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松江李家已是寒門

李百任和李國良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以前的事情,李黃氏和李陳氏則在聊李尤蘭的事情,李黃氏在生李尤蘭的時候大出血,傷了身子,雖然最終母女平安,但卻再也不能生育,這一輩子就是有李尤蘭這一個女兒。

當時李百任的母親還在世,與李百任提過納妾的事情,李百任婉拒了,他不願意納妾,他的妻子九死一生只為了給自己生孩子,好不容易保住了母女二人的性命,他怎可能在這個時候納妾傷了自己妻子的心。

見李百任拒絕的态度非常堅定,李百任的母親便也不再多說什麽,只是在李國良出生之後将李國良抱到自己身邊跟李尤蘭養在一起,李百任還親自給李國良啓的蒙,可以說,老太太當年打的主意就是要讓李國良過繼給李百任。

只不過李百任的母親去世的非常突然,半夜裏無聲無息的去了,李國良過繼一事自然就給耽擱了,後來李家嫡系被庶支坑了一把,李尤蘭剛滿十三歲就被迫入宮成為秀女,彼時,老夫人剛剛嫁入李家不過一年時間,根本無力阻止,只好厚着臉皮聯絡宮中舊友,許了不少好處,只求保住李尤蘭一條性命。

李家庶支一直從商,為了能夠搭上宮裏的路子當上皇商,恰好碰上三年一度的秀女入宮,庶支的幾家湊在一起商讨出了這麽一個辦法,把李家的姑娘送到宮裏去向李尚書投誠。

大楚選秀女是每逢三年就要選拔一批秀女入宮,凡是九品以上的官員,家中有年滿十三歲未滿十七歲的女子必須挑一人出來送入宮中參加選秀。

戶部尚書恰好也姓李,李家庶支在京城落腳之後便去李尚書家中攀親戚,原本想着要費點功夫,沒成想,李尚書這門親戚還真讓他們給攀上了,倒不是李尚書這個人多麽親和好打交道,而是李尚書需要有人給他提供銀兩,而李家庶支恰好是經商的,能夠為他所用罷了。

至于選秀一事,李尚書自是不願意家中女兒入宮當秀女的,別人不清楚,他卻知道,後宮裏別說妃子了,就是皇後都說不上什麽話,皇上一個月除了初一、十五礙于祖制必須歇在皇後那裏以外,其他的日子是一步都不往皇後那裏走的。

女兒送進去了,說難聽點,跟守寡沒什麽區別,李尚書自認不是慈父,卻也不會眼睜睜的看着女兒進入泥潭,與其把女兒送進宮裏,還不如給女兒找一門好親事,多少還能夠幫襯幫襯自己。

李家庶支在得知出事之後,便與李尚書提了一下,可以在李家适齡的姑娘中挑出一個,頂替李尚書的女兒送進宮裏當秀女,李尚書自然是欣然答應。

只不過李家庶支在京城的幾家人中,适齡的女兒并不多,挑來挑去都沒有合适的,要麽長相不出挑,要麽氣質不夠好,李尚書的夫人見了一面,一個都沒看上。

最後,李家庶支的人提出他們在松江府還有三房人,其中嫡系長房的女兒李尤蘭素有才名,模樣端莊,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李夫人聞言極為高興,眼見着送秀女入宮的日子快到了,便要求李家庶支将李尤蘭接到京城來,讓她親自看看。

李家庶支扯虎皮拉大旗,直接派人去松江府,打着李尚書的名號将李尤蘭接到了京城,用的理由是李尚書的夫人聽聞李尤蘭的才名,頗為喜愛,想要見見李尤蘭。

李百任從來沒想過李家庶支會在這件事上耍滑頭,想着李尚書既然想見李尤蘭,那就讓李尤蘭過去便是,他這個女兒一直是他最為驕傲的存在,他并不介意讓女兒到京城裏見見世面,只是,李百任沒想到,李尤蘭會一去不返,到死都沒能再見自己父母一面。

李尤蘭入京,李夫人一眼就相中了,身段模樣,言談舉止,樣樣出挑,不愧是松江李家嫡系的嫡長女,俨然一個大家閨秀。

Advertisement

自此,李尤蘭被送入宮中當秀女的事情就這麽拍定了,而李家庶支也借着這件事順利拿下皇商的資格,在戶部挂了名牌,開始為宮裏提供緞匹絹帛,李尤蘭入宮後,李家庶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跻身為十大皇商之一。

跟混的風水水起的庶支不同,李家的嫡系是越發不濟,李家庶支因着當年擺了李百任一道,且李尤蘭生下一女晉升為蘭妃,這些年每年都會給李家嫡系三千兩白銀作為孝敬錢,多少也有些用銀兩買平安的意思。

李百任當年很庶支這幾家人恨的咬牙切齒,自是不會貪圖這些銀兩,但是不管心裏多麽不想要這些銀兩,李百任也不得不收下,李家嫡系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什麽骨氣,什麽氣節,在衣食住行面前統統都要靠邊站。

松江李家哪怕就是為了維持面子上的榮耀,也必須咬着牙硬撐着,哪怕松江李家已經不再是名門望族,而是寒門,也必須在外人面前維持那份體面。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一百多年來無人在朝中為官的松江李家早就沒了前朝的榮耀,現在的李家不過就是個門第頗低的世族罷了,若不是有李家庶支每年幾千兩白銀的孝敬錢,李家嫡系怕是連這個祖宅都保不住,早就變賣家財在鄉下務農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