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王曉雲準備去乾清宮,老天爺也幫忙,昨日還下了場小雪,今日太陽卻當空照着,皇宮不是外邊,昨日那場小雪也早沒了痕跡,挺着肚子,王曉雲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由如月扶着,她一步一腳印地走着。
到乾清宮時,皇帝也正閑着,看着王曉雲來了,立即上前,“這大冷天的皇後怎麽出門來了?找朕可是有什麽事?”
太陽雖是高高挂着,可耐不住這是年末的季節,總不可能如何暖和的,王曉雲緊了緊手中的暖爐,見皇帝那帶着關心的神情,被皇帝扶着了,她也懶得行禮,邊和皇帝往裏走邊笑道:“難得今日沒下雪,路上也幹爽,臣妾便想着出來行走一番曬曬太陽對胎兒也是好的。”
剛坐下,便接過一旁銀星手裏的湯盒,王曉雲繼續道:“這是今日禦膳房給臣妾熬來補身的大補湯,臣妾喝着好喝,也不油膩,雖說皇上這并不缺,卻想着如此好喝的湯品今日不知有沒有給皇上呈上,便多盛了一碗給皇上送來了。”
皇帝接過,笑道:“怎麽還如此麻煩地從坤寧宮送過來,到了這再讓人去禦膳房端不就好了。”
“反正那一大盅臣妾也是喝不完的。”王曉雲怎麽好說手空空的找不着借口來呢。
皇帝沒再多說,一旁的宮女把湯盛出來後,他還吩咐再多拿個晚,又逼着王曉雲喝了幾口,邊喝他還邊關心王曉雲的胎,其實皇帝對王曉雲這胎是真的很看重,他是嫡子,在這朝代也更看重嫡子嫡女,盡管他不是第一次當爹,但這卻是他嫡妻的第一次懷孕。
雖然之前宮中一直傳聞皇後這胎是個女的,但到底年輕,他又沒有“計劃生育”的想法,不管這第一胎是嫡子或是嫡女,以後再生也就是了。
況且他兄弟多,姊妹少,從小被算計來算計去,說實話,他更期待皇後這胎是個小公主,這般他就能用盡全心去疼愛,不必考慮其他,也好享受享受當爹的樂趣。
王曉雲身子還算不錯,畢竟她一向是注重身體運動的,沒按着古人那般孕婦就是該少動多休息的想法來,皇帝自然也是早從日日請脈那太醫口中得知了王曉雲的身體狀況,他關心時問了幾句王曉雲的身體,再聽着王曉雲多肯定一次,皇帝笑容就更大了。
等喝好了湯,皇帝也問好了話,王曉雲就開口了:“皇上,趁着這天氣這般好,不如我們去長寧宮那看看姐姐和大皇子吧?”
皇帝挑眉,似乎是怎麽也沒想到這話會從王曉雲口中說出……別當皇帝是白癡,這後妃中哪能有和平共處的,就算感情是真不錯,那也不會在他們單獨相處的時候把他往別的宮拉。
王曉雲沒等他問,也知道他不會問出口,但還是解釋了:“我這懷孕後,也少有見過大皇子的時候,前段日子聽說大皇子病了,萬姐姐前段日子也病了,我也算是大皇子的嫡母,如今天氣好了再不去看看,就得給別人說嘴了。”
扁了扁嘴,王曉雲裝着不滿:“皇上您剛剛那是什麽表情,搞得好像我心胸有多狹窄似的,況且就算我不提也不去,皇上自己就不會去?那我何必揣着明白裝糊塗……”頓了頓,再用皇帝能聽見的音量嘟囔:“還不如跟着一起去罷了。”
懷孕了女人會變啰嗦?
皇帝趕緊打斷:“朕就挑了挑眉頭,你就說出這麽一大籮筐的話。”說完,皇帝便牽過王曉雲的手,笑道:“既是如此,皇後便跟着朕一起去罷了。”
這年紀的男子就算是位居高位甚至如皇帝,又有哪個是喜歡一板一眼的女子,王曉雲很好地控制了尺度,對着皇帝淺淺地擠了下眉眼,皇帝果然大笑一番,這才牽着她往外走去。
坤寧宮就在乾清宮的正後方,皇帝平常進後宮,就算不是去坤寧宮,也會從坤寧宮前邊或旁邊經過,而皇帝和王曉雲正準備經過坤寧宮去那長寧宮時,“碰巧”就遇上了來給王曉雲號平安脈的太醫院的劉太醫。
這劉太醫是太醫院的老太醫了,當然,這“老”不是專指劉太醫的年紀,還有他在太醫院呆的年份,經驗一大把,醫術也算是高超的。
也是因為王曉雲是皇後,雖用不到皇帝專用的禦醫,但劉太醫這種太醫院的老太醫還是能用得了的。
劉太醫見着皇帝和皇後一起,便行了個禮。
皇帝把他叫起來後,問王曉雲:“今日的平安脈還未號麽?”
王曉雲搖搖頭:“光顧着給皇上您送湯了。”頓了下,又一副“剛想到”的模樣問皇帝:“皇上,既然如此,那不如讓劉太醫跟着去長寧宮,給我號脈的時候也能給大皇子和姐姐看看,雖然姐姐那是不缺太醫,但臣妾一直都知道大皇子身子不好,卻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劉太醫看了之後也能好好給臣妾說說,免得臣妾還一直擔憂着,沒能好好養胎。”
皇帝想想也是不錯的,不然他去關心自己的兒子,也是需要召太醫來瞧瞧,現在劉太醫在這,也免了麻煩,于是皇帝首肯了。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長寧宮走去,到長寧宮的時候,萬貞兒走出來接駕,恐怕也是早得到消息了,此時那病态得搖搖欲墜的模樣,配合着稍白的唇色,若是忽略那雖早已減了些重,卻依然比這後宮中多是窈窕少女纖細身軀仍算龐大的身體,還真是有幾分揚州“瘦”馬惹人憐愛的模樣……不過由于劉美玉的通風,王曉雲早知道萬貞兒這病是裝出來的。
“給皇上、皇後娘娘請安,皇上、皇後娘娘萬福。”萬貞兒帶領着長寧宮的宮女給皇帝和王曉雲請安。
皇帝對萬貞兒一直都是有感情的,只是不再是那男女私情罷了,此時見着如此病怏怏的萬貞兒,還未等萬貞兒完全行完那禮,便一個大步上前把她扶起:“皇貴妃病得如此之重,就別行大禮了。”
說完,就又問萬貞兒身邊的宮女:“皇貴妃如此,可讓太醫瞧過了?”
萬貞兒這是裝病,在這後宮好吃好穿伺候着,又有一大堆補藥,萬貞兒身子本來就不算弱,又哪是那麽容易得病的,此時就怕身後的宮女不識趣,答着沒有導致皇帝去喚那太醫來,便先點了點頭:“由太醫院的朱太醫瞧過了,只是偶感風寒,皇上不必擔心。”
皇帝眉頭稍稍放松,仍關懷地道:“最近的天确實冷了不少,皇貴妃得注意身子。”
此時萬貞兒已經帶着皇帝往裏走去,把王曉雲給忽略了在後頭。
王曉雲撇了撇嘴,跟着往裏走,只聽萬貞兒在前頭繼續“虛弱”地開口:“最近大皇子身子一直不好,臣妾又怎麽能睡得安穩,估計就是這樣才得了風寒。”
皇帝一聽,安慰道:“皇貴妃也別太擔心了,也怨朕,最近前朝事忙,都未如何關心過你們母子。”說着,就又道:“這劉太醫也在這,剛好……”皇帝轉過頭,對着一直低着頭跟在王曉雲身後的劉太醫吩咐道:“劉太醫,你去給大皇子看看。”
劉太醫就要應聲離開,萬貞兒怕劉太醫檢查出自己兒子沒多少時日的情況,立即阻止:“皇上,不用了,今日才有太醫來看過,還是跟以前一般,說是大皇子身子本就虛弱,這些日子天冷,才會如此病着罷了。”
王曉雲趕緊插嘴:“姐姐,反正這劉太醫也來了,讓他去看看大皇子也是好的,這劉太醫還未給大皇子診過脈,多個太醫瞧着,說不定還能找出病因,治好大皇子呢。”
皇帝也是這麽認為的,反正多個太醫瞧一下也不是壞事,便又吩咐那劉太醫去看大皇子,萬貞兒見皇帝與王曉雲都這麽說了,在心中咒罵了王曉雲幾句多是後,想着朱太醫也說過,他常年在照顧着大皇子,才深知大皇子早已病入膏肓,而其他太醫若只是看個一兩次,也是不能确認的,畢竟那還是大皇子,于是萬貞兒也只能無奈地同意了。
劉太醫得了令,便行了禮下了去。
進了長寧宮內殿,衆人都坐好後,萬貞兒對着王曉雲笑道道:“好久也沒見過妹妹了,怎麽妹妹這次這麽有空來長寧宮?”
王曉雲道:“也是想着這麽久都沒出來走動了,聽太醫們說姐姐和大皇子都得了風寒,就和皇上一同過來看看姐姐與大皇子。”
“妹妹有心了。”敷衍完王曉雲,萬貞兒就開始把重心轉移到皇帝身上,與皇帝聊了起來,期間還不忘咳嗽個兩聲。
本來王曉雲還想着目的達成,正準備找着借口回去,沒想着皇帝一聽萬貞兒的咳嗽聲,怕過了病氣給王曉雲,就先開口了:“皇後懷着身孕,就先回坤寧宮去吧,這有朕在照料着,你也不用擔心皇貴妃和大皇子。”
王曉雲應了聲“是”,萬貞兒也不想王曉雲在這阻手阻腳的,便沒多說什麽,給王曉雲福了福身子,王曉雲便走出了長寧宮。
走出長寧宮後,王曉雲就立即小聲地問身旁扶着她的如月:“都吩咐好了?那劉太醫曉得怎麽做了吧?”
如月點頭:“娘娘放心,奴婢已經和那劉太醫說了,就說是給大皇子診脈之後,別把那病情當着皇貴妃娘娘的面說,免得惹了皇貴妃娘娘傷心。”
王曉雲滿意地點了點頭,那劉太醫是個聰明人,而且這段日子只給她診平安脈,她也收買得差不多了,如月這麽和她說,他該懂得怎麽做的。
回坤寧宮後過了快有一個時辰,宮外便有小宮女走了進來,說是劉太醫來診平安脈了。
王曉雲正等着他呢,便立即讓人把劉太醫請了進來,劉太醫給王曉雲請安後,王曉雲便打發開了一旁伺候着的幾個小宮女,由着劉太醫給她診脈,她小聲地問着之後的事。
劉太醫也是在這宮裏混了幾十年了,既已算是坤寧宮的人,他便沒讓王曉雲問得太露骨,直說了:“在長寧宮時,微臣謹遵皇後娘娘吩咐,未免讓皇貴妃娘娘過于傷心,便沒多說什麽,從長寧宮出來後,微臣便去了乾清宮側邊那等着皇上,皇上見了微臣,也不多問,便直接帶着微臣進了乾清宮裏,微臣和皇上說了實話……”
頓了頓,劉太醫再次減低音量:“怕是大皇子也沒多少時日了。”
和她猜的沒多大出入,王曉雲點了點頭,又問:“皇上聽後如何?”
“皇上倒是沒多少反應,似是有些傷心地坐了會後,便讓微臣回了太醫院,倒是最後還吩咐微臣別和外多說什麽。”劉太醫診好了脈,起身恭敬地加大了些音量道:“皇後娘娘身子是極好的。”
“有勞太醫了。”王曉雲回道。
起身後,劉太醫又小聲地彙報:“只是微臣回了太醫院沒多久,正準備來娘娘您這時,一名不怎麽面熟的侍衛卻把一向給長寧宮號診的朱太醫請了出去,微臣便想着等多會,差不多有半個時辰,那朱太醫才一臉菜色地回了來,微臣這才出了太醫院往坤寧宮來。”
估計那朱太醫是被皇帝叫去了,也是正常,得出這麽個消息,皇上又怎麽可能只聽信劉太醫一人的話。
王曉雲還估計着皇帝也會讓那朱太醫禁言,不讓他對萬貞兒多說什麽,若這般要求了,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他不想讓萬貞兒過早地沉浸于悲傷中,若是如此,聽劉太醫形容那朱太醫回來後的神色,怕是不敢再和萬貞兒多說什麽了,這般的話,那萬貞兒的計劃肯定會繼續進行。
而若皇帝未吩咐朱太醫,而朱太醫的模樣肯定是已經對皇帝交底,若朱太醫去和萬貞兒報備了,萬貞兒便是再蠢,也不會再用這方法了……也好,怎麽說王曉雲也是省了個麻煩。
細想後,王曉雲便讓一旁的銀星給了一個荷包朱太醫,便讓他先下去了。
劉太醫走後,王曉雲也沒什麽表情,只是有些唏噓道:“萬貞兒果真狠心,雖然大皇子确實是沒多少時日了,可臨走前還被自己親娘這樣算計……”
一旁的銀星和如月也輕微地搖了搖頭,如月心密,很快又問:“既然如此,看來長寧宮那位是打算針對娘娘您了,娘娘打算怎麽辦?”
王曉雲聳肩:“能怎麽辦?若沒有奇跡,那大皇子沒好的話,萬貞兒不知道皇上已然清楚,肯定會直接對本宮出招,無法了。”
銀星有些大喇喇地道:“反正如今皇上已經知曉,怕是她再多做什麽,也只是徒勞。”
如月卻依舊皺着眉頭,怕是她也是覺得萬貞兒在皇帝心中是有很重分量的,皇上若能公平地處理這事,那萬貞兒自然是徒勞無功,若皇上……
“娘娘,難道就沒有先發制人的招數?您總不能這般被動吧……”如月帶着擔憂地開口說道。
王曉雲搖了搖頭,還算淡定地開口:“能做的都做了,做多了反而會陷入不必要的危險,那還不如直接聽天由命。”
她原本也是不能淡定的,但越想越多,她就越來越“豁達”了,人生不就是一場賭博麽?這事也一樣,賭的就是在皇帝心中,是無理的萬貞兒重要,還是有理的她重要,若單純比她們兩人,王曉雲是沒有自信的,畢竟是誰都認為,皇帝是愛萬貞兒的,但前提是她有理,萬貞兒無理,若是這般還得了不好的下場,她怨誰?誰也不怨,反正那時她是早已對皇帝死心了,心都死了,還有什麽可怨的。
不過她卻也還是樂觀的,這皇帝她也不是第一天接觸,都是同床共枕一年多的夫妻了,不說皇帝更愛誰,該有的公平應該還是能給她的,起碼他知道大皇子的真是情況後,不會如了萬貞兒的願拉她下去,當然,如果真如了萬貞兒的願,她只能“呵呵”了,誰讓她看人的眼光不準呢。
作者有話要說:前段時間我父親因意外去世,一直提不起勁碼字,也是事多。不想多提,便沒給還在看文的大家一個交代,希望大家能理解,這文也是沒多久便完結了,會好好地更新下去,不會坑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