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感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33)

醒。”

海蘭珠想拿出空間中的藥丸去救兒子,卻發現空間不聽使喚。想走過去摸摸兒子的臉,卻發現手腳不聽使喚,她動彈不了。

正在着急的時候,她聽到耳邊有人喊她,然後她終于意識到這不是真的。

她慢慢睜開眼睛,看着皇太極和四個孩子圍在床邊,焦急的看着她,看到她醒來,五人立時驚喜起來。

太醫稍作診治之後,宣告皇後娘娘已經無恙,只是切忌情緒過于激動。

“蘭兒別着急,爺不讓君卿去前線了。”

剛才皇太極下朝後回到關雎宮,看到昏迷的倒在床上的蘭兒,他一陣心慌。問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後,他心裏一陣後悔。

君卿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雖然他平日比較對他比較嚴厲,可四個孩子中他最寄予厚望的就是他。而君卿果然不負他所望,雖然他沒有君盛那種時不時的鬼主意,但整個人很沉穩,平日也照顧弟弟妹妹,而且文韬武略樣樣俱全。

可以說卿兒是個讓他驕傲的孩子。

派他去松錦前線,也是存着讓他鍛煉下的意思。畢竟卿兒今年已經十二了,過兩年就會成親,這時候也該出去攢點軍功了。

海蘭珠剛才只是驚着了,前世寶寶的死在她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傷痕,所以她不容許他們可能受到任何的傷害。乍一聽到去前線,那刀劍無眼的萬一傷着怎麽辦?

可以說她的反應時全天下所有母親的反應,不過這一會聽到皇太極的話,她的腦中也在飛快的合計着。

她畢竟不能保護孩子們一輩子,讓他們獨自承受風雨,學會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君卿、君盛和君揚都是嫡子,若是她和爺百年之後,君卿不能登上那至高的位置,那等待三人的下場絕對會很凄慘。

“既然爺已經下了旨,那就讓卿兒一起去吧。”

海蘭珠的聲音少見的堅定。

“卿兒,你阿瑪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跟着上前線了,你今年已經十二歲了,可不要給你阿瑪丢臉。”

Advertisement

“額娘放心吧,兒子定會得勝歸來。”

海蘭珠欣慰的看着君卿,現在她已經很少想起前世的事情了,剛才想起了君卿和寶寶小時候。雖然前世她未能看到寶寶長大,可她相信寶寶長大後也會是卿兒這樣文武雙全的翩翩少年。

“蘭兒別擔心,卿兒此次前去只是坐鎮中軍,不會有事的。”

皇太極這說的倒是實情,雖然滿人勇猛善戰,可将領們一般不會在前線拼殺的。如果跟普通士兵一樣沖在最前面,那有多少條命也不夠死的。

海蘭珠不懂得行兵打仗的事,一切自然聽皇太極的。聽他這樣說,她也就放心了。

只是這時候的她沒想到,她方才暈倒時腦海中出現的那些,會真實的發生。

滿人都是騎兵,機動性強,大軍沒兩天就開拔了。

海蘭珠這兩天幾乎沒休息,用空間水做了好多藥丸,放在君卿的行李裏。臨行前她細細的囑咐他每日用那些,遇到什麽情況的時候再用哪些。

就這樣,在一個溫暖的晴日裏,君卿在一臉崇拜的弟弟妹妹、慈*的額娘還有嚴肅的阿瑪的目光中,穿着正黃旗的甲胄,跨上阿瑪在額娘要求下特意給他的奔雷,啓程奔赴前線。

而領着鑲黃旗的豪格,則是在衆人看不到的地方,隐晦的和葉布舒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松錦前線是一個很大的區域,明軍在此傾全國之力,打造了一支軍隊,駐守在九個邊塞要鎮。九邊守望相助,可以說固若金湯。

明清軍隊多年來在此相持不下,這次依然不例外。

明朝三百年的歷史,積累起來的財富修建的防禦工事,自然不是一般的牢固,強攻肯定不成。

眼看着清軍又要無功而返,有人提出扮成漢人混進錦州城,裏應外合來攻城。

這建議自然得到了全票贊成,只是在進城的人選上,大家有分歧。

一派認為正黃旗皆是精銳,當擔此重任。另外一派則估計着君卿身份貴重,且精銳不得有失,建議換豫親王和睿郡王所在的兩白旗。

君卿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頭,可都到了這時候,他自然不能推脫,于是他親自請求前去錦州城內。

衆人見三阿哥自己都樂意了,也就不反對了。經此一事,大家對三阿哥的印象又提高了一大截。

不愧是大汗的兒子,果然有勇有謀、敢于擔當。

事不宜遲,那邊向皇太極上奏折說着,這邊君卿也收拾好了。

範宗澤此次也跟在君卿旁邊,他也是在額娘的一雙淚眼中被阿瑪丢來了戰場,做了三阿哥身邊的副将。

“三阿哥,這次的事可能是個圈套。”範宗澤又一次的勸他打消主意,君卿不去的話這裏沒人能奈何得了他。

“我知道,不過一切都是為了大清,宗澤你就留在這邊吧,師傅可只有你一個兒子。”

聽到這話,範宗澤自顧自的換好漢服,“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這次也一起來的,阿瑪讓我一定要保護好你。”

君卿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份情他記下了。

帶着一百號人換好漢服,帶好帽子把頭發遮掩起來,他們趁着日落時分進了城。

向來相信自己直覺的他,在收拾行裝時,多帶了幾瓶額娘做的藥丸。

當天夜裏風平浪靜,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錦州城內的明軍竟然開始挨個盤查。

“有鞑子的奸細混了進來。”

君卿知道他這帽子掩蓋不了多久,心裏一合計,帶着那進來的百人直接殺向城門,同時點亮了本來應該今晚才亮的信號。

天還沒完全亮,那摸信號在微暗的黎明中顯得格外刺眼。

百人都是好手,又加上離得城門近,竟然奇跡般的在明軍的防守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直逼城門。

祖大壽一宿沒睡,清軍都達到跟前了,而總督洪承疇和監軍張若麒卻還在為該怎麽打仗而争論不休,這可難為着了他這個守錦州城的将領。

迷迷糊糊地剛睡着,又發生了這事兒,看着鞑子都殺到自家門口了,他也不想兩位上級的意見了。

“給我放箭!”

錦州城都是祖大壽的兵,自然聽他的話,箭雨向下面的鞑子射去。

此時百人雖然幾乎傷亡殆盡,但也已經到了城門口。君卿看着後面密密麻麻的箭支,頭皮一陣發麻,手上卻靈巧的抓過一個明軍頂在背後,自己快步向城門走去。

範宗澤緊緊地跟在君卿身後,也有樣學樣的這麽做。

兩人自小被海蘭珠用溫泉水調養身體,武藝很高超,這會竟然奇跡般的頂着劍雨來到了城門前,看着粗重的木質門栓,君卿一陣無語。

只差這最後一步了,難道要放棄麽?

明軍此刻也停止了放箭,改為人攻擊,百人的隊伍現如今也就剩下二三十人,如果不是城門裏面太窄,士兵再多也進不來,他們怕是早就被明軍剁成了肉泥。

君卿并沒有糾結多久,他抽出腰間的佩劍,在那木頭上一下下的砍起來。

範總澤見狀,連忙吩咐僅剩下的人。

“三阿哥快打開城門了,大家快掩護。”

君卿親自選的這百人,都是對大清無比忠心的,現如今聽到範宗澤這麽說,他們一個個眼神更加堅定了,擡起刀向沖過來的明軍砍去。

他們死了不要緊,皇上和三阿哥一定會照顧好他們家人的。

範宗澤護在君卿左右,為他擋去前面漏過來的人,君卿則是揮着長劍,不知疲倦的砍着。

前面的清軍每殺一人,就把屍體用刀挑上去,很快前面形成了半米高的人牆。

明軍看着這些不怕死的鞑子,他們像從煉獄烈火中爬出來的似得,再看到那高高的死人牆,一個個都害怕起來。這士氣一輸,整個攻勢自然下降很多。

清軍這邊壓力小了很多,君卿也加快了速度,用着全身的力氣,已下已下的砍着。

終于,那粗壯的鐵□的門栓只剩最後一點,君卿運了運氣,把劍舉過頭頂,重重的落下。

瞄準了許久的祖大壽,也終于放開了他手中的弓弦。

☆、129得勝

“卿兒…”

淩晨時分,海蘭珠從驚夢中醒來,那天昏迷中的場景又浮現在她眼前,她夢見卿兒被人從後面一箭穿心,整個人倒在血泊裏。

皇太極就睡在她旁邊,聽到她的喊聲也醒了。

“蘭兒醒醒,別魇着了。”

他搖搖身邊的小人兒,看她睜大眼睛滿眼驚懼,想來是夢到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他心裏一陣後悔,這段時日蘭兒每日吃不下飯睡不着覺,早知道就不讓卿兒去戰場了,蘭兒都瘦了。

搖晃了許久,海蘭珠才清醒過來,她披上一件睡袍,自顧自的走下床。拿起茶杯倒了杯水喝,沁涼的水下肚,她整個人總算徹底清醒了。

“爺,我夢到卿兒了,他中了箭、傷得很重,整個人躺在血頗中,周圍全是明軍。”

海蘭珠說到最後,聲音有些哽噎。

皇太極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她,這已經是蘭兒第二次夢到相同的場景了。自從兩人的蘊靈覺修為增高,他總能預測到一些事情,難道卿兒真的發生了什麽不測?

想到這裏,皇太極立馬否決了這個可能性,卿兒是他和蘭兒的第一個孩子,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兒子。況且蘭兒做了那麽多的藥丸給他,他也派了許多人保護他,卿兒也不是那呆傻的,這麽多層保護下,怎麽都不可能有生命危險啊。

“蘭兒別怕,夢都是反的,再說有宗澤那孩子在他身邊,他們兩人都是機靈的,功夫也不錯,不會有事的。”

海蘭珠默默運起蘊靈覺,強行平複下自己的心情。

“恩,也說得對,夢都是反的。”

眼看着天都快亮了,兩人穿好衣服用完早膳,皇太極就去上朝了。

上朝前他命福祿去了一趟行思宮,讓孩子們快點來陪着他們的額娘,他不在蘭兒一個人胡思亂想怎麽辦。

三個孩子得到阿瑪的特許令,歡脫的扔下了飯碗,撒丫子跑到了關雎宮。

不用上課還可以陪在香香的額娘身邊,實在是太開心了,阿瑪今天真好,如果天天這樣好就再好不過了。

皇太極上朝去了,只是朝上得來的消息讓他勃然大怒。

“你們都是廢物麽,說了徐徐圖之穩紮穩打,還有人想出這樣的辦法。”

看到前方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奏折,皇太極勃然大怒。父汗從前曾經用過這個方法,且不說明朝人有了防範,單他們讓卿兒只身犯險這一點,他就不能接受。

哪有一國太子親自抽鋒陷陣的,前線的八旗士兵都死了麽,竟然只帶了一百人。

不行,得瞞着蘭兒。

“阿敏。”

“臣在。”

“你帶兩紅旗快速啓程,務必配合三阿哥和豫親王他們拿下錦州城!”

“臣領命。”

這次派軍只有阿敏的兩紅旗留守,一則兩紅旗前一陣當值,剛剛換防回來;二則阿敏這幾年幾乎沒有時間歇息,皇太極也是給他個假期,讓他帶兵休養生息。

可如今這樣,他不能不管自己的兒子。既然已經要裏應外合破城了,那就一次拿下,別讓卿兒的苦白受了。

這邊阿敏快速整理着軍隊,八旗全民皆兵,下馬是民上馬是兵,所以很快整頓好了。

且說錦州那邊,海蘭珠驚醒時,祖大壽将瞄準了許久的箭支放了出去。

別看他年紀大了,可眼神好着呢。看到最前面那個俊逸的少年,就連英才輩出的北京城,也少有如此精致且大膽的。他早就聽說鞑子皇帝最寵*的兒子是個這樣的,又聽別人喊他三阿哥,心裏就有了計較。

殺死鞑子未來的太子爺,也算是大功一件,再者擒賊先擒王。

君卿常年付用空間水,自然耳聰目明,他察覺到了後面呼嘯而來的箭支,可他現在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了。情急之下他快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維持原樣劈下去後,盡最大的努力側轉自己的身子。

一直護衛在旁邊的範宗澤也看到了,他挑起手中的長矛劈向那支箭。

箭支雖然被劈成兩半,可頭部還是向着君卿飛去。

整個鐵制的帶着寒光的箭頭沒入君卿的衣服內,然後不動彈了。

君卿全身出了一身冷汗,他裏面穿的是額娘給他做的衣服,縫制的時候他已經定下來要來前線。

于是額娘就在裏衣外面的那層裏,前後縫制了兩片護心甲。

不過看如今明軍還在後面,他還是佯裝中箭,倒地不起了。

“鞑子皇帝的兒子死了,大家沖啊。”

祖大壽看箭命中了,前面那個少年倒下,心裏一陣輕松。這樣只要守住錦州城,他加官進爵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只是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錦州城的大門突然開了,鞑子的騎兵眼看就要沖進來了。

“全軍聽令,給我朝城樓下放箭,殺一個是一個,鞑子破了城是不會留活口的。”

許是被祖大壽的最後一句話激起了勇氣,剛剛有些低靡的明軍士氣迅速高昂起來,整個軍隊不要命的往前沖。

君卿趁亂帶上旁邊明軍的頭盔,和範宗澤兩人夾在明軍的隊伍中,順利的混出了城。

剩下的清軍也有樣學樣,等到他們與沖進來的多铎彙合時,一百人中竟然奇跡般的生還了二十餘人。

多铎做前鋒沖在最前面,君卿騎上奔雷,向後并入正黃旗。

豪格看着滿身是血又稍顯虛弱的君卿,表面欣慰,其實內心早就罵死了。

“明軍這幫沒有的,這麽多人能讓他安然無恙的回來。”

君卿繼承了皇太極看人的敏銳,察覺到大哥隐藏的很深的遺憾,他腦子飛速運轉。想起昨天下午到今天這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時間,似乎這個提議是大哥所在旗的都統提出來的。

看來與他這個大哥脫不開幹系。

這樣想着,他并沒有點破。代善叔叔謀反的時候他還小,後來聽阿瑪說,那次之後大清元氣大傷,休養了好幾年才緩過勁兒來。現在正是攻克錦州的關鍵時刻,他自然不會在這個關頭兄弟不和,給明軍喘息的機會。

“三弟辛苦了。”

“為大清盡忠、對阿瑪盡忠是我們該做的,沒什麽辛苦不辛苦的,只是可惜了那七十八個正黃旗的軍士。”

君卿不無遺憾的說道,正黃旗耗費了阿瑪多少心血,他這個做兒子的自然知道,這裏的沒一個士兵都是百裏挑一的,不然也不會擋住那麽多的明軍。若不是明軍突然搜查,他肯定可以讓傷亡跟小的。

“三弟也別遺憾,朝廷會善待他們的家人的。”

君卿點點頭,看着近在咫尺的錦州城。

以後,這裏會是清朝的城池。

沖鋒的號角響起,兩黃旗分左右翼向前攻去。

眼看着清軍沖進來,明朝軍士剛剛鼓起的那點信心快速的消耗殆盡。與鞑子多次交戰,他們哪次不是投入十倍的人數,鞑子實在是太兇殘了,每個人都不怕死。

這樣之下,清軍長驅直入,很快拿下了錦州城。

破城當日,按照預先商量好的,清軍并沒有大肆屠殺錦州城內的明朝人,而是把他們統一安置在北區,出入口都有清軍把守着。

多铎站在北區的入口,幾個通汗話清軍進去。

然後他喊話:“皇上有令,明清兩國交戰,苦得都是平民,大汗嚴禁濫殺平民,違者斬立決。”

然後站在四方街道上的清軍一個個的學着,這項聖旨很快傳遍了錦州陳內。

本來等待者死亡的錦州人這下愣住了,以前哪次勝仗,鞑子不是把男人全都殺絕了,女人綁了去,財寶搶走。

人群中這時候有行腳商人說了起來:

“鞑子幾年前換了新的大汗,新大汗從不濫殺漢人。”

“那朝鮮怎麽會那樣。”

提起朝鮮,衆人一陣尴尬,尤其是睿郡王。

“朝鮮人又不是我們漢人,再說朝鮮人也總是來搶我們東西,大汗這樣也是在為我們漢人報仇啊!”

其實這人是混在人群中的托兒,當即有人開始反駁他,說他做了鞑子的走狗。

可是大多數百姓還是贊同他的說法的,老百姓其實并不管統治者是誰,只要有安生日子過,頭頂上的天是清是明都無所謂。

那幾個鬧事的堅決不屈服的,嚷嚷了一會看沒人支持,立刻蔫了。

安頓好了錦州城百姓的同時,多铎一早就給皇太極去了信。

這次讓皇兄最器重的兒子做內應,他其實是捏了一把汗,好在君卿現在沒事,他得趕快告訴皇兄去,希望回去的時候皇兄的怒火可以不要那麽盛。

皇太極這會兒正在竭盡全力的封鎖消息呢,現在他深深的後悔,讓蘭兒掌握着後宮的暗衛。

現在想瞞她件事兒都這麽難。

正當海蘭珠越來越懷疑,整件事快要瞞不住的時候,前線的捷報到來了。

皇太極沒想到這麽快,可打了勝仗是好事兒,況且最重要的是第一條,卿兒完全沒事兒!

這下總算不用瞞着蘭兒了,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氣,讓人通知快要出發的阿敏,前方已經得勝了,他可以繼續休息了。

然後他快步前往關雎宮,要趕快把這好消息告訴蘭兒。

☆、130養女

阿敏聽到消息後一愣,他在五個時辰之內把兩藍旗整理好了,這不天還沒黑透大軍就已經開拔了,還沒走出盛京城郊,那邊就打完仗了?

他自然知道八旗輪值的規矩,可作為一個戰争狂人,他實在是閑不住啊。

“麻煩你轉告皇上,雖然錦州那邊打了勝仗,可大清後方防線虛空,臣決定前去駐守。”

阿敏說完領着軍隊頭也不回的走了,他承認起初他對皇後有過不該有的心思,可就那頭兩年,這些年來他一直規規矩矩的,可是皇上還是對他頻頻放着低氣壓。這些年皇上龍威日盛,盛京實在是太不安全了。

阿敏的這一舉措間接地救了君卿一命,豪格看君卿如此命大,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明軍組織起來在反撲清軍左翼的正黃旗,疲憊不堪的君卿恰好和剛趕到的阿敏彙合,兩相夾擊包了明軍餃子。

這些當然都是後話了,皇太極此刻正在跟海蘭珠說着這事兒。

“前方來報,錦州城已經被攻破了。”

海蘭珠眼中露出驚喜的表情,卿兒已經出去了将近四個月了,雖然每日都有信寄回,能知道他一切都好。可外面哪有宮裏舒服,再說刀劍無眼的,卿兒随時都會有危險。

現在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卿兒沒事,而且此次只用了幾百人就攻破錦州,實在是大勝。”

聽到最重要的消息,海蘭珠的一顆心總算落到了實處,後面的清軍大勝倒不是那麽重要了。

“卿兒沒事就好,這幾個月可擔心死我了。”

皇太極用眼色示意幾個孩子上,至于君卿親自前去作內應的事,還是讓他自己對蘭兒說吧。這小子,敢以身犯險,就得做好哄額娘的準備。

皇太極很不厚道的把兒子給賣了。

君娴、君盛和君揚輪番上陣,逗得海蘭珠笑聲不斷。三個孩子從早上開始就賴着她不走了,她知道這是孩子們和爺的心意,也很受用。而且大家都這麽關心她的情緒,她若是再低靡下去,那就太不應該了。

畢竟卿兒也是他們的兒子和兄長,他們也是擔心着的。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用完晚膳後,皇太極看蘭兒的心情已經好了起來。

“明日你們還要上課,早點回去歇着吧。”

三個小家夥眼巴巴的看着額娘,看的海蘭珠一陣不忍心。剛想留他們再玩會兒,皇太極那邊重重的咳嗽聲響起來了。

于是三人一步一回頭的走出了關雎宮,心裏默默吐槽阿瑪過河拆橋。

“爺,讓他們再呆一會麽。”

看着三個孩子的可憐樣,海蘭珠忍不住出口了。

“爺有事情要與蘭兒商量。”

內心升起一絲希望的小家夥們,聽到這話加快了腳步,內心淚流滿面的出了關雎宮。

搶額娘的阿瑪最讨厭了!

海蘭珠則是狐疑的看着皇太極,眼神明晃晃的問着:這是真的有事麽?

“爺什麽時候騙過蘭兒。”

皇太極被她眼神中的不信任傷到了,附身壓下她好好親吻逗弄了一番,直把兩人弄得衣衫淩亂。

看着小人兒紅嘟嘟的嘴唇,略顯迷蒙的眼神,他真想現在就辦了她。

可是這麽做不就是變相印證了小人兒的懷疑麽,于是他強忍住自己的欲|望,與她說起了正事。

“娴兒眼看着也大了,爺實在舍不得她離開。”

提到這海蘭珠有些感動也有些愧疚,她不是沒想過娴兒的親事。可畢竟娴兒是公主,有着她的責任,作為額娘她也只有努力加深父女間的感情,然後教導好娴兒,讓她不論嫁的遠近,都能過得很好。

若是她貿然提出來,要把娴兒留下,那時候就讓爺為難了。

況且她相信皇太極,他那麽寵*娴兒,定會給她選擇一個最好的夫婿。

這不沒等她提,他自己已經做了最好的打算。

“女大當嫁,蘭兒相信爺定會給娴兒選一個妥貼的夫婿。”

海蘭珠說到女兒親事就有些內疚,爺前世有十幾個女兒的,可是這些都因為她而變了。

皇太極知道她心中的想法,他樂意寵着蘭兒,再說女兒少了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

“那是自然的,娴兒當得起這天下最優秀的男子。”

想起女兒要嫁人,皇太極的心一陣陣抽搐,他定要未來女婿好看。不過眼下滿蒙關系還是很重要,他也需要足夠多的公主去聯姻。

“爺想着從宗室裏選幾個格格,封為公主,然後指婚。”

這事有先例,再說宗室女扶蒙古是慣例,有了公主的封號,日子過得更滋潤。

這也怪不得皇太極對待君娴與別人女兒雙重标準,任何父母對待自家與別家的孩子都會雙重标準的,一視同仁的那一般不是親爹媽。

海蘭珠想了一下,覺得這方法也不錯。她是草原上出來的姑娘,私心裏沒有那種嫁到草原就是受苦的概念。

于是兩人一合計,挑了前世本來應該嫁到草原上的幾位格格,而且還是活的壽數很長的那種。雖然道理那樣講,可讓格格們離開父母遠嫁異地,海蘭珠還是有些不忍心的。

商量好了這事兒後,皇太極也就不掩蓋自己的欲|望了。

“蘭兒剛才誤會了爺。”

海蘭珠詫異的看着他,這人腦子怎麽轉的這麽快,上一刻還在讨論女兒親事,下一刻直接扯到這上面來了。

“爺剛才不是已經……”

被皇太極直愣愣的盯着,海蘭珠聲音越來越小,直到完全消失。

“那只是一部分,事情已經說完了,我們繼續。”

話音剛落,他放在她衣襟上的大手靈活的解開那幾個盤扣,多年的經驗讓他順着往下一拉,整個單薄的夏裝就完全的脫離了身體。

這麽多年夫妻下來,海蘭珠早已習慣了這件事,她順從的抱住了他。

皇太極看小人兒如此配合,自然是十分開心,*|撫了她許久直到那處足夠濕潤,才一貫到底。

娜仁聽到寝房內熟悉的聲音,神色不變的關好房門,左右使了個顏色,關雎宮內的丫鬟婆子們走路放輕了些,唯恐打擾到主子。

封公主的旨意并沒有引起任何波瀾,畢竟先帝也曾這麽做過,再者今上的格格實在是太少了,封幾個就封幾個吧。

皇太極最終各自從阿敏、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家選了兩位格格進宮,本來打算把大玉兒的女兒雅圖也宣進來的,可海蘭珠考慮到小玉兒養了她那麽多年,應該有感情了,這事就此作罷。

清朝民風開放,幾位親王的福晉收到聖旨就告訴了女兒,她們被封為公主,以後是要和親蒙古的。

如海蘭珠想的那樣,幾位格格并沒有太排斥,左右都要嫁人,以公主的身份嫁人豈不是更好?況且現在宮中也不像後世那樣宮禁嚴格,海蘭珠特準了她們額娘每個月探望兩次。

所以現在六位格格正歡歡喜喜的在關雎宮給海蘭珠請安呢。

最大的自然是阿敏家的兩位格格,阿敏*女色、府中姬妾多且美,生出來的格格自然都是标致的。只是孩子多了自然容易被忽視,這兩位格格收到旨意,仿佛被天上的餡餅砸中了。

從此以後府裏那些姐妹見到她們就要跪拜了,這實在是太美好了。

莽古爾泰府的兩位格格倒是有些拘謹,雖然上次分封她們阿瑪也是親王,但她們不是不知事兒的孩子,以為阿瑪是親王她們就高枕無憂了。事實上看到整日悶在府裏酗酒的阿瑪,她們也知道阿瑪現在失勢了。

海蘭珠掃了一眼,就知道這六個十來歲的女孩兒心裏的想法。

罷了,都是些孩子。而且前世她們都是長壽且子孫滿堂的,想必都是聰明人。

君娴站在額娘身邊,好奇的看着這六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姐妹。從出生開始她的身邊一直是哥哥弟弟、還有範宗澤,二姐姐不*搭理人,她還真沒太跟同齡女孩子接觸過。

“快都坐下,以後你們都得管我叫一聲嫡額娘,在這宮裏不用拘謹,缺什麽就直說。”

海蘭珠這話有一股別樣的真誠,加上她用了蘊靈訣的功法,初來有些拘謹的格格們漸漸放松下來。

“吃點芙蓉糕吧,這是娴兒幫你們選的。”

君娴聽額娘提起自己,忙擡起頭來,看着對面六雙眼睛齊齊的看着自己,她也不怯場,而是沖着六人甜甜一笑。

這一笑笑進了格格們心底,看來三格格和大妃一樣,都是和善好相處的。

“以後你們都是姐妹了,要好好相處。娴兒雖然是我的女兒,但以後你們也是,你們就跟娴兒一樣,安心的在這宮裏住下吧。”

君娴性子是個好的,加上幾位格格有意交好,沒一會七人就打成了一片。

海蘭珠也由着她們,這些格格過兩年就會為了大清出嫁,出嫁前她自然會在能力範圍之內,對她們好一些。

在關雎宮用過膳後,看着時候也差不多了,海蘭珠親自送她們去住處。

皇太極的後宮規模很小,且現在還沒有分封,入宮時府裏的兩位側妃顏紮氏和葉赫那拉氏分別帶着一些格格侍妾們住在麟趾宮和衍慶宮,永福宮現在是空着的。

海蘭珠把永福宮收拾一下,撥給她們住,六位格格很滿足。三位王府中的福晉知道後,也非常高興,她們的嫡親女兒都在裏面,現在看來大妃不會虧待她們的

☆、131指婚

“額娘,兒子知道錯啦!”

剛剛被封為端貝勒的君卿正圍着額娘團團轉,小眼神一眨一眨的,像只小狗一樣的無辜和可憐。

大軍還朝,論功行賞,這次随從出征的小輩各有分封。由于是大勝,就連負責糧草的塔拜都被封為了多羅貝勒。

海蘭珠也為能見到兒子而高興,她從一大早就開始收拾,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卿兒*吃的菜。剛忙活完,卻聽到了兒子在戰場上的英勇戰績。

雖然知道卿兒沒事,可海蘭珠還是一陣後怕,随之而來的自然是憤怒。這不從君卿進門到現在,她就一直板着臉不理他。

君卿一路上最擔心額娘知道這件事後會難過,果然阿瑪沒有幫他滅火。想起來額娘宮裏前阿瑪看向他的憐憫的眼神,他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額娘,兒子這不好好的麽,您喝口茶消消氣。”

君卿急的圍着海蘭珠打轉,氣的海蘭珠一把捏過他的耳朵,拎着轉開了花。

“額娘,輕點輕點。”

“現在知道疼了,當初你怎麽不想想,額娘養你這麽大,不是為了讓你貿然去送死的。”

君卿現在想起來也一陣後怕,如果沒有額娘縫進去的護心甲,他現在怕是要去與瑪法團聚了。

“額娘,兒子知道錯了,以後一定乖乖聽額娘的話。”

海蘭珠其實早就心疼到不行,聽到兒子的保證,再看他可憐的眼神,她的心也逐漸軟化了。

“讓額娘看看傷到哪了?”

君卿把上衣脫了下來,海蘭珠看到他後背那還未退去的淤青,心疼的不得了。

“還好還好,下次你再這麽幹,就拉上額娘。”

君卿連連保證再也不敢了,哄了許久海蘭珠的情緒才恢複。站在一旁的三個小包子頓時撲上來圍住大哥,警報解除,他們也要來關心大哥。

不一會皇太極也回來了,大軍班師回朝,他在接見幾個重要的将領,忙到這個時候才得空。

“爺,這麽大的事兒你也瞞着我。”

海蘭珠才不會認為皇太極不知道呢,這麽多天竟然瞞得他死死地,雖然是不想讓她擔心,但這賬她一定要算算。

……

皇太極一陣無言,小人兒像前世那樣呆呆的,他說什麽她聽什麽多好。

他扭頭示意四個孩子來哄哄他們的額娘,四人齊齊的退了一步,尤其是君卿退得最快。

剛被阿瑪坑了,他可不想給阿瑪做救火隊。

三個小的一向唯大哥馬首是瞻,現在看大哥這樣,三個小人精自然也不過去。

見此皇太極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