來,不知跟那幾個金人說了些甚麽,緊接着,那幾人便臉色一變,話也不說一句,混入人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崔钿見那幾人跑了,眉眼一耷拉,長長嘆了口氣。徐三才欲對那男子道謝,卻忽地被身後人群一擠,腳步一個踉跄,便往前栽倒過去。
男人無奈低笑,連忙伸出大手,一把将她扶穩。徐三很是不好意思,才要道謝,卻見那男人低下頭來,湊近她耳畔,用那标志性十足的語調,隔着面具,甕聲甕氣地道:“小師父,連我都認不出來?”
徐三一聽小師父這仨字兒,立時反應過來,伸手一推他,眯眼而笑,随口謊道:“早就認出來了,就等着你來解圍呢。不然我怎麽不叫這幾個兵娘出手?”
崔钿眯起眼來,掃了兩人兩眼。廟會上吵鬧得很,她只見這兩人嘴唇動個不停,至于說了些甚麽,卻是斷斷續續,只能聽得只字片語。
但是崔钿是誰啊,是慣常出入風月場的人。先前在開封府時,她坐在那莺花寨裏吃酒,擡起眼皮子一掃,便能看出在場諸人,誰對誰求而不得,誰跟誰滾過炕席,哪個跟哪個是舊情人兒,哪個和哪個又是暗通款曲的狗男女。
眼下她一看,就知這倆人,哪怕今日無事,明個兒也要出事兒。崔钿笑了一下,又輕輕一嘆,稍稍退後兩步,便見那金國男子低下頭來,也不知說了甚麽,便唬得徐三娘挽袖擡手,去抓他腰間劍柄。
唉!崔钿又笑着嘆了口氣。
方才從軍營來城裏的路上,崔钿就聽那幾個将士說了,說在這廟會上,若是見着有個男人,足蹬黑靴,腰纏金帶,身披黑色大氅,偏偏頭上還帶着個青銅鬼面,那這人不是別人,就是今日廟會上的“鬼王”,亦稱“閻魔”。而哪個小娘子,若是拔了他的劍,那就要做今夜祭典上的“鬼後”。
眼看着徐三這般的聰明人物,竟然也能落入旁人圈套,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崔钿可是不願放過。她負手而立,但笑不語,眼睜睜地看着徐三娘的手,離那纏着龍紋的劍柄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哪知就在徐三将要碰到黑劍之時,她卻忽地收回手來。蒲察一怔,回頭一看,便見花燈之下,那小娘子俏生生地立在眼前,挑眉笑道:“你又騙我。我要是拿了這劍,只怕是落不着甚麽好事。”
蒲察頓了頓,咧嘴一笑,眨了兩下眼,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三娘你……怎麽看出來的?”
徐三不由緩緩笑了。她可算看出來了,眼前這個蒲察,腹黑得很,可不是甚麽十成十的老實人。
他喜歡她,也知她初來乍到,肯定要找宅院住,所以就找了所有牙郎,守株待兔,等着她自投羅網;他也知她定然心中有愧,所以才說甚麽自己漢話不好,哄她來給自己教習漢文。
而這拔劍之事,很不巧,徐三備考科舉,複習地經之時,就曾在書上讀到過。那是個很偏的知識點,不過就是十幾個字,一筆帶過,但徐三早将那本書倒背如流,自然也對洛薩節的風俗很是了解。
蒲察是個商人,且是個賺了大錢的商人。有言道是無商不奸,他又怎麽會是全無心機?扮豬吃老虎,就是這男人的花招。而跟商人打交道,可絕不能被他牽着鼻子走。
徐三眯眼而笑,一聲不吭,蒲察低頭看着,只覺銀燈相射,鳳燭交光之下,那少女的臉龐,愈發嬌俏可愛起來。他心上一軟,喉結微動,随即靠近她耳側,話中故意帶上了些央求的意味,緩聲笑道:“三娘,行行好。我替你解了圍,你是不是也該,幫幫我的小忙?”
徐三稍稍一掃,卻見崔钿已然退到了街邊,舉着冰糖葫蘆,對她擠眉弄眼。徐三抿了抿唇,再回過目光,看向眼前這張青銅鬼面,心中難免有些糾結起來。
對于蒲察,她是有所圖的。學習外國語言的話,光看書可是遠遠不夠,必須要聽人說,并且張口和人說。她着實需要一個語伴。
但是蒲察對她有意,這件事阻礙了她的決策。
蒲察見她不說話,瞧這樣子,似是硬起了心腸,不願答應下來。啧,這可不在他的計劃之中,饒是蒲察,此刻都不由有些忐忑起來。
但商賈到底是商賈,在談判這件事上,他們甚至能比訟師做得更好。
蒲察眨了兩下褐色的眼兒,并不氣餒,又傾身向前,操着古怪的漢話,笑着說道:“三娘,我可以教你金文。那天你,來教我,我看見你抱着的書裏,有一本《女真譯語》。我以後可以,每天教你半個時辰,來罷,三娘,拔出我的劍。”
時至此時,蒲察也看明白了。徐三娘是聰明人,她或許不喜歡豬,喜歡的也是聰明人。
他不動聲色,眼看着她紅唇輕抿,眼睑低垂,顯然是動了意。蒲察咧嘴一笑,又繼續許以好處,道:“能讓你花那麽多工夫看的,肯定是你,都覺得難的……東西。我是做買賣的,我很擅長,算賬。”
算學?這小子的眼睛倒是尖,她那日在他府上等他,為了盡可能地利用時間,便揣了三冊書過去。她見他不曾出言詢問,還以為他不曾留心,誰曾想他卻将每本書都記在了心間。
但是徐三對于蒲察的能力,卻仍是将信将疑。這古代科舉所考的算學,和打算盤、看賬本,雖說有些關聯,但卻絕不是同一件事。不過……《算經》中的題目敘述晦澀而又難懂,個中算法,亦是落後且複雜,徐三已經知道正确及簡便的解法,所以在理解應用上,反倒不如那些古代土著。或許……蒲察當真能夠教她?
唔……這家夥他,識得全《算經》上的那些字麽?
眼瞧着徐三蹙起眉來,蒲察心上一緊,不肯放棄,又眉頭緊皺,沉聲說道:“我還會武功。你以後,不是要考試,當官嗎?會有很多人害你,我可以教你招式。”
徐三一聽,不由失笑。她眼神清亮,擡起頭來,定定地看向那鬼面男人,随即輕輕點了點頭,清聲道:“好。那我們就……”
話及此處,她轉而用金語說道:“一言為定罷。”
作者有話要說: 争取二十章之內結束這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