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雖是還住在原來的地方,不過王曉雲她們三個太子妃嫔的生活卻起了質的變化,她和柏桂兒分別得了兩個宮女伺候,而那吳博雅則得了四個,也正常,雖未舉行大婚,但吳博雅已經是太子妃無誤了。

在吃穿用度方面也比以前的好了不少,從坤寧宮回去當晚,就有宮女太監提着各種用品來,大部分依舊是皇後賞賜的,只是那周貴妃好像也不願意落後于皇後,也賞了不少,其餘的便是各宮妃嫔的賞賜,畢竟皇後和周貴妃都打賞給她們那麽多東西了,她們自然得表示一下。

當然,賞賜方面也是吳博雅得的最多,王曉雲則沒什麽所謂,她已經在這皇宮裏當上個主子了,也算是完成了進宮之後的目标,況且當上了太子妃,不僅樹大招風,而且還要理很多事,就是以後,她吳博雅還得每日管理這偌大的後宮,操的心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她不過就是個太子側妃,以後也頂多是個妃子,正好可以舒舒服服過她的日子。

不過到了這一步,王曉雲也不得不想一下她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過,雖然當個妃子是沒皇後那麽多事,只是自古以來,有女人的地方肯定少不了是非,更別提是這有三千佳麗的後宮了,她想過得舒服,卻不一定會如願。

那柏桂兒給了王曉雲很大的啓發,選秀以來,柏桂兒就是一個存在感極低的人,就是一大群秀女圍着說誰的壞話,肯定也不會說到她頭上去,而她也知道柏桂兒如此并不是她真的有多害羞多不善與人交往,不然她也不可能從衆多秀女中脫圍而出,看來她是個聰明人,在進宮之前就已經想好了如何省去麻煩的策略。

而王曉雲則還不算多低調,當然這個也不完全是她能決定的,她當初和楊秀惠要好,走到哪兩人都是手挽着手說說笑笑,從來就沒在乎過別人的目光,會如此也是因為王曉雲覺得這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只是她忘了,大部分女人的心眼都很小,如果某句話或者某個動作入不得她們的眼,那她就算是暗地裏樹了敵。

也是和楊秀惠過于要好,才會出現之前宮後苑那事,不過前邊也說了,她高調或者低調不完全是王曉雲能決定的,從皇帝召她去乾清宮之後,她便注定低調不了。

只是也還是有她自己的原因,若是她一向低調着,也未與誰過分要好,那時吳博雅肯定不會想出借楊秀惠的手來除掉自己。

況且王曉雲一直認為,她和楊秀惠或者吳博雅之間,不過就是小打小鬧而已,等以後,或許就會有更多的明刀暗箭,一個不小心是直接可以要了她這小命的,如果她選擇了低調,或許還是過不了某些人的小心眼,只是肯定也能減少很多樹敵的機會。

王曉雲暗暗地點着頭,默默地想着以後的生存法則。

當然,盡管如此想了,王曉雲也知道世事是不可預料的,這方面她是深有體會,或許她不去招惹誰,仍然會擋了誰的道,那時就得讓自己足夠強大,在後宮中,想要強大起來,那就必須得到皇帝的寵愛,只是她也不認為自己可以得到什麽獨寵,況且有皇帝的獨寵還不是件什麽好事。

那便只剩下一點了,從前世到這明朝,王曉雲都很是認同“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不管是要賄賂誰,或是打賞給自己人好增強他們對自己的忠誠,都是需要錢的。

如此想着,王曉雲便去看了眼各宮娘娘賞賜給自己的東西……才見到,王曉雲立即就目瞪口呆了起來,擺在她面前的那堆東西像是會發光一般,閃着她的眼,細看,還有十幾個金元寶幾十個銀元寶,更別提那堆得滿滿的瓶子、珍貴藥材,這些東西若都折現,那怎麽的也有個幾百兩黃金吧?

果然宮裏人就是不同,盡管是打賞她這個太子側妃,仍然是毫不手軟。

一旁帶着她走近這原本是其他落選秀女住間現在改成她庫房的宮女銀星就奉上了一本小冊子,對着她道:“姑娘,這是奴婢替您記好的賬本,這些東西在各宮娘娘賞下的時候奴婢就記上了,之後也檢查了翻,斷是不會有遺漏的。”

Advertisement

由于她與吳博雅她們都未正式與太子大婚,于是宮裏的人還是稱她們為姑娘,王曉雲接過了那賬本,随意地翻了翻,見記得很是仔細,便笑着拿起一個銀元寶,遞給她:“你辛苦了。”

銀星也沒推脫,接下後便彎了彎腰:“謝姑娘,這也是銀星的分內事。”

這時,門外也傳來了另一伺候她的宮女如月的聲音:“姑娘,熱水已經準備好了。”

王曉雲應了聲,便又拿起了一錠銀元寶,帶着銀星往外走去,到了門外,如月還對她彎着腰點了點頭,王曉雲便又笑着把那錠元寶給她,“你也辛苦了。”

如月似乎是才剛進宮沒多久的新手,如此厚重的大禮她還是第一次見着,一時間也不知如何反應,“姑娘,這……”

王曉雲便把那元寶塞到她手裏,道:“銀星也有,自然是不能少了你,今日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便算是我給你們的見面禮吧。”

王曉雲還用着眼角瞟了眼銀星,發現她也只是笑着,并沒有過多的神色,王曉雲便覺得這銀星不僅細心,也是個聰明的人,而如月也沒敢如何推辭,笑着接下後,便更熱情地帶着王曉雲往房裏走去。

她們伺候着她脫了衣服洗好澡後,王曉雲便躺在了比之前更加柔軟的床上,心中期待着幾日後與她娘的會面,淺笑着睡着了。

第二日,吳博雅的母親便帶着她弟妹進了宮來見她,由于住在同一個宮殿,王曉雲也瞧着了,而幾日後,家在山東的柏桂兒父母也到了,到了宮門要關閉前,她父母便住到了宮裏安排在宮外的驿館裏。

見着別人一家團聚,王曉雲又怎麽可能不羨慕,只是她也知道南京到這北京的距離遠些,遲個幾日也是正常,終于,兩日後,銀星高興地快步走向王曉雲,“姑娘,您娘親和二娘以及您弟妹已經進宮了,此時正被帶着往這走來呢!”

王曉雲聽後大喜,立即就站起了身要出去迎接,銀星趕緊又道:“姑娘,您別着急,會有人帶她們到您跟前的,剛剛如月也已經出去迎接她們了。”

或許是什麽宮裏的規矩,王曉雲只好作罷,只是興奮的心情還是難以掩飾,坐到那梳妝臺前後,她便開始打量着銅鏡裏邊的自己,“銀星,我的頭發有沒有亂?”

銀星和如月已經跟了她十來天了,已經算是熟悉了,銀星笑着走近:“沒亂呢,姑娘不必擔心。”

得到了銀星的确認,王曉雲就開始站起檢查自己的服裝,确認無誤後,才深吸了一口氣,還是堅持到這宮殿的前殿處迎接她娘。

銀星無法,只能由着她,也很是巧,她們走到那前殿時,便見着她娘和她二娘還有那兩個弟妹都正好往裏走,見着她娘那刻,王曉雲頓住了腳步,一種莫名地情緒就讓她立即鼻頭發酸……和這娘親也處了兩年多,甚至連一日都未分開過,如今兩個多月未見了,到此時,她才知道她竟這麽想念着這個娘親。

不過有其他人在場,王曉雲自然是能忍則忍,再次走到她娘面前,立即就挽住了她娘的手,有些哽咽地開口:“娘。”

劉氏想開口對王曉雲說些什麽,張了張嘴,卻什麽也說不出口,倒是兩行眼淚立即就流下,看着她娘那樣,王曉雲也被惹得更想哭了,繼續忍着,“娘,我們到裏邊說話吧。”

說着,她就挽着她娘往裏走,等回了她房間後,王曉雲便讓銀星和如月先下去,房內就只留了她們一家子。

王曉雲此時終于是忍不住,立即就掉下了淚,她娘也跟着哭,還是張氏在一旁安慰着,王曉雲吸了吸鼻子後,也對着張氏喊了聲:“二娘。”

張氏笑着道:“看你穿着錦衣華服的模樣,果真是換了個人一般,漂亮多了。”

她這話語氣很真誠,這也是她真心的贊美,王曉雲笑着謝了她,見着弟弟王愛國也來了,就有些好奇地問:“怎麽愛國也來了,私塾肯放這麽多天的假麽?”

張氏也沒打算扯什麽謊,直接道:“當日送姐姐能請假,今日姐姐成了貴人了,自然也是要請假來看看的,況且不是還有句什麽話說讀多少書不如行多少裏路的麽?”

王愛國笑道:“是‘讀萬卷是不如行萬裏路’。”

王秀雲也走到王曉雲旁邊,看着王曉雲頭上的珠釵首飾,羨慕地道:“姐姐,你頭上的釵子真好看,能送一支給我麽?”

張氏趕緊喝了王秀雲一句,王曉雲則沒在意,道:“當然能,不過我頭上的多是那些娘娘親賞的,等你回去前,我再挑幾支漂亮的給你。”

王秀雲聽着,立即高興地笑了起來……看着這一雙弟妹還算單純,王曉雲這個做姐姐的也有着莫名的欣慰。

而張氏聽着王曉雲這麽說,還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曉雲,以前我們之間曾發生過不愉快的事……”

沒等她說完,王曉雲就對她點了點頭:“二娘,那都過去了,我也能理解你。”

張氏聽着,只能有些尴尬地笑着點頭,看了看劉氏和王曉雲一眼,她也很識趣地開口:“那我先帶你弟妹到門外等一等,你們聊一聊吧。”

王曉雲點了點頭,吩咐銀星帶着她們去休息會後,她和她娘便獨處在這房間裏頭,兩人對看,王曉雲又忍不住掉下了眼淚,繼續喊了聲:“娘。”

劉氏也忍不住繼續掉淚,還伸手幫她抹掉那淚水:“雲兒。”

兩人就這麽無言地哭了會,王曉雲才吸着鼻子對她娘道:“娘您瘦了。”

劉氏笑着道:“主要是太擔心你了,自從知道你竟當了太子側妃後,我才吃得下飯。”

王曉雲點着頭:“娘,我也算是成功了,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多機會見面的。”

劉氏還是有擔心的,畢竟民間也有不少關于這皇宮的事可說,她也聽說過後宮妃嫔之間鬥争極大,為了争寵死幾個人是很正常的,嘆了口氣,“這以後的路可不好走,你得多個心眼才行。”

王曉雲點頭:“女兒知道。”

之後她又和她娘說了很多,包括她娘對她的擔心,還問着選秀時候的事,王曉雲自然是不可能把吳博雅教唆楊秀惠要推她下水的事說出,只是點頭說着些好話,王曉雲又有些悲傷地說着以後不能在她娘跟前盡孝了,劉氏又開始安慰她,說哪個女兒嫁出去後還能經常給自己娘親盡孝的,兩人就是如此說着,時間也不知不覺地過去。

等着如月在門外提醒着宮門快關閉後,王曉雲才送着她們出去,還讓銀星把她早準備好的錢交給了她娘,她娘原先還不願意收,只是王曉雲又說在皇宮內吃喝都無需花錢,這金錠子銀錠子放着也只會發黴,況且她也還有。

劉氏無奈,只能收下,到了這宮殿外,才有太監領着她們往外走,和柏桂兒的家人一樣,被安排住在那家驿館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