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感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31)

了就封了呗,還說什麽。

範文清在一旁看着,心裏早就幸災樂禍了。

皇後娘娘溫良恭儉讓,哪點不好了?再說生的兒子都是成才的,陛下如今正如日中天,以後八成是皇後娘娘的所出的嫡子繼位。這幫子人就是看不慣皇上獨寵皇後娘娘,其實不納妾也有不納妾的好處,像他就只有婉兒一個,十五年過來活的可自在了。

範文清和範文程自然是跟海蘭珠一派的,即使海蘭珠不是皇後,有三位聰明的阿哥,有陳婉和範宗澤在,他們也會倒向海蘭珠。

不過今日說的事倒是與海蘭珠無關,範文清與哥哥對視一眼,得到首肯之後,一步上前。

“陛下,微臣有事啓奏。”

皇太極眼底還是平靜無波,只是心中早就打了好幾轉,記得前世憲鬥說得是哪件事,難道這次換他弟弟來說了?

“準奏。”

“陛下如今已繼位,理當追封先大汗與大妃,臣懇請陛下早日追封。”

果然是這事兒,皇太極眼中閃過一絲贊賞。轉眼看着還跪在下面的那幫子人,這些人真是廢物,如此大的事不管,就知道盯着那些小事,雞蛋裏頭挑骨頭。

好吧史無前例的生前帶封號的皇後,在皇太極眼中只是小事一樁。

範文清的話喊醒了那些悔恨不已的大臣,讓他們于黑暗中突然看到了曙光。于是他們就這跪着的姿勢,紛紛請求大汗早日追封。

“文清的提議甚好,朕今日正想說此事……”

皇太極故意停頓了一下,為什麽還沒說出來?不就是因為有一些不知道輕重、看不清眼色的人,沒等他開始說,就已經一窩蜂的湧上來了麽。

下面跪着的人頭低得更低了,他們現在恨不得面前有個坑,可以把自己埋進去。他們暗自發誓,以後關于皇後娘娘的事,除非是好事,否則打死他們也不開口了。

嗚嗚嗚,陛□上的氣息好可怕。

Advertisement

“諸位*卿有什麽好的提議?”

就該給這幫人點教訓,省得他們每日閑的沒事做,跑來挑蘭兒的錯。釋放夠了低氣壓後,皇太極繼續說道。

下面的武将保持沉默,領兵打仗他們在行,可這些文鄒鄒的事情,他們還真不懂。文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出言獻策,給皇上定封號可是個零風險高回報的大好事。

衆人說了一會,大體理清了。陛下從六世祖起,都應該被追風。

不過追封這事兒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所以雖然衆人熱情高昂,但今日的早朝還是以“下去之後好好商議,過幾日給朕答複”告終。

下朝後,皇太極回關雎宮,四個孩子今日下學早,現在正圍在海蘭珠身邊。

“卿兒十一了,過幾日去正黃旗報到吧。”

這事兒皇太極早就跟海蘭珠商議過,海蘭珠是有些不忍心的,在她眼裏他們四個永遠都是孩子。軍營那麽累,戰場上刀劍無眼的,她這個做額娘的一萬分的不忍心。

不過皇太極還是說服了他,“蘭兒,爺六歲起就去了兩黃旗,卿兒今年十一,也不小了。再說八旗是滿洲的根本,盛兒日後是要做大事的人,若不能掌握八旗,爺如何放心。”

“可是爺如今春秋鼎盛着,盛兒不用那麽早去吧。”

“這已經不早了,豪格家的小子今年才八歲,就被他丢到了鑲黃旗。”

想起豪格,海蘭珠也是一陣慨嘆。這些年來豪格的孩子也不少了,只是她們很少見面罷了。當年她和豪格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雖然是純粹的利益關系,可最起碼表面上很融洽。

可自從莽古爾泰出事後,由于他的福晉是莽古濟的女兒,豪格與她的關系降到了冰點。不過豪格畢竟不是她親生的,且他早就分出去住,一年到頭見不了幾面,海蘭珠也就不在乎了。

剛才海蘭珠正在試探大兒子的意思呢,沒想到君卿确實很樂意。

這不皇太極一提,娘倆就答應了。

“額娘,哥哥去了軍營,是不是就不能陪娴兒了。”

海蘭珠點點頭,“去了軍營,自然不能像宮裏那樣自在,不過一個半個月的,也還是可以回來一次的。”

“那我要跟哥哥一起去軍營,娴兒也要幫阿瑪殺敵人。”

夫妻倆沒猜到君娴的反應,現在對視一眼,這丫頭平日很文靜的,怎麽說出了這話。

“妹妹,軍營不是女孩子該呆的地方,等哥哥回來,給你帶福記新出的芙蓉糕好不。”

君娴是個懂事的,剛才只是一時情急,不過她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阿瑪額娘的不自在,加上她向來很聽哥哥的話,現在聽到有好處,自然滿口答應。

旁邊的君盛也有點羨慕,只是比起領兵打仗,他更喜歡謀略方面的東西。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裏之外,是他的目标。

君揚則是抓着額娘的衣袖,牢牢地占據着額娘懷裏的位置。兩歲的他如今也懂事了,很清楚的知道阿瑪來了,他又會被抱走,阿瑪真讨厭!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端午節快樂,有沒有出去玩?

(清穿)女配要改嫁 新文日更求包養→→→

天朝隐世大族嫡出小姐穿越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後,調/教高富帥,虐渣男聖母白蓮花,卻反被高富帥撲倒的故事。

溫馨甜寵文,雙處1V1~

魚丸專欄求包養

點進去收藏魚丸下吧,魚丸真的很需要作收,魚丸發新文親也會第一時間知道哦~

☆、123追封

用完午膳,打發走了四個小家夥後,皇太極跟海蘭珠說起今日早朝的事。

“其它的爺倒是不擔心,只是額娘那裏,怕是會有些波折。”

海蘭珠也是知道的,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氏到死都是個側妃,雖然如今皇太極繼位,封一個皇後那是應該的。

可努爾哈赤那麽多的大妃,這個後封的自然地位在前面那些人之下。

“爺,蘭兒記得看過這麽一段,當年父汗被瑪法趕出家門時,先到的葉赫部。郭羅瑪法把額娘許給的父汗,只是回家後才得知瑪法又給他定了一門親事。”

皇太極點點頭,表示确有此事。

“只是當時父汗已經分家,應該可以給自己的親事做主,可是父命不可違,這樣一來,只能委屈額娘了。”

皇太極眼前一亮,蘭兒說的在理!

找到了合情合理的理由,皇太極自然心裏暢快,當晚天還沒黑透,就拉着小福晉進了寝房。

第二日海蘭珠叫陳婉進宮,自從那年給君卿君娴喂奶,被海蘭珠用不少空間水調理身體後,陳婉又生下了一個小女兒。

這幾年她有兒有女,範文清院裏又只有她一個女人,她漸漸抹平了喪失女兒的悲傷,整個人恢複了活力。

“婉兒姐姐好久不來,好不容易把你請來了,也不帶上萌萌一起的。”

“萌萌那丫頭被我們慣壞了,整日不得安生,倒像個假小子。這不怕帶來打擾了娘娘清淨麽,再說宗澤在宮中已經夠打擾您和主子的了,奴婢怎麽還敢随便來。”

“這有什麽打擾的,這陣子大汗派君卿跟着去軍營,這孩子一去我還真不放心,得虧有宗澤是個妥帖的跟着。”

陳婉眼中含笑,“皇後娘娘生的幾個阿哥都是極好的,別看宗澤比三阿哥大那麽幾歲,可我們爺還常回家跟我說他離三阿哥差得遠呢。”

“宗澤自然是個好的,等過幾年他成了家,定是個妥帖的。”

陳婉自然是那冰雪聰明的,皇後娘娘扯到成親上,自然有她的緣由,只是她一直猜不透是什麽。

“說到宗澤的親事,還得多勞皇上和皇後娘娘費心。”

“這有什麽費心不費心的,宗澤那孩子我自幼看着長大的,人沒得挑。哎,只是這有一事……”

海蘭珠吞吞吐吐的,似有難言之隐。

“這話本不該奴婢說,只是皇後娘娘若是有什麽煩心事,不妨跟奴婢說說。”

陳婉知道重點來了,這事兒怕是最後得歸到她們爺身上。只是這些年跟着皇後娘娘,也沒吃過虧,所以現在她自然接過了話茬。

海蘭珠把事情大體的說了一遍,“額娘真是命苦,明明早早的訂了親,可被人後來居上了。眼看着前朝就要追封了,我這心裏真不是滋味。”

聽到這裏,陳婉就已經全明白了。畢竟她是從明朝大家族裏出來的,這些禮儀教化從出生起就刻到了她的骨子裏,元後和繼後之間的差別她甚至比海蘭珠更清楚。

“先汗既然已經分家,而且先于葉赫那拉氏側妃有婚約,那自然得作數。奴婢回去再跟我們爺和大伯說一下,想必他們知道的更清楚”

海蘭珠聽到這,就知道今日的目的達成了,恰好君娴學完了規矩,來額娘這兒玩。

幾年前海蘭珠就給君娴找了教養嬷嬷,雖然不拘着女兒的性子,可該知道的她也得知道。

君娴雖然自幼被教養,可她還是很挺阿瑪額娘的話,并沒有成為那種刁蠻的公主。知道額娘這麽做是為她好後,學起來很認真。

這不完成了必定的課程,她開開心心的來額娘這玩。其實按照她的想法,額娘知道的比教養嬷嬷多多了,可是額娘好忙,沒那麽多空整天教她。

“婉姨,萌萌妹妹怎麽沒來,宗澤哥哥現在怎麽樣了,瑜兒好想他們啊。”

“給公主殿下請安,萌萌很想你,宗澤今日随着三阿哥去軍營了。”

“哎呀婉姨快起來,額娘不是說過婉姨就拿我當萌萌對待就可以麽。”

君娴跳開一步,避過了陳婉的禮。額娘說過婉姨小時候喂過她奶,她要尊敬婉姨。

三人一直聊到中午,知道小太監進來通報皇上就要下朝了,陳婉才告退。她一回府,就把這事兒告訴了剛下朝的範宗澤。

再上朝時,範文程上疏此時,要求為孟古正名。

其它衆人暗罵範文程老狐貍,這麽聽起來牽強仔細一想又非常光明正大合乎情理的事情,竟然被這老狐貍□了。

不過想一下範文程坐為天子近臣,弟妻還是皇後娘娘身邊的紅人兒,大家也就釋然了,這事兒他不知道還有誰能知道?

前次在皇後娘娘封號上站錯隊伍的大臣,這次争先恐後的表示附議,陛下那種吓人的眼光,只承受一次就可以了,受多了他們會中風的。

至于皇太極的那些兄弟,佟佳氏的兒子褚英和代善早就已經脫離政治中心了,莽古爾泰現在還在家養病,其它人的額娘大多是只是侍妾側妃,阿濟格、多爾衮、多铎的額娘怎麽都不會是元妃。

事不關己,大家都保持沉默。

所以追封孟古為元妃一事,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

中秋前夕,封號什麽的都拟好了,借着這良辰美景,皇太極上位後的第一件大事——追封,順利進行。

六世祖什麽的自不必說,進了點前大汗努爾哈赤被追封為太祖高皇帝,其它自佟佳氏到烏拉那拉氏的各位大妃也都與前世一樣,各有追封。

唯一有變化的,就是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孟古哲哲,她被追封為孝元高皇後,在太廟的牌位被移動到努爾哈赤左邊,永享皇家香火。

結果出來後,負責冊封的禮部官員、以及掌管太廟的官員都松了一口氣,大汗這下高興了,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皇太極此刻的确很高興,這麽多年來,他看着額娘的牌位一直放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于是只能在自己府裏偷偷祭拜。

如今額娘終于回歸正位,為人子的他感覺心裏說不出的舒暢。

忙完這一切後,回到關雎宮他抱着海蘭珠,把頭埋在她的胸前。

“上輩子,額娘生前保護着爺,爺卻沒能保住她身後的榮耀。現在想想,真是枉為人子。”

海蘭珠雙手輕拍着他的背,前後兩世,雖然他一直是最後的勝利者。可肩上擔着一個國家,這擔子得有多重。

前世她不理解,但是這一世陪他走過這麽多風風雨雨,她深刻的感受到了他的無奈。

如今借着給額娘追封這事,他心裏積壓的那些不甘總算是爆發了。

“爺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爺也就沒有大清,無論如何額娘都會為你驕傲的。”

海蘭珠只安慰了他這一句,她知道此時不必多言,他需要的是一個認同他、懂得他的人,默默地給與他支持。

這個男人啊,雖然平日裏看起來無所不能,但他也有自己的脆弱。

皇太極絮絮叨叨的說着,說着他這些年來的隐忍。看着多爾衮、多铎被父汗寵*着,只是一場小小的勝利,就可以得到他辛苦經營了許多年的兩白旗。

“這些軍功都不算什麽,爺可以自己賺。只是可惜了額娘,我出生的時候,佟佳·哈哈納紮青還在,那時候雖然她對額娘冷眼,可日子還是不錯的。只是哈哈納紮青死後,父汗又喜歡上了富察·衮代,她後來居上的成為了大妃。額娘當時口中喃喃自語,說她像,太像了。”

海蘭珠輕輕拍打着他的背,誰說皇太極成熟,在成熟的人也不是鐵打的,他也會有難受的時候。先汗兒子多,總有受寵的和不受寵的之分,受寵*的兒子固然好,那些被冷落的兒子想必是很難受的吧。

“後來富察氏和代善的事情被發現了,富察氏沒兩年就死了。那時候我以為額娘終于苦盡甘來,可沒想到阿巴亥又一次搶了額娘的位置。”

“額娘到死都念着父汗的名字,可是父汗為了陪烏拉那拉氏,竟然沒來見額娘最後一面。”

“我記得當時我跪在清寧宮門前,父汗路過看都沒看我一眼。”

皇太極絮絮叨叨的說着,說到最後,竟然都不自稱“爺”了,而是一口一個“我”的說着。

“好了爺,都過去了,無論如何,額娘總是與父汗在一起的。”

海蘭珠心裏卻是非常震撼的,這一刻她再次理解了孟古的偉大。前世她被皇太極嬌寵着,尚是落到了那個下場。而孟古一只什麽都沒有,葉赫部被破的那一天,她有的只有仇恨。

而正是這個毫無倚仗的女人,用她那瘦弱的脊梁,為年幼的皇太極在這勾心鬥角的汗宮中撐起了一片天,護佑着他平安長大。

而她就如那燒到盡頭的蠟燭,終于是撐不住的去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世間最慘烈的痛,因為這種痛無法彌補。

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額娘,爺怎麽能不時時刻刻挂念他,這些年只能在四貝勒府的小佛堂裏祭拜,他的心理定是不舒服的吧。

“爺,放心吧,看到你這樣,額娘定會安心的。”海蘭珠手一下一下的拍着,在心裏默默念道。

作者有話要說:寫到最後有點嚴肅了,我們都有爸爸媽媽,不管是市委書記也好、種莊稼的農民也罷,都是他們一口飯一件衣的把我們撫養長大。且不說恩情,我們回報父母的絕對比不上他們曾經給予我們的,所以魚丸覺得應該好好孝順父母,在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在漸漸老去。

一點題外話,皇太極生母的冊封一步到位,我喜歡“元”這個字眼,它足夠尊貴,于是就給了孟古。

(清穿)女配要改嫁 新文求包養→→→

天朝隐世大族嫡出小姐穿越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後,調/教高富帥,虐渣男聖母白蓮花,卻反被高富帥撲倒的故事。

溫馨甜寵文,雙處1V1~

魚丸專欄求包養

點進去收藏魚丸下吧,魚丸真的很需要作收~

☆、124封王

那日情緒宣洩過後,皇太極感覺前後兩世的郁氣一掃而光。現在他有嬌妻稚子,額娘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榮耀,大清入主中原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現在他整個人像是年輕了十歲,意氣風發,跟海蘭珠站在一起倒像是同齡人了。

且自從那日在蘭兒面前展現過自己的脆弱後,他現在行事越發無所顧忌起來。

海蘭珠自然是高興于他的這種變化,以前爺雖然待她好,可他總有身為男人的那點自尊和別扭,好多事都埋在心底不與她訴說,而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擔。

自從那日他一口一個“我”之後,兩人之間僅存的最後一點距離也完全消失了。其實兩人之間本來就夠親密無間的了,可作為深*皇太極的女人,海蘭珠顯然不會排斥兩人的關系更近一點。

這不這日,皇太極就跟海蘭珠商量着孩子們的事情。

“幾個小子倒是好辦,只是娴兒自幼被我們嬌養,爺實在舍不得她受一點委屈。”

皇太極如這世間所有*女兒的父親一般,一想到未來可能的女婿,就覺得哪哪都看不上眼,他的女兒是世間最好的,那個混小子能娶到她,簡直就是祖上燒了八輩高香。

海蘭珠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心裏的想法,娴兒如今才十一,爺就已經開始擔心了。

“娴兒倒是可以晚兩年再嫁,只是二格格今年十五了,這親事怕是要快點了。這些年自葉赫那拉妹妹出了事,都是她的額娘在帶着她。我看那孩子倒是個乖覺的,本想親自撫養,可這孩子一年接一年的出生……”

海蘭珠覺得這事上她倒有幾番做的不好,教養子女本就是嫡母的責任,可她只是保證了他們的分例不被人克扣,其它的倒是沒太大關心,畢竟人家生母都在世。

皇太極卻是知道這一點的,比起他小時候宮裏的各位大妃,蘭兒已經算很盡責很慈*的了。這些孩子不論生母地位高低,最起碼生活的還是很滋潤的。

再加上有前世對那幾個孩子的印象,皇太極對他們說不上多喜*。這時候他突然了解了自己的父汗,就像他特別喜歡蘭兒生的孩子,父汗定也會*屋及烏。

盡管想明白了,他也不會強迫自己對那幾個孩子付出關懷,蘭兒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再說他關心蘭兒的孩子還來不及,每日又有那麽多的政事,實在沒那麽多心思。退一萬步講,幾個叔王哥哥家也有不受寵的孩子,過得指不定不如他的好呢。

于是真心覺得五個手指還有長有短的皇太極,對他偏寵這一事毫無愧疚。

“蘭兒這些年做的,爺也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皇太極摟住她的肩,“二格格的确是大了,如今阿爾斯楞剛繼位,是該鞏固兩邊的關系了。”

海蘭珠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前世這位二格格壓根就不存在,想必是在她嫁過來之間早早的病逝了,而當時嫁給林丹汗繼任者的是哲哲的女兒馬喀塔。

這一世必然也要有這麽回事,畢竟現如今滿蒙聯姻是一種習慣,二格格作為皇太極的女兒,是必然要嫁到蒙古去的,所幸她嫁給的是林丹汗的繼承人阿爾斯楞。

自元蒙從中原退回草原以來,數百年來歷代林丹汗作為草原霸主,享有的自然是最肥美的草原。這一任的繼承人是個外粗內細的蒙古漢子,如果非要嫁過去的話,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海蘭珠當日一心拒絕了阿爾斯楞,可平心而論阿爾斯楞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她心中早已慢慢地全是皇太極,已經無法接受任何男人了。

再加上二格格畢竟不是她親生的,她也不會像對待娴兒那樣盡心,怎麽說這都是樁不錯的親事。

“爺是想将二格格許給阿爾斯楞?”

皇太極點點頭,他也怕時日長了阿爾斯楞會起不該有的心思,有二格格在,一定程度上會避免這些。

“這倒也不錯,只是嫁到蒙古後想回來就難了。”

海蘭珠不無感慨,其實出生蒙古的她,真沒有後世那種公主嫁到草原就是吃苦受罪為了民族大義、國家利益而犧牲的想法。

就她看來,草原沒什麽不好的,天高雲闊、風吹草低見牛羊,只是離開自己生活了那麽久的家,終歸會難受。

“爺的幾個姐姐妹妹都是如此,二格格是爺的女兒,自然也要如此。再說有爺在,諒沒人敢欺負她。”

雖說他比較疼海蘭珠生的孩子,可二格格身上也留着他的血,即使沒有太深的感情,對她不好也是在打他皇太極的臉。

“那我多為二格格準備點嫁妝吧,也給她挑點得力的陪嫁。”

聰古圖的出嫁就是海蘭珠一手準備的,在這方面她自然駕輕就熟。對于後世強行取消的陪嫁嬷嬷制度,海蘭珠倒是沒一竿子打死。

她只是教着大格格和聰古圖如何管理下人,當初設立陪嫁嬷嬷的初衷也是好的,只是後世的公主一個個不會駕馭,生生的造成了奴大欺主的現象。其實若是管不住陪嫁嬷嬷,那即使是陪嫁丫鬟,也會欺負到公主頭上去的。

只是二格格那邊,從小沒多少接觸,怕是要緊急抓來訓練了。

商量完這些後,兩人就安置了。

跟阿爾斯楞書信往來,确定下老侯,皇太極在早朝上宣布了這一消息,滿蒙聯姻是國策,下面站着的滿朝文武,誰家沒有個蒙古福晉、側福晉,所以事情自然是順順當當的。

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下面的滿朝文武炸開了鍋,皇太極宣布,既然已經建立了清朝,那各位宗室大臣的官爵也要明确起來。

這就不能不讓他們意動了,雖然皇上只有一個,但他們可以封王封侯啊,這也是庇佑子孫的一等大事。

前朝的波瀾暫且不論,二格格要出嫁的事情确定下來,她的額娘卻是千般不忍。

前幾日大妃就派人隐約通知了她,她也只是個聰明的,這麽多年來也算看清了後宮的形勢,她知道女兒大了,終将要嫁到蒙古去,而繼任的林丹汗自然是沒得挑。

于是她帶着女兒,來到關雎宮謝恩。

“二格格的親事多虧了大妃費心,奴婢在此多謝大妃。”

海蘭珠看着跪在下面的一大一小,二格格的生母也算頗有姿色,這些年獨自撫養二格格,與世無争。所以雖然青春不在,但她身上有一種別樣的悠閑雅致。

二格格則是跟着額娘的動作,亦步亦趨,只是她畢竟年紀小,藏不住心事。海蘭珠從她微紅的臉頰和瞪大的眼睛中能看出,她對這門親事還是滿意的。

“你們娘倆快起來吧,二格格怎麽說也要叫我一聲嫡額娘,她的親事我能不管?”

海蘭珠站起來,親自拉起她們的手。

“只是二格格年歲也到了,世子那邊也着急,這親事就定到了明年開春。成了親可就不比做格格的時候,好在二格格也是從小就開始學這些。我這臨時找了些教養嬷嬷,妹妹也別心疼孩子,這些日子讓她多學點。”

二格格的生母自然千恩萬謝,雖然女兒這幾個月會辛苦,可總比嫁過去抓瞎,辛苦一輩子要好許多。

于是剛坐下的她又拉起女兒,“大妃說的是,奴婢回去後定會好好督促二格格,讓她認真多學點。”

母女倆又是一陣千恩萬謝,海蘭珠也沒拉他們起來。

這兩人倒是難得的通透人兒,讓她們謝了吧,這樣也省的他們覺得欠她人情。

自此以後,二格格安心的跟着教養嬷嬷學習各種出嫁後的事,等待開春出嫁。

在前朝,沒幾天皇太極也宣布分封結果。

這次分封主要有兩撥,分別是“宗室貴族”和“異姓貴族”。

其中宗室爵位分為九等,分別是:一等和碩親王,二等多羅郡王,三等多羅貝勒,四等固山貝子,五等鎮國公,六等輔國公,七等鎮國将軍,八等輔國将軍,九等奉國将軍。

這次的分封與前世有很大不同,原本的禮親王代善已死,所以爵位落在了他的兒子、一直忠于皇太極的岳托身上,他被封為和碩成親王。

另有濟爾哈朗為和碩鄭親王,阿敏為和碩齊親王,多铎為和碩豫親王,豪格為和碩肅親王,薩哈廉追封和碩穎親王,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郡王,杜度為多羅安平貝勒,阿爾泰為多羅铙餘貝勒。

異姓貴族這邊有五大臣和武勳王,“五大臣”乃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 、扈爾漢、安費揚古,武勳王為揚古利。

這些大家都沒什麽異議,只是這次封王中最大的熱門,先帝最寵*的兒子多爾衮,只被封了一個多羅睿郡王,倒是被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多铎搶了先。

只是皇太極理由也充分,多爾衮這一世忙着陪大玉兒,并沒有前世那樣的赫赫戰功,封一個郡王綽綽有餘。

滿懷希望等待聖旨的多爾衮,卻等來了他被封為郡王的消息,再聽皇太極說的軍功不足的理由,他第一次對大玉兒生氣了一股厭惡。

若不是陪着她,爺如今也跟多铎一樣,是親王了。

回府後強大的慣性還是讓多爾衮去了大玉兒的院子,得知多爾衮沒被封親王,大玉兒眼中飛快的閃過一抹驚訝和不可置信。

多爾衮此時正是敏感的時候,大玉兒這一閃而過的眼神還是被他捕捉到了。

于是他拿起桌子上的杯子,摔了下去:“怎麽,連你也看爺的笑話,瞧不起爺?”

沒等大玉兒解釋,多爾衮頭也不回的出了她的院子。回書房,路經正院時卻被裏面歡樂的笑聲吸引了。

“阿瑪、阿瑪。”

小玉兒看着父子倆在一旁玩了,眼中露出滿足的笑容,雖然多爾衮不*她,可如今他疼兒子,她也知足了。

得知多爾衮沒被封王後,小玉兒神色不變,“爺年紀輕輕的,以後定會在建功立業。”

小家夥也一臉崇拜的看着阿瑪。

看到這幾年越發明豔的小玉兒、還有可*的孩子,多爾衮突然發現,這個寵辱不驚的福晉已經深深地駐紮在了他的心底。

于是睿郡王府的風向變了,王爺最近很少去西邊那位側福晉的院子,有空不是在福晉的正院,就是在書房。

作者有話要說:分封的資料來自度娘,如有雷同,那歷史就是這樣的麽,它肯定會雷同啊摔!

☆、125衣裳

自從分封之後,八旗上下空前團結,旗主士兵們個個摩拳擦掌。

已經做了親王想變成鐵帽子王,還沒到親王的自然想再進一步,于是上至宗室、下至平民,無一不躍躍欲試,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封侯拜将。

就這樣,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清軍一路凱歌、節節勝利,明朝固若金湯的淞錦防線竟然出現了松動。

只是臨近新年之時,前方突然傳來不利的消息,剛冊封的超等公、武勳王揚古利不幸被流箭射中,怕是不行了。

海蘭珠自然很惋惜,五大開國功臣與武勳王都是随着努爾哈赤起家的人,幾十年來戎馬倥偬,可以說如今大清的半壁江山都是他們打下來的。

在與皇太極商議後,海蘭珠用泉水制作了療養的藥丸,跟着賞賜一齊送給了這些個有功的老人兒。

好在藥丸及時送到,皇上賞賜的藥丸子,揚古利自然二話沒說就服了下去。溫泉水效果自然好,藥丸起到了作用,這位身患重傷的老将終于撿回了一條命。

“爺,只是溫泉水畢竟不是萬能的,武勳王畢竟歲數大了,也就這幾年的時間了。”

關雎宮內地龍燒得火熱,雖然外面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可正房裏卻是四季溫暖如春。

海蘭珠邊忙着伺候剛下朝的皇太極換下朝服,邊跟他商量着這些勳貴大臣的事情。

皇太極自然早一步從太醫那知道了,上一世揚古利沒熬過這個冬天,開春就死了。他的兒子雖然是個成才的,可終究沒有其父在軍事上的那種敏銳。

老将的逐漸逝去,也是皇太極前世的一大遺憾,這些征戰沙場随着努爾哈赤打天下的老人,是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奪取天下的八旗最寶貴最重要的的財富。

雖然溫泉水只能夠延長幾年的壽命,可能讓他們見證清軍入關、親眼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也是件不錯的事情。

況且有了他們,這一世入主中原定會輕松許多。

海蘭珠一邊聽着皇太極的想法,手上也沒停下,等到他說完時,她這邊也給他換好了寶藍色的常服。

“一轉眼卿兒也這麽大了,我昨日裁衣服,才發現他的身量竟然與爺差不了多少了。”

海蘭珠上下打量着皇太極,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随口把這幾日裁衣的感慨說了出來。

“怎麽又給卿兒做衣服,今年過年爺還沒新衣裳。”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蘭兒放在他身上的心思越來越少了。以前這些四季衣裳,不用他說,她也會主動給他做一大堆,讓他每天變着花樣的穿。

可現在再看看,如今他身上這件寶藍色的袍子,還是前年做的呢。

海蘭珠聽到他的怨念,眼色一陣尴尬,似乎她好久沒給他親手做衣裳了。

“爺的尺寸蘭兒都記得,只是今年這進貢的布料,先緊着那幾個新封的王府賞賜了,這宮裏實在沒有爺慣常*用的雲錦。”

海蘭珠說的倒也是實情,只不過這不是重點罷了。

黃太極自然知道她在推脫,不過也沒點破。只是他這大汗還沒臣子的衣料,這也太不像話了,看來他還是對他們太好了。

盛京城的王府裏,幾位王爺背後一涼,我們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麽,這感覺怎麽這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