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陰暗角落中,什麽樣的蛇鼠蟲蟻沒有?十四皇子這樣與世無争,有點呆傻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擋了別人的路。可是,那些人為了自己的目的,竟害得十四皇子落水,等于是直接害死了一條人命,如果他沒有穿到十四皇子身上,如今早就沒有了這麽個人了,在那些人眼中,這樣的人沒了也就沒了,根本就無關緊要吧?
明钰繼承了十四皇子全部的記憶,自然知道其中的前因後果,後宮之中,為了争寵,明争暗鬥是常有的事。他被托付于惠貴妃名下寄養,皇帝近幾年愈發重情,每每思念元後都會前來看他。也是因此,來惠貴妃宮中的時間就會多的多,對惠貴妃也就有幾分愛重,這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于是讓有心之人記在心上,甚至懷恨于十四皇子,這才讓人謀劃了一場十四皇子意外落水的一幕,一來能解決一個無關緊要卻又礙眼無比的傻子,二來這傻子出事,負責照看他的惠貴妃也會因此而受到挂落,到時候看皇上還會看重她幾分?這樣一箭雙雕的事,豈不美哉?
他後世幾十年的觀念中,這些人都是殺人犯罪的人,他們殺了十四皇子,理應得到應有的懲罰,可是在這裏卻行不通,最大莫過于皇權,十四皇子又沒死成,頂多受了些驚吓而已,這樣一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連皇帝都沒有徹查,重重提起輕輕放下,只令涉事之人罰俸禁足罷了。
這口氣如何能夠咽下,只有明钰知道十四皇子已經不在了,雖然不能讓那些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可他還是要替十四皇子出一口氣才是。于是,穿越而來的明钰不管不顧,索性今兒個燒了淑妃的平福宮,明兒個将德貴妃的十一皇子打了,後兒個又抽了永和宮的大太監。總而言之,十四皇子明钰發起狠來,那就是不是傻,反而跟小瘋子一般。
于是,一時間宮裏的人,人人都談之而色變。遠遠見到這個小瘋子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2、第 2 章
一開始,這些事情傳到皇帝耳朵裏的時候,也不過是一笑置之。可是告狀的人多了,皇帝也開始頭疼起來,想要教訓教訓十四皇子吧,可以看到他胖乎乎肉包子似的臉上泫然欲泣,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樣,便又狠不下心來。
不得不說,明钰繼承了元後精致的五官,後來又被滋補的白白胖胖的,如果沒有點傻氣,還是很惹人喜歡的。皇帝曾經開玩笑說他的老十四一臉福相,是個有福氣的。這麽一來,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最終也沒能訓斥責罰他。
那些人吃了虧,皇帝也有意袒護,沒有辦法,只能是打掉牙齒和血吞。既然奈何他不得,見了這個渾不講理的小瘋子也只能遠遠躲開來。于是乎,明钰專橫跋扈、混不吝、癡傻瘋癫的名聲就這麽給傳揚開了。
而明钰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依舊我行我素。因着這,明钰劣跡斑斑,在京中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皇帝也拿他沒有辦法,最後在淑妃的建議下,等他年歲一到,便着手安排十四皇子的封地問題。這樣遠遠打發開來,眼不見心不煩,還免得他再惹是生非,鬧得一個頭兩個大,對大家都好。
既然決定下來,那便提上議程。可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又是元後所生嫡次子,加上明钰有些癡傻,封地太遠不放心,太過于貧脊又愧對元後。于是便想着安排在京畿之地附近劃一塊小地方給他自己去玩罷了,即便有什麽問題他這個皇帝也能及時替他解決不是?
京畿之地寸土寸金,田地肥沃,即便是小地方那也是掉進了福窩中了。好多人聽了這個消息都眼紅得很,淑妃更是扯碎了好幾塊帕子,憑什麽一個傻皇子能有這麽好的封地?
就在皇帝已經決定了的時候,明钰卻突然發瘋不要皇帝安排的福地,指着地圖上最西邊的一塊地兒,放話說了:他的封地哪裏都不要,就要這兒。
這傻兒子只怕地圖都不會看吧?随随便便指一塊兒地方就認定下來了。皇帝試圖給他解釋清楚,自己可是一片慈父之心,是為了這個傻兒子好,為了這傻兒子的将來能安枕無憂。然而明钰鐵了心不聽不聽就不聽,任你說的再好,他也不理會。表明了态度,要麽自己的領地就在那兒,要麽就別給自己封地,還是在宮中玩耍自在。
這軟硬不吃的傻兒子,氣得皇帝吹胡子瞪眼,其他的兒子哪裏敢在自己面前瞎胡鬧?一個個不都噤若寒蟬?也就這個傻兒子他才拿他沒有辦法了。有時候真恨不得自己親自下手狠狠揍一頓,可他是天下之君,要有氣度,不能跟這個傻兒子計較。做了無數的心裏建設之後,皇帝終于妥協,罷了,罷了,兒大不由爹,随他去吧,可憐自己一片慈父之心竟沒人領情。
聽得此事的淑妃笑的嘴角都合不攏了。傻子就是傻子,哈哈,放着好地方不要,居然選擇了涼城,涼城那是什麽地方?荒涼戰亂,就連罪犯都不願意流放去的地方,那傻子竟要那裏做自己的封地,只怕此一去就再也沒有機會回來了啊。
Advertisement
不僅僅是淑妃,不到半天功夫,這個消息就在宮裏宮外,滿京城大街上傳揚開來。有拍手稱快的,也有唏噓感嘆的,更多的是看笑話的,傻子就是傻子啊,哪怕是皇子,傻得趕着去送死的可不多啊。
明钰并不關心這一切,既然遂了自己的心意,他也就心滿意足了。至于他怎麽想的,為何要選這裏,就不得不說他手上這本《大燕風物志》的小說雜志了,那些凡人懂什麽?京畿之地有什麽好的?繁榮富足是不錯,可前提是自己有這個能力保住才行啊?就算皇帝能看顧幾分,可是皇帝總不能看顧你一輩子吧?到時候自己還不就成了別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可西邊兒的涼城就不一樣了,在別人眼中是兵荒馬亂之地,在他眼中那可是絲綢之路唯一的入口啊,那是經濟命脈啊!雖說現在什麽都沒有可不代表以後也沒有吧。
于是就有了現在他們這幾百人往西行進這一幕了。
明钰長長伸了個懶腰,揉揉有點腰酸背疼的肩臂,這馬車中雖然布置的很舒适,厚厚的褥子軟軟的,可是經不住長時間的呆在裏面颠簸啊。
适時,馬車外有了動靜,一個聲音禀報道:“啓禀殿下,天色不早了,前方有個村莊,我們要不要去那裏落腳紮營?”
明钰聽到聲音就知道是護衛統領莫江,莫江是皇帝千挑萬選才選出來保護他的。其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說,主要是絕對忠心,絕對能夠聽從命令。
明钰掀開車簾看了看天色,的确不早了,便從善如流的說道:“行,莫統領你看着辦吧。”莫江對于行軍打仗安營紮寨之類的很是熟悉的,他只不過一個外行,豈有外行人指揮內行人的道理?因此,一路上這些事情也都是莫統領在安排。
這些日子以來的相處,莫江早就已經知道了明钰的性子,明钰說出這樣的話來也不以為奇。他以前也聽說過十四皇子的名聲,原以為他是一個不近情理,蠻橫任性之人,沒想到相處下來卻沒有半點與傳聞相似之處,反而十分好說話。
既然十四皇子已經這麽說了,那就是交給他全權處置了。
莫江領命,安排了斥候前去村子裏打探,他必須小心謹慎,保證十四皇子的安全,特別是越到西邊的地界,就越是應該提高警惕,畢竟這裏不太平,時常會有夷人入侵。
雖說有大燕軍隊在此駐紮,可是防範的也是大規模的夷人軍隊。還有一小部分夷人,會以小隊的形式,躲過大燕駐軍的眼皮子,悄悄深入腹地,燒殺搶掠當地的百姓,他們總是神出鬼沒,來去如風,實在是防不勝防,大燕軍隊拿他們也是沒有辦法,最為頭疼。
沒一會兒,斥候回來了,臉色有些蒼白,給莫江禀報了所見所聞。
莫江越聽臉色越是凝重,他心中一個咯噔,看來他所擔心的這麽快就來了。他想了想,決定先去看看情況再去找十四皇子。
“什麽?”聽了莫江的禀報,明钰臉色也變了,“我們過去看看。”
“此地只怕危險,殿下,屬下欲派人前去讓駐軍前來護衛一程,不知殿下意下如何?”莫江憂心忡忡的說道。
明钰已經跳下了馬車,聽聞此言,眉頭微皺,最後還是搖搖頭,“這裏已經到了涼州地界了,駐軍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我們以後是要在此地安穩生存下去的,只能靠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勞煩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