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朝堂,鬥奸臣,其樂無窮(一)

“陛下,十三歲是小了些,不過實屬可婚配年齡。”王承恩道。

這個崇祯知道。

兩個貼身伺候的小宮女,也只有十三歲。

蘿莉娶回後宮,從小玩到大,挺有意思……不對,我不是那種人。

崇祯心內明了,朝臣覺得眼下後宮無人,動起了心思。

若能獻女入宮。

一來巴結了皇帝,也讓皇帝轉移視線,混淆視聽。

二來,建立與皇帝的緊密關系,獲取地位與權勢。

借口冠冕堂皇,說什麽考慮社稷千秋萬代。

他們要是真為皇帝和大明考慮,在京師危難之時,就該把貪污受賄的財富交出來,而不是守着萬貫家財喊窮。

現在京師危難暫時解除,他們又謀劃起來了。

朝堂上多得是成精的文人,嘴巴油滑,善于察言觀色,奉承拍馬。

李自成、範景文等真正忠心的臣下,沒一個提到這些有的沒的。

滿清大軍壓境,這個時候納個毛線妃。

“不破建奴不納妃!”崇祯堅定的道。

朝堂一靜。

幾息後。

“陛下聖明。”

朝官齊聲山呼。

皇帝金口玉言,表現了破建奴的決心,衆人從崇祯的目光與語氣中,看出無可撼動的決心,這個時候誰要再提獻女,是自讨沒趣。

崇祯淡淡問:“還有什麽重要的嗎?”

王承恩道:“翰林院檢讨楊士聰、前首輔陳演等聯名上奏,請求陛下收回永不收服的成命,并加一成農稅,以補充國庫,解決軍饷欠缺問題。”

瑪德智障!

不得不罵街了。

許多農民都因為吃不上飯,民怨四起,起來造反,你特麽還加賦稅,逼更多人造反?

不,這兩人不是智障,是巴不得大明早點亡國啊。

崇祯洞察之眼掃過去。

楊士聰忠誠度23,陳演31。

這真是心懷鬼胎的大奸臣了。

他們身居高位,口口聲聲是為大明着想,為皇帝解憂,但實際上是在坑害大明,坑害老子這個皇帝!

關注他們身上時,一些後世記載的相關資料,浮現腦海。

陳演。

順軍快攻到京師前,辭掉首輔,卻因太多銀子沒能搬走,不想空手離開,以至于滞留京城。

之後他投降大順,為求活命和表忠心,貢獻十幾萬兩銀子,并勸李自成登基。

魏藻德。

現任首輔,平時喊窮,反對崇祯向大臣募捐,後來投降順軍,卻能捐獻出幾萬銀兩。

楊士聰……

這些人能混到現在的地位,不可能是真傻,不會不清楚再加增農稅的危害,但他們依然這樣說,是何居心?

老子可不是以前那個關在皇宮這座大籠子裏的睜眼瞎皇帝。

在老子面前,你們玩不轉。

崇祯面上笑了笑,道:“要朕收回成命,還要加農稅?但朕正在考慮,三五年後永不收農稅。”

此言一出,嘩然一片。

“什麽,永不收農稅?老夫是否聽錯了?”

“沒聽錯,陛下是這樣說的。”

“不可,萬萬不可!農稅是朝廷立國之本。”

“是啊,陛下萬萬不可這樣想,國庫本就空虛,還欠着許多軍饷,倘若不收農稅,那朝廷用度,軍饷俸祿,況且大敵當前……”

“陛下,老臣附議楊檢讨與陳閣老所奏,親陛下收回永不收賦的成命,并臨時加征農稅,以資軍饷,如此方能抵抗建奴大軍啊。”

開始表演了。

百官許多人從各個角度,引經據典來反對。

百官中。

有的人,可能确實替國家考慮,反對是因他們不了解內情。

但也有的人。

是不希望失去一個斂財渠道。

免除農民一切賦稅後,那些貪官污吏就無法打着國家的旗號,向平民攤派加稅,從中獲利。

崇祯看戲似的瞄着百官的嘴臉,吸口一口煙,緩緩吐出煙氣,悠然道。

“都閉嘴。”

皇帝發話,大臣頓時鴉雀無聲,不敢說話。

嘈雜的金銮殿,一下子安靜下來。

昨天浴血殺伐的神勇表現,讓皇帝的威望,攀升到了頂峰。

這也是朝臣們雖然心內積累諸多不滿,也不敢大鬧朝堂的原因。

“銀子的事,不勞你們費心了,老王,給他們念個數目。”

崇祯目光轉向隔壁的老王,嗯,沒有老二的老王。

王承恩把國庫收入,宣讀了一下。

滿堂震驚!

“額滴娘咧!”

“老天爺……”

“二二……二千多萬兩,銀子??”

“太好了!天佑大明,天佑陛下啊!”

精于算計的朝臣最清楚,二千多萬銀兩意味着什麽。

大明歷任皇帝,從未一天就入賬二千多萬兩銀子。

群臣歡呼雀躍。

“且慢……順軍上交的一千多萬兩中,有些是從我家……取走。”陳演猶猶豫豫的小聲道。

聞言,衆官冷靜下來。

許多人想起,家中也被順軍洗劫過一遍。

京城被順軍攻破後,剛開始李自成答應秋毫無犯,但沒過多久,順軍中不少人開始破門而入,一家一家洗劫過去,

崇祯從李自成的禀報中知道,縱兵搶掠的,主要是劉宗敏一派的将領。

直屬李自成的兵将,大都能受李自成軍令約束。

昨夜,李自成把所有縱兵搶掠奸銀的一百多名将領,以及作惡多端的兵士,統統斬首示衆。

也等于是把劉宗敏一派,清洗一遍。

李自成獲得隊伍的絕對掌控權,然後抽調出最精銳戰兵,與禁衛軍、京營抽調的精兵,合兵一處,歸崇祯直接指揮。

違令的兵将懲處了,但搶來的財物,沒有歸還,統統上交國庫

搶掠過程中,損失最大的是士紳官員。

能住奢華大宅院的有錢人,不是富商,就是士紳官員。

大明商人地位低微,商業不太發達,而官場卻貪腐成風,逼得商人不得不依附于權柄之下,因此當官的比商人更容易賺錢。

順軍中的老匪,很清楚這一點,自然是主要盯着大戶人家搶。

一通搶掠下來,京官們損失慘重。

聽到王承恩報出李自成上交一千多萬銀子等財富。

陳演最先反應過來。

皇帝收入國庫中的銀子中,包括從他們家裏搶走的家財啊。

經陳演提醒,衆朝臣面面相觑,表情古怪,像是剛吞下了一只蒼蠅。

周奎仗着是皇親國戚,損失又特別嚴重,忍不住首先開口。

“啓禀陛下,臣家中遭賊兵大肆劫掠,所存財物罄盡,今後一家人恐怕難以過活了啊。”

周奎,是周皇後的父親。

周皇後自缢身亡,沒見他有多傷心,剛才也在谏言納妃,說周皇後有個表妹,相貌與周皇後有七八分像,願入宮中伺候皇帝,明顯是希望周氏之女,繼續入主大明後宮。

周奎與他女兒周皇後,品行截然不同。

之前崇祯向大臣借錢,周皇後熟知父親嗜財如命,特意把五千兩積蓄交給周奎,讓父親貢獻上去。

即便如此,周奎仍然扣下兩千兩,只借出三千兩銀子給崇祯。

以上內情,那時崇祯一清二楚,只是看在周皇後賢惠的份上,不去動周奎。

現在,說到銀子損失,周奎倒是第一個跳出來喊窮。

過新年期間更新不穩定,抱歉了,以後會爆更彌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