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知青搬家
大隊長知道今天知青都要搬家,特意給她們放了半天假,還找了自己婆娘跟會計媳婦一起過去幫忙。
吳筠一大早出門準備去自留地澆水,就遇到了正在搬東西的蘇青。
知青才來了一個多月,但是看蘇青這行李,比剛來的時候增加了不少,看來沒少置辦東西。她身後跟着的是大伯娘跟翠花嬸子(會計媳婦),兩人手上正擡着一個補過幾次的舊鐵鍋,正是知青用的那口。
“大伯娘,翠花嬸子,怎麽是你們來搬這家夥什的?”吳筠看到她們兩,立刻上前準備接過。
“不用,筠子。這麽點東西,我們兩就夠了,你趕緊幹活去,不好耽誤上工。”吳大伯娘趕緊看他的樣子就知道要去自留地幹活,幹完活還要掐時間上工,怕他時間不夠。
吳筠不等兩人再說什麽,已經拿過鐵鍋,扛着往前走。知青點離他家并不遠,也就幾步路的事兒。
留在原地的兩婦人看着空空的兩手,搖搖頭欣慰的笑道。
“還是你家吳筠孝順,我看他經常給你家送吃的,還幫忙幹活。真真是難得的好孩子。”
聽到會計媳婦的話,吳大伯娘笑的一臉驕傲:“是啊,兒子的福氣還沒享,反倒是先享了侄子的福。這孩子聽話又懂事,就是姻緣不順利。我啊,現在就操心他跟紅旗的婚事了。只要他們倆都結婚生娃了,我這心才能放到肚子裏。”
“這還不容易。雖說筠子退過婚,這名頭不太好,但是我們農村人說親事講究的是實惠。只要彩禮給足了,什麽樣的天仙娶不回來。再說,他們兩人長的又周正,村裏的小夥子沒幾個比的上的。我看那陳知青不就經常往他們跟前湊。”
吳大伯娘聽到這話,嚴肅的說道:“那可不行。這知青怎麽樣,可跟我們家兩孩子沒什麽事兒。這陳知青的做派我們都看在眼裏,這種女人可娶不得。”
吳筠不知道身後的婦人在讨論着自己跟堂哥的婚事。
他擡着個鐵鍋,正上下打量着眼前完工的知青點。
土胚壘的一米高圍牆,中間開了一個小門。推開小門院裏大概有10個平方,正适合開辟出來做個小菜園子。往前就是兩間屋子,加起來大概有50平左右。黃泥的外牆,茅草的頂子。
屋子內裏統一盤了大炕,牆上都做了窗戶。不過現在的窗戶因着玻璃不好弄,都是糊的薄紙。邊上連着一個小廚房,能夠同時使用兩口竈。廁所建在院子的角落,除了之前看過的圍在四周的板子,還特意給做了頂棚。
看完之後,吳筠心想這房子蓋的還挺實用的,就是可能不太符合城裏人的審美。
Advertisement
“蘇知青,這鍋我就給你放到廚房的竈口裏,你最好找人把鍋固定在竈口上。另外一個竈如果你們不用的話,也要找人把竈口封了。不然,很容易藏蛇蟲鼠蟻的。”
在農村,家家戶戶一般都有兩個竈口,一個竈口是大竈,用來放鐵鍋。一個竈口是小竈,用來放鋁鍋,陶鍋這樣的小鍋燒水煲湯。有些不講究的人家會一鍋多用,講究的人家就會分開。畢竟煮菜的鍋還是有那麽點油花,用來燒洗澡水對身體并不好。
聽到這話,蘇青趕緊點點頭道謝。心想回頭先跟其他人商量一下要不要用兩口竈,要的話,就要買多一個鍋了。
吳筠看沒自己什麽事兒,跟大伯娘她們說了一聲就趕緊往回趕,自留地的花花草草還等着他去澆水呢。
“吳知青,這房子我看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怎麽只有你一個人搬了,剩下的幾個知青什麽時候過來。”
“大娘,昨天出了那事兒,她們就都沒動。我搬完還要去縣裏的廢品站看看有什麽家具可以買點回來,所以就早點來了。這屋子空蕩蕩的,我想買口箱子放東西。”蘇青想到自己帶過來的那些東西,還有這大通鋪,還是要買口帶鎖的箱子比較保險。
“要買箱子還不簡單,不用去縣裏,村裏的老木匠家裏就有。山上木料多,這些木工活給個手工費就夠了,比縣裏便宜方便多了。”
聽完翠花嬸子的話,蘇青驚喜的問道:“我可以找村裏人做木匠活?”
她一直以為這個活兒算是投機倒把,也不敢去問人。要是在村裏就能做的話,就不用特意去縣裏了。畢竟東西從縣裏運回來也費勁。
“你這做的是自家用的東西,又不是出去做什麽大買賣,當然行啊。我們村裏誰家要辦喜事,都是找老木匠幫忙打些家具的。不然,我們這些農村人,也沒什麽票據可以去縣裏的家具廠買家具。”吳大伯娘補充道。她是看在蘇知青這人來了一個多月,不惹事,幹活踏實,所以樂的指點一下。
“大娘,嬸子,謝謝你們。省了我好多事兒,等忙完我就找她們幾個商量一下要打什麽家具,到時候再去找老木匠。”
見沒其他什麽事,吳大伯娘跟會計媳婦就準備回家了。耽誤了兩個多小時,她們上午不準備下地了。趁着有空,準備回去收拾自留地。
去年的雪下的厚,把泥土的昆蟲都凍死了。今年要加把勁收拾自留地的活兒,說不得能得的比去年還要多的糧食。畢竟自留地的收獲都是自己的,不用交公糧。
幫忙的兩人回去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剩下的四個知青才姍姍來遲。
他們手上的行李都不多,唯一比較吃力的柳紅花咬着牙自己提着行李。從她身上再也看不出剛來時候那種拈輕怕重的樣兒。這會子,要是讓她父母看到的話,肯定得大吃一驚。
其實,柳紅花也想讓人幫忙提。但是一出門的時候,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知道他喜歡能幹的人,這才拒絕了劉世國的幫忙,深怕被誤會跟劉世國有什麽特別的關系。
劉世國個大男人,手上行李不多。見女知青都拒絕自己的幫忙,走的飛快,先一步到了知青點。
進門看到蘇青已經占了一個屋子,就朝另一個屋子走去。反正屋子大小都一樣,也沒什麽好争的。再說自己一個人住,實在是比這些女知青好過不少。這樣一想,心裏那點被迫搬出大隊長家裏的氣就少了一些。自己一個屋,可是能夠幹不少事兒的。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奉上,謝謝評論和收藏的各位。