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假意 一遍遍給你畫大餅
說到這兒,僖妃更是苦笑一聲:“姐姐向來待你們宛如親姐妹一般,若是姐姐泉下有知,定會怪本宮的。”
“當初你們主動請纓留下來照顧本宮,本宮就該拒絕的,可惜那時候本宮只有十三歲,根本就沒想那麽多,如今回想起來,是本宮一開始就做錯了。”
“說起來,姑姑你只比姐姐大上四五歲而已,如今不過是三十出頭的年紀,至于文滢與采薇更比姐姐還小上幾歲,若采薇如今是好好地,只怕也與文滢一樣嫁為人妻了吧。”
安芳姑姑執意不肯起身,只道:“當初奴婢與采薇、文滢留下來伺候娘娘皆是自願,是我們自己去皇上跟前請命,與娘娘半點關系都沒有。”
“至于采薇……奴婢想哪怕是重回當年,采薇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娘娘不必自責,人各有命,說到底這是采薇命該如此。”
她雖這般說,可每次看到采薇,提起采薇,她的心裏難受的都能滴出血來。
采薇不如文滢那般活潑,可向來是個極妥帖的性子,是個齊齊整整的孩子啊!
可這話,她不能當着僖妃的面說,甚至連提都不能提:“說起來文滢如今一切都是托了娘娘的福,前些日子文滢進宮來看娘娘時奴婢覺得她瘦了些,不免多問了幾句。”
“文滢直說二老爺喜歡身形纖細的女子,她說起這話來的時候臉上帶着笑,這笑容,和從前在紫禁城中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說起文滢,安芳姑姑臉上難得見到幾分笑意。
她只覺得自己根本就看不透僖妃,平日裏僖妃對她們一向都是淡淡的,說不上親熱,但也談不上生疏,可文滢嫁的卻是鈕祜祿一族長房二老爺顏珠。
當初先皇後還在世時顏珠偶爾會前來坤寧宮請安,文滢每每見了他都一副小女兒家的模樣,她的心思,那個時候大家都看出來了些,不過是看破沒說破。
等着先皇後去世沒多久,顏珠的結發妻子也去世了,僖妃便主動與皇上提起要把文瑩嫁給自己的二哥顏珠。
當時皇上并未多想,只想着文滢是照顧先皇後的老人,當即就點頭答應,最後更是親自給他們賜婚。
這已經是鈕祜祿一族好些年未曾得到過的榮耀,這般看來,好像文滢的身份也就沒那麽重要。
雖說顏珠結發妻子去世,又是鈕祜祿一族庶子,但他這身份,娶文滢那是綽綽有餘的。
安芳姑姑只道:“女為悅己者容,如今文滢也算是得償所願。”
“若是先皇後泉下有知一定會覺得欣慰的,當初先皇後在世時說起文滢的親事是直嘆氣,女子向來如此,心裏有了人,就再也瞧不上別人的。”
僖妃面上也帶着些許笑容來:“本宮上次還與文滢說了,要她早日替鈕祜祿一族開枝散葉才是要緊事……說起文滢的親事,你可有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
“說起來原先你可是姐姐身邊的頭一份,采薇那是沒辦法,本宮可是一直想要替你說一門好親事的……”
剛站起身的安芳姑姑一聽這話頓時又跪了下來:“奴婢已年過三十,承蒙娘娘不嫌棄這才得以在娘娘身邊伺候,娘娘您瞧得上的人,只怕是瞧不上奴婢的。”
“娘娘能因為文瑩的事求皇上一次,難道還要因為奴婢的事再去求皇上第二次嗎?人與人之間的情分也是定數的,何必把這個機會浪費在奴婢身上?”
“奴婢不嫁,終身都不願嫁人,還望娘娘不嫌棄,能叫奴婢一輩子在娘娘身邊伺候。”
僖妃連忙扶她起來:“本宮不過是說說而已,見着你這孤零零的,本宮心裏也于心不忍,既然你願意在本宮身邊伺候,本宮自然是求之不得。”
“昨日章佳答應走後,本宮一直在想她的話,是啊,本宮就算不為自己想一想,也得為額娘和鈕祜祿一族想一想,姑姑,你願意幫本宮嗎?”
安芳姑姑正色道:“奴婢萬死不辭。”
僖妃柔聲道:“正好本宮有件事想要姑姑幫着出去打點打點,看看皇上今晚上有什麽打算……”
其實她心裏是有六七分的把握,只覺得皇上今晚上會來儲秀宮,從前她病了三年多,皇上也隔三差五來瞧瞧她。
皇上喜歡一個人,可不是看皇上把東西往哪裏送,皇上乃是九五至尊,賞人東西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得看看皇上願意在誰身上花時間。
今兒是她“病好”的第一日,她覺得皇上沒道理不過來。
可她向來是個穩妥的性子,哪怕心裏有五六分的把握仍覺得不夠。
安芳姑姑連聲稱是。
雖說她在儲秀宮三年多,可她從前也是坤寧宮的掌事姑姑,走出去別人還是要賣她幾分面子的,當即就出去打點一二。
紫禁城向來講究多,身為頗受六宮妃嫔們在意的敬事房則是講究更多,除去養病與小日子來的妃嫔,所有妃嫔的綠頭牌都是要送上去供皇上挑選。
這綠頭牌怎麽放,那就是大有講究,像能夠叫皇上一掃眼就能瞧到的就是頂好的位置,想要把自個兒的綠頭牌放在這位置,可不是光花銀子就能辦到的,畢竟能進宮的主兒一個二個那都是不缺銀子的。
****
等到傍晚時候,敬事房總管王三光就帶着兩個小太監進來請皇上翻牌子,梁九功直接将他們帶了進去。
這日子皇上因為臺灣的事情是心情大好。
如皇上所料,臺灣如今已是大亂。
鄭經去世之前曾當着衆人的面說将延平王之位傳給庶長子鄭克臧,他之所以這般就是想替兒子撐腰。
誰知道這位置鄭克臧還沒坐熱乎,就被鄭經母親董氏聯合大臣們一起趕下了王位,眼睜睜見着到手的鴨子飛走了,鄭克臧自也不會束手就擒,根本不願交出監國玺。
最後董氏與大臣們污蔑鄭克臧并非鄭經所出,直接絞死了鄭克臧與他的親生母親陳昭娘。
如今繼承延平郡王之位的正是鄭經嫡子鄭克塽,要知道,鄭克塽只有十二歲,能管得了什麽事兒?
收回臺灣,那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