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049(1)
當她走出成衣店的時候,吐着舌頭看了一眼自己腳上的棉布鞋子。想着剛才讓老板娘心不甘情不願的替自己換鞋子,滿腳臭熏熏的腳氣熏得她憋紅了一張臉。
誰讓自己是貴客呢,七八兩銀子說給就給,還不記賬,上哪兒找這麽便宜的事情啊!
若玉踩着自己腳上的新鞋子,走起路來也舒服多了。雖然不及祖母給自己做的鞋底溫暖,卻也有自力更生腳踏實地的滿足感。
這幅身體體質不好,陰虛火旺,而且有腳氣,手腳容易出汗,每天走那麽多路,耗費鞋子不說,出了汗臭熏熏的讓她也很讨厭。想着剛才老板娘憋屈的樣兒,她心裏更是笑開了花。
身上十幾兩銀子還要省着花,将來還有大用處。若玉搜刮了街上的糖果鋪,還買了一把木劍,家裏買不起好一點的筆墨紙硯,寫出來的字浸染草紙,哥哥雖然不說,若玉還是知道的。
逛了大半天下來,分別給祖父母爹娘買了一件冬衣,給哥哥買了筆墨紙硯,給姐姐買了一打納鞋底的針線和布,還有三呆子的木劍。
家裏用的東西不用添置,若玉另外買了兩大罐子油,外加兩罐子鹽,還拉了三袋大米給祖父家當做存糧。
看似不貴的東西,七零八落的加起來,又用了她一兩多銀子呢!算一算從梁掌櫃那裏賺來的幾兩銀子,還存在家裏的加上今天剩下的,看來也只能到此為止了。
花了五個錢雇傭了鄰村的一家牛車,若玉叫上若菊就坐上牛車回家了。
“哇!兜兜,這都是二姑姑家給的嗎?”若菊驚詫的翻看着車上的東西,“三袋大米,還有兩大罐子油,還有鹽巴!呀!這裏面都是過冬的衣服嗎?”
她用手指在上面戳了又戳,軟軟的像是布料,就是厚厚的也不太重。她早就想要買一件洗衣服了,在繡坊見到那個少女的衣服羨慕的不行,不知道這裏面有沒有自己的份兒。
鼓鼓脹脹的兩包衣服,還用防水油紙包裹的嚴嚴實實,綁上繩子打不開。
若玉自己第一次給這個家置辦東西,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臉上洋溢着明媚的笑。掏着血汗錢給家裏人買東西,心裏說不出的高興。
“若菊姐姐,這都是我爹寄錢回來給娘親和爺爺奶奶買的,家裏過冬的衣服都進了水,破舊得快要發黴了,沒吃的沒穿的,這才趕緊置備一些啊。”若玉大倒苦水,看着若菊眼神漸漸黯淡下去,還不忘刺她一下,“大伯家就不一樣了,殺豬場還能撿一些內髒回家,好歹能夠開葷。我和爺爺奶奶都好久沒吃到肉味兒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家吃獨食,祖父母沒吃沒穿過冬都成問題,你們家還自私的不孝敬老人。
若菊咬着唇,顯然也是聽懂了若玉的唠叨和諷刺,收回手坐在一旁,冷冷的不搭理人。
……
回到家裏,若菊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周氏。周氏那個大嘴巴,兩條腿跑得比誰都快,得了消息就往公婆家的院子裏跑。
哪知道若玉先回了爹娘家,把東西放在院子裏,讓哥哥姐姐和三呆子把東西分好。
把一罐子油和鹽放進廚房,還有油紙包裹的爹娘的大衣也放到衣櫃去,才做好這些,周氏就來了。
老三家的院子裏熱鬧的圍攏着人,幾個孩子嘻嘻哈哈的圍在一起看禮物,三媳婦趙氏也在。
“哎喲!玉姐兒真是心疼爹娘呢,買了什麽好東西啊?”周氏系着圍裙挽起袖子就走了進來,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院子裏的東西。
“大伯母,你來啦!”若姊首先打招呼,手裏拿着納鞋底的針黹女紅,開心的跟什麽似的。
她也是定親的女孩子了,按照習俗,姑娘出閣前要親手做幾雙鞋。給婆家人做的鞋子越多,将來嫁到婆家就要被人高看一眼。家裏用錢的地方多,拿不出錢來,她不好意思開口,娘親只是安慰她,等爹爹高中了,她想要做多少雙鞋子都可以。今兒若玉送禮送到她心坎兒上了,怎麽能夠不高興呢!
周氏看着若姊拿着鞋面的得意養,刺痛了她的眼。她家若菊都這麽大了,還沒有找到婆家,納鞋底都不知道該找誰!這老三家的,憑什麽就這麽命好,兩個女兒都訂了親,還找了上門女婿。這上門女婿可比嫁女兒貴些,看着三呆子養在老三家,手裏舞着劍樂呵,她差點就急紅了眼!
“哎喲!老三家的,你都說家裏沒錢了,這修了房子還置辦這麽多東西呢!”周氏的嗓音又尖又利,氣鼓鼓的就開始翻找地上的東西,“還有三袋米,哎喲,這麽大罐子油呢!啧啧啧,這罐子鹽巴恐怕要吃一年了吧!”
趙氏聽大嫂子這麽嚷嚷,像是老三家擺在院子裏顯擺似的,臉色羞紅,趕緊道,“大嫂,這剩下的都是給——”
“大伯母,這剩下的一袋米給你拿去吧,是爹爹的意思。娘親,這兩袋米和兩罐子油和鹽都是給祖父母的,咱們家沒剩下什麽東西,都是哥哥姐姐的小禮物。”若玉打斷娘親的話,不住的給她使眼色。
趙氏也是知道大嫂為人的,這趟過來不撿一點便宜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她自己差點說漏了嘴,要是讓周氏知道屋裏才放進去一罐子油和鹽,還有兩件冬衣,那豈不是更加不依不饒了。
周氏看到母女兩擠眉弄眼的,就怕玉姐兒待會兒又出什麽幺蛾子,趕緊提着一袋米扛在自己肩膀上,揮了揮手就往門口走道,“老三家的,那我先走了啊,趕明兒過來坐坐。”
若楓看了一眼若玉,若有所思的眼神裏多了些許笑意,還帶着一些沒說出來的疑惑。他今天在學堂裏,就聽說了梁掌櫃的事情,只是回家等來的卻是兜兜采購一車的東西,讓他把事情壓在了心裏,找個空再問問。
050爹爹中舉啦!
“哥哥,你還傻站着幹什麽,快點來幫忙。”若玉害怕周氏貪心不足,待會兒還來撿便宜就不好了,指着地上的東西道,“兩袋米和油鹽衣服都給爺爺奶奶送過去,快些。”
“好,我來吧。”吳三更走在前頭,抓起一袋米就扛了起來。趙氏看着這個小女婿做事實在,關心的道,“你小心些,別閃了腰。”這一大麻袋米,将近五六十斤呢,若楓根本扛不起,也就是吳三更比他壯實。
周氏就像是個‘偷油婆’,仗着是本家親兄弟,有什麽好處都要來撈一點,不給她一點好處打發掉,又要出去亂嚼舌根。若玉不怕大伯母背地裏說自己壞話,她怕的就是爹爹的名聲。做了秀才就要做舉人,親兄弟關系處不好只會因小失大。
古代社會就是這樣,親兄弟分了家,關系再差,在別人眼中都是一家人,有個三長兩短都落人話柄臉上無光,更何況那些有頭有臉的大家族。現代社會親兄弟住在一個小區,老死不相往來,遺産繼承沒有手足兄弟的份兒,哪家出了事兒也不會連坐,大家各自過過,誰認識誰啊!
冥冥之中,她有一種強烈的預感,爹爹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讓娘親祖父失望的,她要跟爹爹一起把這個不大不小的家撐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得處理好。
趙氏扛着一袋米走在了前頭,若楓跟着抱着一罐子油,姊姐兒抱着一罐子鹽巴,把最輕的兩件冬衣留給了若玉。
這一家子五口人,帶着東西走成一串,在村子裏頭還真是招人眼呢。蒙秀才家才有了起色,就開始給爹娘送東西了,村子裏沒有不說好的。
這話趙氏聽了,心裏甜滋滋的,若玉交代她不要拿出來說,她也守口如瓶,對七嬸娘那些三姑六婆直說是自家男人寄錢回來的。
這廂若玉他們才把東西送到祖父母院子裏,周氏扛着一袋米回家,驚訝的讓若菊皺起了眉頭。
“娘,咱們家不缺米,你扛一袋米回家幹什麽呀?!”若菊是知道娘親的厚臉皮的,自己小輩兒的不能去要,還被若玉譏諷了,她一賭氣回家就跟娘親說了,娘親得了消息肯定會去撿一點好處回來的。
哪知道,娘親就扛了一袋米回來,那麽一大包衣服她不拿,真是可惜了。
“哎喲!這一袋米也值二十個錢呢!”周氏不知道女兒的心思,扛着五六十斤的大米還真是把她累得喘氣。
若菊不屑的哼哼,根本看不上這一袋米,挖苦的道,“兜兜那丫頭算得精呢,買了兩大袋衣服,用油紙包裹的,娘,你就沒看見啊!”
到底是母女兩,撿便宜的心态都是一樣的。
聽到女兒這麽說,周氏臉都黑了,覺得自己吃了大虧一樣,咬牙切齒的念道,“老三家的出息了,當年讨不到媳婦找我這個大嫂子要一口飯吃,現在還不過是個窮秀才,一家大小就這麽寒酸我這個大嫂子了啊!哼!他們一家大小都不是個東西,活該這次考不上舉人!”
周氏惡狠狠的詛咒,聽到若菊耳朵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私心裏,她比周氏看得長遠,只要三叔叔考中了舉人,別說一件衣服,就是十件衣服,說不定她都買得起。
……
蒙老太爺的院子裏熱鬧起來,田氏看着趙氏做了秀才娘子都這麽惦記着公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看到公婆笑得合不攏嘴,趙氏也覺得女兒替自己争光。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這話果真不假。趙氏這麽一想,越是覺得公公和自家男人有眼光,這女兒留在家裏都有這個好處,更別說養着一個上門女婿的兒子了,将來女兒女婿比兒子兒媳婦還要好也說不定呢!
堂屋裏大人們在說話,若楓悄悄拉着若玉來到了西廂房,關上門神神秘秘的問話。
“兜兜,你老實跟哥哥說,這筆錢你從哪裏得來的?”若楓嚴肅的端着若玉的肩膀,目光相對,不讓她有撒謊的機會。
這些東西沒有幾兩銀子,根本就買不回來,還不說沒有打開看的冬衣呢,若楓都能夠估摸出這些要花上幾兩銀子了。
“哥哥,這不是爹爹寄回來的錢,是我自己賺的錢。”若玉老實交代,沒想到哥哥這麽快就知道了。
“你賺的錢?!”若楓壓根不信,眯着眼睛臉色狐疑的看着若玉道,“這些東西怎麽也要二兩銀子吧,咱娘一年也攢不起這麽多的錢。兜兜,你老實說,是不是去賭錢了,然後梁掌櫃把你攆出來了?!”
若楓在學堂,夫子的課堂上有幾個學生就是鎮上的,消息靈通,在課堂上還拿這件事情取笑過他。若楓不怕同學們取笑,放了學就心急火燎的回了家,見兜兜還沒有回來,他就擔心的在家裏等。
爹爹不在,他要替爹爹照看好一家人。
本以為兜兜是害怕娘親責罵,不想讓家裏人知道被梁掌櫃辭退的事情,讓家裏丢不起這個人,所以她掩飾得很好,一大早的還照舊去鎮上,估計這一天都在外面鬼混不敢回家。
好不容易等到若玉回來了,居然是趕着牛車往家裏添置了不少東西!
這實在是讓若楓驚詫又質疑,不想掃了祖父母的興,更不能讓操碎了心的娘親知道,把濃濃的擔心壓在心底,若楓這才逼着若玉交代實情。
若玉其實也想到過哥哥早晚會知道,沒想到這麽快就傳到了他耳朵裏。看到哥哥眼裏的擔憂和緊張,若玉心裏滿滿的幸福,淡淡的甜。
“哥哥,放心吧,我今天去了有間客棧,何三少爺給了我傭金,比梁掌櫃給的還要多呢。”若玉仰着臉坦然的看着哥哥,只是她小心思裏不想讓哥哥知道這裏面多少錢,說出來還不吓死他啊!
“梁掌櫃都不要你了,別的客棧哪裏會要你?”若楓直言不諱。
若玉不高興了,狹長的眼線微眯,鼻孔哼着怒氣,一把甩開他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怎麽就不要我啦,我可是他們搶着要的救星呢!”
若楓沒想到若玉脾氣這麽大,被推開兩步遠,直愣愣的看着她。從什麽時候起,自己這個哥哥反而遠遠落後在妹妹面前了,他自诩是家中男兒,要為家人遮風擋雨,如今越來越看不懂這個能幹到創下‘奇跡’的妹妹了。
“救星?”一個被嫌棄被攆走的人,居然是另一家客棧的救星,若楓不明白若玉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卻忍不住好奇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若玉得意的把這些事情都細細說了,不用她添油加醋,哥哥就把梁掌櫃恨得半死了,雙拳緊握,滿臉怒氣的看着若玉的脖子,發狠的道,“那個刻薄無情忘恩負義的梁掌櫃,活該将來倒地關門!敢欺負我妹妹,等爹爹回來,我們找他算賬去!”
若玉抹了抹脖子,沒想到哥哥反應這麽大,有點後悔跟他說多了。若玉摘下脖子上的布條,湊過去給哥哥看,笑着說道,“也就是劃破了皮,沒有傳言中那麽嚴重,當時人多嚷嚷得厲害。客棧裏也不全是壞人的,丁師傅給了我藥,這才沒幾天就結痂好了呢。”
若楓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苦澀的笑了,捧着若玉的小臉憐惜自責的道,“是哥哥不好,保護不了你,爹爹不在,讓你受欺負了。”
若玉吐了吐舌頭,為了安撫他受挫的男兒心,指着枕頭底下的藥瓶子道,“哥哥,你給我擦一些藥吧,都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呢。”
兄妹兩言歸于好,若玉還要求哥哥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娘親和祖父母,事情都過去了,省得讓他們操心。
若楓點了點頭,細心地給她上藥,低聲答應道,“放心吧,哥哥知道你的用心,要是何三少爺欺負你,可不許隐瞞了哦!”
若玉趕緊點頭,滿臉認真。若楓看着她裝模作樣的敷衍自己,氣笑了。
從那以後,有哥哥幫忙,祖父母和娘親都沒有追問花這麽多銀子買東西的事情,他們都相信楓哥兒是個懂事的男孩子,不會合夥撒謊的。
若楓每天把若玉看得更緊,學堂的路并不遠,他總是要繞道送若玉和若菊走上一段。雖然哥哥不說什麽,可是若玉感覺到了,哥哥對自己的在乎和擔心。
……
酉時剛過,天氣涼嗖嗖的讓人覺得脖頸涼涼的。兜風的秋衣已經不能夠穿了,若玉背着小背簍回家,手指頭都有些發冷。
這些天賺了不少銀子,給家裏人都買了冬衣,她自己也有一份,但是不舍得穿。倒是買了兩雙鞋子讓自己輪流換,一雙穿着去客棧,另一雙在田間地頭找野菜,順便在後山的下耳溝看看池塘附近有多少幹淨的水渠。
夢想一天天鄰近,兜裏的銀子一天天上漲,若玉還是過着窮人的日子,臉上絲毫看不出來。
“奶奶,我回來啦。”推開舊木門,若玉跨進院子就察覺到氣氛和往常不同,“咦?奶奶,爺爺,你們在哪兒?”
下午出門之前,祖母還說今天把布匹織完,怎麽天快黑了反而不見一個人影了?
若玉背着小背簍直接進了堂屋,織布機上的梭子懸空晃蕩,像是倉促之間忘了把它放好,屋子裏黑壓壓的,廚房裏都沒有一點煙火味兒。
正在納悶之際,院門口遠遠傳來楓哥兒焦急的聲音,“兜兜!兜兜你回來了嗎?!”接着院門被人撞了一下,楓哥兒跑進院子四下觀望,這才看到了堂屋門口的若玉。
“哥哥,怎麽了?”若玉走到屋檐下,放下小背簍,看他一副焦急的樣子,咧着嘴對着自己笑。
“兜兜,咱爹中舉了!爺爺奶奶讓我來找你回家呢!”楓哥兒緊走幾步,上前拉着妹妹的手就要回家。
若玉又驚又喜,愣在當場說不出話來。若楓見她不動,轉身去看她,若玉這才回過神來,咻的一下拔腿就跑了出去,“爹爹回來了!快走快走,爹爹回來了!”
地上的小背簍裝滿了野菜,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灑落一地。
若楓望着妹妹激動地跟什麽似的,笑了笑,彎腰把野菜撿起來,背起背簍,關上房門院門,這才興沖沖往家裏趕。
西寧鄉沒有幾個舉人,這一次中舉的還有蒙家的女婿童勇。蒙老太爺樂得跟什麽似的,仿佛一夕之間精神矍铄回到了十年前一般,若玉跑到院子裏就聽到了熱鬧的說話聲。
“爹爹,爹爹!”若玉沖進門,一眼瞧見走出來的爹爹,撒丫子往蒙志福懷裏沖去。
“兜兜!哎喲,爹爹抱抱。”蒙志福彎腰一把抱起自家的小女兒,呵呵的笑看着她,“長大了,長沉了,兜兜有沒有聽爺爺奶奶的話?”
若玉身板小,公主抱也不重。吊着爹爹的脖子,擠眉弄眼的看着爹爹道,“爹爹,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滿屋子的人哄的大笑起來,熱鬧非凡。這古靈精怪的小動作逗得蒙志福心裏更加舒坦,幾個孩子中,也就這最小的一個會撒嬌,抱着若玉坐在了位置上。
“爹,娘,兜兜給你們添麻煩了,兒子不孝,今後一定好好孝敬你們!”蒙志福真心實意的道謝,說話也比以前有了底氣。
一旁的蒙老太爺臉上沾光,呵呵的笑得合不攏嘴,看着兒子的眼神都滿是信任。
還是田氏心疼兒子,看着兒子才回來就抱着閨女不撒手,放下手裏的茶壺,勸道,“兜兜快些下來,你爹爹他走了這麽遠的路才回家,累着呢。”
若玉聽了奶奶的話,從爹爹懷裏坐起來,笑看着屋子裏的人。
剛才進門沒注意,這一屋子人還真不少,滿滿當當的坐滿了男人。大伯二伯都來了,若松若竹哥哥也來了,還有二伯家的若柏哥哥。本家兄弟都到齊了,不僅如此,還有好久不見的趙家親戚。
趙家是娘親的姓,上次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時候,娘親左盼右盼,娘家兄弟沒有一個來幫忙的,這一次大舅舅和二舅舅都來了,臉上都帶着笑,沒有一點愧疚和不好意思。
若玉心中有數,客氣的對着他們打了招呼,“大舅舅二舅舅好。”
趙平智和趙平川兩兄弟也不過三十歲左右,就是出生不好,是個商戶。他們笑盈盈的點點頭,給了若玉兩個不薄的紅包。
看着若玉機靈懂事的樣子,他們多少也都聽說了她在鎮上打短工的事情,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想到妹夫考上了舉人,這才過來的。哪知道妹夫家裏面的房子還擴充了,看來蒙家真的是要成氣候了。
商人嘛,攀交情就跟做生意一樣,要懂得投機。
女人們在廚房做晚飯,屋子裏都是男人和孩子們。趙平智兩兄弟最會錦上添花,人到齊了就開始發放禮物了。
趙家雖然是商戶,如今地位沒法和蒙家比拟了,可是出手大方,趕了一輛馬車過來,裝了不少禮物。
蒙家三兄弟每家都有兩匹細棉布,孩子們每個都有一盒糕點。念及蒙老太爺是親家,也送了兩匹細棉布。趙平智想着妹妹辛苦撐着一家人不容易,還送來了兩件冬衣,妹妹和妹夫都有。
聽說妹夫給外甥女招了一個上門女婿,趙氏兄弟上下打量了吳三更好幾眼,牽強的說了幾句好話,只是心裏多少有點遺憾了。
趙氏兄弟都有了子女,定親的也有,沒定親的還有兩個。這一趟過來,本就打算和妹夫家裏親上加親,只是沒想到兩個外甥女都找了人家。
男人在場,小孩子沒有說話的份兒。可是若楓是家裏的獨長子,也十多歲了,兩個舅舅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送了大紅包和冬衣,還送了一把青銅劍!
尚武之風盛行,十幾歲的男孩子最希望的就是擁有一把青銅劍。可是青銅很貴,不是什麽人家都買得起的。
若玉看着青銅劍,也着實驚嘆了一把,趙氏兄弟還真是舍得啊!
可是若楓卻搖頭道,“大舅舅,我不要學劍,我要跟爹爹一樣考舉人!”
一屋子人眼神都頗為贊賞的打量着楓哥兒,有其父必有其子,蒙志福如今中了舉人,他日若楓必定也是個有前途的。
趙平智遞出去的禮物沒人收,面子上有些過不去,臉色瞬間尴尬,不過很快就笑眯了眼的看着面前的大外甥,豎着大拇指誇贊道,“好!不愧是蒙舉人的兒子,有志氣!”
趙平川也連連附和,拍了拍楓哥兒的肩膀,打心眼兒裏對若楓表示喜歡。
趙家是商戶,趙平川見多識廣,跟着大哥一起打理生意,也知道男兒當自強。如今朝廷武将得到重用,但這一次重視科舉就是一個先兆,看情況,在不久的将來,未必只有武将才有出頭之日。
這麽一想,趙平川就有些激動有些期待起來。他拉着若楓站到身邊來,厚着臉皮當着大家的面玩笑般說道,“既然楓哥兒這麽有志氣,那我們家巧姐兒給你做媳婦兒如何?”
不等若楓回答,二舅舅接着轉頭看着大妹夫和親家公,“妹夫回來了,親家公也在,我就向你們蒙家提個親,我們趙家巧姐兒比楓哥兒小兩歲,兩孩子倒是般配,不知道妹夫意下如何?”
蒙志福着實驚了一下,大抵知道趙氏兄弟的意思,只是事出突然,還真是沒有想到他們這麽直接的提了出來。蒙老太爺雖說是個長輩,可膝下只有若玉跟着老兩口,老三家的獨長子,做決定的還是孩子他爹。
廚房裏的趙氏聽到動靜,端着糕點盤子出來,松哥兒是個猴兒急的,從三叔母手裏笑嘻嘻的接過糕點,仿佛大人說的事情還沒有糕點重要。趙氏兄弟看着大妹出來,趕緊樂呵呵的拉着趙氏道,“大妹覺得怎麽樣?”
畢竟是娘家親兄弟,趙氏有些手足無措的看着自家男人,她雖做不了主,可那态度顯然也是妥協的。
趙氏也有些猶豫,雖說娘家有錢,可是商戶地位實在是寒碜了自己的兒子,兩個哥哥實在是為難了她。若玉看着爹娘有些猶豫,哥哥皺着眉頭看着爹爹,似乎有什麽話想要說又不能當着大家的面說了,她心中一片了然。
“爹娘,哥哥要娶新媳婦兒咯!”若玉從爹爹身邊蹦下來,走到兩個舅舅身邊,拉着哥哥道,“哥哥,你現在可值錢了,到哪兒都找得到媳婦兒了,你選誰做我的嫂子啊?”
若玉出來打圓場,這句話可就不同了,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場的人都知道,趙家兩個兒子,大舅舅家裏的孩子大的都已經嫁人了,小的只剩下一個女兒待字閨中。可問題就在這兒,趙平智待字閨中的女兒是個癡呆,就是我們說的少兒癡呆症。
若玉見過大舅家的女兒,大名趙可平,和哥哥同齡,智商充其量才五歲。長得倒是眉清目秀的,不說話的時候安靜的站在一邊,還有幾分大家閨秀的樣子,嗓音也好聽,就是說出來的話辭不達意,張嘴就容易給好面子的大舅舅丢臉。
二舅舅趙平川家裏,有姐弟兩,女兒趙可巧比若玉大将近一歲,機靈聰明,是個有靈氣的孩子。
按理說,趙家沒有分家,大舅舅家的女兒年齡大應該先出嫁,長幼不可颠倒。
可是二舅舅先把話說在前頭,大舅舅自然也就不高興了。雖然自己這個女兒不争氣,看二弟當着他的面搶着給巧姐兒找婆家,還是大妹家的獨子,他面子上過不去,心裏就有些不是滋味兒了。
氣氛變得沉默,大家誰都不敢亂說話,還得看孩子他爹蒙舉人的意思。趙氏聽到女兒提醒,臉色刷的一下就變了。雖然娘家侄女都是她的侄女,可是給自己兒子找媳婦,那可是馬虎不得的。先不說蒙志福的意思,蒙老太爺心裏也不太舒坦了。
若楓悄悄的握了握妹妹的手,臉上笑盈盈的對着長輩們道,“爺爺爹爹,你們放心,我一定給兜兜找一個好嫂子!”
話鋒一轉,嚴肅的話題成了小孩子過家家。看似童言稚語,卻飽含了兄妹親情。若楓這話讓蒙老太爺打心眼兒裏高興,蒙志福也免了尴尬,看着将來留在家裏給自己養老的一兒一女,深感欣慰。
一旁的趙平智和趙平川讪讪的笑笑,當着蒙家人的面也很識相,沒有不合時宜的說一些不該說的話了。只是私心裏,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較勁兒,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堂屋裏恢複了先前的歡樂氣氛,誰都知道避開這些敏感的話題不談,但若楓的婚事顯然成為了蒙家的大事情了。
作為本家叔伯,蒙志華和蒙志慶對若楓也頗有些期待,私心裏也覺得趙家的傻丫頭配不上楓哥兒,就算不是傻丫頭,商人之女嫁給舉人兒子,那也是沒有的事兒!
古代就是這點好,按血脈親情來分內外之別。若楓的事情,蒙家一大家子人,自然不會幫着外姓人說話。
三弟為蒙家争了光,周氏雖然嘴上不說,可是心裏到底是不服氣的。老三家過得好,兒子女兒被人家追着捧着要,今時不同往日,也沒見自家的若菊撈到一點好處,心裏的落差和變成了憤憤不平。
婆媳幾個把晚飯弄齊了,一大家子人圍攏過來吃晚飯。
六個男人坐在一桌,女人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就有些擁擠。蒙老太爺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大孫子,招呼道,“若竹、若楓,你們兩過來坐。”
蒙志慶聽到老爹叫了大哥家的大兒子,自家獨苗若柏比若楓大幾個月,卻被落下了,臉色正有些過不去,連二兒媳汪氏都有些不平的望着自家男人。
蒙志福笑了笑,對着老爹道,“爹,柏哥兒也大了呢,他們兄弟幾個都一塊兒過來坐吧。”
舉人就是舉人,若楓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但是蒙志福為人處世還是極為恭敬孝道,讓大家夥兒都心裏踏實了些。蒙老太爺這才意識到自己落下了柏哥兒,趕緊笑着招呼他們過來。
趙氏兄弟送來了兩壇酒,男人們都給倒上了滿滿一大碗,大家夥兒樂呵呵的就喝開了,說說笑笑的慶祝了一番。
女人們這一桌可就熱鬧了,周氏看到大兒子若竹受到關照,說不定若竹将來也能夠考一個好功名,對若菊和若松也有好處的。
桌上的一桌女人和孩子,周氏最熱心了,下手又快又準,夾了一長塊魚背上的肉,給自家的若松吃。清蒸魚本來就小,擺在中間手短的孩子們根本就夠不着。
若玉聞到魚的味道,也很想吃,正要跟娘親要,若姊倒是先出頭了,站起身來伸手就要去夾菜。哪知道周氏手更快,看到是若姊,一個即将嫁出去的女兒,地位自然不能夠跟若玉比,‘啪’的一下子打在了她的筷子上。
“姊姐兒,你都是舉人的女兒了,過幾年嫁出去,這吃飯沒規沒距的可不行啊!”找個由頭打壓人,周氏最會幹這種事兒了,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為了蒙家姑娘好,順手快速的又夾了一筷子魚肉給若菊吃。
女兒家注重名聲,若姊本來想給弟弟妹妹夾肉,這下反而落得紅了臉敗了下風。
一條清蒸魚眼見着就所剩無幾了,若玉若姊,還有默不作聲的吳三更一點肉末的味道都沒有撈到。若玉眼饞了,有姐姐出醜在前,她可不會傻乎乎的硬撞上去。
“大伯母,姐姐都嫁人了,那就不吃這些了。今後這些好吃的都留給家裏的孩子吃,不好好補一下,将來嫁不出去——”
‘啪’的一聲,誰提她就想跟誰急。筷子摔在了桌面上,氣鼓鼓的看着面前的若玉。
周氏憋了一晚上的火氣給急了起來。這事情本就是她心裏的一根刺兒,哪壺不開提哪壺,若菊的婚事簡直就是周氏心裏最大的痛!
“玉姐兒,說什麽呢?!”周氏不甘心的低吼,當着田氏的面兒,狠狠地用眼刀子刮了一眼若玉。
若玉不甘示弱,反而笑嘻嘻的看着面前的大伯母,笑呵呵的道,“大伯母,來,你也吃一些,補補身體消消氣,将來呀——”
若玉正要反過來唠叨幾句,哪知道周氏動作快速,嚯的站起身,端着桌中間的清蒸魚,用連湯帶水的趕到若玉的碗裏去。
“叫你吃,叫你吃,你吃個夠吧!”周氏猶不解恨的碎碎念,動作迅速的把一盤魚都塞進了若玉的盌裏。
鄰桌的男人們都聽到了動靜,蒙老太爺是知道這個大兒媳婦小心眼兒的,招呼道,“大兒媳婦,吃飯就吃飯,你幹嘛呢?!”
裝得滿滿的一碗魚蜷縮在一起,魚肉差一點掉到了桌面上。
若玉小心翼翼的把大盌裏的魚分給姐姐和吳三更,開心的對着爺爺道,“爺爺,大伯母心疼兜兜呢,給兜兜和姐姐吃魚。”
男人們那一桌呵呵的傳來幾聲笑聲,趙氏兄弟最會應酬喝酒,招呼着老親家公敬酒,不停的和蒙志福攀談,說一說近來鎮上的一些事情。
周氏着實給氣着了,看着田氏板着臉盯着她,也不敢在老三家鬧騰了。畢竟自己女兒的婚事,說不準還要靠老三家的呢。
若玉仔細留意了若菊的臉色,不鹹不淡的埋頭吃飯,似乎一點不會因為娘親吃了虧受了氣而鳴不平。
若玉暗道,這樣的姐姐,果真是好樣兒的,改天一定讓爹爹給她找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