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顧紅玉同志這辦事效率必……
事情的走向還是沒有改變, 按照這樣下去那接下來姚小桔就應該要被學校勸退了,而後不堪忍受流言蜚語的她選擇了自尋短見。
雖然最後姚小桔人沒事,可作為傳播流言的主力軍, 顧紅玉同志還和姚老太一家子幹了一架。
陸魚魚現在聽自家娘親這話裏話外的意思顯然是更偏向弱勢一方的姚小桃一些。
陸魚魚不想小魚娘參合進去,并不是想要幫助姚老太或是姚小桔, 姚小桔先不論, 至少姚老太并不是什麽好人, 陸魚魚從來沒想過要幫助他們。
她純粹就是不想讓姚家的事情牽扯上顧紅玉,畢竟就算沒有小魚娘女主該怎麽還是會怎麽辦。
“娘,姚家奶奶上周不還在鎮上賣東西, 怎麽又偷姚小桃的錢了?我瞧着這事就不簡單,這事咱們看看就好,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對誰錯咱們都不好評判。”
還真不是陸魚魚胡亂編排,姚家的事本來就雙方半斤八兩,書裏就是姚小桃故意讓缺錢缺紅眼的姚老太看到她的錢,姚老太就這樣上鈎了。
沒有誰是無辜的,不過是算計來算計去,看誰最後技高一籌罷了。
“娘才懶得參合, 我和你爹商量着在鎮上租個院子,這樣你二哥就不用天天來來回回送貨, 你這腳現在也不是适合來來回回走。”
主要還是為了受傷的陸魚魚,雖然只是崴了腳可至少得好幾個月不能回家, 這讓顧紅玉同志實在是放心不下。
對于小魚娘這個想法陸魚魚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不過相較于租房陸魚魚更傾向于買個院子,就是不知道現在在鎮上買個院子得花多少錢。
家裏生意這才起步,目前來說花一大筆錢買個院子得不償失。
不過陸魚魚還是提了一句:“娘, 咱們先租着往後有機會還是看看能不能把院子買下來,這樣咱們花點錢就能把幾個小的送鎮上來讀書了。”
現在學校管制還沒有特別嚴格,只要住在這附近就算戶口不在鎮上出一筆借讀費還是能把學籍調到鎮小。
鎮上的小學教學質量肯定不是村裏能比的,這對幾個孩子來說絕對是好事。
現在還沒有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村裏小學能考上初中的都是鳳毛麟角,但是放到鎮小那也是不夠看的。
Advertisement
到了初中,鄉下小學作為尖子生的那點優越感就會被打擊的蕩然無存,後面能考上高中的那就更少了,至少他們村現在就只有陸魚魚一顆獨苗苗。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陸魚魚在高中那中等偏上一點的成績小魚娘都覺得自家閨女就是文曲星轉世。
不是村裏孩子比不上鎮上的孩子聰明,只是起步比人家慢了,要想趕上去就得比別人加倍努力。
但是無疑在最開始的時候會受到打擊,很多時候到最後都是孩子們的信心受挫了。
就像陸魚魚的數理化,有些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是常識的知識點她并不知道,這讓她越學越沒有信心,最後她自己都幹脆默認自己就是不擅長理科。
說到底還是教育水平的偏差太大,陸魚魚自然是希望幾個侄子侄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這一輩人要是能考上大學那都是以後的棟梁之才,相比較後世他們體會過人間疾苦卻也有着更多的時代飛速發展帶來機遇。
“行,回頭娘就去找人問問!”對于陸魚魚的話小魚娘一直都是深信不疑的,畢竟那是他們家最有文化的人。
對文化人盲目崇拜的顧紅玉同志:有文化的人想的就是比他們這些人遠。
陸魚魚對顧紅玉同志能不能找到門路表示懷疑,畢竟就算可以借讀也得有關系。
而且這事她也就是那麽一猜,行不行還做不得準,會這麽想還是因為以前她有個表姐就是找的關系借讀的。
那時候她媽就感慨她怎麽不早出生幾年,那樣也能找找關系去市裏的上學。
不過那也是因為她家還有點門路,可陸家顯然不可能有這門路,要是真沒法子她就只能厚着臉皮問問蔣曉萌了。
她父母都在政府單位工作,這種事情比較了解,她自然是不好意思讓人家幫忙的,能給指條明路就是幫了大忙了。
陸魚魚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她也就是去過蔣曉萌家幾次,跟她爸媽也就是混個臉熟。
陸魚魚吃完時間還早,周末的宿舍這會兒除了她一個人都沒有,就算不回家的也都去外頭逛街去了。
顧紅玉同志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宿舍,說什麽也要等她同學回來了再走人,這一陪就陪到了太陽快下山。
一想到要把閨女孤零零的留在這裏,顧紅玉同志就心疼地挪不開步子,差點就要在她們宿舍打地鋪住下了。
這也更加堅定了顧紅玉同志在鎮上住下的決心,第二天一大早給陸魚魚送完早飯就和陸建軍在這附近走了一圈。
還真讓她在學校附近租到了一個小院子,這院子三間房倒是夠用,屋子收拾的也幹淨,就是院子小了些養不了幾只雞,不過現在貨送的不多勉強也夠用。
租房子的時候顧紅玉同志也順嘴問了一句這房子買下來多少錢。
可惜人家東家不準備賣這屋子,不過就算賣他們這會兒也買不起,就這麽個巴掌大的院子至少得兩百塊。
陸建軍詫異自家娘怎麽打起了在鎮上買房子的主意:“娘,咱家屋子不夠用麽,花這冤枉錢幹啥,還不如在老家再造幾間房。”
“你就這點出息,在老家造房子能讓你兒子來鎮上念書麽?”
陸建軍還真沒往這方面想,在他看來孩子讀書能讀得出最好,讀不出也沒辦法,畢竟他自己就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小蛋蛋跟着他做生意也挺好的。
當初剛考上初中的時候陸建軍還好生得意了一陣子,上了初中才知道自己以前就是井底之蛙,相對于鄉下一年都考不上一只手的升學率,鎮小過半的學生都能考上初中,在他們看來那簡直堪稱逆天的升學率。
如果他家小子能上鎮校,他哪裏還有不願意的。
“娘,這事您聽誰說的,靠譜麽?”
“小魚說的,哪有不靠譜的,成不成的咱們都得試試。”小魚娘的想法很直接,“咱們這麽幹死幹活的不就是為了幾個小的以後過的好些,現在有這門路不管走不走得通咱們都得試着走走不是!”
“娘說的是,等咱們這批雞苗長成了賣出去應該能攢下一筆錢,到時候先把這事落實了才是要緊的,生意緩緩就緩緩了,孩子們可耽擱不起,小濤都已經上四年級了。”
顧紅玉同志對自己這個二兒子的覺悟還是很滿意的,小蛋蛋畢竟今年才上學,最拖得起的就老二家和老三家,最着急的就得數老大家,可老二顯然是把兩個侄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的。
“這是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的,咱們先攢錢,順道再去把事情問清楚,這借讀費也不知道得多少,要是貴的話三個孩子的借讀費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行,這是我去明兒就去找人問問。”陸建軍畢竟是上過初中的人,在鎮上還是有些老同學的,有目的的去詢問倒不至于跟個無頭蒼蠅似的。
“先去買菜做飯吧,一會兒做了飯還得給小魚送過去,她這腳還傷着,得好好補補,到時候我再問問小魚省的你跟個沒頭蒼蠅似的瞎折騰。”
陸建軍:……
他娘怎麽就覺得自家小妹比他靠譜?
他好歹是個成年人了!
顧紅玉同志可不管兒子怎麽想的,她現在一門心思就是中午做點什麽吃的,也幸虧這院子之前的主人一直在用,也就是最近要投奔兒子這才把院子租出去。
院子裏的鍋碗瓢盆老兩口也沒有帶走,柴火和煤球都還剩下一些他們直接折了錢就賣給他們了,這也省了他們不少事,直接買了油鹽醬醋和食材就能直接開火做飯了。
老家還有一攤子事,顧紅玉同志也放心不下,這鎮上的事情一直都是老二在處理,現在也就幹脆交給老二兩口子了,王寧到這來幫忙是順便的,主要還是為了解決陸魚魚的一日三餐,畢竟在顧紅玉同志眼裏她如今是病號可不能随便在食堂吃點,得好好養着。
陸建軍要長期住在鎮上,王寧自然也希望跟着丈夫一塊過去,畢竟他一個人在那她也不放心,就是兩口子放心不下小蛋蛋,不過要是以後能把孩子轉去鎮小這事情也就解決了,現在的狀況也就是暫時的。
幾個孩子轉學籍的事情因為現在還沒能落實,所以顧紅玉同志也沒往外說,也就和二兒媳交了個底好讓她安心,畢竟王寧不是個多嘴多舌的。
而且以後他們兩口子在鎮上,陸建軍想要找路子肯定瞞不住王寧,與其讓她胡亂猜不如先交個底,反正她以後大部分時間都在鎮上,想要嚼舌根也沒那個機會。
陸魚魚是沒有想到自家娘親會如此雷厲風行,周一的時候她就吃到了二嫂送來的早餐。
顧紅玉同志這辦事效率必須要給她打五星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