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狹路相逢,王對王!(求收藏)

崇祯身着浴血龍袍,騎一汗血戰馬,揮舞方天畫戟,在京師中軸禦道上橫沖直撞。

一路上。

有人拼死護駕。

有人倉皇避退。

有人跪地投降。

也有人死命阻擋。

而崇祯率燕雲十八騎如同一把熱刀切開黃油,擋者必死!

更多大明兵卒與臣民,化作哀兵,如一道道小溪流,彙聚成河。

他們跟在崇祯皇帝的鐵騎後,飛奔追随,豁出命沖殺,那些已被殺得七零八落的順軍,他們收拾起來不難。

崇祯仿佛是帶起一浪洶湧逆流,迅速蔓延全城。

崇祯擒獲一個順軍報信校尉,稍微停頓,逼問之下,大概知道李自成在什麽位置。

這舉目後望,感到有些意外。

後面跟随的人,估計有兩三萬,其中有明軍兵将,有錦衣衛,有太監,也有書生文士,販夫走卒。

崇祯知道後面跟着大批人,但不知道跟了這麽多,還源源不斷有人從巷子口彙入。

想說點激勵的話,但沒時間。

皇帝奮勇向前,便是最好的激勵。

崇祯馬不停蹄,沖過街角,左前方是天壇,有個大廣場。

大廣場上,現一大隊騎兵,黑壓壓一片,旌旗林立,衣甲鮮明,隊列整齊,能看出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重騎兵。

李自成如衆星捧月般,被保護在中間。

崇祯見過李自成的畫像,大致認得。

前世影視作品,歷史書講述,崇祯在書中被批判成大反派,李自成是農民起義領袖,提出均田免租,深得窮苦農民人心,“闖王來了不納糧”。

但現在,我是大明皇帝,而李自成是叛軍,要滅掉大明。

雙方是死敵。

想生存下去,想重振大明,必須幹一場。

“來者何人?”

李自成眯起眼睛,端詳崇祯,流露訝異之色。

崇祯一路沖殺,比傳訊兵跑得更快,李自成沒有得到相關情報。

他得到戰報,皇城已破,于是他率軍前往,也想以勝利者姿态見見崇祯。

他是順軍最高統帥,要去一個地方,不可能一下飛過去,行動需要幾個智囊大臣商議。

何況,大局已定,沒什麽好着急。

沒想到在這裏,見到這樣的崇祯皇帝,和這樣的一群混合軍。

李自成還算鎮定,其他叛賊見此情形,全都愣住。

尤其是,一批從大明投降過去的文臣武将,見到崇祯,大吃一驚,旋即羞愧難當,趕緊把頭低垂得看不到臉,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大明危難關頭。

崇祯把親信大臣派去守城。

幾個本該守護京師的親信大臣,卻開城門投降。

許多口號震天響,喊着誓死保護皇帝的将領,見勢不妙,沒抵抗多久也投降了。

現在,皇帝卻親自上陣拼殺血戰。

在大明兵卒和臣民眼裏,沒有什麽比這更可悲的。

不管怎樣,這是他們做臣子的莫大恥辱,感覺比死還難受。

“你是李自成?”崇祯不答反問。

眼下這種情況,要動點腦筋了。

李自成率領的老營精銳,比劉宗敏親兵顯得更強悍,人數有大幾千,經過略微愣神後,他們已經打起精神。

盾兵列陣在前,弓弩火铳手在後,騎兵在兩側,虎視眈眈。

自己身後,是各類兵種與平民混合軍,散亂無章,毫無陣勢配合,憑的是一股忠義之氣和無畏犧牲精神。

重甲騎兵一沖,大明這邊大多是步兵,很難擋得住,何況很大一部分是拿着柴刀、棍棒的布衣平民。

見李自成率領的精銳軍,陣型森嚴,兵強馬壯,明軍面色微變,但并沒有人退縮。

李自成在順軍層層保護中,要殺他,需要費一番功夫。

如果李自成見攻勢太猛,他可能會被護着後撤。

而交戰起來,雙方兵士死傷慘重是必然。

崇祯不希望身後這批死忠折在這裏,心中有了盤算。

“本王正是李自成,你是……崇祯皇帝?”

李自成還是有點不敢相信,目光望向側後放的降将。

根據情報,大明崇祯皇帝文弱,怎麽可能一路沖殺,渾身浴血的出現在面前。

不過,依稀能辨別出崇祯穿的是龍袍。

染血龍袍已成紅袍,而崇祯臉上也粘着血漬,李自成遠遠一時間難以辨清。

崇祯身上是很多血,但都是別人濺到身上的血。

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殺人,不在乎飛濺的鮮血。

這時,

正陽門救下的那名小将周雲辰,趕上來,朝着崇祯跪下:“陛下,前方是賊寇老營精銳,臣懇請陛下,暫避鋒芒,臣等斷後拖住他們。”

順軍這邊,降将們一個個壓低頭,羞愧得滿臉紅。

“闖王問你們呢,那是不是崇祯?”有人呵斥。

幾個降将趕緊點了點頭。

“呵呵,他就是崇祯皇帝。”李自成身邊的親信笑了。

“稀奇稀奇,我正找你呢,你就送上門來了,獻策,你今早蔔挂說,正門入,則大吉。果然應驗了,哈哈哈。”

李自成盯着崇祯,大笑起來。

宋獻策,是李自成智囊,方士出身。

聞言,周圍衆叛賊哄堂大笑。

崇祯皇帝帶着一衆烏合殘兵,他們根本不放在眼裏,就是能拼殺,這一路殺來,也是強弩之末。

何況崇祯身上還插着箭矢,顯然受傷。

十幾萬大明守城正規軍,在他們進攻下,有的不攻自潰,有的一敗塗地,這崇祯皇帝領着殘兵敗将,以及平民百姓,組成的混雜隊伍,能成什麽氣候。

“李自成,可敢與朕決鬥交鋒!?”

崇祯沒有接受明軍小将的建議,他不僅不退,還傲然提出單挑。

一位皇帝。

主動提出與一位叛軍之王單挑。

絕對是史無前例。

所有人大感意外。

“不自量力。”

宋獻策眼精芒閃閃,始終在仔細觀察崇祯,看出點異常,想了想道:“闖王,別跟他啰嗦,催動大軍掩殺過去便是。”

“崇祯,你若下馬投降,本王可饒你一命。”李自成沒有馬上動手。

在他們對話的短短時間,更多人的,圍到廣場上,密密麻麻。

有明軍與京師百姓,也有順軍。

互相對峙。

随時爆發驚天動地生死戰。

熟悉崇祯的投降文臣武将,覺得崇祯的垂死掙紮,無法改變大勢趨向,終将落幕,他們投降保全性命和家族是明智之舉。

也有一些被迫投降的武将,緊攥的雙拳陣陣顫動,通紅的雙目中飽含淚水,只要雙方交戰,他們打算趁混亂回歸明軍陣營,跟随皇帝,殺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