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節
面,本王從京中帶了不少的能工巧匠來,到時候由他們親自勘察設計出地道地圖,再由百姓們于農閑之際動工挖掘,想來只要百姓齊心協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夠完工,我們可以先試幾個點,有了成效才推廣到涼州全境。”
明钰已經将所有的地方都想到了,許文心底只有崇敬佩服之情。原以為端王與大多纨绔子弟一樣,他以涼城做封地,想來也是與傳言一樣,是腦子壞掉了。這些天來,他也看得清楚明白,端王這幾日的廢寝忘食都是為了百姓。他是真沒想到,端王能夠時時刻刻想到百姓,殚精竭慮為百姓謀劃一切。這樣的王爺是真的颠覆了他一貫的想法,他不是那些權貴纨绔,他是一個好人。端王能來到涼城,是百姓之幸啊!
“殿下英明!”許文拱手行禮,真心實意贊嘆,他想了想繼續說滿道:“殿下所說的第二個辦法,将小村子合并成一個大寨子,屆時将寨子建造成為易守難攻之堡壘,并讓一兩隊将士保護,進能擊退敵人,退能安守村民。如此一來,敵人根本無法攻打堅如龜殼的寨子,這是偏于守成之法,百姓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的确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辦法。只不過,此項花費應該也很巨大,且修築耗時更長。另外,若讓駐軍小隊長期守在寨子裏,若是他們起了別樣心思,與百姓沖突起來就麻煩了。”
許文更加看好第二個方法,只是寨子就必須靠真正的軍隊守護,到真正臨敵之際才能臨危不亂,指揮百姓一起抗敵。這也是最大的弊端,将士們不可能跟百姓一條心,而且駐軍要防範外敵夷人的入侵,兵員已經很緊張,本就人手不夠,還要分配守寨子,就更加分散了。魏大将軍只怕是難以點頭吧。
提到花費銀錢和兵卒護衛是目前明钰頭疼的事,修建大寨子人力物力缺一不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怎麽好的辦法。實施不了就等于零。
明钰硬着頭皮道:“銀錢我會想辦法,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至于軍隊守寨子這事我也考慮過了,正如你所言,所以我卻不打算讓駐軍前來,畢竟駐軍對付關外的夷人軍隊就已經很不易了,這個我會想辦法另外進行安排。”
“另行安排?不讓駐軍來守衛,敵人一來百姓如何抵擋?若是敵人有攻城之計,寨子始終不如城池……”許文急急說道,不過轉念想了想,話鋒一轉,“殿下莫非有什麽好主意?”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明钰看到許文着急上火的樣子,有些好笑,他本就有個模糊的想法,此時也不再賣關子,慢條斯理的說道:“我打算讓百姓中身強力壯的青年男子每年都前來軍事基地接受訓練,等兩三個月後回到寨子他們能夠擔起守護自己家,守護自己家人的責任。”
16、第 16 章
“什麽!”許文這下子是真的吃驚了,他從未聽說過百姓只訓練兩三個月就能夠成為一支軍隊的。端王殿下莫不是在開玩笑?在這樣的關頭,可不是能開玩笑的時候。
明钰為了證明自己并非玩笑,按着自己的思路繼續,“這樣的人,我姑且稱之為預備兵吧,忙時下地,閑暇之時訓練,寨子是他們的家,百姓是他們的家人,也就沒有不盡心盡力保護之憂。同樣百姓也信任他們,有他們在,就能夠有效組織百姓抵抗賊寇。”
話是這麽說沒錯,聽起來也是很好辦法了,可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只知道種地的百姓,真的能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裏就能有抵抗賊匪夷寇的本領嗎?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許文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問出來了,還沒反應過來時,明钰的回答已經在耳邊,“可以,一年可以利用閑暇訓練兩次,每次兩三個月,不會耽誤農時,而且以後每年都會有這樣的訓練。等他們回去之後,每日裏都照着學的訓練方法自己在寨子裏就能訓練。”
許文猶自不信,這麽一來,豈不是人人皆兵?到那個時候,我們大燕又何懼小小的綏西國。
“只是,朝廷律法,軍戶方可入軍籍。”許文還有不少的顧慮。
明钰微微一笑,“他們并不是軍戶,自然不算做軍人,他們只是能保家衛國的百姓而已。”
Advertisement
許文有些懵,腦袋一下子難以轉過彎來,明钰卻沒有解釋更多,很多東西都是親眼見過方才能接受,否則一個人的固有觀念是很難轉變的。等到時候他的五百精英軍一出世,只怕會驚掉不少人的眼珠子。
說起來,這麽長的時間了,莫江經手的訓練場應該興建起來了吧?雖然莫統領每隔兩三日就要來找他彙報進度以及解決這裏那裏的問題,可是這麽久以來他卻一直忙着沒有時間過去現場看一眼。嗯,什麽時候得空過去看看才是。
“現在的條件來說,修建寨子的人力物力的确有些匮乏,全涼州境內也不可能實現所有的村都建成寨子,所以我打算将修建地道與并村建寨一同進行。還是我先前的意思,先做幾個實驗點,看看效果如何,我們再行決定下一步怎麽走,這樣一來,哪怕我的想法有錯處,不适合這兩種方法,也能及時止損。”明钰慢條斯理的将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這些辦法都是他總結了後世的經驗而來,可到底這樣的方法适不适用于涼州之地,明钰心中也沒底,只能采取折中的法子。
還有就是銀錢花費方面也确實捉襟見肘,他送去京城的信件還沒有任何消息,就算他的商隊能夠立馬出發,可要想見到盈利也不是現在,所以只能慢慢來。
許文明白明钰的顧慮,他早就已經将所有的問題都考慮到了,這樣是最好不過,也不會過于勞民傷財。
“小臣附議!”許文行禮道。
“那這事兒就交給許大人去辦如何?”明钰笑眯眯的說道,唉!誰讓他能得用的人手太少了啊,能者多勞,許文也是有才能之人,而且他就是地道的涼州人,有他勸服百姓實施計劃定會事半功倍,交給他來辦,自己也放心不是?
也不管許文同不同意,緊接着說道:“此事關乎重大,與百姓息息相關,我們要将工作做到位,不能強硬逼迫,要将這麽做的利弊關系好好給百姓們說明白了,讓百姓們完全都出自自願,沒有任何抵抗之心,這才算是完成第一步,你明白嗎?”
許文心情自是激動難言,沒想到王爺會将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此事要是辦成,定可以改變涼州之未來,說不定能夠載入史冊。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從七品官,涼州比他大的官吏多不勝數,他何德何能能得到王爺信重,知遇之恩,結草銜環依舊難以為報。
許文激動得眼眶發紅,他正了正衣冠,然後朝着明钰跪伏在地大禮參拜,“臣定不負所托。”
明钰扶他起身,“此身不負百姓,百姓也必不負你。只需用心想着百姓就算是對本王最好的回報。”
許文重重點頭應諾,又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也提了出來,明烨耐心解答,一問一答間,主臣相得益彰。許文在其中多有收獲,也愈加佩服明钰的奇思妙想。
兩人商談之際,此時明钰心心念念的信也才進了京城,太子明烨聽到有來自涼城的信,還在奇怪,他這個十四弟竟然也會給他來信,确實是稀罕至極了,他倒要看看這個弟弟是不是初到涼城而不習慣後悔了?
打開信件,明烨一目十行粗略掃過一遍,有些不可思議,複又重新看了一遍,這次仔細看完之後,明烨的眉頭皺起來了,這個十四弟,怎地就想着要去極西的西域去做買賣?這可是開國以來,老祖宗都不允許的事兒,他這麽做又是在犯什麽渾?
太子憂心的表情看在了一旁的太子侍讀徐西眼中,不禁詢問道:“太子這是做何?端王的來信中可是發生什麽事了?”
這徐西從小就跟着明烨一起讀書,如今也在太子府中任職,明烨待他一向親厚,很多事情也不瞞他,他也幫着明烨出了很多主意。可以說明烨一路過來,這個心腹謀臣可謂功不可沒。
徐西這麽一問,太子也不甚在意的随手将信紙遞給他,“你且看看。”
徐西看過之後,也露出詫異之色,“太子,十四皇子殿下為何會有這……這樣的想法?”
明烨搖搖頭沒有說話,說實話他從來沒有弄懂過這個同胞兄弟,在皇宮之中,哪裏有真正的兄弟情義?他的這些兄弟們沒有一個是省心的,他是太子,從懂事就知道自己是孤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